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太陽病。項背強KTKT。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無汗。外臺。作反汗不出四字。風下。可發(fā)汗篇。
及玉函。外臺。有者字。)〔方〕無汗者。以起自傷寒。故汗不出。乃上編有汗之反對。風寒之辨別也。惡風。乃惡寒之互文。風寒皆通惡。而不偏有無也?!参骸称浔骘L寒。亦重有汗無汗。亦不以畏惡風寒多少為準。畏惡風寒。不過兼言互言。以參酌之云耳。
葛根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jié)○外臺。作四兩)桂枝(二兩去皮○外臺。作桂心)生姜(三兩切)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成本。有切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味下。玉函。成本。有咀二字。外臺。有切字。白沫。玉函。千金翼。外臺。作上沫。成本。只作去沫。似汗下。玉函。成本。千金翼。有不須啜粥四字。外臺。有出不須吃熱粥助藥發(fā)九字。成本。無諸湯皆仿此五字。)〔柯〕KTKT更甚于項強。而無汗不失為表實。脈浮不緊數(shù)。是中于鼓動之陽風。故以桂枝湯為主。而加麻葛。以攻其表實也。葛根味甘氣涼。能起陰氣而生津液。滋筋脈而舒其牽引。故以為君。麻黃生姜。能開玄府腠理之閉塞。祛風而去汗。故以為臣。寒熱俱輕。故少佐桂芍。同甘棗以和里。此于麻桂二湯之間。衡其輕重。而為調(diào)和表里之劑也。葛根與桂枝。同為解肌和里之劑。故有汗無汗。下利不下利。皆可用。與麻黃專于治表者不同。東垣用藥分經(jīng)。不列于太陽。
而列于陽明。易老云。未入陽明者。不可服。豈二子未讀仲景書耶。喻氏謂仲景不用于陽明??滞鼋蛞骸Ec本草生津之說左矣。桂枝湯啜粥者。因無麻黃之開。而有芍藥之斂??中坝胁槐M。故假谷氣以逐之。此汗生于谷也。〔喻〕設(shè)以麻黃本湯加葛根。大發(fā)其汗。將無項背強KTKT者。變?yōu)榻?jīng)脈振搖動惕乎。此仲景之所為精義入神也。
絳雪園古方選注曰。即桂枝湯。加麻黃。倍葛根。以去營實。小變麻桂之法也。獨是葛根麻黃。治營衛(wèi)實。
芍藥桂枝。治營衛(wèi)虛。方中虛實互復者。其微妙在法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后納諸藥。則是發(fā)營衛(wèi)之汗為先。
而固表收陰襲于后。不使熱邪傳入陽明也。故仲景治太陽病未入陽明者。用以驅(qū)邪。斷入陽明之路。若陽明正病中。未嘗有葛根之方。東垣易老謂葛根是陽明經(jīng)主藥。誤矣。
案錢氏欲麻黃湯中加葛根。名麻黃加葛根湯。以與桂枝加葛根湯。兩方并峙。遂以去方中之芍藥為說。然仍有姜棗。而無杏仁。未得為麻黃加葛根湯。其說不可從矣。
外臺秘要。延年秘錄。解肌湯。主天行二三日。頭痛壯熱。
于本方。去生姜。加黃芩二兩。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原注】一云用后第四方?!鹩窈?。無者字。下字。脈經(jīng)。
作太陽與陽明合病。而自利不嘔者。屬葛根湯證。千金翼注。一云。用后葛根黃芩黃連湯。)〔成〕傷寒。有合病。有并病。本太陽病不解。并于陽明者。謂之并病。二經(jīng)俱受邪。相合病者。謂之合病。合病者。邪氣甚也。太陽陽明合病者。與太陽少陽合病。陽明少陽合病。皆言必自下利者。以邪氣并于陰。
則陰實而陽虛。邪氣并于陽。則陽實而陰虛。寒邪氣甚??陀诙?。二陽方外實。而不主里。則里氣虛。故必下利。與葛根湯。以散經(jīng)中甚邪。
〔鑒〕太陽與陽明合病者。謂太陽之發(fā)熱。惡寒無汗。與陽明之煩熱不得眠等證。同時均病。表里之氣。升降失常。故下利也。治法解太陽之表。表解而陽明之里自和矣?!卜健潮?。定然之詞。自。謂自然而然也。傷寒無他故。自然而然下利者。太陽陽明合病。經(jīng)中之邪熱甚。胃氣弱不化谷不厘清。雜迸而走注。所以謂之必也。
但以葛根湯。散經(jīng)中之寒邪。而以不治治利也?!渤獭澈喜≈C。凡太陽之頭痛惡寒等證。與陽明之喘渴胸滿等證。同時均發(fā)。無有先后也。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并病亦如是看。仍須兼脈法斷之。
