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診脈于掌后約文。密排三指。頭指半指之前為寸外。陽中之陽。半指之后為寸內。陽中之陰。第二指半指前。為關上陽。半指后。關下陰。(按原本此下有半指之前尺外陽半指之后尺內陰十四字。乃因下文而誤衍也。今刪之。)第三指半指之前。為尺外陽。半指之后。為尺內陰。寸外陽浮散。寸內陰浮大。關上陽弦長。關下陰弦緊。尺外陽沉滑。尺內陰沉澀。此左手脈之陰陽。察其脈狀。明其覆溢。
夫夏至之后。陰出二分。故曰天關。冬至之后。陽入三分。故曰地軸。所以人之脈陰出陽入。名曰關也。其立夏陰氣乃終。名曰地戶。立冬陽氣乃終。名曰天門。其關格門戶。是陰陽始終之要。其過于本位。應見而不見。名曰不及。
不應見處而見。名曰覆溢。其關格覆溢。是陰陽相勝。皆當不病而死也。
圖pt40a7.bmp
立秋處暑否卦所主為陰始生
小滿芒種乾卦所主故陰至立夏而終
小雪大雪坤卦所主故陽至立冬而終
立春雨水泰卦所主為陽所生
圖pt40a8.bmp 圖pt40a9.bmp
此寸外主頭寸內主胸中關上主膈中
關下主腹中尺外主臍下尺內主至足
四難曰。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然。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谷味也。其脈在中。
呂曰。心肺在膈上。臟中之陽。故呼其氣出。腎肝在膈下。臟中之陰。故吸其氣入。脾者。中州主養(yǎng)四臟。故曰呼吸以受谷氣。丁曰。經言呼出者。非氣自心肺而出也。為腎肝在膈下。主內。因呼而出至心至肺。故呼出心與肺也。又心肺者在膈上。主外。故吸即隨陰而入至腎至肝。故經曰。呼者因陽出。吸者隨陰入。其呼吸陰陽相隨上下。經歷五臟之間。乃脾受谷味也。又脾者主中州。故言其脈在中也。
浮者、陽也。
丁曰。謂脈循行皮膚血脈之間。在肌肉之上。則名曰浮也。楊曰。按之不足。舉之有余。故曰浮。虞曰。陽象火而炎上、故曰浮也。
沉者、陰也。
丁曰。謂脈循行帖節(jié)輔骨。名曰沉。楊曰。按之有余。舉之不足。故曰沉。虞曰。陰象水而潤下。故曰沉。
故曰陰陽也。心肺俱浮。何以別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
丁曰。心者、南方火也。故脈來浮而大散。其大者是臟。散者是腑也。肺者、西方金也。金主燥。其脈浮澀而短。
短者、臟也。澀者、腑也。楊曰。細而遲。來往難且散?;蛞恢?。名曰澀也。虞曰。心象火。明燭于外。故浮大而散。
肺屬金。其位居高。故浮短而澀。故曰心肺俱浮也。
腎肝俱沉。何以別之。然。牢而長者。肝也。
丁曰。肝者、東方木也。其脈牢而長。牢者、臟也。長者。腑也。楊曰。按之但覺堅極。故曰牢。虞曰。肝屬木。
根本生于地。牢義可知。枝葉長于天。長理出此也。
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
丁曰。腎者、北方水也。主寒。其性濡沉。濡者、臟也。沉滑者、腑也。楊曰。按之不足。舉之有余。謂之濡也。
大而長。微強。按之應指然者。謂之實。虞曰。火性外柔。按之乃濡。水性內剛。舉指來實。則其義也。
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
丁曰。脾者、中央土也。能成養(yǎng)四旁。故隨四時而見。所以經不言脈之象也。楊曰。脾王于季夏。主養(yǎng)四臟。其脈來大小浮沉。故根據四時。王脈俱至四季一十八日。即變寬緩。是脾之王氣也。上有心肺。下有腎肝。故曰在中也。虞曰。
上文言呼吸之間。脾受谷味。此言脾者中州。其脈在中。者、谷也。谷、空也。謂人之呼吸之氣。自谷而有。脾土屬土。位居中央。土者、五方物始終以之。故受谷味。乃處中州。故曰其脈在中也。
是陰陽之法也。脈有一陰一陽。一陰二陽。一陰三陽。有一陽一陰。一陽二陰。一陽三陰。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脈俱動耶。然此言者。非有六脈俱動也。謂浮沉長短滑澀也。
丁曰。經前引五臟之脈。以應五行。今引此三陰三陽之脈。以應六氣。其浮滑長。三陽也。其沉短澀。三陰也。凡持三部中。察此六脈。即可知陰陽伏匿之法也。若皮膚之下。是脈之下為陽部也。若有此三陰之脈見。是陰上乘于陽也。
若肌肉之下。是脈之下為陰部也。若有此三陽脈見。即是陽氣下乘于陰也。此乃是上下察陰陽之法也。楊曰。過于本位謂之長。不及本位謂之短也。
浮者、陽也。滑者、陽也。長者、陽也。
楊曰。按之往來流利展轉替替然。謂之滑。
沉者、陰也。短者、陰也。澀者、陰也。所謂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而滑也。
丁曰。其脈若在左尺而見。此是腎與膀胱表里。順也。若在左寸口。即為病脈。逆也。
一陰二陽者。謂脈來沉滑而長也。
此脈見于陰部。即是陽下乘于陰也。
