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本事方》 檳榔散

    作者: 許叔微

    長肉止痛生肌。

    檳榔 黃連(去須) 木香(各等分)

    上為細末,薄貼瘡上,神效。

    治打撲傷損,及一切癰腫未破。令內消方。

    生地黃(研如泥成膏) 木香(細末)

    上以地黃膏隨腫大小攤于紙上,摻木香末一層,又再攤地黃貼腫上,不過三五度即愈元 中宋人許元公,赴省試卷,過興國寺橋,值微雨,地滑墜馬,右臂臼脫。路中一人云∶急與 入臼中,血漬臼中即難治也。仆者如其說。神已昏亦不覺痛也,遂僦臥轎舁至景德。

    秉燭

    右臂

    試,

    至,

    宣和中有一國醫(yī),忽承快行宣押,就一佛剎醫(yī)內人,限目今便行。鞭馬至,則寂未有人。須

    矣。

    至三更方呻吟,五更下惡血數升,調理數日得痊。予謂正當下蘇合香丸。蓋從高墜下,必挾驚悸,血氣錯亂。此藥非特逐瘀血,而又醒氣,醫(yī)偶用之遂見功。此藥居家不可缺,如氣厥鬼邪 傳尸心痛時疾之類皆治,《良方》載甚詳,須自合為佳爾。(見第一卷)

    發(fā)背。王蘧發(fā)背方序云∶元 三年,夏四月,官京師,疽發(fā)于背。召國醫(yī)治之,逾月勢益甚。得徐州蕭縣人張生,以艾火加瘡上灸之,自旦及暮,凡一百五十壯,知痛乃已。明日鑷去

    肉,

    不知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