明理論曰。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太陽與少陽合病。必自下利。黃芩湯主之。陽明與少陽合病。必自下利。大承氣湯主之。三者皆合病下利。一者發(fā)表。一者攻里。一者和解。所以不同也。下利家。何以明其寒熱邪。且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臟寒故也。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也。故大便溏。小便自可者。
此為有熱。自利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此為有寒。惡寒脈微。自利清谷。此為有寒。發(fā)熱后重。泄色黃赤。此為有熱。皆可理其寒熱也。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玉函。無太陽以下六字。接上條。)〔成〕邪氣外甚。陽不主里。里氣不和。氣下而不上者。但下利而不嘔。里氣上逆而不下者。但嘔而不下利。與葛根湯。以散其邪。加半夏。以下逆氣。
葛根加半夏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jié)○玉函。作二兩。成本。有湯泡去黃汁焙干稱八字)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生姜(二兩切○可發(fā)汗篇。成本。及諸家。并作三兩。是)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
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白。玉函。作上。)〔汪〕愚以既云嘔矣。其人胸中能免滿逆之證乎。湯中半夏。固宜加矣。而甘草大棗之甘。能不相礙乎。
或云。方中止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已有生姜三兩。復加半夏半升。于嘔家又何礙。斯言實合仲景用藥之旨。
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原注】促一作縱○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作遂利不止。脈上。有其字。)〔成〕桂枝證者。邪在表也。而反下之。虛其腸胃。為熱所乘。遂利不止。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里則見陰脈。下利脈微遲。邪在里也。促為陽盛。雖下利而脈促者。知表未解也。病有汗出而喘者。為自汗出而喘也。
即邪氣外甚所致。喘而汗出者。為因喘汗出也。即里熱氣逆所致。與葛根黃芩黃連湯。散表邪除里熱。(汪云。
成注。虛其腸胃。此非腸胃真虛證。乃胃有邪熱。下通于腸。而作泄也。)〔錢〕促為陽盛。下利則脈不應(yīng)促。
以陽邪熾盛。故脈加急促。是以知其邪尚在表而未解也。然未若協(xié)熱下利之表里俱不解。及陽虛下陷。陰邪上結(jié)。而心下痞硬。故但言表而不言里也。〔柯〕邪束于表。陽擾于內(nèi)。故喘而汗出。利遂不止者。所謂暴注下迫。皆屬于熱。與脈弱而協(xié)熱下利不同。此微熱在表。而大熱入里。固非桂枝芍藥所能和。濃樸杏仁所宜加矣。
〔鑒〕協(xié)熱利二證。以脈之陰陽。分虛實主治。固當矣。然不可不辨其下利之粘穢鴨溏。小便或白或赤。脈之有力無力也。〔錫〕案下后發(fā)喘汗出。乃天氣不降。地氣不升之危證。宜用人參四逆輩。仲景用葛根黃芩黃連者。
專在表未解一句。
傷寒類方曰。促有數(shù)意。邪猶在外。尚未陷入三陰。而見沉微等證象。故不用理中等法。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千金。外臺。作葛根黃連湯。)葛根(半斤○外臺。作八兩。)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成本。作二兩。外臺。有切字。)黃連(三兩○外臺。有金色者三字。)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味下。玉函。有咀字。外臺。有切字。二升下。外臺。有掠去沫三字。)〔柯〕君氣輕質(zhì)重之葛根。以解肌而止利。佐苦寒清肅之芩連。以止汗而除喘。用甘草以和中。先煮葛根。后納諸藥。解肌之力優(yōu)。而清中之氣銳。又與補中逐邪之法迥殊矣。