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
此者是陽伏于陰也。
所言一陽一陰者。謂脈來浮而澀也。
丁曰。浮澀者肺脈。當見右手寸口。即是本部之陰陽。即順也。若在左關。病。即是逆也。
一陽二陰者。謂脈來長而沉澀也。
丁曰。即乏血氣。皆澀也。
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澀而短。時一浮也。
丁曰。若有陽部見之。此謂陰伏陽也。
各以其經所在。名病逆順也。
楊曰。隨春夏秋冬。觀其六脈之變。則知病之逆順也。
五難曰。脈有輕重。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
呂曰。菽者、豆也。言脈之輕重。如三豆之重。在皮毛之間。皮毛者、肺氣所行也。言肺部也。心主血脈。次于肺。
如六豆重。
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
呂曰。脾在中央。主肌肉。故次心。如九豆之重也。
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
呂曰。肝主筋。又在脾下。故次之。
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也。
呂曰。腎主骨。其脈沉至骨。故曰腎也。
故曰輕重也。
丁曰。經言菽者、豆也。此是診脈舉按之法也。此篇當在四難之前。以等陰陽高下。虞曰。脈之輕重。經中所載甚詳。若根據經逐位尋之。義且淺矣。今舉一例為式。假令左手寸口如三菽得之。乃知肺氣之至。如六菽之重得之。知本經之至。如九菽得之。知脾氣之至。如十二菽得之。知肝氣之至。按之至骨得之。知腎氣之至。夫如是。乃知五臟之氣。
更相溉灌。六脈因茲亦有準繩。可以定吉兇。可以言疾病。余皆仿之。故曰輕重也。
六難曰。脈有陰盛陽虛。陽盛陰虛。何謂也。然。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是陰陽虛實意也。
呂曰。陽脈是寸口。本浮而實。今輕手浮而得之。更損減而小。故曰陽虛。重手按之。沉、反更實大。沉者陰。故言陰實也。丁曰。陽脈本浮。輕手而按其脈。損至而小。此是陽虛不足也。陰脈本沉而濡。今重手而按之。損至而小。
是陰不足也。陽脈本浮。更加實大。此是陽盛陰虛也。素問曰。諸浮者。腎不足也。虞曰。人之所稟者。陰陽也。陰陽平。權衡等。則無更虛更實之證。今言盛與虛。則為病之脈。脈要精微論曰。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
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夫如是??沈炾庩柼搶嵵庖?。
七難曰。經言少陽之至。乍小乍大。乍短乍長。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陰之至。緊大而長。
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脈邪。將病脈邪。然。皆王脈也。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
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陽三陰之王時日大要也。
呂曰。少陽王正月二月。其氣尚微少。故其脈來進退無常。陽明王三月四月。其氣始萌未盛。故其脈來浮大而短也。
太陽王五月六月。其氣太盛。故其脈來洪大而長。太陰王七月八月。乘夏余陽。陰氣未盛。故其脈來緊大而長。少陰王九月十月。陽氣衰而陰氣盛。故其脈來緊細而微也。厥陰王十一月十二月。陰氣盛極。故言厥陰。其脈來沉短以敦。敦者、沉重也。四時經一陰一陽八王。此難經三陽在前。三陰在后。其王所以不同者。其移各異也。難經謂從正月至六月。
春夏半歲。浮陽用事。故言三陽王在前。從七月至十二月。秋冬半歲。沉陰用事。故言三陰在后。謂四時陰陽夫婦之王也。丁曰。夫三陰三陽之氣王。隨六甲以言之。此法是按黃帝六節(jié)臟象論云。天以六六之節(jié)成一歲。其自冬至之后。得甲子。即是盛年初之氣分也。(按盛字疑衍。)其甲子或在小寒之初?;蛟诖蠛?,所以少陽之氣。未出陰分。故其脈乍大乍小。乍短乍長也。復得甲子。陽明王。其陽明之至。浮大而短。為二之氣。其后始暄。其氣未盛。是故陽明之至。
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復得甲子。為三之氣。盛陽之分。故太陽之至。洪大而長也。太陰之至。緊大而長。
復得甲子。為四之氣。暑濕之分。秋氣始生。乘夏余陽。故太陰之至。緊大而長也。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復得甲子。
