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fù),所以主張溫補。
查古籍
《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fù),所以主張溫補。
《濟陰綱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著。十四卷。對明.王肯堂《證治準繩》中的女科,加以評釋圈點而成書。
《素問·病能論》帝曰∶有病厥者,診右脈沉而緊,左脈浮而遲,不知病主安在?岐伯曰∶冬診之,右脈固當沉緊,此應(yīng)四時,左脈浮而遲,此逆四時,在左當主病在腎,頗關(guān)在肺,當腰痛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少陰脈貫?zāi)I絡(luò)肺,今得肺脈,腎為之病,故腎為腰痛之病也。
冬令陽氣歸藏,沉緊之脈,應(yīng)時令而無病也。今左脈浮遲,是逆時令,逆在左,故知病在左,以腎水虧而陽浮動,為厥病也。腎脈絡(luò)肺,故關(guān)于肺,浮乃肺之脈象也,而主病在腎虛,腰為腎府,故必腰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