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瀉熱,涼血
苦堅腎,寒涼血。入陽明(胃,大腸)血分。
治熱毒血痢(仲景治熱痢,有白頭翁湯合黃連、黃柏、秦皮。東垣曰∶骨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痢則下焦虛,故以純苦之劑堅之),溫瘧寒熱,齒痛骨痛(腎主齒骨,齦屬陽明),鼻衄禿瘡,瘰 疝瘕,血痔偏墜(搗敷患處)。明目消疣。
有風反靜,無風則搖,近根外有白茸。得酒良。
《醫(yī)學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國彭(鐘齡)著。五卷。總結(jié)了辨證施治的八綱、八法、因證立方,條分縷析,多為臨床心得之語。末附《外科十法》。
《醫(yī)學正傳》(公元 1515 年)明.虞摶(天民)著。八卷。分門論證,以朱震亨的學說為主,參以張仲景、孫思邈、李杲之說,并結(jié)合抒發(fā)己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瀉熱,涼血
苦堅腎,寒涼血。入陽明(胃,大腸)血分。
治熱毒血痢(仲景治熱痢,有白頭翁湯合黃連、黃柏、秦皮。東垣曰∶骨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痢則下焦虛,故以純苦之劑堅之),溫瘧寒熱,齒痛骨痛(腎主齒骨,齦屬陽明),鼻衄禿瘡,瘰 疝瘕,血痔偏墜(搗敷患處)。明目消疣。
有風反靜,無風則搖,近根外有白茸。得酒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