為五之氣。清切之分。故少陰之至。緊細而微也。(按此而字。原本誤在下文水凝二字下。今移正。)厥陰之至。沉短而敦。復得甲子。為終之氣。盛陰之分。水凝如石。故厥陰之至。沉短而敦也。此三陰三陽之脈王。隨六甲之日數。故有此六脈之狀。是謂平脈也。
八難曰。寸口脈平而死者。何謂也。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系于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
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于內也。
呂曰。寸口脈平而死者。非應四時脈。其脈狀若平和也。又曰。十二經皆系于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為十二經本原也。夫氣沖之脈者。起于兩腎之間。主氣。故言腎間動氣。挾任脈上至喉咽。通喘息。故云呼吸之門。上系手三陰三陽為支。下系足三陰三陽為根。故圣人引樹以設喻也。其三焦之原者。是三焦之府。宣行榮沖。(按沖字疑當作衛(wèi)。)邪不妄入。故曰守邪之神也。人以尺脈為根本。寸脈為莖葉。寸脈雖平。尺脈絕。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者。死也。
寸口脈平者。應四時也。所云死者。尺中無脈也。尺脈者、人之根本。根本既絕。則莖葉枯焉。然則以尺脈為根本。寸脈為莖葉。故引樹以為譬也。丁曰。腎間動氣者。謂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舍。元氣之所系也。一名守邪之神者。以命門之神固守。邪氣不得妄入。入則死矣。此腎氣先絕于內。其人不病。病即死矣。虞曰。經言十二經。
皆系于生氣之原。謂腎間動氣也。何以言之。謂兩腎之間動氣者。乃人之所受父母之原氣也。腎者。北方子之正位。故圣人云。元氣起于子。子者、坎之方位??舱?、即父母之元氣也。謂干為天為父。坤為地為母。今坎之初六六三。乃坤之初六六三也。坎之九二。干之九二也。謂乾坤交于六三。九二而成坎卦??仓髯游?。所以元氣起于子也。腎者、水也。
黃庭經云。是水之精??仓畾?。今言兩腎之間。即人之原氣也。術士云。腎間曰丹田。亦曰隱海。中有神龜。呼吸原氣。
故曰呼吸之門也。人之三焦。法天地三元之氣。故曰三焦之原。十二經脈憑此而生。乃曰十二經之根也。今寸口傳受谷氣。其脈但平和。奈人之生氣之原。已絕于兩腎之間。則十二經無所相根據。雖寸脈平和。人當死矣。所以喻木之無根本也。腎者、足少陰之經也。左為腎。右曰命門。命門有穴。在背十四椎節(jié)下。又有志室二穴。在十四椎節(jié)下兩旁各三寸。有神守于命門。不令邪入志室。邪入志室。人則死矣。
九難曰。何以別知臟腑之病耶。然。數者、腑也。遲者、臟也。
楊曰。去來急促。一息過五至。名數也。呼吸三至。去來極遲。故曰遲也。
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
呂曰。病者陽,故其脈數。臟者陰。故其脈來遲。楊曰。陽脈行疾。故病乃數。陰脈行遲。故病乃遲。此直云病在臟腑。不顯其名。則病莫知準的。若數而弦者。病在膽。遲而弦者。病在肝。除臟腑悉根據本狀。而遲數皆仿此也。虞曰。
陽氣亂則數。陰氣虛則遲。則知臟腑有寒熱之證也。丁曰。脈者、計于漏刻。其春秋二分。晝夜五十刻。則陰陽俱等。
故得平和。冬夏二至。晝夜不等。夏至之前。晝六十刻。故六十為數(按六十疑當作六至。)故數則為熱。冬至之前。夜加六十刻。故陰多陽少。是為寒。夫陰陽漏刻可定。人自有損益。故遲數有加。所以經云。諸陽為熱。諸陰為寒。
十難曰。一脈為十變者。何謂也。然。五邪、剛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
呂曰。夏心主。脈見浮大而散。今反弦。弦者、肝脈來干心也。楊曰。干。猶乘也。虞曰。母乘子曰虛邪。
心脈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
呂曰。小腸、心之府。脈當浮大而洪。長而微弦者。膽脈也。虞曰。陽干于陽。陰干于陰。同氣相求也。
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
呂曰。心脈雖洪大。當以胃氣為本。今無胃甚。(按甚字疑當作氣。)故其脈大甚也。此為心自病。故言自干心也。
虞曰。此失時脈也。
心脈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
呂曰。小腸、心之府。微大者、其脈小。為小腸自病。故言自干也。虞曰。小腸、太陽脈也。王于五六月。其脈洪大而長。今得之微大。是知小腸之邪。自干小腸也。此曰正經自病。法曰正邪。故云自干也。
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
