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女科寶鑒》 五、熱毒熾盛

    「主證」 帶下量多,或黃白相兼,甚或五色雜下,質(zhì)稠如膿,腐臭難聞,小腹疼痛拒按,伴見一組里熱⑻之癥。

    「病機(jī)」 熱毒熾盛,傷及血絡(luò)。

    「治法」 清熱解毒,除濕化瘀。

    「方藥」銀甲丸(《王渭川婦科治療經(jīng)驗(yàn)》)

    銀花 連翹 升麻 紅藤 蒲公英 生鱉甲 紫花地丁 生蒲黃 椿根皮 大青葉 茵陳 桔?!$昴?/p>

    方中銀花、連翹、升麻、紅藤、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葉清熱解毒;茵陳清利下焦?jié)駸?;椿根皮清熱除濕,止血上帶,生鱉甲滋陰散結(jié);蒲黃、琥珀末活血化瘀;琥珀且能利水通淋;桔梗清熱排膿。

    方中琥柏末不宜入煎劑,可研為細(xì)末沖服。

    若帶下色赤,或伴月經(jīng)量多,淋漓不凈,酌加茜根炭、側(cè)柏葉、仙鶴草等涼血止血之品。

    外洗方

    對(duì)于帶下之病,除脾虛濕勝,腎陽虛之證型外,其余各型皆可結(jié)合下方熏洗。

    潔陰煎(作者經(jīng)驗(yàn)方)

    蛇床子、苦參、百部、蒼術(shù)、黃柏各15克,苦楝子、明礬、黃芪、生姜各10克,冰片1.5克(沖兌)

    用法:煎湯趁趁溫先熏洗后坐浴,每日一次,外陰潰瘍者,去生姜。七次為一療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