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火候。
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此寒熱二字必倒誤。乃表有寒,里有熱也。觀下條“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辫忚徔勺C?!痘钊藭纷鞅砝镉袩?,亦未穩(wěn)。白虎湯主之。
傷寒脈滑而厥者,熱厥。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難以轉(zhuǎn)側(cè),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以上皆陽明熱癥之在經(jīng)者,以三陽統(tǒng)于陽明也。但身重腹?jié)M,則似風濕,宜用術(shù)附∶面垢譫語,則似胃實,宜用承氣。此處一惑,生死立判,如何辨別,全在參觀脈癥,使有顯據(jù),方不誤投。發(fā)汗則譫語;陽從此越。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陰從此脫。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自汗則熱氣盛于經(jīng),非石膏不治。
按∶亡陽之癥有二,下焦之陽虛飛越于外,而欲上脫,則用參附等藥以回之;上焦之陽盛,逼陰于外,而欲上泄,則用石膏以收之,同一亡陽,而治法迥殊,細審之自明,否則死生立判。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火候。
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此寒熱二字必倒誤。乃表有寒,里有熱也。觀下條“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辫忚徔勺C?!痘钊藭纷鞅砝镉袩?,亦未穩(wěn)。白虎湯主之。
傷寒脈滑而厥者,熱厥。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難以轉(zhuǎn)側(cè),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以上皆陽明熱癥之在經(jīng)者,以三陽統(tǒng)于陽明也。但身重腹?jié)M,則似風濕,宜用術(shù)附∶面垢譫語,則似胃實,宜用承氣。此處一惑,生死立判,如何辨別,全在參觀脈癥,使有顯據(jù),方不誤投。發(fā)汗則譫語;陽從此越。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陰從此脫。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自汗則熱氣盛于經(jīng),非石膏不治。
按∶亡陽之癥有二,下焦之陽虛飛越于外,而欲上脫,則用參附等藥以回之;上焦之陽盛,逼陰于外,而欲上泄,則用石膏以收之,同一亡陽,而治法迥殊,細審之自明,否則死生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