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膏藥門

    作者: 朱梓

    金絲膏治諸惡瘡。

    清油(半斤)白膠香(赤者七錢半白者七錢半)膩粉(冬用七個(gè)夏用八個(gè)須臨安者)韶粉(半兩)上細(xì)研入油內(nèi)。用銀器文武火熬。以向南柳枝作小把攪成膏。如琥珀色。于白碗底上試不散為度。如湯蕩、火燒、金瘡。用雞翎掃之。如久患惡瘡。口含漿水洗凈。或面圈瘡口。傾藥在內(nèi)。痛立止。如刀斧所傷。傾藥在上。定疼止血。愈無瘢痕。

    圣應(yīng)膏治諸腫、惡瘡、疽、腫毒、疼悶。

    槐枝(一斤)巴豆(二枚)木鱉子仁(二枚)當(dāng)歸(一錢)上用好油三兩半。

    下銚內(nèi)煮十沸。滓不用。卻下黃丹一兩半。慢火上煉。以鐵冷試之硬軟。盛瓷器內(nèi)。每用旋攤。

    翠玉膏治軟癤膿水逗流。愈后復(fù)發(fā)。

    明瀝青(四兩)銅綠(二兩)芝麻油(三錢)豬膽(三個(gè))上先于炭火上熔開瀝青。入油令沸。下膽汁攪勻。入水用手搏搦。瓷盒內(nèi)收。每用緋帛上量瘡大小攤貼。不須再換。自落為度。

    乳香膏

    (一名大紅膏)瀝青(一斤)黃丹(十兩)乳香(二兩)油(不以多少裁用)上藥先用瀝青。

    以銀器內(nèi)慢火熬開。鐵鍋?zhàn)訑嚒SU時(shí)月。看硬軟。旋入油硬軟恰好。次用乳香攪勻。綿濾過。次入黃丹。再攪勻。盛瓷盒內(nèi)。每用過。熱鐵攤濃紙上貼。

    烏金膏治一切惡瘡、腫毒。

    麻油(一斤)鉛丹(四兩冬用六兩)蠟(四兩)頭發(fā)(雞子大一塊)上先炒鉛丹黑色。

    即下油及發(fā)。以柳木篦不住手?jǐn)嚒5嗡泻蚩赏?。即便下蠟。更煎銷后。即盛瓷器內(nèi)。隨大小攤貼。

    烏金膏治一切惡瘡、發(fā)背、毒腫。

    油(半斤)鹽花(一兩)黃蠟(三兩)柳枝(二兩銼)上先熬油令沸。下柳枝煎候焦黃。漉出。綿布絞去滓。再煎下蠟、鹽花。以柳篦攪。稀稠得所。瓷盒盛。如用、故帛上攤貼。若三日內(nèi)未成膿便消。已成膿頭未破即潰。不須針灸。其瘡變痛成癢。是藥力也。若是惡瘡發(fā)背。用藥貼出膿血及黃水赤水。汁盡為度。

    烏賊骨膏治一切瘡腫。

    烏賊魚骨(去甲研末)舊鉛灰(研末各一兩)鉛丹(三兩研)清油(十三兩)上先熬油令沸。下鉛丹。以柳木篦攪候黑色。即將前二味下。再攪勻。滴水內(nèi)成珠得所。瓷盒盛。放故帛上攤貼。日三易。一方有麝香。

    楸葉膏治發(fā)背、癰腫、惡瘡。

    上取馬齒莧、楸葉。以水五斗。煎至一斗。濾去滓。更煎至一升半。下二味藥末。柳篦攪候稀稠得所。故帛上涂貼。日二。

    生發(fā)膏治發(fā)背、腦疽、瘡。

    上取婦人梳下油頭發(fā)一兩半。油二兩。熬發(fā)稀爛。去滓。滴水中成珠不散。下丹一兩。

    冷定。下輕粉三錢。瓷器內(nèi)放之。

    鐵罐膏治一切惡瘡內(nèi)毒。止痛、追毒、去死肉。

    桑柴灰蕎麥秸灰鍛石(各一碗)蘆灰(少許)上用瓦罐一個(gè)。旁鉆一孔塞住。

    前口傾灰填罐內(nèi)。用水注滿。著濃紙封固。一復(fù)時(shí)用芙筒插在旁孔內(nèi)。細(xì)淋之盡其水。去灰。將水于小鍋內(nèi)慢火熬。用鐵片續(xù)攪不休??聪〕淼嗡畠?nèi)不散為度。用鐵罐子盛。封定口?;蛴兄T般惡瘡及腸風(fēng)、痔。量瘡大小貼用。

    遇仙膏治癰疽發(fā)背毒瘡。

    川五靈脂白芷貝母(各半兩)當(dāng)歸(二錢半)上用麻油六兩銼細(xì)。柳枝二十四寸。

    同上藥入磁銚一宿。慢火煎。頻攪候藥色黑焦。入肥白巴豆二十一枚。木鱉碎五個(gè)。攪煎令黑頓冷。生絹濾。再暖、入蠟半兩熔盡。再下火入凈虢丹二兩半。更換柳枝急攪。候色黑滴入水成珠。入乳、沒末各二錢拌和。傾瓷器候凝。覆泥地三日。貼服皆好。

    百靈膏治癰瘡久不痛。

    槐花子(炒焦為末)松脂(各一兩)乳香膩粉(各一兩)上細(xì)研拌勻。用清油黃蠟各一兩。瓷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貼之。

    太乙膏治癰疽、發(fā)背、惡瘡。

    虢丹(二兩半)男生發(fā)(洗焙二錢)木鱉子仁(碎三枚)肥白巴豆(十八粒肉)上用麻油四兩。慢火先煎巴豆、木鱉、發(fā)團(tuán)。更換柳枝攪準(zhǔn)發(fā)耗五分。頓冷爐絹濾。再暖入凈虢丹。

    換柳枝頻攪。候色變滴水中成珠膏即成矣。未攤只用水浸貼之。

    金絲萬應(yīng)膏

    松香(一斤)香油(四兩)五積散(二兩)上用油煎藥黃去滓。入松香、槐柳枝攪數(shù)沸。

    候冷濾過。水中持拔百遍。就水養(yǎng)之。日換涼水。

    三仙膏治一切惡瘡。

    麻油(四兩)鉛丹定粉(各研一兩)上先煉油熟。將鉛丹、定粉同羅過同煎。用槐枝攪勻。候稀稠得所滴水內(nèi)如珠即止。每用隨瘡大小貼之。

    靈鼠膏治諸瘡腫。

    以大雄鼠一枚。用清油一斤。慢火煎鼠焦。水上試油不散。即以綿濾去滓澄清。再拭銚令凈。仍以慢火煎油。次下黃丹五兩。炒紫色。柳木篦不住手?jǐn)嚵顒?。又于水上試之候凝?/p>

    即下黃蠟一兩。又煎滯黑色方成膏。收貯于瓷盒內(nèi)。候硬合地上。出火毒三二日敷。

    白膏治一切無名腫毒、發(fā)背等疾。

    蓖麻(四十九粒去殼)嫩松脂(一錢)滴乳(半錢)上用鐵斧于石砧上槌為膏。

    干濕得所。隨意加減松、乳。攤于紙上貼之。凡修合于密室中。勿令貓犬婦人見。

    靈應(yīng)膏治五發(fā)惡瘡、瘰、結(jié)核、乳癰。

    白蘞(五兩)鹿角(十兩燒存性)白麥飯石(三兩燒醋淬七次)上為細(xì)末。每用釅醋中熬如膏。濃涂于上。中心留一竅。以出其毒?;蚬逝f軟布攤貼。未成膿即消。已成膿便潰。

    惡瘡疾出。新肉早生。

    白芨膏治螻蛄瘡。

    良姜白芨瀝青(各等分)上為細(xì)末。嚼芝麻水同熬為膏。入冷水共淀。用緋絹一片。

    火上攤作膏。貼瘡上。

    烏麻膏治諸惡瘡。一十三般疔腫。五色游腫。癰癤毒熱。狐刺蛇毒??袢x野狼六

    畜所傷不可識者。二十年漏。金瘡中風(fēng)。皆以此膏貼之。惡膿盡即瘥。止痛生肌。一貼

    不換。唯一日一度拭去膏上膿再貼。

    生烏麻油(一斤)黃丹(四兩)蠟(四分皆大斤大兩)上以臘日前一日。從午內(nèi)油銅器中。微火煎至明旦??从蜏p一分。下黃丹消盡。下蠟令沫消。藥成。至午時(shí)下之。惟男子合之。毋令小兒婦人六畜見。