呂曰。緩者、脾脈乘心。故令心脈緩也。虞曰。心脈見緩甚。此曰子之乘母。法曰實邪。
心脈微緩者、胃邪干小腸也。
呂曰。胃脈小緩見于心部。小腸。心府。故言干之。虞曰。于心部中。輕手得之小緩是也。
心脈澀甚者。肺邪干心也。
呂曰。澀、肺脈故言干心也。虞曰。金反凌火。此曰微邪脈也。
心脈微澀者。大腸邪干小腸也。
呂曰。微澀、大腸脈。小腸。心府。故曰干也。
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
呂曰。沉者、腎脈。故言干也。虞曰。心火炎上。其脈本浮。今見沉形。水來克火。法曰賊邪也。
心脈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
呂曰。微沉者、膀胱脈也。小腸。心府。故言干也。
五臟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脈輒變?yōu)槭病?/p>
呂曰。此皆夏王之時。心脈見如此者。為失時脈。楊曰。剛柔陰陽也。邪者、不正之名。非有身王氣。而水來干身為病者。通謂之邪也。虞曰。推此十變之候。乃五行勝復相加。故圣人謂之五邪也。五臟各有表里。更相乘之。一脈成十。故十變也。有陽有陰。故曰剛柔也。于本位見他脈。故曰相逢干也。圣人乃以心一臟為例。其余皆可知也。丁曰。
其言肝邪干心。膽邪干小腸者。此皆虛邪干心也。心邪自干心。小腸邪自干小腸者。此皆為正邪也。脾邪干心。胃邪干小腸者。此皆為實邪也。肺邪干心。大腸邪干小腸者。此皆微邪也,腎邪干心。膀胱邪干小腸者。此皆賊邪也。所謂剛柔相逢者。則十雜也。其十雜者。甲與己合。甲為剛。己為柔。戊與癸合。戊為剛。癸為柔。丁與壬合。丁為剛。壬為柔。丙與辛合。丙為剛。辛為柔。乙與庚合。乙為剛。庚為柔。凡剛柔相逢為病者。剛甚則為病重。柔甚則為病微。柔逢剛。謂從所不勝于剛。故為病甚也。剛逢柔。謂從所勝于柔。故為病微也。其一脈十變之法。是師引此一部之中。二經說此。五邪相干。為之十變。凡兩手三部。各有二經六部之內。各有五邪十變也。故從其首。計其數。六部十變也。
數有六十。是謂六十首也。黃帝曰。先持陰陽。然后診六十首之謂也。
十一難曰。經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
呂曰。經言一臟五十動。五臟二百五十動。謂之平脈。不滿五十動者。無有五十動也。是以一臟無氣也。
一臟無氣者、何臟也。然。人吸者隨陰入。呼者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臟無氣者、腎氣先盡也。
楊曰。按經言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是為平和無病之人矣。四十動而一代者。一臟無氣。四歲死。三十動而一代者。二臟無氣。三歲死。二十動而一代者。三臟無氣。二歲死。十動而一代者。四臟無氣。一歲死。不滿十動而一代者。五臟無氣也。七日死。難經言止。本經言代。按止者、按之覺于指下而中止。名止。
代者、還尺中停久方來。名曰代也。止代雖兩經不同。據其脈狀亦不殊別。故兩存之。虞曰。此與第八難生氣獨絕之義略相似。八難言父母生氣源。已絕于兩腎之間。故云死也。此言一臟無氣。言呼吸之間。肺行谷氣。腎間父母之原氣。
亦無谷氣所養(yǎng)。原氣漸耗。乃知四歲必死。故云腎氣先盡也。丁曰。五十動者。是天地陰陽。以漏刻為制度。人之脈息。
為自有損益。故無常數。其益過于六十。心肺有余也。心肺有余。則腎肝不足也。其損者不及四十之數。則心肺不足。
乃腎肝有余也。今陽氣虛少。故不滿五十也。其言動而止者。謂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此是陽不榮于下。故腎氣先絕也。
絕則止也。此法又與生氣獨絕于內同法也。
十二難曰。經言五臟脈已絕于內。用針者反實其外。五臟脈已絕于外。用針者反實其內。內外之絕。何以別之。然。
五臟脈已絕于內者。腎肝氣已絕于內也。而醫(yī)反補其心肺。五臟脈已絕于外者。其心肺脈已絕于外也。(別本無其字。與上文一例。)而醫(yī)反補其腎肝。陽絕補陰。陰絕補陽。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醫(yī)殺之耳。
呂曰。心肺所以在外者。其臟在膈上。上氣外為榮衛(wèi)。浮行皮膚血脈之中。故言絕于外也。腎肝所以在內者。其臟在膈下。下氣內養(yǎng)筋骨。故言絕于內也。丁曰。夫五臟內外者。為心肺在膈上。通于天氣也。心主于脈。肺主于氣。外華榮于皮膚。故言外也。腎肝在下。通于地氣。以藏精血。最于骨髓。心肺外絕。絕則皮聚毛落。腎肝內絕。絕則骨痿筋緩,診其脈。學人不能明于內外虛實。致使針藥誤投。所以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是醫(yī)殺之耳。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凡診脈于掌后約文。密排三指。頭指半指之前為寸外。陽中之陽。半指之后為寸內。陽中之陰。第二指半指前。為關上陽。半指后。關下陰。(按原本此下有半指之前尺外陽半指之后尺內陰十四字。乃因下文而誤衍也。今刪之。)第三指半指之前。為尺外陽。半指之后。為尺內陰。寸外陽浮散。寸內陰浮大。關上陽弦長。關下陰弦緊。尺外陽沉滑。尺內陰沉澀。此左手脈之陰陽。察其脈狀。明其覆溢。
