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shù)及生平經(jīng)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xué)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nèi)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刀割等法,都切實可行。
瀉,消肉積
咸苦辛熱,有毒。消食破瘀。治噎膈癥瘕,去目翳 肉,暖子宮,助陽道(性大熱,能爛五金?!侗静荨贩Q其能化人心為血,亦甚言不可多服耳。凡煮硬肉,投少許即易爛,故治噎膈、癥瘕、肉積有殊功?!峨u峰方》云∶人之臟腑,多因觸冒成病,而脾胃最易受觸。飲食過多,則停滯難化。冷熱不調(diào),則嘔吐瀉痢,而膏梁者為尤甚??诟共还?jié),須用消化藥。
或言飲食既傷于前,難以毒藥反攻其后,不使 砂、巴豆等,只用曲、柏之類。不知古今立方用藥,各有主對。曲、柏只能消化米谷,如傷肉食,則非 砂、阿魏不能治也;如傷魚、蟹,須用橘葉、紫蘇、生姜;傷菜果,須用丁香、桂心;傷水飲,須用牽牛、芫花,必審所傷之因,對用其藥,則無不愈。其間多少,則隨患人氣血以增損之而已。又有虛人沉積,不可直取,當(dāng)以蠟匱其藥,蓋蠟?zāi)芫昧裟c胃,又不傷氣,能消磨至盡也。又有脾虛飲食遲化者,正宜助養(yǎng)脾胃,自能消磨,更不須用消導(dǎo)藥耳。病久積而成癥瘕者,須用三棱、鱉甲之類。寒冷成積者,輕則附子、濃樸;重則礬石、硫黃。瘀血結(jié)塊者,則用大黃、桃仁之類,用者詳之)。出西戎。乃鹵液結(jié)成,狀如鹽塊,置冷濕處即化。白凈者良。水飛過,醋煮,干如霜用(畏醋)。忌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