    白膠香膏治一切軟癤。

    (案∶此方。藥味不全。只知有巴豆。余二味不知何藥。)上用麻油半盞。先將巴豆煎黑去巴豆。入先二藥再煎。至令勻。乘熱傾入水中不散為度。

    用緋帛攤貼。

    萬金膏治一切癰癤毒。

    大甘草節(jié)(四兩銼去皮)真麻油(八兩)黃丹(四兩)上將甘草節(jié)銼成段槌破。

    內(nèi)留一條長者攪藥用。銀石器中入油甘草同煎黃取出。用綿濾去滓。再入黃丹。以前所留長甘草。

    不住手?jǐn)嚒:蚝谏?。取少許入水試候成膏不散。入瓶封令密??驳厣下穸缭S。二十日取出。

    臘月合妙。發(fā)背可服如梧桐子大五十丸。甘草湯下。敷貼如常法。

    紅膏治軟癤癰腫。風(fēng)濕疼痛惡瘡。

    瀝青白膠香(各二兩)黃蠟(三錢)上同于銚內(nèi)煎化。量用麻油三錢許煎。濾于水盆中。揉成劑收之。每用于水內(nèi)捻作餅子。隨瘡大小貼之。上敷以紙。加當(dāng)歸一兩于內(nèi)。煎令黃色去滓。于水盆內(nèi)取出揉成劑。再加乳、沒末各二錢。名為乳香膏。其加青黛名青金膏。

    其加虢丹即名紫金膏。其功一而已矣。

    神應(yīng)膏治癰疽、發(fā)背、惡瘡。

    龍泉光粉(二兩)真麻油(三兩)上慢火同熬。更換柳枝頻攪。滴入水成珠子。方入白膠末少許。徐徐傾入瓷器。以水浸二日。用紙攤貼。一方無白膠香。

    水晶膏治疔瘡、背癰、瘤疽、乳癰、丹毒、杖瘡等疾。

    好白油草紙(十張每作八片)鷹爪黃連(一兩去須細(xì)銼)用水兩碗許。入砂鍋內(nèi)。

    同黃連煎至一碗半。先下油草紙五張。又續(xù)下五張。同煎五七百沸。湯耗旋添。不得犯鐵器。漉去黃連滓屑焙干。如瘡破有膿。將藥化松旋貼。如杖瘡約度大小。恰好煎貼。不可太大。先將前同煎下油草紙燒灰。熱酒調(diào)嚼生姜送下。次貼藥。不得犯女人手。

    水溶金絲膏治一切惡瘡。

    瀝青白膠(各一兩春秋用油夏用油蠟二錢半冬用油蠟四錢)上熔開油蠟。下瀝青、白膠。用槐枝攪勻。綿濾過。滴冷水盆中。以手扯一十余遍。其膏軟硬得宜。然后收貯。凡用如瘡?fù)噶???沙詳?shù)丸。亦作劑于瘡口內(nèi)填之。亦將膏藥攤于紙上貼之。勿令火炙。

    黑神膏治諸般瘡腫痛。

    用酒二大碗。皂莢一斤。去皮粒搗碎。熬至半濾去滓。再用前汁入銀石器內(nèi)熬為膏。隨患處貼之。

    歸命膏治發(fā)背。

    用野生茄子熟黑者。取子不拘多少。爛研取汁。以絹濾去滓。入大銀盂內(nèi)。慢火熬成稀膏。以細(xì)青竹枝去葉五七莖扎聚。不住手?jǐn)?。候成稀面糊收之。用時(shí)不問陰陽二證。發(fā)背或赤不赤。有頭無頭?;虬W或痛。皆可用之。如無頭無異色?;驘岵粺帷R话l(fā)從外敷。漸漸敷入。如有赤脈無頭。先從赤脈敷之。漸漸退場門。一日上三四度。

    雄黃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腦癰、諸毒瘡。又乳癰疼痛。

    雄黃(二兩細(xì)研)黃漏蘆絡(luò)石續(xù)斷營實(shí)紫葛漢防己(各三分)桑寄生商陸連翹白蘞赤芍藥敗醬川升麻莽草(各半兩)當(dāng)歸苦參木通紫菀(去土)芫花藜蘆(去蘆頭)白芨茹(各二兩)黃丹(十五兩)蠟(四兩)清油(三斤)上藥銼碎。以酒二升拌一宿。先取油安鐺內(nèi)。慢火煎令熱。即下藥煎白蘞赤黑色。漉去滓。

    下蠟候熔。以綿濾過。拭鐺、卻將油入鐺內(nèi)下丹。于慢火上柳篦不住手?jǐn)?。變色黑滴水?nèi)為珠。則膏成矣。去火下雄黃末調(diào)勻。傾瓷盒中。如用、故帛上攤貼。日易之。

    黃丹膏治癰疽發(fā)背。癰腫風(fēng)毒。一切瘡癤。內(nèi)消止痛。

    黃丹(二十四兩微炒細(xì)羅)麻油(二斤半)豬脂(八兩臘月者)松脂(四兩)紫菀(一兩去土)當(dāng)歸防風(fēng)黃參莨菪子(各一兩)棘針(四十九枚曲頭者)青緋帛(各二尺燒灰)人糞灰(一兩)青白葉(一兩)蜥蜴(七枚)亂發(fā)(如雞子大)蠟(五兩)蔥(連根二十莖)上藥銼碎。先下油脂于鍋中煎令熔。次下藥。以文火煎半日。次下松脂、蠟。候香熟。以綿濾去滓。卻入油于鍋中。內(nèi)黃丹不住手?jǐn)噭颉:蛏冏仙?。軟硬得所。用瓷盒盛?/p>

    攤故帛上貼之。

    通神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惡瘡瘡。

    雄黃(二兩細(xì)研)黃丹(八兩細(xì)羅)蠟(六兩)膩粉(半兩)沒藥(一兩)麒麟竭(一兩)麝香(一分細(xì)研)柳枝(四兩)槐枝(四兩)蜥蜴(三枚)當(dāng)歸(三分)芎(三分)白芷(三分)木香(三分)沉香(半兩)郁金(半兩)烏蛇肉(三分)本(一兩)細(xì)辛(三分)桂(一兩半)麻油(二斤)前藥除末藥細(xì)銼。先取麻油二斤傾于鐺中。以文火煎令熟。下銼藥煎。候白芷黃黑色。以綿濾過。拭鐺凈下蠟煎令熔。入藥汁。次下黃丹。次下諸藥末。不住手?jǐn)嚒O〕淼盟?。滴入水不散即膏成。以瓷盒盛。密封閉。懸于井底一復(fù)時(shí)出火毒。每用攤在故帛上貼。日二易之。

    抵圣膏治一切惡毒瘡腫。

    木香細(xì)辛續(xù)斷莽草槐枝木鱉子(去殼)柳枝(各一兩)陳油(一斤半)黃丹(四兩)密陀僧蠟(一兩)松脂野狐膽乳香麒麟竭膃肭臍阿魏沒藥(各一分)麝香(二錢)上藥先將前七味細(xì)銼。入油煎令煙盡。綿濾去滓。卻將后藥除丹、蠟、脂外為細(xì)末。先于銀鍋內(nèi)熬油令沸。下丹以柳木篦攪。候變黑色。即下諸藥末攪勻。于地坑內(nèi)出火毒一宿。煎時(shí)切忌水落藥中。如有發(fā)背。每日空心酒下七粒。如梧桐子大。日可三服。

    更于故帛上攤貼。日二易之。

    紫金膏治發(fā)背、癰疽、乳癰、穿。一切惡瘡、結(jié)腫疼痛。

    紫柳(一兩)石菖蒲(半兩)獨(dú)活(半兩)白術(shù)(三分)防風(fēng)(半兩去蘆頭)附子(三分去皮臍)白芷(一兩)木鱉子仁(一兩半)漢椒(半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半夏(三分)桂心(三分)麒麟竭(一兩細(xì)研)沒藥(三分)木香(半兩)甘草(三分)赤芍藥(半兩)白芨(三分)沉香(半兩)麝香(一分細(xì)研)朱砂(二兩細(xì)研)龍腦(半兩細(xì)研)黃蠟(三分)乳香(一兩)甘松香(半兩)零陵香(半兩)白檀香(半兩)甲香(半兩)豬脂(一斤半)羊脂(一斤半)上藥銼碎。以酒二大盞拌一宿。取豬羊脂安鐺內(nèi)。

    煎沸下諸藥。以文火熬。候白芷黃黑色。下蠟候熔。綿濾過。入瓷盒中。下麟麟竭、麝香、朱砂、龍腦等攪勻。故帛上涂貼。日二易之。

    大垂云膏治一切惡瘡腫。

    當(dāng)歸附子(去皮臍生用)芎防風(fēng)川升麻槐子細(xì)辛(去苗)側(cè)柏葉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甘草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桑根白皮白芨黃白僵蠶(各一分)垂柳(一握)黃丹(七兩)雄黃(半兩)朱砂(一分細(xì)研)硫黃(一分細(xì)研)麝香(一錢細(xì)研)白芷(一分)沒藥(一分)麒麟竭(一分細(xì)研)龍腦(一分細(xì)研)黃蠟(四兩切碎)油(一斤半)上除研藥并丹外細(xì)銼。先熬油沸下銼藥。煎候白芷黃赤色。以綿濾過。

    拭鐺令凈。再煎下丹。以柳木攪。候變黑色。即下蠟熔盡。滴于水中為珠不散。即次下諸藥末攪勻。以瓷盒盛。如發(fā)背瘡、熱酒調(diào)一錢服。并外貼之。瘰見骨貼之。疽瘡、風(fēng)腫、疥癬、腸癰、乳癰、發(fā)鬢發(fā)、牙癰、發(fā)腦、腎癰、馬墜破骨損貼之。一切蟲蛇毒物咬貼之。

