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麥,春長、夏成,得木火之氣,故為肝之谷;透發(fā)其芽,能達木氣,以制化脾土,故能消米谷之實。
經云∶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人之食飲不化,而成反胃噎膈者,多因肝氣郁怒所致。予治此證,于調理脾胃藥中倍加麥芽,多有應手。蓋醫(yī)者但知消谷,而不知疏肝。玉師曰∶可類推于谷芽、黍芽、大豆黃卷。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二卷。辨外惑、內傷的區(qū)別。凡精神刺激、飲食不調等引起的疾病為內 傷病,其治療著重于調理脾胃、說明與六淫外感病的證治有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麥,春長、夏成,得木火之氣,故為肝之谷;透發(fā)其芽,能達木氣,以制化脾土,故能消米谷之實。
經云∶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人之食飲不化,而成反胃噎膈者,多因肝氣郁怒所致。予治此證,于調理脾胃藥中倍加麥芽,多有應手。蓋醫(yī)者但知消谷,而不知疏肝。玉師曰∶可類推于谷芽、黍芽、大豆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