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雷公云∶凡使,勿誤用石中黃并卵石黃,此二名石真似太一禹余糧也。其石中黃向里赤黑黃,味淡微?。卵石黃味酸,個(gè)個(gè)如卵,內(nèi)有子一塊,不堪用也。若誤餌之,令人腸干。
太一禹余糧,看即如石,輕敲便碎,可如粉也;兼重重如葉子雌黃,此能益脾,安臟氣。
凡修事四兩,先用黑豆五合,黃精五合,水二斗,煮取五升;置于瓷堝中,下太一禹余糧,著火煮,旋添,汁盡為度;其藥氣自然香如新米,搗了,又研一萬杵方用。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勛臣)著。二卷。作者從訪驗(yàn)尸體后所見,提出對(duì)于臟腑解剖的己見。并載自定義方劑、及附方論。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雷公云∶凡使,勿誤用石中黃并卵石黃,此二名石真似太一禹余糧也。其石中黃向里赤黑黃,味淡微?。卵石黃味酸,個(gè)個(gè)如卵,內(nèi)有子一塊,不堪用也。若誤餌之,令人腸干。
太一禹余糧,看即如石,輕敲便碎,可如粉也;兼重重如葉子雌黃,此能益脾,安臟氣。
凡修事四兩,先用黑豆五合,黃精五合,水二斗,煮取五升;置于瓷堝中,下太一禹余糧,著火煮,旋添,汁盡為度;其藥氣自然香如新米,搗了,又研一萬杵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