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匱翼》 咽喉

    作者: 尤怡

    咽者,咽也。喉者,候也。咽接三脘以通胃,故以之咽物;喉通五臟以系肺,故以之候氣。

    氣候谷咽,皎然明白?!肚Ы稹分^喉嚨主通利水谷之道,咽門主通臟腑津液神氣,誤也。

    喉以納氣,故曰喉主天氣。咽以納食,故曰咽主地氣。一陰一陽結(jié),謂之喉痹。一陰謂心主,一陽為三焦,二脈并絡于喉,氣熱內(nèi)結(jié),故為喉痹。

    喉風喉痹,皆由膈間素有痰涎,或因七情不節(jié)而作,火動痰上,壅塞咽喉,所以內(nèi)外腫痛,水漿不入,言語不出,可謂危且急矣。

    兩寸之脈,浮洪而溢者,喉痹也。脈微而伏者死。

    熱結(jié)咽喉,腫繞于外,且麻且癢,腫而大者,名纏喉風。纏喉風之癥,先兩日胸膈氣緊,出氣短促。忽然咽喉腫痛,手足厥冷,氣閉不通,頃刻不治。纏喉風多屬痰水,其咽喉內(nèi)外皆腫者是也。

    喉痹之癥,宜速用針法、吐法以救之。若懸雍垂,則不可刺破,刺則殺人。懸雍者,生于上 ,音聲之關也。臟腑伏熱,上沖咽喉,則懸雍腫長下垂也。

    乳蛾,俗名也。古方通謂之喉痹。以一邊腫者為單蛾,兩邊腫者為雙蛾。然雙蛾易治,單蛾則難治。

    嗌痛者,咽門不能納谷與唾,而地氣閉塞也。喉痹咽痛者,咽喉俱病,天地之氣并閉塞也。蓋病喉痹者,必兼咽痛,病咽痛者,不必兼喉痹也。

    凡咽喉痹,不可純用涼藥,目前取效。上熱未除,中寒復起,毒瓦斯乘虛入腹,胸前高腫,上喘下泄,手足厥冷,爪甲青紫,七日后全不食,口如魚口者死。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