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匱翼》 氣刺心痛

    作者: 尤怡

    氣針丸治久積風壅,心胸筑痛,兩脅心胸有似針刺,六脈沉伏,按之手不可近,此藥屢試神驗,常服疏滯氣,止刺痛。

    木香 檳榔 青皮 陳皮 大黃(各四兩) 牽牛(取頭末,半斤,半生半熟)

    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湯送下,食前,量虛實加減。

    (新定)烏附丸治氣刺攻痛,但忍氣即發(fā)者。

    天臺烏藥(二兩) 白豆蔻(五錢) 沉香(五錢) 茯苓(一兩) 香附(四兩) 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后淡生姜湯化下。

    一粒金丹治氣痛。

    鴉片(二錢半) 阿魏(一錢) 木香 沉香(各五分) 牛黃(二分半)

    上將沉香、木香、牛黃為末,以鴉片、阿魏放碗內(nèi),滴水溶化,和蜜為丸綠豆大,金箔為衣,每一粒。熱氣痛,涼水下;冷氣痛,滾水下。

    神保丸治諸氣疰痛,心腸腹脅腎氣皆治。

    全蝎(七個) 巴豆(十粒,去皮為霜) 木香 胡椒(各二錢半) 朱砂(二錢半,內(nèi)一半為衣)

    上為末,蒸餅和丸麻子大,朱砂為衣,每五七丸,姜湯溫酒任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張志聰
  • 作者:
  • 作者:
    李東垣
  • 《冷廬醫(yī)話》(公元 1897 年)清.陸以湉(定圃)著。五卷。卷一論“醫(yī)范”“醫(yī)鑒”“慎疾”“保生”“求醫(yī)”“診法”“ 用藥”;卷二論古人今人,古書今書;卷三、四、五論病,推究每證的虛實原委,指出醫(yī)家的利弊。近人從陸氏《冷廬雜識》中摘出其論醫(yī)語作為補編 。

    作者:
  • 作者:
    凌曉五
  • 作者:
    不詳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F(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作者:
    龔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