    虎豹咬者。用甘草水洗后貼之。

    垂云膏治發(fā)背乳癰。及諸瘡腫。

    亂發(fā)(一兩)黃丹(六兩)緋絹(方一尺二寸燒灰)松脂(二兩)曲頭棘針(五十枚)丁香(半兩末)蠟(一兩)鹽(一兩)柴胡(一兩去苗)黃(一兩)乳香(半兩細(xì)研)莨菪子(二兩)清麻油(一斤)驢耳塞(半兩)上以麻油一斤熬令煙絕。即下緋帛、發(fā)、松脂、蠟等。煎令發(fā)盡。取柴胡等碎銼。下油鐺中。以文火煎一炊久。綿濾去滓。油卻安鐺中。下黃丹。攪勿住手。候藥色黑。入丁香、乳香末令勻。時(shí)點(diǎn)于鐵上。試捻成丸即藥成。用不津器盛。每用于帛上攤貼之。日二易。

    神效烏膏治一切瘡腫。

    清油(一斤)黃(一兩銼)木通(一兩銼)亂發(fā)(雞子大)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皂莢(一梃不蛀者皮子生銼)黃丹(七兩炒紫色)上將藥前五味。先以油浸一宿。

    明旦以文火煎。待藥滓微焦黑。綿濾去滓。卻入鐺更煎。下臘月煉成豬脂五兩。并黃丹油中煎。柳木篦不住手?jǐn)?。時(shí)滴少許漆器上試??茨徽呈?。去火下麝香一分。細(xì)研攪勻。傾入瓷盒中收之。一切瘡腫。故帛上攤貼。未作頭者當(dāng)消。已成頭者當(dāng)自穴矣。瘡腫痛。及金瘡傷折火燙。乘熱貼之。腸癰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溫酒下十丸。

    木通膏治發(fā)背及諸癰疽瘡。

    木通(三兩銼)露蜂房(二兩)連翹(二兩銼)黃芩(二兩銼)商陸(銼)黃(銼)牛蒡根(銼)乳頭香(銼紙研)松脂蠟(各二兩)黃丹(七兩)羊腎脂(三兩)緋帛(一尺燒灰細(xì)研)硝石(一兩細(xì)研)曲頭棘針(一百枚)上以生麻油二斤。于鐺中文火煎。

    令香熱下銼藥。急火煎候藥赤黑色。下松脂、蠟烊。以綿濾去滓。下丹及羊脂攪勿住手。候色黑。時(shí)點(diǎn)于鐵上試。看凝如餳去火。適熱下乳香、帛灰、硝石等攪勻。用不津器盛。每用涂帛上貼。如腫未成膿即內(nèi)消。已成膿即日二貼之。

    十香膏治風(fēng)毒瘡腫。癰疽、疔贅、瘤癭。

    沉香(銼)檀香(銼)丁香(末)郁金香(銼半兩)甘松香(銼半兩)麝香(一分細(xì)研)薰陸香(半兩細(xì)研)白膠香(半兩細(xì)研)龍齒(半兩細(xì)研)黃丹(六兩)麻油(一斤)蘇合油(半兩)木香(半兩末)上藥先取沉、檀、郁金、丁、甘松香五味。于麻油一斤浸七日。

    卻入鐺中。以少炭火溫養(yǎng)五日。后用武火煎三二十沸漉出。香綿濾過。凈拭鐺。卻下油于內(nèi)。

    下丹以柳木篦不住手于火上攪。候色黑。滴水中如珠。軟硬得所去火。將前丁香等六味入膏中。攪三五百遍膏成。安瓷盒內(nèi)。軟帛上攤貼。日二換之。

    神圣膏治發(fā)背癰。瘡腫結(jié)硬。痛不可忍。

    木香(一兩)雄黃(細(xì)研)桂心赤芍藥當(dāng)歸人參(去蘆頭)附子(去皮臍生)丁香白芷黃沒藥芎防風(fēng)(去蘆頭)甘草沉香細(xì)辛乳香白檀香甘松香(各一兩)蠟(二兩)松脂垂柳枝(三兩)黃丹(一斤)柏枝(三兩)清麻油(三斤)上藥并細(xì)銼。先煎油沸。下甘松、檀香、柳柏枝。以慢火煎半日。色黑漉去。下諸藥。文火煎候白芷色赤黑漉去。下蠟、松脂令烊。綿濾過。凈拭鐺。卻下藥油入黃丹。再著火煎。不住手?jǐn)?。候變色黑。滴水如珠即膏成。瓷盒盛。于綿上攤貼。每日早晚換之。

    烏犀膏治發(fā)背癰疽。結(jié)硬腫痛。

    烏犀屑玄參黃芩紫粉木通川升麻白芷當(dāng)歸白蘞白芨防風(fēng)(去蘆頭)芎甘草(二兩)赤芍藥(一兩)桂心(一兩)槐枝(二兩)垂柳枝桑枝(二兩)松脂(二兩)黃丹(十二兩)蠟(二兩)油(二斤)青鹽(二兩)上藥細(xì)研。于凈鍋內(nèi)以油浸藥三宿。后以文火煎。令白芷色黑。漉去滓。次下松脂、蠟令烊。綿濾去滓。鐺拭令凈。卻鐺內(nèi)下丹。文火上煎。不住手以柳篦攪。候色變黑。滴水內(nèi)試。看軟硬得所。傾瓷盒內(nèi)。帛上攤貼。日二換之。

    黑金膏治風(fēng)毒瓦斯結(jié)。堅(jiān)硬疼痛。及消附骨疽。

    桂心芎當(dāng)歸木鱉子烏賊魚骨漏蘆白芨川烏頭(去皮臍生)雞舌香木香白檀丁香(各一分)松脂(二兩)亂發(fā)(一兩)黃丹(六兩)清麻油(一斤)上藥搗羅為細(xì)散。入松脂、亂發(fā)。于油內(nèi)煎令發(fā)盡綿濾去滓澄清。拭鐺凈。以慢火熬。后入丹。柳木篦不住手?jǐn)?。黑色時(shí)下諸藥末。又?jǐn)噭?。看軟硬得所。于不津器?nèi)收貯。每用看腫痛處大小。放火畔攤故帛上。濃貼。日二易換之。

    琥珀膏治一切惡毒瘡腫。堅(jiān)硬疼痛。

    琥珀(細(xì)研)雄黃(細(xì)研)朱砂(細(xì)研)丁香木香當(dāng)歸白蘞芎(各一分)木鱉子(去殼一兩)亂發(fā)(一兩燒灰)生地黃(二兩切)垂柳枝(三兩銼)槐枝(三兩銼)松枝(一兩)黃丹(五兩)清麻油(十五兩)上藥丁香、木香、當(dāng)歸、白蘞、芎五味。

    并搗細(xì)為散。候膏成乃下余藥并浸一宿。用清麻油十五兩浸藥。后熬以地黃色黑為度。綿濾去滓澄清。卻于鐺內(nèi)慢火熬藥油。相次入丹。以柳木篦不住手?jǐn)嚵钌???窜浻驳盟H腌甑饶噭?。傾不津器內(nèi)。每用看瘡大小。故帛上攤貼。日二換之。

    木通膏治發(fā)背癰疽。熱毒瓦斯結(jié)。腫痛堅(jiān)硬。

    木通甘草當(dāng)歸白芷防風(fēng)(去蘆頭)細(xì)辛梔子仁黃連(各一分)垂柳枝(銼二合)黃芩(一分)黃丹(六兩)黃蠟(二兩)清麻油(一斤)上藥細(xì)銼。于油內(nèi)浸三宿。

    入凈鐺內(nèi)。以慢火熬。令柳枝黃黑色為度。綿濾去滓澄清。卻于鐺內(nèi)慢火熬藥油。相次下丹。

    柳木篦不住手?jǐn)嚵顒?。滴水?nèi)捻??窜浻驳盟?。入黃蠟又?jǐn)噭?。傾不津器內(nèi)。每用時(shí)看腫結(jié)處大小?;鹋嫌诠什蠑傎N。日二換之。

    雄黃膏治一切發(fā)背乳癰。惡瘡骨疽穿漏。收毒止痛生肌。

    雄黃(細(xì)研)當(dāng)歸桂心(各三分)白芷(半兩)赤芍藥(各半兩)甘草附子(生去皮臍)黃枳殼(各三分)吳茱萸白術(shù)獨(dú)活(各半兩)檳榔(三分)麝香(半兩細(xì)研)乳香(半兩)突厥白(三分)木鱉子(半兩去殼)云母粉(三分)松脂白蠟(二兩)垂柳枝(一兩)槐枝(一兩)白檀香(半兩)零陵香甘松香(各十兩)黃丹(十兩)麻油(二斤)上先將油于鐺內(nèi)。以炭火煉熱。下甘松、零陵香、檀香、槐柳枝等。

