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集驗(yàn)方》 治諸水腫方

    作者: 洪氏

    黃帝問于岐伯曰∶水與膚脹、鼓脹、腸覃、石瘕、石水,何以別之?岐伯曰∶水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頸脈動(dòng),時(shí)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也,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膚脹者,寒氣客于皮膚之間,彭彭然不堅(jiān),腹大,身盡腫,皮濃,按其腹,腹陷而不起,腹色不變;鼓脹者,腹身皆腫大,大與膚脹擬也,其色蒼黃,腹脈起;腸覃者,寒氣客于少腹,外與衛(wèi)氣相搏,氣不得營,因有所系,瘦而內(nèi)著,惡氣乃起,息肉乃生,始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也,若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月,按之則堅(jiān),推之則移,月事時(shí)下;石瘕者,生于胞中,寒氣客于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dāng)瀉不瀉,血不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shí)下,皆生于女子,可導(dǎo)而下。(《醫(yī)心方》卷十)

    治水腫方。

    黃犍牛尿一飲三升,若不覺,更加服之,以得下為度,治老小者寧從少起,飲半,亦可用后方。(《外臺(tái)》卷二十)

    又方

    豬腎一枚,分為七臠,甘遂一分,末篩為散,以粉腎,微火炙令熟,食之,至三、四臠,乃可止,當(dāng)覺腹中鳴,轉(zhuǎn)攻兩脅下,小便利,去水即愈。若三、四臠不覺,可食七臠令盡。(《外臺(tái)》卷二十)

    治大水腫,腹如鼓,堅(jiān)如石方。

    葶藶(一升,熬) 椒目(一升) 芒硝(六兩) 水銀(十二兩)

    上四味,以水煮練水銀三日三夜,數(shù)益水,要當(dāng)令黃白以合,搗藥六萬杵,自令相合如梧子,先食服一丸,日三。日增一丸至十丸,不知,更從一丸始,病當(dāng)從小便利,當(dāng)飲好牛、

    二十)

    周大候正大將軍平公于禮患?xì)饧嫠?,身面腫,垂死,長壽公姚僧垣處二方,應(yīng)手即瘥,先服湯方。

    桑根白皮(四兩) 橘皮(二兩) 海藻(三兩,洗去咸) 茯苓 郁李仁(碎,各四兩) 赤小豆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甚效?!豆沤皲涷?yàn)》治氣水身腫脹滿。

    姚大夫治燕公雍州錄事于志光送云∶從來知不能服湯,事較急,勿不努力服之。服此湯若微覺為益,頻服三、兩劑,勿不服。此藥甚易,必?zé)o逆忤,如不能服,可服后丸,丸遲不應(yīng)急耳。

    又方

    橘皮(五分) 郁李仁(十分) 茯苓(八分) 葶藶(六分,熬) 防己 桑根白皮(各五分)

    上八味,搗下篩,蜜和丸,取 白皮火炙焦黃煮飲,服十丸如梧子,日再服,若不得宣通,稍稍加,常以宣為度??收唢嫶朔健@鲜Y公處與張大夫家效。忌酢物。(《外臺(tái)》卷二十)

    治但兩足腫者方。

    銼蔥葉煮令爛以漬之,日三、四度,良也。(《外臺(tái)》卷二十)

    治膀胱石水,四肢瘦,腹腫方。

    大豆(五升) 防己(四兩) 桑根白皮(切,三升) 白術(shù)(四兩) 澤漆葉(切,三升) 射干(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半,煮取六升,去滓,內(nèi)好酒三升,更煎取五升,分五服,日再夜一。余煎明日服之。(《外臺(tái)》卷二十)

    治石水,痛引脅下脹,頭眩痛,身盡熱,灸法。

    灸關(guān)元。(《外臺(tái)》卷二十)

    又灸石水法。

    灸章門、然谷。(《外臺(tái)》卷二十)

    治暴患遍身腫滿方。

    大豆

    上一味,搗篩為散,粥清服三方寸匕,日再,甚良驗(yàn)。(《外臺(tái)》卷二十)

    治身體暴腫如吹方。

    巴豆(三十枚,合皮 咀)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綿內(nèi)汁中以拭腫上,隨手減矣,日五、六拭,勿近目及陰。(《外臺(tái)》卷二十)

    治男女心上脹滿,胸背痛,食進(jìn)少,面微似腫,小便如澀方。

    杏仁(八分,熬) 橘皮(五分) 蘇子(三合) 防己(五分) 葶藶(六分熬) 茯苓(八分)

    上六味,搗篩,蜜和為丸,如小豆,細(xì)切桑根白皮煮為飲,用服此丸,初服十丸,日再,漸加至三十丸。(《外臺(tái)》卷二十)

    治水腹大臍平者法。

    灸臍中,腹無文理者不可治。(《外臺(tái)》卷二十)

    治水腹脹皮腫法。

    灸三里,風(fēng)水灸解溪。(《外臺(tái)》卷二十)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鄒存檢
  • 作者:
    馬培之
  •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shù)及生平經(jīng)驗(yàn)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píng)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hào)林屋散人,又號(hào)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xué)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nèi)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diǎn)、刀割等法,都切實(shí)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