夫夏至之后。陰出二分。故曰天關。冬至之后。陽入三分。故曰地軸。所以人之脈陰出陽入。名曰關也。其立夏陰氣乃終。名曰地戶。立冬陽氣乃終。名曰天門。其關格門戶。是陰陽始終之要。其過于本位。應見而不見。名曰不及。
不應見處而見。名曰覆溢。其關格覆溢。是陰陽相勝。皆當不病而死也。
圖pt40a7.bmp
立秋處暑否卦所主為陰始生
小滿芒種乾卦所主故陰至立夏而終
小雪大雪坤卦所主故陽至立冬而終
立春雨水泰卦所主為陽所生
圖pt40a8.bmp 圖pt40a9.bmp
此寸外主頭寸內主胸中關上主膈中
關下主腹中尺外主臍下尺內主至足
四難曰。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然。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谷味也。其脈在中。
呂曰。心肺在膈上。臟中之陽。故呼其氣出。腎肝在膈下。臟中之陰。故吸其氣入。脾者。中州主養(yǎng)四臟。故曰呼吸以受谷氣。丁曰。經言呼出者。非氣自心肺而出也。為腎肝在膈下。主內。因呼而出至心至肺。故呼出心與肺也。又心肺者在膈上。主外。故吸即隨陰而入至腎至肝。故經曰。呼者因陽出。吸者隨陰入。其呼吸陰陽相隨上下。經歷五臟之間。乃脾受谷味也。又脾者主中州。故言其脈在中也。
浮者、陽也。
丁曰。謂脈循行皮膚血脈之間。在肌肉之上。則名曰浮也。楊曰。按之不足。舉之有余。故曰浮。虞曰。陽象火而炎上、故曰浮也。
沉者、陰也。
丁曰。謂脈循行帖節(jié)輔骨。名曰沉。楊曰。按之有余。舉之不足。故曰沉。虞曰。陰象水而潤下。故曰沉。
故曰陰陽也。心肺俱浮。何以別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
丁曰。心者、南方火也。故脈來浮而大散。其大者是臟。散者是腑也。肺者、西方金也。金主燥。其脈浮澀而短。
短者、臟也。澀者、腑也。楊曰。細而遲。來往難且散?;蛞恢?。名曰澀也。虞曰。心象火。明燭于外。故浮大而散。
肺屬金。其位居高。故浮短而澀。故曰心肺俱浮也。
腎肝俱沉。何以別之。然。牢而長者。肝也。
丁曰。肝者、東方木也。其脈牢而長。牢者、臟也。長者。腑也。楊曰。按之但覺堅極。故曰牢。虞曰。肝屬木。
根本生于地。牢義可知。枝葉長于天。長理出此也。
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
丁曰。腎者、北方水也。主寒。其性濡沉。濡者、臟也。沉滑者、腑也。楊曰。按之不足。舉之有余。謂之濡也。
大而長。微強。按之應指然者。謂之實。虞曰。火性外柔。按之乃濡。水性內剛。舉指來實。則其義也。
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
丁曰。脾者、中央土也。能成養(yǎng)四旁。故隨四時而見。所以經不言脈之象也。楊曰。脾王于季夏。主養(yǎng)四臟。其脈來大小浮沉。故根據四時。王脈俱至四季一十八日。即變寬緩。是脾之王氣也。上有心肺。下有腎肝。故曰在中也。虞曰。
上文言呼吸之間。脾受谷味。此言脾者中州。其脈在中。者、谷也。谷、空也。謂人之呼吸之氣。自谷而有。脾土屬土。位居中央。土者、五方物始終以之。故受谷味。乃處中州。故曰其脈在中也。
是陰陽之法也。脈有一陰一陽。一陰二陽。一陰三陽。有一陽一陰。一陽二陰。一陽三陰。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脈俱動耶。然此言者。非有六脈俱動也。謂浮沉長短滑澀也。
丁曰。經前引五臟之脈。以應五行。今引此三陰三陽之脈。以應六氣。其浮滑長。三陽也。其沉短澀。三陰也。凡持三部中。察此六脈。即可知陰陽伏匿之法也。若皮膚之下。是脈之下為陽部也。若有此三陰之脈見。是陰上乘于陽也。
若肌肉之下。是脈之下為陰部也。若有此三陽脈見。即是陽氣下乘于陰也。此乃是上下察陰陽之法也。楊曰。過于本位謂之長。不及本位謂之短也。
浮者、陽也。滑者、陽也。長者、陽也。
楊曰。按之往來流利展轉替替然。謂之滑。
沉者、陰也。短者、陰也。澀者、陰也。所謂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而滑也。
丁曰。其脈若在左尺而見。此是腎與膀胱表里。順也。若在左寸口。即為病脈。逆也。
一陰二陽者。謂脈來沉滑而長也。
此脈見于陰部。即是陽下乘于陰也。