    慢火煎槐柳黑色即去之。細(xì)銼諸藥。以酒半升。拌藥一宿。后入油中。煎白芷色赤。綿濾過。拭鐺凈。

    卻傾入鐺內(nèi)下丹。于火上煎變色黑。不住手?jǐn)嚾П?。有油泡子飛。即成膏矣。入雄黃、麝香攪勻。安瓷盒內(nèi)。蠟紙上攤貼。早晚換之。

    五香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惡毒瘡腫。止痛生肌。

    丁香(末)木香(末)薰陸香(末)麝香(末各一分)黃白芷細(xì)辛防風(fēng)(去蘆頭)芎當(dāng)歸(各半兩)甘草桑根白皮(各一兩)槐枝(銼三合)亂發(fā)(一兩燒灰)垂柳枝(銼三合)黃丹(十兩)清麻油(一斤四兩)上藥除五味末外。并細(xì)銼。入凈鐺內(nèi)油浸一宿。以慢火煎。令槐柳枝色黃黑為度。綿濾去滓澄清。卻于鐺內(nèi)慢火熬藥油。相次入黃丹。用柳木篦不住手?jǐn)嚒:虻ど?。滴水?nèi)看軟硬得所。入乳香末攪勻。傾不津器內(nèi)盛。每用于火畔。以紙上涂貼。日二換之。

    烏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疼痛不可忍??诟纱罂?。不欲食。

    雄黃(細(xì)研)雌黃(細(xì)研)芎川升麻黃連黃柏川烏頭(生去皮臍各一兩)杏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胡粉(一兩細(xì)研)巴豆(二十枚去皮心)亂發(fā)(雞子大)漢防己(一兩)松脂(雞子大)上藥細(xì)銼。用豬脂三斤。急火煎發(fā)消盡下諸藥。文火熬烏頭色赤。

    綿濾。冷用真珠末五錢。安藥內(nèi)。入雄黃、雌黃、胡粉攪勻。先以溫水洗瘡口。拭干敷之。

    黃丹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疼痛大渴。悶亂腫硬。

    黃丹(七兩)蠟(三兩)白蘞(二兩銼)乳香(二兩末)黃連(二兩銼)生油(一斤)杏仁(三兩)上將白蘞等三味。以生絹袋盛。入油慢火熬半日。漉出下黃丹。柳木篦攪候變色黑膏成。入蠟、乳香更熬硬軟得所。用瓷盒盛。故帛上攤貼。日二換之。

    麝香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及熱風(fēng)毒結(jié)腫疼痛。

    麝香(一兩細(xì)研)黃犬脂(一兩)沒藥(半兩末)朱砂(三分細(xì)研)白蠟(三分)木香(半兩末)麒麟竭(三分末)葉子雄黃(半兩細(xì)研)丁香(半兩末)當(dāng)歸(二分末)黃丹(二兩)油(八兩)檳榔(半兩末)龍腦(半兩細(xì)研)上先將油于銀鍋內(nèi)。以慢火煉令熱。

    下蠟、犬脂去火。漸下黃丹。卻用火煎。不住手以柳木篦攪。變色即去火。將六味藥末并香藥。一處更研令勻。微火暖動(dòng)。漸漸攪入令勻膏成。瓷盒盛。蠟紙上攤貼。日二換之。

    乳香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日夜疼痛。

    乳香(半兩)黃丹(三兩)麻油(半斤)麝香(一錢細(xì)研)桂心(一錢)膩粉(三錢)附子(三分生去皮尖)當(dāng)歸(半兩)上藥搗為細(xì)末。取銚子于慢火上炒黃丹令赤。入油同煎。

    時(shí)滴在水碗內(nèi)。凝結(jié)如珠。便下諸藥末。攪煎成膏。于瓷盒內(nèi)盛。以故帛上涂貼。日二換之。

    麒麟竭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惡瘡毒腫。潰后久膿水不住。肌肉不生。毒瓦斯未定。

    收毒止痛暖肌。

    麒麟竭(半兩)雄黃(細(xì)研半兩)密陀僧(細(xì)研半兩)雌黃(一分細(xì)研)亂發(fā)(半兩灰)朱砂(半兩細(xì)研)乳香(一兩細(xì)研)黃(一兩)白芍藥牡丹連翹丁香木香桂心當(dāng)歸牛膝(去苗)細(xì)辛白芷(各一兩)松脂(二兩)蠟(三兩)黃丹(十一兩)麻油(二兩)油(二斤半)上黃等十二味細(xì)銼。入油內(nèi)浸一宿。后用文火煎。諸藥色黑漉出。

    次下松脂、乳香、蠟消熔盡。綿濾去滓。拭鐺凈。卻下藥油。用慢火熬。相次下丹。不住手用柳木篦攪。候色變。滴水內(nèi)捻看硬軟得所。歇良久。入麒麟竭、雄黃、密陀僧、朱砂等末攪勻。盛瓷盒內(nèi)。紙上攤貼。日二易之。

    連翹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穿穴后。排膿、散毒、止痛。

    連翹(一兩半)陳油(一斤半)豬脂(七兩)羊脂(五兩)黃(一兩半)黃丹(十四兩)白芷(一兩半)白芨白蘞(各一兩半)乳香(二分)松脂(一兩半)蠟(二兩)露蜂房(一兩半)亂發(fā)灰(十兩)青絹緋絹(各一尺二寸燒灰)當(dāng)歸(二兩半)白芍藥桂心(各一兩半)上先將油及豬羊脂微火煎。候脂消盡。銼碎黃、白芷、連翹、蜂房、白芨、白蘞、當(dāng)歸、芍藥、桂心九味。下入油內(nèi)。以微火煎。候藥黃黑色。次入松脂、蠟、乳香熔盡。即以綿絞去滓。再入鐺內(nèi)煎。即下黃丹。以柳木篦攪。勿令住手。候藥變黑色。次下青緋絹灰及發(fā)灰。攪令勻。滴于冷處軟硬得所成膏。于瓷器內(nèi)收。用時(shí)于故帛上攤。日二換。

    止痛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潰后日夜疼痛。排膿。

    油(一斤)當(dāng)歸(一兩半)白芷(一兩)桂心(二分)芎本(各一兩)細(xì)辛(二分)密陀僧(一兩細(xì)研)黃丹(五兩)麝香(二分細(xì)研)鹿角膠(一兩半)蠟(三分)朱砂(一兩細(xì)研)鹽花(一兩)膩粉(三分)乳香(三分細(xì)研)上藥先取油安鐺內(nèi)煉沸。下當(dāng)歸等六味。細(xì)銼入油。煎白芷赤焦色。綿濾去滓。凈拭鐺。仍下藥油。根據(jù)前慢火熬油、蠟并丹。不住手以柳篦攪。候色黑。次下密陀僧、鹿角膠、鹽花。次下膩粉。次下乳香。次下麝香、朱砂等。慢火熬。候藥黑光。即滴水內(nèi)。如軟硬得所藥成。入銅罐中待凝。于凈地上安一宿。以物蓋之。出火毒。每用故帛上攤貼。日再換。

    神秘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已潰后。日夜疼痛不可忍。膿不能出者。

    生地黃汁(五合)防風(fēng)(三分切去蘆頭)羊腎脂(二兩)麻油(五兩)乳香(一兩)黃蠟(二兩)亂發(fā)(半兩)當(dāng)歸(半兩)甘草(三分)白蘞(半兩)上藥細(xì)銼。以醋拌濕。先以油煎亂發(fā)消盡。下地黃汁。煎如魚目沸。候地黃汁盡。綿濾去滓。卻于火上下蠟、香、脂熱攪勻。煎令稠。瓷盒盛。以故帛涂貼??疮彺笮 H斩字?。

    生肌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潰后肌肉不生。

    黃丹(六兩)松脂(半兩)薰陸香(半兩)故緋帛(一尺燒灰細(xì)研)亂發(fā)(半兩)蠟(一兩)故青帛(一尺燒灰細(xì)研)上藥以油一斤。先煎一兩沸。內(nèi)發(fā)煎令消盡。

    然后內(nèi)蠟及松脂、薰陸香、青緋帛灰。煎攪勻烊。以綿濾去滓。卻入鐺中下丹。以火煎攪令黑色。軟硬得所。貯一瓷器中。取少許涂于楸葉上貼。日二易之。

    梃子膏治一切癰腫惡毒瘡疼痛。

    附子(生去皮臍)赤芍藥當(dāng)歸黃連麒麟竭(各一兩)沒藥(一兩)赤柳皮(四兩)黃丹(三兩)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清油(一斤)上藥并細(xì)銼。先將清油及諸藥入鐺中。煎令焦黃色。待冷澄清濾過。下黃丹、麒麟竭、沒藥同煎。以柳木篦不住手?jǐn)嚒:蚝谏?。取少許滴水中成珠。即成膏矣。放冷作梃子。多年冷漏惡瘡。先用甘草煎水洗。后攤貼腫處。皂莢酒服二丸彈大。齒癰腫貼之。

    地黃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潰后疼痛不止。

    生地黃汁(一升)松脂(一兩)薰陸香(一兩)羊腎脂牛膝(各一兩半)蠟(一兩)上藥于地黃汁中煎松脂及香消盡。即內(nèi)羊脂酥蠟。慢火煎令稠。膏成涂軟帛上。日三二貼之。

    麒麟竭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日夜疼痛。

    麒麟竭(一兩)桂(三分)木香(半兩)附子(三分生去皮臍)檳榔(半兩)當(dāng)歸白芷(各半兩)芎(二分)訶黎勒皮(半兩)沉香乳香甘草(銼)沒藥白芨麝香(細(xì)研各半兩)白檀香(三分)甘松香(一兩)零陵香(半兩)槐枝(二兩)柏枝(一兩)垂柳枝(二兩)桂枝(三分)白蠟(三分)黃丹(十五兩)油(二斤半)朱砂(三分細(xì)研)丁香(半兩)上藥先將油于鐺中。以炭火煉令香。細(xì)銼甘松香、檀香、零陵香、柏槐柳枝等。

