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春溫夏熱秋清涼,冬氣冷冽令之常,傷之四時皆正病,非時有氣疫為殃。應冷反溫冬溫病,應溫反冷寒疫傷,瘟疫長幼相傳染,須識歲氣汗攻良。
【注】冬病傷寒,春病傷風,夏病暑病,秋病瘧疾,皆四時正令之常病也。若春應暖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疫為殃也。冬應冷反溫而病傷寒者,名曰冬溫。春應溫反寒而病傷寒者,名曰寒疫。若一時之氣不正,長幼皆病,互相傳染,名曰瘟疫。凡治此病,須識歲氣太過不及,六淫勝復,人之強弱,臟之寒熱,量其輕重,或汗或攻。輕以劉完素之雙解散,重以李杲之二圣救苦丸,隨證施治可也。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春溫夏熱秋清涼,冬氣冷冽令之常,傷之四時皆正病,非時有氣疫為殃。應冷反溫冬溫病,應溫反冷寒疫傷,瘟疫長幼相傳染,須識歲氣汗攻良。
【注】冬病傷寒,春病傷風,夏病暑病,秋病瘧疾,皆四時正令之常病也。若春應暖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疫為殃也。冬應冷反溫而病傷寒者,名曰冬溫。春應溫反寒而病傷寒者,名曰寒疫。若一時之氣不正,長幼皆病,互相傳染,名曰瘟疫。凡治此病,須識歲氣太過不及,六淫勝復,人之強弱,臟之寒熱,量其輕重,或汗或攻。輕以劉完素之雙解散,重以李杲之二圣救苦丸,隨證施治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