《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查古籍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后載二方宜參觀之)杭白術龜板(各一錢五分)鱉血柴胡淮山藥(各一錢)女貞子(一錢二分)甘草(七分)另方見后。
將本人兩手中指頭頂合攏。用艾圓各灸五壯。又于頸后頭節(jié)二節(jié)骨上。各灸五壯。又于屁股又方用山羊血數(shù)分。陳紹酒燉化熱服。一二次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