    入油內(nèi)浸一宿。以文火煎。候三般枝黃黑色即去。卻下松脂并蠟化了。綿濾過。拭鐺凈。卻傾油入鐺中下丹。于火上煎。用柳木篦不住手?jǐn)?。令沸轉(zhuǎn)黑色。將前十七味藥搗羅為末。微火上調(diào)入膏內(nèi)攪二三千遍。令滴水中作珠子即膏成。用瓷盒收。于蠟紙上攤貼。甚者每日早晚換之。

    潤瘡生肌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肌肉不生。干急疼痛。

    檳榔白芍藥丁香細(xì)辛黃連川芎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桂心天南星牛膝(去苗)木鱉子(去殼)羌活附子(去皮生)本防風(fēng)白膠香(各一兩)當(dāng)歸木香白芷乳香野駝脂(各一斤)麝香(半兩細(xì)研)蠟(四兩)羊脂豬脂上藥除脂、蠟、麝香外。并細(xì)銼。以米醋半升拌勻一宿。先取三般脂。于鐺屬性火煎沸。即下諸藥。煎半日候白芷色赤漉出。下蠟令消盡。以綿濾去滓。瓷盒盛。調(diào)入麝香令勻??椿继幋笮⊥抠N。

    日二換之。

    生肌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敗壞疼痛。

    蛇銜草當(dāng)歸黃連(各一兩半)黃甘草黃芩川大黃續(xù)斷白芍藥白芨芎莽草白芷附子(生去皮臍)細(xì)辛蜀椒(去目各一兩)生干地黃(三兩)薤白(一把)上藥并細(xì)銼。次酒一升拌令潤半日。先用臘月豬脂三斤。安鐺內(nèi)煉沸。漸入藥煎。

    令白芷黃赤色漉出。綿濾過。瓷盒盛。每日三兩度貼患處。

    止痛生肌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

    麒麟竭沒藥乳香當(dāng)歸(各一兩)白芷(半兩)黃丹(八兩)上五味搗細(xì)散。

    先用清油一斤半。煎桑白皮、柳白皮各三兩令色赤。漉出滓。用綿濾過。下丹攪勻。候色黑。次下五味散。以柳木篦攪候軟硬得所。即膏成矣。于故帛上攤貼。如內(nèi)損疼痛。酒服五丸。如皂莢子大。

    水楊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生肌膚。收瘡口。

    水楊皮(銼)槐皮(銼各二兩)黃丹(六兩)麒麟竭(一兩末)密陀僧(一兩半細(xì)研)白松脂蠟白蘞(銼)降真香(銼各一兩)油(二斤)上藥先將油于鐺中。以微火煎水楊皮、槐皮。后下白蘞、麒麟竭、松脂、降真香再熬。候水楊皮黃色。綿濾去滓。再入鐺內(nèi)重煎。入密陀僧、黃丹、蠟等。用柳木篦攪不令住手。候色變黑。旋滴放冷處??从曹浀盟喑?。盛瓷器中。于軟帛上攤貼。每日二換之。

    生肌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膿血不止。

    薰陸香松脂(各一兩)黃丹(二兩)羊腎脂(一兩)生地黃汁(二兩)麻油(四兩)故緋帛(五寸)上先以油煎緋帛消盡。下薰陸香、松脂、羊脂。又煎三兩沸去火。下地黃汁煎盡去火。下黃丹攪煎一、二沸。下蠟候色黑。軟硬得所膏成。用帛攤貼。日二易之。

    烏蛇膏

    烏蛇(四兩)當(dāng)歸(一兩)黃(一兩)生干地黃(一兩)亂發(fā)(三分燒灰)防風(fēng)(一兩去蘆頭)甘草(二兩)黃丹(六兩)胡粉(四兩)蠟(一兩)松脂(一兩)上藥并細(xì)銼。以清油二斤半。于鐺內(nèi)入蠟、松脂及藥煎黑色。綿濾去滓。卻內(nèi)鐺中下丹。以文武火熬。

    不住手?jǐn)?。候色黑。滴于水中如珠。硬軟得所。即膏成矣。攤故帛上。視瘡大小貼。日二易之。

    雄黃膏治一切惡毒瘡。日夜疼痛。膿血不止。

    雄黃(三分細(xì)研)麒麟竭(細(xì)研)乳香(細(xì)研各三分)麝香(一分細(xì)研)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柳枝(一握銼)瀝油(八兩)上先將油入銚子內(nèi)。與杏仁、柳枝同煎至黑色。用綿濾過。凈拭銚子。入丹二兩。于油內(nèi)熬。常以柳枝子攪令黑色。候滴水中不散。入前四味藥末。又熬稠。傾瓷器中。軟帛上攤貼。

    梃子膏治一切惡毒瘡。

    麒麟竭(半兩)定粉(一兩)沒藥(半兩)自然銅(半兩)黃丹(一兩)無名異(五兩)蠟(四兩)上藥為末。先用蠟于銚內(nèi)熬。次下藥末。以柳枝子攪。勿令住手。至令劑為梃子。

    有患者著漆盤子底上。點(diǎn)生油磨令濃。每日兩次上貼。

    白薇膏治一切惡毒瘡腫。

    白薇白蘞白芨白附子白芷赤芍藥(各半兩)胡粉(三兩細(xì)研)乳香(二分細(xì)研)白蠟(三兩)油(十兩)上將白薇等六味銼。油浸七日。用瓷瓶子盛。以紙三兩。

    重封瓶口。繩系牢。于飯上蒸五度。然后用銚子煎五六沸。綿濾去滓。又入胡粉、乳香、白蠟等。更煎一兩沸。以瓷器盛。于軟帛上攤貼。日二易之。

    莨菪膏治一切惡毒瘡。

    莨菪(一合)白蘞(末)芎(末)丁香(末)沉香(末)乳香(末)木香(末)雞舌香(末各一兩)黃丹(七兩)麻油(一斤半)上藥唯莨菪子別搗。綿裹入油鐺中煎。

    候色焦黑。漉出。次下白蘞、黃丹等末。用柳木篦不住手?jǐn)?。候稀稠得所。即膏成矣。收于瓷盒中。故帛上攤貼。日二易之。

    犀角膏治一切毒腫。不問大小熱疼痛。不可忍者。

    犀角屑石長生苦參藍(lán)實(shí)(各三兩)芎赤芍藥絡(luò)石白蘞半夏連翹商陸玄參(各二兩)桑寄生(三兩)酥(三兩)川硝石(二兩)上藥細(xì)銼。以臘月豬脂煉成者三斤。入藥。文火同煎。候白芷黃赤色。以布絞去滓。凈拭鐺重煎。下酥、硝石。添火煉之。不得絕急。候如稠餳。又以綿濾。內(nèi)瓷器中。于軟帛上攤貼。日二換。

    烏蛇膏治一切毒腫筋急疼痛。

    烏蛇(一兩)木香訶黎勒皮芎細(xì)辛牛蒡子防風(fēng)(去蘆頭各半兩)垂柳枝黃丹(六兩)清油(一斤)上藥為末。于油內(nèi)先煎柳枝令黃黑色。綿濾去滓澄清。拭鐺凈。

    以慢火熬。入丹攪如黑豆色。下藥末又?jǐn)嚵顒?。傾入不津器內(nèi)。每用看瘡腫大小。火畔。

    以紙上攤貼。日二換之。

    解毒膏治一切毒腫疼痛。

    川升麻白蘞漏蘆連翹川芒硝(各一兩)黃芩蛇銜草(各一兩半)梔子仁(二十枚)蒴根(二兩)上藥銼碎。以酒拌半日。用豬脂一斤半。煎藥赤色。即膏成矣。

    綿濾去滓。瓷器盛。于軟帛上攤貼。日二換之。

    升麻膏治一切毒腫熱疼。

    川升麻(一兩)犀角屑(一兩半)玄參赤芍藥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麻黃(去根節(jié))梔子仁甘草川芒硝芎蛇銜草白蘞黃芩莽草桑寄生白芷射干藍(lán)葉(各一兩)地黃汁(五合)豬脂(四斤)上藥并銼。以醋、地黃汁浸一宿。于鐺內(nèi)先煎豬脂入藥。以慢火煎。候醋氣歇。白芷黃赤色膏成。綿濾去滓。盛瓷器中。每日四五度。涂摩腫處。

    地黃膏治一切毒腫。結(jié)硬疼痛。

    生地黃(半斤)辛夷獨(dú)活當(dāng)歸芎黃白芷續(xù)斷赤芍藥黃芩川大黃(各一兩)薤白(二兩)上藥并細(xì)銼。以臘月豬脂一斤半。煎候白芷黃赤色。以綿濾去滓。