古方選注曰。是方。即瀉心湯之變。治表寒里熱。其義重在芩連。整肅里熱也。
傷寒類方曰。因表未解。故用葛根。因喘汗而利。故用芩連之苦。以泄之堅之。芩連甘草。為治痢之主藥。
太陽病。頭痛發(fā)熱。身疼腰痛。骨節(jié)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
身疼。作身體疼。千金。惡風。作惡寒。外臺。作傷寒頭疼腰痛。身體骨節(jié)疼。發(fā)熱惡風汗不出而喘。)〔柯〕太陽主一身之表。風寒外束。陽氣不伸。故一身盡疼。太陽脈抵腰中。故腰痛。太陽主筋。所生病。
諸筋者皆屬于節(jié)。故骨節(jié)疼痛。從風寒得。故惡風。風寒客于人。則皮毛閉。故無汗。太陽為諸陽主氣。陽氣郁于內(nèi)。故喘。太陽為開。立麻黃湯以開之。諸證悉除矣。麻黃八證。頭痛發(fā)熱惡風。同桂枝癥。無汗身疼。
同大青龍癥。本癥。重在發(fā)熱身疼。無汗而喘。本條不冠傷寒。又不言惡寒。而言惡風。先輩言麻黃湯主治傷寒。不治中風。似非確論。蓋麻黃湯。大青龍湯。治中風之重劑。桂枝湯。葛根湯。治中風之輕劑。傷寒可通用之。非主治傷寒之劑也?!插X〕惡風。雖或可與惡寒互言。然終是營傷衛(wèi)亦傷也。何則。衛(wèi)病則惡風。營居衛(wèi)內(nèi)。寒已入營。豈有不從衛(wèi)分而入者乎。故亦惡風也。〔鑒〕無汗者。傷寒實邪。腠理閉密。雖發(fā)熱而汗不出。不似中風虛邪發(fā)熱。而汗自出也。
案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麻黃。主治中風傷寒頭痛。病源候論曰。夫傷寒病者。起自風寒。入于腠理。與精氣分爭。
營衛(wèi)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氣在孔竅皮膚之間。故病者頭痛惡寒。腰背強重。此邪氣在表。發(fā)汗則愈。夫麻黃發(fā)汗。而主中風。既言傷寒。而又言起自風寒。乃傷寒中風。可互為外感之稱。亦不可鑿鑿以汗之有無。惡之風寒。傷之營衛(wèi)。為之差別也。
麻黃湯方麻黃(三兩去節(jié))桂枝(二兩去皮○正脈本。作三兩。非)甘草(一兩炙○千金翼。作二兩)杏仁(七十第。去皮尖。○第。成本。作個。第。乃之訛。玉函。千金翼。作枚。去上。成本。有湯字。尖下。
千金翼。有兩仁者三字。外臺。作去皮尖兩人碎。千金云。喘不甚。用五十枚。)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味下。玉函。有咀字。外臺。有切字。玉函。作溫覆出汗。)〔錢〕李時珍云。津液為汗。汗即血也。在營則為血。在衛(wèi)則為汗。夫寒傷營。營血內(nèi)澀。不能外通于衛(wèi)。
衛(wèi)氣閉固。津液不行。故無汗發(fā)熱而憎寒。夫風傷衛(wèi)。衛(wèi)氣受邪。不能內(nèi)護于營。營氣虛弱。津液不固。故有汗發(fā)熱而惡風。然風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衛(wèi)氣。包羅一身。天之象也。證雖屬乎太陽。而肺實受邪氣。其證。時兼面赤怫郁。咳嗽痰喘。胸滿諸證者。非肺病乎。蓋皮毛外閉。則邪熱內(nèi)攻。
而肺氣郁。故用麻黃甘草。同桂枝引出營分之邪。達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氣。是則麻黃湯。雖太陽發(fā)汗重劑。實為發(fā)散肺經(jīng)火郁之藥也。
瀕湖此論。誠千古未發(fā)之秘。唯桂枝為衛(wèi)分解肌之藥。而能與麻黃同發(fā)營分之汗者。以衛(wèi)居營外。寒邪由衛(wèi)入營。故脈陰陽俱緊。陽脈緊。則衛(wèi)分受邪。陰脈緊。則邪傷營分。所以欲發(fā)營內(nèi)之寒邪。先開衛(wèi)間之出路。方能引邪由營達衛(wèi)。汗出而解也。后人有用麻黃而監(jiān)之以桂枝。見節(jié)制之妙。更有馭六馬而執(zhí)轡唯謹。恒虞其泛軼之說。豈理也哉。〔柯〕此方。治風寒在表。頭痛項強。發(fā)熱身痛。腰痛骨節(jié)煩疼。惡風惡寒。無汗胸滿而喘。
其脈浮緊浮數(shù)者。此為開表逐邪發(fā)汗之峻劑也。此湯入胃。行氣于玄府。輸精于皮毛。斯毛脈合精。而溱溱汗出。在表之邪。其盡去而不留。痛止喘平。寒熱頓解。不煩啜粥而藉汗于谷也。其不用姜棗者。以生姜之性。
