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明醫(yī)雜著》 驚后目動切牙

    驚后目微動及切牙,固為肝虛,亦虛中有熱。虛者,血不足;熱者,氣有余。水不足無以制火,而火動故也。但牙床屬胃,脾胃虛而有熱,亦見微咬,不可專歸肝腎。當以補脾為主,加黃連、芍藥、川芎,便是瀉肝氣、補肝血也。生地黃涼心血,故導赤散宜用之;熟地黃補腎血,故地黃丸宜用之。凡肝腎虛癥見者,于脾胃藥加地黃可也?;蛞阅吭?、切牙為肝腎虛,專服地黃丸,豈不泥膈生痰,適有以妨于脾胃也。

    愚按前癥亦有肝熱生風,風入于目,目系牽動,則目連札;熱入于目,筋脈拘緊,則目直視。若面赤仰臥,搖頭切牙,此則心熱之所致也。又當別其虛實∶肝實則瀉青丸,虛則地黃丸;心實則導赤散,虛則粉紅丸;若脾胃虛熱,補中益氣湯加芍藥、山梔,以實脾土、制肝木;若肝腎虛熱,用六味地黃丸,以補腎水、生肝木。

    奚氏女,六歲,忽然發(fā)驚,目動,切牙,或睡中驚搐,痰涎壅盛,或用化痰、祛風等藥益甚。余曰∶面青而見前癥,乃屬肝木克制脾土,不能攝涎而上涌也。當滋腎水、生肝血,則風自息而痰自消矣。遂用六味丸而愈。

    一小兒,患前癥,痰涎自流,用驚風之藥,其癥益甚,脾胃益虛。視其面色痿黃,口吐痰涎。用六君子、補中益氣而愈。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張驥
  • 作者:
    周學海
  • 作者:
    賀龍驤
  • 作者:
    吳道源
  • 《女科寶鑒》是以中醫(yī)方法論述女性生殖器相關疾病的探索性新書,書中詳細介紹了七十多種常見女性生殖器相關病證,其中包括女科雜病、性病、月經(jīng)病和中醫(yī)藥避孕、中醫(yī)藥抗早孕等。各病證以病機要點為中樞,展開對理、證、法、方、藥的論述,同時,引進中醫(yī)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臨床指導性和收藏價值。

    縱覽全書,具有形式新穎、內(nèi)容豐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點。全書共約25萬字。

    讀者對象:中西醫(yī)臨床工作者、醫(yī)學院校師生及廣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作者:
  • 作者:
    凌德
  • 作者: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