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匱翼》 氣逆失血

    作者: 尤怡

    氣逆失血者,血從氣逆,得之暴怒而厥也。經(jīng)云∶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又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是也。必有胸脅滿痛等證。宜芍藥、陳皮、枳殼、貝母之屬,行其氣而血自下?;蚋位鹨驓舛嬲?,必有煩躁、燥渴等證,宜芍藥、生地黃、丹皮、芩、連之屬,降其火而血自寧。

    小烏沉湯

    烏藥(去心,十兩) 甘草(炒,一兩) 香附子(炒,用砂盆洗去毛皮,然后焙干,二十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不拘時沸湯點(diǎn)。

    按∶大怒氣逆,必有火熱從之上行,宜以黃連、青黛、香附、柴胡、甘草、山梔等藥,平其肝則自愈。獨(dú)進(jìn)溫燥,寧無偏勝之弊。且非古人抑怒全陰之意。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