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慢性胃炎(包括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胃竇炎等。)為西醫(yī)學(xué)病名,中醫(yī)學(xué)無有相對應(yīng)之疾病名稱。且本病缺乏特異性癥狀,甚至不少患者竟毫無癥狀可見。中醫(yī)治病,不如西醫(yī)須經(jīng)理化檢驗,中醫(yī)每以癥狀體征為其主要依據(jù),故無癥狀患者易被忽略。部分病人出現(xiàn)消化不良癥狀,可見中皖飽脹、噯氣等癥,稍重者則有食欲減退,伴嘔吐之患者,余所見不多,但泛惡者亦常有之。
余臨證所見之慢性胃炎患者中,最多氣陰兩虛而兼肝胃郁熱證候,故其舌體較薄較小,舌色淡紅中略偏于紅,苔則薄白稍干。脈象細小,或弦細,或細澀,偶可見細而帶數(shù)者。
本病辨證略如上述,而其治法宜兩調(diào)氣陰,兼和肝胃。余抉擇諸方,選用嚴用和之“橘皮竹茹湯”,隨證加減,常常得心應(yīng)手。
古方“橘皮竹茹湯”傳有兩方:一見于仲景之《金匱要略》,由橘皮、竹茹、人參、甘草、生姜、大棗六味組成,為治噦逆之劑。另有一首見于嚴用和之《濟生方》,藥味較前方多,實由前方加味而成。方由橘皮、竹茹、人參、甘草、半夏、麥冬、赤茯苓、枇杷葉、姜棗組成。以治久病虛贏,嘔逆不已;或吐瀉之后,胃虛呃逆。汪讱庵曰:“此是陽明胃藥也。胃火上沖,肝膽之火助之,肺金之氣不得下降,故嘔。竹茹、枇杷葉、麥門冬,皆能清肺而和胃,肺金清則肝氣亦平矣。二陳所以散逆氣;赤茯苓所以降心火;生姜嘔家之圣藥;久病虛贏,故人參、甘草、大棗扶其胃氣也?!蓖羰蠈Υ朔街屃x,尚能符合今時胃炎中之氣陰兩虛兼見肺、肝、胃稍有郁熱者之病機,故余見此證,每以此方加減投之,獲效甚佳。且此方運用時,不必泥于嘔吐一證,只須辨證明確,無嘔吐者用之同樣有效。惟不嘔者可去姜棗,加入所需藥物。方中赤茯苓余每以白茯苓易之,取其和中也。胃陰不足者,人參(或黨參)改用太子參。胃津虧損者,去人參、半夏,而北沙參、川石斛、玉竹、白芍之類均可加入,或合入葉氏養(yǎng)胃湯,或參酌沙參麥冬湯意亦可,總在契合病機,藥隨證用則得矣。下附病例一則:
青年周某,1980年前后應(yīng)征入伍,繼因胃病退役回滬。自覺胃脘時痛,納食不振,形瘦面黑,深以為慮。1984年11月在區(qū)中心醫(yī)院攝片,確診為“胃小彎潰瘍”及“胃竇炎”。屢服西藥及中成藥,終未獲得可靠療效,且咽痛、感冒、牙齦炎等癥
常與脘痛錯雜而見。至1987年1月病情加重:脘痛而外,常作頭暈嘔吐,所吐之物為飲食及粘痰,時帶血絲。痛時胃中有似翻江倒海,自覺攪動不已。大便不實,泛惡而不泛酸。至此始來余處就診。余診得脈弦?guī)Щ?,舌質(zhì)紅苔薄凈。予《濟生方)之橘皮竹茹湯:
黨參9g、炙甘草3g、陳皮6g、竹茹9g、麥門冬9g、姜半夏9g、茯苓9g、枇杷葉9g、(包)生姜二片大棗7枚
后即以此方隨證加入黃連、石斛等味,服三十帖,諸癥漸解。
按:此例患者,初起證情并不復(fù)雜,因循失治,漸至痰熱孳生于胃脘,上逆則頭暈嘔吐,下行則大便不實。胃熱上熏,則咽痛、齦腫,蓋咽喉為肺胃之門戶,而“齒為腎之余,齦為胃之絡(luò)”也。故以橘皮竹茹湯清消脘中痰熱,佐以益氣扶中,藥病相當(dāng),故諸證漸蠲。胃火亢盛時,稍參黃連之苦泄,即得其平。
至1988年3月于甲肝流行病中,復(fù)患傳染性肝炎,G、PT高達400U,服中藥七帖后降至50u,又服七帖恢復(fù)正常。(所服方見“肝炎雜說”篇)