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
此者是陽伏于陰也。
所言一陽一陰者。謂脈來浮而澀也。
丁曰。浮澀者肺脈。當見右手寸口。即是本部之陰陽。即順也。若在左關。病。即是逆也。
一陽二陰者。謂脈來長而沉澀也。
丁曰。即乏血氣。皆澀也。
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澀而短。時一浮也。
丁曰。若有陽部見之。此謂陰伏陽也。
各以其經所在。名病逆順也。
楊曰。隨春夏秋冬。觀其六脈之變。則知病之逆順也。
五難曰。脈有輕重。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
呂曰。菽者、豆也。言脈之輕重。如三豆之重。在皮毛之間。皮毛者、肺氣所行也。言肺部也。心主血脈。次于肺。
如六豆重。
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
呂曰。脾在中央。主肌肉。故次心。如九豆之重也。
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
呂曰。肝主筋。又在脾下。故次之。
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也。
呂曰。腎主骨。其脈沉至骨。故曰腎也。
故曰輕重也。
丁曰。經言菽者、豆也。此是診脈舉按之法也。此篇當在四難之前。以等陰陽高下。虞曰。脈之輕重。經中所載甚詳。若根據經逐位尋之。義且淺矣。今舉一例為式。假令左手寸口如三菽得之。乃知肺氣之至。如六菽之重得之。知本經之至。如九菽得之。知脾氣之至。如十二菽得之。知肝氣之至。按之至骨得之。知腎氣之至。夫如是。乃知五臟之氣。
更相溉灌。六脈因茲亦有準繩。可以定吉兇。可以言疾病。余皆仿之。故曰輕重也。
六難曰。脈有陰盛陽虛。陽盛陰虛。何謂也。然。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是陰陽虛實意也。
呂曰。陽脈是寸口。本浮而實。今輕手浮而得之。更損減而小。故曰陽虛。重手按之。沉、反更實大。沉者陰。故言陰實也。丁曰。陽脈本浮。輕手而按其脈。損至而小。此是陽虛不足也。陰脈本沉而濡。今重手而按之。損至而小。
是陰不足也。陽脈本浮。更加實大。此是陽盛陰虛也。素問曰。諸浮者。腎不足也。虞曰。人之所稟者。陰陽也。陰陽平。權衡等。則無更虛更實之證。今言盛與虛。則為病之脈。脈要精微論曰。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
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夫如是??沈炾庩柼搶嵵庖?。
七難曰。經言少陽之至。乍小乍大。乍短乍長。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陰之至。緊大而長。
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脈邪。將病脈邪。然。皆王脈也。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
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陽三陰之王時日大要也。
呂曰。少陽王正月二月。其氣尚微少。故其脈來進退無常。陽明王三月四月。其氣始萌未盛。故其脈來浮大而短也。
太陽王五月六月。其氣太盛。故其脈來洪大而長。太陰王七月八月。乘夏余陽。陰氣未盛。故其脈來緊大而長。少陰王九月十月。陽氣衰而陰氣盛。故其脈來緊細而微也。厥陰王十一月十二月。陰氣盛極。故言厥陰。其脈來沉短以敦。敦者、沉重也。四時經一陰一陽八王。此難經三陽在前。三陰在后。其王所以不同者。其移各異也。難經謂從正月至六月。
春夏半歲。浮陽用事。故言三陽王在前。從七月至十二月。秋冬半歲。沉陰用事。故言三陰在后。謂四時陰陽夫婦之王也。丁曰。夫三陰三陽之氣王。隨六甲以言之。此法是按黃帝六節(jié)臟象論云。天以六六之節(jié)成一歲。其自冬至之后。得甲子。即是盛年初之氣分也。(按盛字疑衍。)其甲子或在小寒之初?;蛟诖蠛?,所以少陽之氣。未出陰分。故其脈乍大乍小。乍短乍長也。復得甲子。陽明王。其陽明之至。浮大而短。為二之氣。其后始暄。其氣未盛。是故陽明之至。
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復得甲子。為三之氣。盛陽之分。故太陽之至。洪大而長也。太陰之至。緊大而長。
復得甲子。為四之氣。暑濕之分。秋氣始生。乘夏余陽。故太陰之至。緊大而長也。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復得甲子。
