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查古籍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⒅芯碚撾s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jì) 262 方。
伏熱在胃,令人胸滿氣逆,逆則噦;若大下后,胃中虛冷,亦致噦也。
溫病有熱,飲水暴冷 ,茅根葛根湯。
茅根 葛根(各半升)
水四升,煮二升,去滓,溫飲一盞。
溫病熱未除,重被暴寒,寒毒入胃,蘊(yùn)結(jié)不散變 ,梓皮飲子。
單煮梓皮汁,稍稍飲之佳。
溫病積飲冷,冷結(jié)胃中,熱入腎中,變壯熱大 者,服梓皮湯。夫腎中有熱者,病瘥后,足心皮喜剝脫去,頭發(fā)禿落,是其證也。
溫病胃冷變 ,茅根橘皮湯。
白茅根(半升) 橘皮(一兩半) 桂枝 葛根(各一兩)
咀,水三升,煎去半,去滓,溫飲一盞, 止停后服。微有熱,減桂半兩。(微有熱,宜去桂,加生姜二兩。)
溫病有熱,飲水暴冷 ,枇杷茅根湯。
枇杷葉 茅根(各半升)
水四升,煮去半,去滓,稍熱飲之一二盞。(以上四方,皆不可作煮散。)
溫病者,此熱入腎,腎臟惡燥,熱盛則腎燥,腎燥故渴,引飲而自救也。
葳蕤湯療冬溫,及春月中風(fēng)傷寒,發(fā)熱,頭眩痛,咽干舌強(qiáng),胸中痛,心胸痞滿,腰背強(qiáng)。
葳蕤 白薇 麻黃 獨(dú)活 大杏仁(生) 芎 甘草 青木香 葛根(各一兩) 石膏(一兩半)
咀,水五升,煎二升半,去滓,飲一盞,通口服之,取汗。若一寒一熱者,加樸硝半兩,大黃一兩半,樸硝末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