患者愈后胃病及肝炎均未復(fù)發(fā),且感冒、咽痛等癥亦少見。二年后攝片復(fù)查,僅有輕度胃炎,胃竇炎及胃小彎潰瘍皆已消失。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于溫病、報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慢性胃炎(包括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胃竇炎等。)為西醫(yī)學(xué)病名,中醫(yī)學(xué)無有相對應(yīng)之疾病名稱。且本病缺乏特異性癥狀,甚至不少患者竟毫無癥狀可見。中醫(yī)治病,不如西醫(yī)須經(jīng)理化檢驗,中醫(yī)每以癥狀體征為其主要依據(jù),故無癥狀患者易被忽略。部分病人出現(xiàn)消化不良癥狀,可見中皖飽脹、噯氣等癥,稍重者則有食欲減退,伴嘔吐之患者,余所見不多,但泛惡者亦常有之。
余臨證所見之慢性胃炎患者中,最多氣陰兩虛而兼肝胃郁熱證候,故其舌體較薄較小,舌色淡紅中略偏于紅,苔則薄白稍干。脈象細小,或弦細,或細澀,偶可見細而帶數(shù)者。
本病辨證略如上述,而其治法宜兩調(diào)氣陰,兼和肝胃。余抉擇諸方,選用嚴用和之“橘皮竹茹湯”,隨證加減,常常得心應(yīng)手。
古方“橘皮竹茹湯”傳有兩方:一見于仲景之《金匱要略》,由橘皮、竹茹、人參、甘草、生姜、大棗六味組成,為治噦逆之劑。另有一首見于嚴用和之《濟生方》,藥味較前方多,實由前方加味而成。方由橘皮、竹茹、人參、甘草、半夏、麥冬、赤茯苓、枇杷葉、姜棗組成。以治久病虛贏,嘔逆不已;或吐瀉之后,胃虛呃逆。汪讱庵曰:“此是陽明胃藥也。胃火上沖,肝膽之火助之,肺金之氣不得下降,故嘔。竹茹、枇杷葉、麥門冬,皆能清肺而和胃,肺金清則肝氣亦平矣。二陳所以散逆氣;赤茯苓所以降心火;生姜嘔家之圣藥;久病虛贏,故人參、甘草、大棗扶其胃氣也?!蓖羰蠈Υ朔街屃x,尚能符合今時胃炎中之氣陰兩虛兼見肺、肝、胃稍有郁熱者之病機,故余見此證,每以此方加減投之,獲效甚佳。且此方運用時,不必泥于嘔吐一證,只須辨證明確,無嘔吐者用之同樣有效。惟不嘔者可去姜棗,加入所需藥物。方中赤茯苓余每以白茯苓易之,取其和中也。胃陰不足者,人參(或黨參)改用太子參。胃津虧損者,去人參、半夏,而北沙參、川石斛、玉竹、白芍之類均可加入,或合入葉氏養(yǎng)胃湯,或參酌沙參麥冬湯意亦可,總在契合病機,藥隨證用則得矣。下附病例一則:
青年周某,1980年前后應(yīng)征入伍,繼因胃病退役回滬。自覺胃脘時痛,納食不振,形瘦面黑,深以為慮。1984年11月在區(qū)中心醫(yī)院攝片,確診為“胃小彎潰瘍”及“胃竇炎”。屢服西藥及中成藥,終未獲得可靠療效,且咽痛、感冒、牙齦炎等癥
常與脘痛錯雜而見。至1987年1月病情加重:脘痛而外,常作頭暈嘔吐,所吐之物為飲食及粘痰,時帶血絲。痛時胃中有似翻江倒海,自覺攪動不已。大便不實,泛惡而不泛酸。至此始來余處就診。余診得脈弦?guī)Щ?,舌質(zhì)紅苔薄凈。予《濟生方)之橘皮竹茹湯:
黨參9g、炙甘草3g、陳皮6g、竹茹9g、麥門冬9g、姜半夏9g、茯苓9g、枇杷葉9g、(包)生姜二片大棗7枚
后即以此方隨證加入黃連、石斛等味,服三十帖,諸癥漸解。
按:此例患者,初起證情并不復(fù)雜,因循失治,漸至痰熱孳生于胃脘,上逆則頭暈嘔吐,下行則大便不實。胃熱上熏,則咽痛、齦腫,蓋咽喉為肺胃之門戶,而“齒為腎之余,齦為胃之絡(luò)”也。故以橘皮竹茹湯清消脘中痰熱,佐以益氣扶中,藥病相當(dāng),故諸證漸蠲。胃火亢盛時,稍參黃連之苦泄,即得其平。
至1988年3月于甲肝流行病中,復(fù)患傳染性肝炎,G、PT高達400U,服中藥七帖后降至50u,又服七帖恢復(fù)正常。(所服方見“肝炎雜說”篇)
患者愈后胃病及肝炎均未復(fù)發(fā),且感冒、咽痛等癥亦少見。二年后攝片復(fù)查,僅有輕度胃炎,胃竇炎及胃小彎潰瘍皆已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