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補、和中.
甘平.益氣和中.宜脾利胃.(吳瑞日用本草曰∶稷苗似蘆、粒亦大、南人呼為蘆 、孫炎云∶稷即粟也、時珍曰∶稷黍之苗、雖頗似粟、而結(jié)子不同、粟穗?yún)簿蹟€簇、稷黍之粒疏散成枝、孫氏謂稷為粟誤矣、蘆 、即蜀黍也、其莖苗高碩如蘆、而今之祭祀者、不知稷即黍之不粘者也、往往以蘆 為稷、故吳氏亦襲其誤也、今并正之.)黍之不粘者為稷.莖、治通身水腫.(煎湯浴之.)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普濟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本草綱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補、和中.
甘平.益氣和中.宜脾利胃.(吳瑞日用本草曰∶稷苗似蘆、粒亦大、南人呼為蘆 、孫炎云∶稷即粟也、時珍曰∶稷黍之苗、雖頗似粟、而結(jié)子不同、粟穗?yún)簿蹟€簇、稷黍之粒疏散成枝、孫氏謂稷為粟誤矣、蘆 、即蜀黍也、其莖苗高碩如蘆、而今之祭祀者、不知稷即黍之不粘者也、往往以蘆 為稷、故吳氏亦襲其誤也、今并正之.)黍之不粘者為稷.莖、治通身水腫.(煎湯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