    盛不津器中。日三四度涂之。

    敗龜膏治一切風(fēng)毒瓦斯。流注骨節(jié)筋脈。結(jié)聚疼痛。

    敗龜(一兩)桂心(半兩)木香(一分)木鱉子(半兩)防風(fēng)(去蘆頭三分)白芷當(dāng)歸(各一分)槐白皮(一兩)獨(dú)活川烏頭(生去皮臍)芎本(各一分)黃丹(一兩)清油(十兩)松脂(一兩)上將敗龜、木香、桂心三味。合搗為末。其余細(xì)銼。以油浸一宿。同煎令槐白皮黑色為度。綿濾去滓澄清。卻于鐺內(nèi)慢火熬。入丹以柳木篦不住手?jǐn)噭颉?/p>

    候黃丹色黑。滴入水內(nèi)看硬軟得所成膏。便入敗龜?shù)热赌?。更勻。傾于不津器內(nèi)。每用時(shí)看腫痛處大小?;鹋稀<埳蠑傎N。日二三度易之。

    天麻膏治一切風(fēng)毒流注不定。赤疼痛。

    天麻當(dāng)歸防風(fēng)烏頭(去皮臍生)獨(dú)活細(xì)辛烏蛇半夏干蝎白僵蠶(各一兩)上藥細(xì)銼。以臘月豬脂一斤半。煎沸下藥。文火熬藥赤黑色。漉去。即下蠟四兩。候熔。綿濾過。安瓷盒內(nèi)。每日三五度取少許。摩令熱兼空心。及晚食前。溫酒調(diào)下半匙。

    換骨膏治一切風(fēng)毒流注。筋骨疼痛。

    檳榔沒藥鹽麝香(細(xì)研)當(dāng)歸干蝎芎(各一分)黃丹(三兩)清油(五兩)垂柳枝(二兩銼)上藥搗為末。先以油煎柳枝令黃黑色。漉去。綿濾過。卻入鐺中下鹽、黃丹。以柳木篦攪。慢火熬令黑色。下諸藥末。急攪勻。取瓷盒盛。攤于故帛上貼。日三兩度換之。

    乳香膏治發(fā)背癰疽瘡。

    油(二斤)桑枝槐枝(各四兩)蜥蜴(三條)當(dāng)歸芎白芷細(xì)辛(去苗)烏蛇肉(各三分)郁金香木香沉香(各半兩以上并銼)桂(去粗皮一兩半)本(去苗土一兩銼)鉛丹(八兩)蠟(六兩)雄黃(別研一兩)乳香(研末)沒藥(研末)麒麟竭(研末各一兩)麝香(研一分)水銀粉(半兩)上藥先以油煎桑槐枝黃熟。下本等。以上十一味。入前油內(nèi)。煎令焦黃。漉去澄濾。取清油二十兩入鍋中。徐徐火煎熬藥末。次下再熬。

    下丹、蠟不住手?jǐn)噭颉4蜗轮T藥末。候成膏。入盒內(nèi)盛。封閉。于井底出火毒七日。應(yīng)患一切毒瘡。攤帛上貼。三日一換。

    玉靈膏治各種瘡毒。未潰解散。已潰后瘡口不合。俱此方主之。

    江子(七十粒)赤芍藥(二錢)木鱉(四枚原去殼)當(dāng)歸(三錢)白芷(二錢)沒藥(一錢)乳香(一錢)黃丹(春夏四兩半秋冬五兩)柳枝(一束)上根據(jù)法煎熬。

    萬金膏拔毒生肌。諸毒瘡皆可用。

    黃當(dāng)歸(各半兩)白芷(各三錢)杏仁(三錢)防風(fēng)(三錢)羌活(二錢)獨(dú)活官桂白蘞野狼毒(各二錢)乳香沒藥(各三錢)黃連(一錢)黃丹(四兩)清油(一斤)桑白皮(二錢)上除黃丹一味。以文武火于銀器內(nèi)煉。不住手?jǐn)嚽в嘞?。后入黃丹。次用柳枝攪。滴水上如珠為度。春冬軟收。夏月硬收。用新瓷器盛。以竹篦子攤用。勿使露塵。藏好蓋覆。愈久愈好。久瘡尤佳。粘貼不痛。古滕吳僉判元益授此方。用之效。

    靈應(yīng)膏治諸般瘡癤。消腫疼痛。

    蓖麻子(去殼銼)當(dāng)歸(洗焙切)木鱉子(去殼研)郁金(銼)真白芨(銼)草烏頭(泡裂去皮臍)甘草(銼炒)大黃(銼)赤芍藥(銼)自然銅(火煨醋淬研)黃丹(六兩)乳香(別研一錢)沒藥(別研一錢)白蘞(銼以上一十四味各一兩)白僵蠶(末)蘇枋木(銼)白芨(銼)麻黃(去根節(jié))天南星(銼)瀝青(別研)蔥白(十莖)麻油(二斤)上件除沒藥、乳香、黃丹、僵蠶外。將余藥入油內(nèi)熬。令諸藥赤黑色。然后濾去諸藥。次將沒藥等四味。研令極細(xì)。徐徐下入油內(nèi)。用槐柳枝各十余條。長五六寸。不住攪之。漸加火熬滴水不散。成膏子為度。每遇患者。量癰腫大小。攤在紙花上貼之。日易一次。

    拔毒膏治瘡漏瘡。一切惡瘡。

    用黃丹不拘多少。以苦竹園中地龍泥裹包?;鹆罴t。取出放冷。去泥細(xì)碾。和以輕粉、麻油。調(diào)如膏藥濃薄。攤在油單上貼之。李中父傳。屢有神效。

    神效膏治一切惡瘡。

    虢丹(二兩)杏仁(一兩搗碎)黃連(半兩為末)清麻油(半斤)上用東南柳枝二十七條。各長五寸。先用油熬焦黑。用綿濾過。次下黃丹。再熬至滴水中成珠子。不散為度。傾入瓷器中。以盆覆陰地上。出火毒再宿。用之神效。

    善應(yīng)膏

    黃丹(二斤)乳香(別研)沒藥(研)當(dāng)歸木鱉子(生用)白蘞白礬(生用)官桂杏仁白芷(以上各一兩)新柳枝(一斤各長一指)上除黃丹、乳、沒等。八味用芝麻油五斤浸一宿。用鐵鍋內(nèi)煎。令黃色藥不用。次入黃丹鍋內(nèi)。柳條攪令黃色。方可掇下。用柳枝攪出大煙。入乳、沒勻。令冷傾在瓷盆內(nèi)。候藥硬。用刀子切作塊子。油紙封裹。

    如圣膏治一切惡瘡癰疽。

    乳香(好者研)沒藥(研各一兩)當(dāng)歸(三兩)血竭(一兩)川芎(三兩)黃丹(一兩半別研)清麻油(二斤半)槐枝白皮水楊樹白皮(各十四條每長一寸)蔥(半斤連根洗令干)苦參(一分)川楝子肉(一分)上件除沒藥、乳香別研。余藥為末。先將油、蔥、槐、楊樹皮同煎。令黃色。綿濾過。去蔥、樹皮。再將油入鍋內(nèi)燒沸。入黃丹煎令紫色。入水不散。傾入缽內(nèi)令溫。將前別研藥末攪油內(nèi)。以水楊樹枝打令勻和。新汲水頓冷為度。卻覆地上三日出火氣。如用膏藥。臨攤貼時(shí)不可濃。但頻易。其效如神。

    神效乳香膏治一切瘡腫。生肌止痛。

    (一名金露)芝麻油(四兩)黃丹(一兩半)乳香(一分)羊同骨髓(四兩)麝香(少許)沒藥(一分)上件藥一處入瓷器內(nèi)。用文武火熬之成膏。用綿濾過。入瓷盒收之。入黃蠟半兩。

    佛手膏治膿窠熱瘡神效。

    大戟細(xì)辛蛇床子(各一兩)雄黃白膠香青川蝎黃柏黃丹(各半兩)白礬(一錢)上為末。以清油八兩熬煙出。次下去皮巴豆四七粒。槐枝二七截。候焦取出不用。

    次下黃蠟一兩。松脂二兩。次下前九味末。以槐枝不住手?jǐn)嚦筛唷4珊袃?nèi)貯(又名紫霜膏)

    千金膏治蠟姑如神。又治多日諸般惡瘡。

    瀝青(四兩)黃蠟(三兩)散綠(三錢另研)上先用小油三兩燒溫。入瀝青攪勻。

    入散綠取下火攪勻。濾過后瓷器內(nèi)放之。如欲用時(shí)。將藥入水捻作餅。于緋絹上貼之。

    軟青膏治一切風(fēng)熱瘡。又治小兒頭瘡。

    瀝青黃蠟(各十兩)巴豆(十四個(gè))芝麻油(十兩)上先將瀝青、黃蠟熬成汁。

    入巴豆不住手?jǐn)?。候巴豆焦黑。去巴豆不用。次入膩粉二錢。再攪極勻。候冷敷瘡上。

    奪命膏專治疔瘡石癰。始終皆大寒證。

    當(dāng)歸尾(一兩)乳香(三錢)本(半兩)杏仁(七十個(gè))柳枝(寸許六十莖)白芨(一錢半)木鱉子(去皮五個(gè))巴豆(去殼肥者一十三枚)桃柳枝(寸許一百二十莖)芝麻油(一斤)上件一處。先將桃柳枝下在油內(nèi)。煎焦取出不用。次下其余藥物。熬至焦黑。

