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溫中〕香砂理中湯理中加木香、砂仁。
〔健運(yùn)〕香砂六君湯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
〔消導(dǎo)〕香砂枳術(shù)丸見本卷頭痛。
〔消導(dǎo)〕保和丸見二卷痰飲。
〔溫通〕排氣飲見三卷積聚。
〔辛泄〕吳茱萸湯見三卷嘔吐。
〔甘緩〕小建中湯桂 芍 姜 草 棗 飴
〔厥陰〕當(dāng)歸四逆湯歸 桂 芍 辛 草 通草 棗
〔少陰〕真武湯見二卷喘。
〔霍亂〕藿香正氣散見一卷中風(fēng)。
〔和解〕六和湯見一卷暑。
〔火郁〕清中湯見本卷心痛。
〔痰熱〕二陳湯夏 陳 苓 草
〔熱厥〕金鈴子散見三卷郁。
〔氣郁〕七氣湯見二卷咳嗽。
〔行氣〕五磨飲四磨飲見二卷哮,此去人參,加枳實(shí)、木香、白酒磨,名五磨飲。
〔血郁〕手拈散見本卷心痛。
〔和營(yíng)〕芍藥甘草湯芍 草 脈緩傷水,加桂枝、生姜。脈洪傷氣,加黃 、大棗。脈澀傷血,加當(dāng)歸。
〔血虛〕大營(yíng)煎見三卷關(guān)格。
〔氣血〕理陰煎見二卷咳嗽。
〔絡(luò)瘀〕失笑散見本卷胃脘痛。
〔補(bǔ)陰〕六味丸見一卷中風(fēng)。
〔宣絡(luò)〕旋復(fù)花湯旋復(fù) 新絳 蔥
〔通瘀〕桃仁承氣湯見一卷疫癥。
〔積聚〕木香檳榔丸見三卷積聚。
〔熱積〕阿魏丸連翹 黃連(各五錢) 山楂 阿魏(各一兩) 醋煮阿魏糊丸,白湯下。
〔跌傷〕復(fù)元活血湯見二卷吐血。
〔酒積〕曲 丸神曲 麥芽 枳實(shí) 白術(shù)
〔經(jīng)閉〕玉燭散四物湯加 大黃 芒硝 甘草
〔傷脾〕歸脾湯見二卷勞瘵。
〔痞結(jié)〕柴胡疏肝散見二卷勞瘵。
〔肝火〕左金丸黃連 吳萸
〔蟲動(dòng)〕理中安蛔散見三卷嘔吐。
〔蛔厥〕烏梅丸見三卷嘔吐。
〔疝痛〕立效散楂肉(一兩) 川楝子 茴香(鹽水炒) 枳實(shí) 茅術(shù) 香附 山梔(姜汁炒)
青皮(醋炒。各五錢) 吳萸(三錢) 為末,每服五錢。
〔腸癰〕大黃湯丹皮 栝蔞(各三錢) 桃仁 大黃 芒硝(各二錢)
〔腸癰〕牡丹散見本卷胃脘癰。
〔腸癰〕排膿散見一卷肺癰。
〔中惡〕蘇合香丸見一卷中風(fēng)。
〔六郁〕越鞠丸見三卷郁。
〔利濕〕平胃散術(shù) 樸 陳 草
〔降火〕逍遙散見一卷火。
〔除痰〕二術(shù)二陳湯見二卷痰飲。
中華人民共和國(guó)衛(wèi)生部令
第69號(hào)
《國(guó)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jī)構(gòu)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衛(wèi)生部部務(wù)會(huì)議討論通過,現(xiàn)予以發(fā)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長(zhǎng) 陳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溫中〕香砂理中湯理中加木香、砂仁。
〔健運(yùn)〕香砂六君湯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
〔消導(dǎo)〕香砂枳術(shù)丸見本卷頭痛。
〔消導(dǎo)〕保和丸見二卷痰飲。
〔溫通〕排氣飲見三卷積聚。
〔辛泄〕吳茱萸湯見三卷嘔吐。
〔甘緩〕小建中湯桂 芍 姜 草 棗 飴
〔厥陰〕當(dāng)歸四逆湯歸 桂 芍 辛 草 通草 棗
〔少陰〕真武湯見二卷喘。
〔霍亂〕藿香正氣散見一卷中風(fēng)。
〔和解〕六和湯見一卷暑。
〔火郁〕清中湯見本卷心痛。
〔痰熱〕二陳湯夏 陳 苓 草
〔熱厥〕金鈴子散見三卷郁。
〔氣郁〕七氣湯見二卷咳嗽。
〔行氣〕五磨飲四磨飲見二卷哮,此去人參,加枳實(shí)、木香、白酒磨,名五磨飲。
〔血郁〕手拈散見本卷心痛。
〔和營(yíng)〕芍藥甘草湯芍 草 脈緩傷水,加桂枝、生姜。脈洪傷氣,加黃 、大棗。脈澀傷血,加當(dāng)歸。
〔血虛〕大營(yíng)煎見三卷關(guān)格。
〔氣血〕理陰煎見二卷咳嗽。
〔絡(luò)瘀〕失笑散見本卷胃脘痛。
〔補(bǔ)陰〕六味丸見一卷中風(fēng)。
〔宣絡(luò)〕旋復(fù)花湯旋復(fù) 新絳 蔥
〔通瘀〕桃仁承氣湯見一卷疫癥。
〔積聚〕木香檳榔丸見三卷積聚。
〔熱積〕阿魏丸連翹 黃連(各五錢) 山楂 阿魏(各一兩) 醋煮阿魏糊丸,白湯下。
〔跌傷〕復(fù)元活血湯見二卷吐血。
〔酒積〕曲 丸神曲 麥芽 枳實(shí) 白術(shù)
〔經(jīng)閉〕玉燭散四物湯加 大黃 芒硝 甘草
〔傷脾〕歸脾湯見二卷勞瘵。
〔痞結(jié)〕柴胡疏肝散見二卷勞瘵。
〔肝火〕左金丸黃連 吳萸
〔蟲動(dòng)〕理中安蛔散見三卷嘔吐。
〔蛔厥〕烏梅丸見三卷嘔吐。
〔疝痛〕立效散楂肉(一兩) 川楝子 茴香(鹽水炒) 枳實(shí) 茅術(shù) 香附 山梔(姜汁炒)
青皮(醋炒。各五錢) 吳萸(三錢) 為末,每服五錢。
〔腸癰〕大黃湯丹皮 栝蔞(各三錢) 桃仁 大黃 芒硝(各二錢)
〔腸癰〕牡丹散見本卷胃脘癰。
〔腸癰〕排膿散見一卷肺癰。
〔中惡〕蘇合香丸見一卷中風(fēng)。
〔六郁〕越鞠丸見三卷郁。
〔利濕〕平胃散術(shù) 樸 陳 草
〔降火〕逍遙散見一卷火。
〔除痰〕二術(shù)二陳湯見二卷痰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