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夫熱病六日。厥陰受病。氣入于腸胃。其人煩滿而陰縮。故可下而愈也。
方
大青飲子
(出圣惠方)
治熱病六日不解。通身肉熱。毒瓦斯令人更相染著。宜
服
。
大青生地黃(各二兩)石膏(三兩)香豉(二合)葛根(銼)梔子仁(各一兩)川芒硝(三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都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
去滓。
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鱉甲散
治熱病六日。熱勢(shì)彌固。大便澀。心腹痞滿。飲食不
下
。精神昏亂?;秀笨裱?。其脈洪數(shù)。宜服。
鱉甲(涂醋炙令黃去裙)羚羊角屑赤茯苓白蘚皮枳殼(麩炒微黃去瓤)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茵陳(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上為粗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梔子散
治熱病六日。胃中瘀熱。皮膚赤黃。心身煩悶。大小便
不利。宜服。
梔子仁葛根(銼)茵陳土瓜根川升麻川大黃(銼碎微炒)川芒硝木通(銼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為粗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石膏散
治熱病六日不解。壯熱頭疼。小便赤澀??趦?nèi)生瘡。粥
食不下。宜服。
石膏知母柴胡(去苗)秦艽(去苗)木通(銼各一兩)梔子仁(一兩半)麥門冬(去心)黃連(去須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
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合。攪令勻。更煎三沸。放溫。慢慢含咽之。
苦參湯
(出千金方)
治熱病五六日以上。
苦參(三兩)黃芩(二兩)生地黃(八兩)上咀。以水八升。煎取二升。適寒溫。服一升。日再服?;蛲孪露緞t愈。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shuō)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zhǎng)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附論)夫熱病六日。厥陰受病。氣入于腸胃。其人煩滿而陰縮。故可下而愈也。
方
大青飲子
(出圣惠方)
治熱病六日不解。通身肉熱。毒瓦斯令人更相染著。宜
服
。
大青生地黃(各二兩)石膏(三兩)香豉(二合)葛根(銼)梔子仁(各一兩)川芒硝(三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都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
去滓。
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鱉甲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六日。熱勢(shì)彌固。大便澀。心腹痞滿。飲食不
下
。精神昏亂?;秀笨裱?。其脈洪數(shù)。宜服。
鱉甲(涂醋炙令黃去裙)羚羊角屑赤茯苓白蘚皮枳殼(麩炒微黃去瓤)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茵陳(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上為粗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梔子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六日。胃中瘀熱。皮膚赤黃。心身煩悶。大小便
不利。宜服。
梔子仁葛根(銼)茵陳土瓜根川升麻川大黃(銼碎微炒)川芒硝木通(銼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為粗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石膏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六日不解。壯熱頭疼。小便赤澀??趦?nèi)生瘡。粥
食不下。宜服。
石膏知母柴胡(去苗)秦艽(去苗)木通(銼各一兩)梔子仁(一兩半)麥門冬(去心)黃連(去須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
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合。攪令勻。更煎三沸。放溫。慢慢含咽之。
苦參湯
(出千金方)
治熱病五六日以上。
苦參(三兩)黃芩(二兩)生地黃(八兩)上咀。以水八升。煎取二升。適寒溫。服一升。日再服?;蛲孪露緞t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