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女科寶鑒》 二、腎氣不足

    「主證」 妊娠期間,小便不通,小腹脹滿疼痛,或尿頻量少,坐臥不安,腰膝酸軟。舌淡,脈沉滑無力。

    「病機(jī)」 腎氣不足,氣化不利。

    「治法」 補(bǔ)腎助陽,化氣行水。

    「方藥」腎氣丸(《金匱要略》)加減。

    熟地黃 山藥 山茱萸 澤瀉 茯苓 桂枝 菟絲子 巴戟

    本方為腎氣丸去丹皮、附子,加菟絲子、巴戟。

    方中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菟絲子補(bǔ)益肝腎;巴戟溫腎助陽;澤瀉、茯苓利尿行水;桂枝化氣行水。諸藥合用,有補(bǔ)腎助陽,化氣行水之功。

    【外治法】

    本病除了用以上以藥物治療外,還應(yīng)結(jié)合下面簡易療法:

    ㈠ 取嚏、探吐法:用消毒棉簽或鵝翎向鼻中或喉中取嚏、探吐,使上竅開而下竅自通,此即古人所謂“提壺揭蓋”之法(《內(nèi)科便覽》)。

    ㈡ 托胎法:令婦女仰臥于凳上,將足Y凳頭,漸漸抬高,如是片時,胎自舉而溺出如注(《女科要旨》)

    ㈢ 西醫(yī)導(dǎo)尿術(shù)。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