    漉去滓。卻將油澄清。上火令沸。旋入黃丹熬成膏藥。緋絹上貼之。立有神效。如寒證去。

    其瘡不住作痛。換柳枝膏貼。大抵膏藥止可衛(wèi)護(hù)皮膚。行瘡口上氣血而已。使氣血周流而無凝滯乃上法也。既經(jīng)絡(luò)行于氣血。必?zé)o疼痛。易為痊瘳矣。

    柳枝當(dāng)歸膏治一切熱瘡。

    當(dāng)歸尾(去細(xì)梢水浸去土一兩)杏仁(湯去皮尖一百個(gè))黃丹(細(xì)研水飛六兩)肥嫩柳枝(二兩半切如一寸水洗凈令干)肥嫩桃枝(一兩半洗凈令干)芝麻油(一斤)上件先令油熱。下柳桃枝熬令半焦。以綿裹當(dāng)歸、杏仁。同熬至桃柳枝黑焦為度。去藥滓。濾油澄清。

    凈抹去銚子中滓穢令凈。再上火令沸。旋入黃丹。熬滴水中不散為度?;蛑挥诩埳蠑?。令不透紙為度。

    排膿生肌膏治一切癰疽發(fā)背。潰后疼痛。瘡口不合。宜用此方。

    川大黃(一兩)細(xì)辛防風(fēng)(去蘆頭)黃芩白芷白芍藥莽草黃柏黃連當(dāng)歸豬脂(以上各半兩)芎白蘞白蠟(四兩)松脂(一斤)麻油(半斤)上件藥都細(xì)銼。

    先于凈鐺內(nèi)煎麻油、脂、蠟令消。后入諸藥。煨火煎看藥欲焦。即以綿濾去滓。放冷膏成。

    每用以故帛上涂貼。日三換之。

    血竭膏治癰疽發(fā)背。

    真虢丹(二兩)滴乳香(一分細(xì)研)沒藥(一分細(xì)研)上用麻油四兩熬令沸。先下虢丹。(非虢丹不可用)柳枝不住手?jǐn)?。直至色變。滴水中成膏為度。然后下沒藥、乳香。

    再令沸。放冷處。每用時(shí)以白紙攤藥。大如瘡根貼之。再本方用血竭恐難得??梢詻]藥代之。

    如得血竭。虢丹四兩可對血竭一分。滴乳一分。麻油五兩。

    神效血竭膏治癰疽發(fā)背。一切惡瘡。不問年月深淺。及軟癤成膿。貼之即效。蛇

    虎犬蝎。湯火刀斧損傷。并可內(nèi)服外貼。

    白芷白蘞川芎黃蠟(熔去滓凈者)甘草(炙以上五味各一兩)當(dāng)歸(洗焙)丁香干蟾(三味各半兩)木鱉子(二十八枚去殼)鼠頭(三枚臘月者)緋絹(一尺燒灰)黃丹(七兩)室女發(fā)(一兩)杏仁(九十八枚研不去皮尖)沒藥(一兩半別研)乳香(二兩半別研)血竭(一兩半別研)上件除黃蠟、黃丹、乳香、沒藥、血竭外。其余藥并細(xì)研。用好酒拌。溫淹一宿。傾在鐺中。入清油二斤。慢火煎候藥黑色。濾去滓。別入凈鐺內(nèi)。慢火煎。

    少時(shí)即入黃蠟。候消。次以黃丹作兩次下。以柳枝不住手?jǐn)?。滴入水中成珠子為度。方下乳香、沒藥、血竭。攪勻候冷。以凈瓷器收之。如患發(fā)背未結(jié)膿者。取舊艾一大把。水三斗。

    煮十沸。放溫洗瘡。后用膏子一錢。分作三服。溫酒化下。仍外貼之。膿即隨藥出。如患腸肺癰疽惡癤。用半兩分五服。甘草湯化下。婦人血?jiǎng)凇S酶嘧油枞缥嗤┳哟?。每服十丸。用生姜、地黃汁和童子小便下。破傷風(fēng)并傷折內(nèi)損。并用溫酒下梧桐子大十丸。丸時(shí)以蛤粉襯手。

    神明膏治癰疽發(fā)背。一切瘡腫。打撲傷損。湯火金瘡。并皆治之。

    栝蔞(一枚去皮瓤只取仁子)赤芍藥甘草(切炙)黃杏仁(湯浸去皮尖)香白芷當(dāng)歸(洗焙)桃仁(湯浸去皮尖以上七味各一分)人參(去蘆頭)川芎蒼術(shù)(米泔浸一宿焙)桑白皮(以上四味各一分)沉香零陵香藿香葉(去土以上三味各半兩)上件并銼細(xì)。用清麻油十五兩。浸藥四十九日。候日滿。先傾油入銀鍋中。慢火煉令香熱。放冷入諸藥。以文火養(yǎng)一日。候藥色半焦。濾去滓。卻用鵝梨三枚取汁。黃蠟一兩半。麝香一分細(xì)研。

    并入藥內(nèi)。重?zé)捄蛴筒粷L時(shí)。乃成膏也。用新綿濾過。待冷。入研細(xì)生龍腦一分?jǐn)噭颉H胄麓善髦惺⒅?。若?nèi)傷用藥一錢。酒化服??诏徍僭S。惡瘡多年不生肌者。先以蔥湯凈洗。

    用藥敷之。鼻內(nèi)有肉鈴子者。以新捻子蘸藥點(diǎn)之。一月可取下。干濕癬風(fēng)癢頑麻。并以藥摩之。

    善應(yīng)白膏治癰疽發(fā)背。一切腫毒惡瘡。骨節(jié)疼痛。筋脈拘攣。及諸打撲損傷。并

    皆治之。

    光粉(一斤細(xì)研)商陸粉(二兩半)續(xù)斷(二兩)當(dāng)歸(洗焙)赤芍藥白芍藥(三味各一兩)柳皮(二兩)香白芷川芎(各半兩)上銼如麻豆大。用清麻油一斤。以鐵銚或瓷器內(nèi)入上藥。以文武火煎藥黑色為度。然后去藥滓。留清油再上火煎。次入光粉。以柳枝子攪勻。與油相和得所。滴入水內(nèi)試之。以不散為度。傾入新水內(nèi)澄凝。候冷取出。以綿子拭干。再入缽內(nèi)。以文武火煎再熔。入蠟半兩。乳香末三錢。再以柳枝子攪勻。傾入新汲水內(nèi)。方取出拭干。入瓷器收之。若一切瘡腫傷折。并于所患處貼之。

    如圣膏不問年深日近。發(fā)背惡毒。癰疽漏瘡瘰。并皆治之。每用攤紙上。貼如

    常法。

    巴豆(取肉二十七枚)密陀僧(半兩別細(xì)研)天南星(半兩)附子乳香(別研)沒藥木香當(dāng)歸防風(fēng)紫藤白芨白蘞香白芷黃芩黃赤芍藥(以上各用一分)黃蠟(一分另入)鹽花(半錢炒)頭發(fā)(一結(jié)凈洗控干)上同為粗末。用清油一斤。熬令黃色。

    以絹袋濾去滓。煎令極沸。春秋入黃丹七兩。夏用八兩。冬用六兩。慢火煎熬成膏。于鐵刀上試令軟硬得所。攤得成靨為度。

    太乙膏治子瘡神效。

    沒藥(四錢)清油(一斤)黃丹(五兩)腦子(一錢)麝香(三錢)乳香(二錢)輕粉(二錢)上件先將油黃丹熬。用柳枝攪。又用憨蔥七枝。先熬一枝令焦。再下一枝。蔥盡為度。下火不住手?jǐn)?。覷冷入腦子等味攪勻。瓷器內(nèi)盛之。用時(shí)旋攤。

    太乙膏治惡瘡。

    桂心玄參白芷大黃廣術(shù)生地黃芍藥當(dāng)歸(各二分俱銼)上清油一斤。

    同熬焦黃。濾滓凈。入丹半斤。慢火熬滴水如珠。收用。

    神效太乙膏治一切癰疽惡瘡。

    熟地黃大黃白芷黃甘草當(dāng)歸防風(fēng)白芍藥桂玄參(以上各一兩每用攤紙上貼患處)上件等為末。用麻油二斤浸藥數(shù)日。用慢火同熬煎。濾去藥末。然后入好黃丹一斤。煎三兩沸。試滴水內(nèi)成珠為度。丹一斤藥各一兩。

    通圣膏治癰疽漏瘡。一切惡瘡。

    真麻油(一斤)無蛀皂角(一尺二寸去核捶碎)降真香(二兩捶碎)巴豆(四十粒去殼劈開去心)上用柳枝一握。長四五寸。以草系定。先煎油轉(zhuǎn)黑色。(火稍猛不妨)取下稍定。

    卻下柳枝煎少時(shí)除去。次逐下降真香、皂角、巴豆。須防涌也。用火稍慢。以長柳二條長尺許。時(shí)時(shí)攪轉(zhuǎn)。候巴豆紫黑色為度。以綿或絹絞去滓。入紅色虢丹八兩。作三兩次下。不住手?jǐn)囖D(zhuǎn)。候黑光。滴少許入凈冷水內(nèi)得所不粘手為度。傾入石器中。乘熱入少乳香末尤妙。