為五之氣。清切之分。故少陰之至。緊細而微也。(按此而字。原本誤在下文水凝二字下。今移正。)厥陰之至。沉短而敦。復得甲子。為終之氣。盛陰之分。水凝如石。故厥陰之至。沉短而敦也。此三陰三陽之脈王。隨六甲之日數。故有此六脈之狀。是謂平脈也。
八難曰。寸口脈平而死者。何謂也。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系于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
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于內也。
呂曰。寸口脈平而死者。非應四時脈。其脈狀若平和也。又曰。十二經皆系于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為十二經本原也。夫氣沖之脈者。起于兩腎之間。主氣。故言腎間動氣。挾任脈上至喉咽。通喘息。故云呼吸之門。上系手三陰三陽為支。下系足三陰三陽為根。故圣人引樹以設喻也。其三焦之原者。是三焦之府。宣行榮沖。(按沖字疑當作衛(wèi)。)邪不妄入。故曰守邪之神也。人以尺脈為根本。寸脈為莖葉。寸脈雖平。尺脈絕。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者。死也。
寸口脈平者。應四時也。所云死者。尺中無脈也。尺脈者、人之根本。根本既絕。則莖葉枯焉。然則以尺脈為根本。寸脈為莖葉。故引樹以為譬也。丁曰。腎間動氣者。謂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舍。元氣之所系也。一名守邪之神者。以命門之神固守。邪氣不得妄入。入則死矣。此腎氣先絕于內。其人不病。病即死矣。虞曰。經言十二經。
皆系于生氣之原。謂腎間動氣也。何以言之。謂兩腎之間動氣者。乃人之所受父母之原氣也。腎者。北方子之正位。故圣人云。元氣起于子。子者、坎之方位??舱?、即父母之元氣也。謂干為天為父。坤為地為母。今坎之初六六三。乃坤之初六六三也。坎之九二。干之九二也。謂乾坤交于六三。九二而成坎卦??仓髯游?。所以元氣起于子也。腎者、水也。
黃庭經云。是水之精??仓畾?。今言兩腎之間。即人之原氣也。術士云。腎間曰丹田。亦曰隱海。中有神龜。呼吸原氣。
故曰呼吸之門也。人之三焦。法天地三元之氣。故曰三焦之原。十二經脈憑此而生。乃曰十二經之根也。今寸口傳受谷氣。其脈但平和。奈人之生氣之原。已絕于兩腎之間。則十二經無所相根據。雖寸脈平和。人當死矣。所以喻木之無根本也。腎者、足少陰之經也。左為腎。右曰命門。命門有穴。在背十四椎節(jié)下。又有志室二穴。在十四椎節(jié)下兩旁各三寸。有神守于命門。不令邪入志室。邪入志室。人則死矣。
九難曰。何以別知臟腑之病耶。然。數者、腑也。遲者、臟也。
楊曰。去來急促。一息過五至。名數也。呼吸三至。去來極遲。故曰遲也。
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
呂曰。病者陽,故其脈數。臟者陰。故其脈來遲。楊曰。陽脈行疾。故病乃數。陰脈行遲。故病乃遲。此直云病在臟腑。不顯其名。則病莫知準的。若數而弦者。病在膽。遲而弦者。病在肝。除臟腑悉根據本狀。而遲數皆仿此也。虞曰。
陽氣亂則數。陰氣虛則遲。則知臟腑有寒熱之證也。丁曰。脈者、計于漏刻。其春秋二分。晝夜五十刻。則陰陽俱等。
故得平和。冬夏二至。晝夜不等。夏至之前。晝六十刻。故六十為數(按六十疑當作六至。)故數則為熱。冬至之前。夜加六十刻。故陰多陽少。是為寒。夫陰陽漏刻可定。人自有損益。故遲數有加。所以經云。諸陽為熱。諸陰為寒。
十難曰。一脈為十變者。何謂也。然。五邪、剛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
呂曰。夏心主。脈見浮大而散。今反弦。弦者、肝脈來干心也。楊曰。干。猶乘也。虞曰。母乘子曰虛邪。
心脈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
呂曰。小腸、心之府。脈當浮大而洪。長而微弦者。膽脈也。虞曰。陽干于陽。陰干于陰。同氣相求也。
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
呂曰。心脈雖洪大。當以胃氣為本。今無胃甚。(按甚字疑當作氣。)故其脈大甚也。此為心自病。故言自干心也。
虞曰。此失時脈也。
心脈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
呂曰。小腸、心之府。微大者、其脈小。為小腸自病。故言自干也。虞曰。小腸、太陽脈也。王于五六月。其脈洪大而長。今得之微大。是知小腸之邪。自干小腸也。此曰正經自病。法曰正邪。故云自干也。
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
呂曰。緩者、脾脈乘心。故令心脈緩也。虞曰。心脈見緩甚。此曰子之乘母。法曰實邪。