    攤紙上貼患處。

    乳香膏治一切癰疽惡瘡。結(jié)毒赤腫。疼痛呻吟不忍聞。未潰貼令內(nèi)消。已潰貼收

    斂膿血?;驉函従枚从哔N之。拔膿生肌止痛極妙。

    川烏(生去皮臍切)乳香(研粗)沒藥(研粗)太平州白芷赤芍藥(切)當(dāng)歸(洗切)綿黃(切各半兩)白芨(切一分)桑白皮(切半兩)白蘞(切)桂(切)血竭(研)防風(fēng)(切以上各一分)巴豆(二十一枚去殼皮)連須蔥(七條)桃柳枝(各十條長四寸切)上用麻油一斤。浸藥三宿。慢火熬。直令白芷焦赤色為度。以綿濾過。入黃蠟二兩。漸漸再熬片時(shí)。下黃丹三兩。攪令勻。再熬候滴入水中成珠子為度。收入凈瓷罐中密封。用如常法。

    乳香膏治諸般癤毒惡瘡。

    當(dāng)歸香白芷赤芍藥木鱉(各半兩)江子(二十粒)蓖麻(二十粒)草烏(一兩)黃(一兩)上桃柳枝各七段。長二寸。麻油一百文。重煎眾藥焦黑色。滴水為珠去眾藥。

    旋下黃丹。春用丹三兩半。夏用丹四兩。秋丹三兩半。冬丹三兩。隨時(shí)加減。下丹時(shí)不住手打。卻于鐵器上試軟硬了。入乳香少許。屢有神驗(yàn)。

    神倦膏藥

    麻油(一斤)黃丹(半斤)巴豆(二十粒)當(dāng)歸(半兩)草烏(半兩)杏仁(半兩)新折柳枝(如箸大者四十截各長二寸)上絕早先煎油。慢火至巳時(shí)。方旋入柳枝二截。慢火候色焦赤。方取出。再入二截。候入盡四十截為度。仍將新綿一片。薄裹杏仁、當(dāng)歸、巴豆入油內(nèi)。慢火煎至申時(shí)。候油煙少。即漉出去之。入黃丹于油內(nèi)。后用柳枝二條。各長一尺。

    左手順攪。候滴水中成珠。即以瓷器收。入水中坐一日收之。發(fā)背癰疽。諸般惡瘡。隨大小攤帛上貼。帛中作孔出毒。合時(shí)勿令婦人、雞、犬、貓兒、孝服人見之。

    紫金膏治一切瘡癤。生肌止痛。

    乳香(明凈者二分半)膩粉(二十文)五倍子(大者二文)上三味入瓷瓶子內(nèi)燒。

    只用槐椿枝子。燒至青白煙出。每一料用清油五兩。黃丹一兩。用藥末一錢。用慢火煎。不住手用木篦子攪。候?qū)⒊筛?。傾于紙上。直待油浸過在紙上即是。每用如常法。大有妙效。

    敗風(fēng)膏治本臟風(fēng)毒攻疰蟲瘡。及熱毒瓦斯流疰赤癢。

    白芨(半兩)白蘞(半兩二文)白礬(一錢一文)吳茱萸(一分一文)剪草(一兩半凈洗細(xì)銼四文)水銀(小豆大三文)麝香(二十文)上七味為末相和。先用油半盞已下。

    于瓷碗內(nèi)盛。以慢火熬令沸。更入蠟一分。同煎三五沸。卻安冷處。入前藥末調(diào)和。自然成膏。

    或者瘡以鹽湯洗后。以藥貼在瘡上。

    烏金膏治瘡癤生肌止痛。消腫毒。

    乳香沒藥(各半錢)麒麟竭(半兩)當(dāng)歸(一錢)木鱉子(半兩)血余(三兩婦人者)黃丹(水淘去土一兩)上將血余、黃丹入銚子內(nèi)。用清油十兩。黃蠟二兩。同煎熬令黑色。

    后入諸般藥末。同煎去滓。更用慢火熬。候滴在水內(nèi)成珠子不散。即住火。乃入凈瓷盒內(nèi)收盛。掘坑可深三尺。埋之在內(nèi)。經(jīng)二宿取出。用之如常法。一方有杏仁。

    殘霞膏治風(fēng)毒流注。惡瘡熱疼。生肌化毒。

    烏蛇(四兩)五倍子(一兩半)蛇皮(半兩以上生使銼碎)巴豆(二十個(gè)去殼)雄黃牙硝(各一錢細(xì)研)麝香(續(xù)添一錢)上件根據(jù)法修事。于銚子內(nèi)入油二兩半。煎聞?dòng)拖恪?/p>

    入前藥熬。候藥并巴豆焦黑色。漉去諸藥不用。卻入黃蠟一兩半。慢火養(yǎng)成膏。以瓷器內(nèi)盛。

    但有風(fēng)毒瘡。以小紙攤貼妙。

    麒麟竭膏治八發(fā)癰疽。一切惡瘡軟癤。無問年月深遠(yuǎn)。已成膿、未成膿。貼之即

    效。湯火刀斧所傷。并可內(nèi)服外貼。神效。

    白芷白蘞川芎甘草(以上各四兩)當(dāng)歸丁香(半兩)木鱉子(三十八枚)沒藥(一兩半另研)乳香(一兩半另研)腦(四兩)干蟾(半兩)杏仁(九十八個(gè))鼠頭(臘月者兩個(gè))清麻油(二斤)麒麟竭(一兩)真緋絹(一尺燒灰)黃丹(十兩)室女油頭發(fā)(一拳大團(tuán))上并細(xì)銼。用好酒拌浸一宿。入鐺內(nèi)用油煎。候藥深赤色。濾去滓。另入凈鐺。

    慢火煎??缮夙暋<慈胙姓喵梓虢?、乳香等。及黃丹、蠟。用柳枝子不住攪打。時(shí)時(shí)滴入水。

    試看軟硬得所。即是成膏。發(fā)背未膿者。半入銀石器。慢火熬及半盞許。去滓。次下乳香碾碎。又熬之。候如一茶腳許。先將蜜熬去滓放冷。卻入前熬者膏子及眾末攪勻。再熬候金漆狀乃成。入不犯水瓷器內(nèi)收之。每用少許點(diǎn)。大妙。

    梧枝膏

    用香油(一斤)黃丹(五兩)槐枝柳枝梧桐樹枝桑枝桃枝(各長一寸各重一兩)上先用梧枝入鍋內(nèi)。文武火煎。俟焦黑色。濾去滓。次入黃丹不住手用柳枝攪黑色。試滴水成珠不散膏成。用如常法攤貼。

    三黃膏治杖瘡。

    黃梔子(一兩去殼)黃白皮(一兩去粗皮)槐花黃連上四件為粗末。用井水一碗。

    浸藥一宿。次日去滓。用無灰白皮紙將藥水浸之令透。取曬干。次用后藥。

    麻黃(三兩)輕粉(五十文煎油成膏入)蓖麻子(七粒煎焦取出)杏仁(七粒煎焦取出)黃丹(一兩煎油成膏入)上將油刷紙上。成油單紙??凑券彺笮≠N之。如冰。累有神效。

    司馬溫公解毒膏治諸瘡及杖瘡。尤宜貼之。

    木鱉子(二十四個(gè)去皮)杏仁(四十八枚)蓖麻子(三十四個(gè))巴豆(一十四個(gè))乳香(三錢)槐枝(四兩長)柳枝(二兩)桃枝(二兩)春秋入黃丹(三兩半)夏入黃丹(四兩)冬入黃丹(三兩)上件藥下熬黑。滴水內(nèi)不散為度。如用時(shí)于水內(nèi)浴貼之。用好綿一葉濾過。

    定痛膏

    清油(一十二兩)瀝青(一斤)黃丹(十兩)沒藥乳香(各一兩半另研)上先將清油熬香熱。次下瀝青再熬。濾去滓。次下黃丹。槐枝攪。文武火熬。滴水中成珠不散為度。去火后下沒藥末。攪勻。和乳香一處勻。

    瘡方通神乳香膏

    乳香沒藥血竭黃丹木鱉子(二兩)膩粉(三錢)烏魚骨(二兩)不灰木(四兩)五靈脂(二兩)海桐皮(二兩)瀝青(四兩)蠟(一兩)麝香(二錢)油(八兩熬用)上先將清油、木鱉子、不灰木等藥熬香熱。次下瀝青。熬數(shù)十沸去滓。次入黃丹?;薄⒘鴹l攪。

    滴水中不散。再下乳香、沒藥、血竭、麝香、膩粉。一處攪勻。

    寒水石膏治一切癰發(fā)背。熱毒猛異。攻肌肉赤色。腫痛不可忍。未成膿及已成膿

    。并風(fēng)毒熱在關(guān)節(jié)。欲結(jié)成癰。便令內(nèi)消。

    寒水石(二兩)羊蹄根(一兩)硝石(一兩)川大黃(一兩)白蘞(二分)木香(三分)附子(三分去皮臍)黃連(一分去頭)丁香(三兩)榆白皮(三分銼)莽草(三分)赤小豆(一合)漢防己(一兩)半夏(三分)玄參甘草上十六味搗羅為細(xì)散。每用時(shí)以生蜜一合。地黃汁一合。旋調(diào)成膏。攤于生絹上貼。干即易。腫消為度。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