心脈微緩者、胃邪干小腸也。
呂曰。胃脈小緩見于心部。小腸。心府。故言干之。虞曰。于心部中。輕手得之小緩是也。
心脈澀甚者。肺邪干心也。
呂曰。澀、肺脈故言干心也。虞曰。金反凌火。此曰微邪脈也。
心脈微澀者。大腸邪干小腸也。
呂曰。微澀、大腸脈。小腸。心府。故曰干也。
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
呂曰。沉者、腎脈。故言干也。虞曰。心火炎上。其脈本浮。今見沉形。水來克火。法曰賊邪也。
心脈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
呂曰。微沉者、膀胱脈也。小腸。心府。故言干也。
五臟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脈輒變?yōu)槭病?/p>
呂曰。此皆夏王之時。心脈見如此者。為失時脈。楊曰。剛柔陰陽也。邪者、不正之名。非有身王氣。而水來干身為病者。通謂之邪也。虞曰。推此十變之候。乃五行勝復相加。故圣人謂之五邪也。五臟各有表里。更相乘之。一脈成十。故十變也。有陽有陰。故曰剛柔也。于本位見他脈。故曰相逢干也。圣人乃以心一臟為例。其余皆可知也。丁曰。
其言肝邪干心。膽邪干小腸者。此皆虛邪干心也。心邪自干心。小腸邪自干小腸者。此皆為正邪也。脾邪干心。胃邪干小腸者。此皆為實邪也。肺邪干心。大腸邪干小腸者。此皆微邪也,腎邪干心。膀胱邪干小腸者。此皆賊邪也。所謂剛柔相逢者。則十雜也。其十雜者。甲與己合。甲為剛。己為柔。戊與癸合。戊為剛。癸為柔。丁與壬合。丁為剛。壬為柔。丙與辛合。丙為剛。辛為柔。乙與庚合。乙為剛。庚為柔。凡剛柔相逢為病者。剛甚則為病重。柔甚則為病微。柔逢剛。謂從所不勝于剛。故為病甚也。剛逢柔。謂從所勝于柔。故為病微也。其一脈十變之法。是師引此一部之中。二經說此。五邪相干。為之十變。凡兩手三部。各有二經六部之內。各有五邪十變也。故從其首。計其數。六部十變也。
數有六十。是謂六十首也。黃帝曰。先持陰陽。然后診六十首之謂也。
十一難曰。經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
呂曰。經言一臟五十動。五臟二百五十動。謂之平脈。不滿五十動者。無有五十動也。是以一臟無氣也。
一臟無氣者、何臟也。然。人吸者隨陰入。呼者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臟無氣者、腎氣先盡也。
楊曰。按經言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是為平和無病之人矣。四十動而一代者。一臟無氣。四歲死。三十動而一代者。二臟無氣。三歲死。二十動而一代者。三臟無氣。二歲死。十動而一代者。四臟無氣。一歲死。不滿十動而一代者。五臟無氣也。七日死。難經言止。本經言代。按止者、按之覺于指下而中止。名止。
代者、還尺中停久方來。名曰代也。止代雖兩經不同。據其脈狀亦不殊別。故兩存之。虞曰。此與第八難生氣獨絕之義略相似。八難言父母生氣源。已絕于兩腎之間。故云死也。此言一臟無氣。言呼吸之間。肺行谷氣。腎間父母之原氣。
亦無谷氣所養(yǎng)。原氣漸耗。乃知四歲必死。故云腎氣先盡也。丁曰。五十動者。是天地陰陽。以漏刻為制度。人之脈息。
為自有損益。故無常數。其益過于六十。心肺有余也。心肺有余。則腎肝不足也。其損者不及四十之數。則心肺不足。
乃腎肝有余也。今陽氣虛少。故不滿五十也。其言動而止者。謂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此是陽不榮于下。故腎氣先絕也。
絕則止也。此法又與生氣獨絕于內同法也。
十二難曰。經言五臟脈已絕于內。用針者反實其外。五臟脈已絕于外。用針者反實其內。內外之絕。何以別之。然。
五臟脈已絕于內者。腎肝氣已絕于內也。而醫(yī)反補其心肺。五臟脈已絕于外者。其心肺脈已絕于外也。(別本無其字。與上文一例。)而醫(yī)反補其腎肝。陽絕補陰。陰絕補陽。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醫(yī)殺之耳。
呂曰。心肺所以在外者。其臟在膈上。上氣外為榮衛(wèi)。浮行皮膚血脈之中。故言絕于外也。腎肝所以在內者。其臟在膈下。下氣內養(yǎng)筋骨。故言絕于內也。丁曰。夫五臟內外者。為心肺在膈上。通于天氣也。心主于脈。肺主于氣。外華榮于皮膚。故言外也。腎肝在下。通于地氣。以藏精血。最于骨髓。心肺外絕。絕則皮聚毛落。腎肝內絕。絕則骨痿筋緩,診其脈。學人不能明于內外虛實。致使針藥誤投。所以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是醫(yī)殺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