橫散解肌。礙麻黃之上升。大棗之性。滯泥于膈。礙杏仁之速降。此欲急于直達。稍緩則不迅。橫散則不峻矣。
若脈浮弱。汗自出者?;虺呙}微遲者。是桂枝所主。非此方所宜也?!茶b〕庸工不知其制在溫覆取汗。若不溫覆取汗。則不峻也。遂謂麻黃專能發(fā)表。不治他病。孰知此湯合桂枝湯。名麻桂各半湯。用以和太陽留連未盡之寒熱。去杏仁加石膏。合桂枝湯。名桂枝二越婢一湯。用以解太陽熱多寒少之寒熱。若陽盛于內(nèi)。無汗而喘者。
又有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以解散太陰肺家之邪。若陰盛于內(nèi)。而無汗者。又有麻黃附子細辛甘草湯。以溫散少陰腎家之寒。金匱要略。以此方去桂枝。千金方。以此方桂枝易桂。皆名還魂湯。用以治邪在太陰。卒中暴厥??卩錃饨^。下咽奏效。而皆不溫覆取汗。因是而知麻黃湯之峻與不峻。在溫覆與不溫覆也。此仲景用方之心法。豈常人之所得而窺耶。
傷寒類方曰。此痛處比桂枝癥。尤多而重。因營衛(wèi)俱傷故也。惡風無汗而喘者。乃肺氣不舒之故。麻黃治無汗。杏仁治喘。桂枝甘草。治太陽諸證。無一味不緊切。所以謂之經(jīng)方。
柯氏曰。予治冷風哮。與風寒濕三氣成痹等證。用此輒效。非傷寒一證可拘也。
外臺。深師麻黃湯。療新久咳嗽唾膿血。連年不瘥。晝夜肩息。
于本方。去杏仁。加大棗。
又療上氣咳嗽。喉中水雞鳴。唾膿血腥臭。麻黃湯。
于本方。加生姜。
圣惠方。解肌散。治小兒傷寒發(fā)熱。四肢煩疼。
于本方。加大黃芍藥。
和劑局方。三拗湯。治感冒風邪。鼻塞聲重。語音不出?;騻L傷冷。頭痛目眩。四肢拘倦??人远嗵?。
胸滿氣短。
于本方。去桂。三味生用。加生姜。(麻黃。不去節(jié)。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直指方。加減麻黃湯。治肺感寒邪咳嗽。
于本方。加陳皮半夏紫蘇葉生姜。
舒氏女科要訣曰。會醫(yī)一產(chǎn)婦。發(fā)動六日。兒已出胞。頭已向下。而竟不產(chǎn)。醫(yī)用催生諸方。又用催生靈符。又求靈神爐丹。俱無效。延予視之。其身壯熱無汗。頭項腰背強痛。此太陽寒傷營也。法主麻黃湯。作一大劑投之。令溫覆。少頃得汗。熱退身安。乃索食。食訖豁然而生。此治其病。而產(chǎn)自順。上乘法也。
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wèi)。寒則傷營。營衛(wèi)俱病。骨節(jié)煩疼??砂l(fā)其汗。宜麻黃湯。
(案此一條。出宋版可汗篇。及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正是本論原文。當在太陽篇中。今本系于脫漏。故諸注家未有解釋者。錢氏云。
寒已入營。豈有不從衛(wèi)分而入者乎。的與此條符矣。乃知麻黃桂枝之別。在表之虛實。而不在于風寒營衛(wèi)之分。
得此條而甚明。故揭于此?!鹩职复藯l。出辨脈法。脈上。有寸口二字。無宜麻黃湯四字。汗下。有也字。)〔柯〕風寒本自相因。必風先開腠理。寒得入于經(jīng)絡(luò)。營衛(wèi)俱傷。則一身內(nèi)外之陽不得越。故骨肉煩疼。
脈亦應(yīng)其象。而變見于寸口也。緊為陰寒。而從浮見。陰盛陽虛。汗之則愈矣。脈法以浮為風。緊為寒。故提綱以脈陰陽俱緊者。名傷寒。大青龍脈。亦以浮中見緊。故名中風。則脈但浮者。正為風脈。宜麻黃湯。是麻黃湯。固主中風脈癥矣。麻黃湯癥。發(fā)熱骨節(jié)疼。便是骨肉煩疼。即是風寒兩傷。營衛(wèi)俱病。先輩何故以大青龍。治營衛(wèi)兩傷。麻黃湯。治寒傷營而不傷衛(wèi)。桂枝湯。治風傷衛(wèi)而不傷營。曷不以桂枝癥之惡寒。麻黃癥之惡風。一反勘耶。要之冬月風寒。本同一體。故中風傷寒。皆惡風惡寒。營病衛(wèi)必病。中風之重者。便是傷寒。
傷寒之淺者。便是中風。不必在風寒上細分。須當在有汗無汗上著眼耳。
案柯氏注本。以辨脈此條。移于麻黃癥條內(nèi)。其釋義如是??芍^發(fā)千古之秘。超越諸注。因亦移為本條之注。本事方曰。寒傷營。則寒邪入陰血。而營行脈中者也。寒邪居脈中。非特營受病。邪自內(nèi)作。則并與衛(wèi)氣犯之。久則浸淫及骨。是以汗不出而熱。仲景以麻黃發(fā)其汗。又以桂枝甘草。助其發(fā)散。欲滌除內(nèi)外之邪。
營衛(wèi)之病爾。大抵二藥皆發(fā)汗。而桂枝則發(fā)其衛(wèi)之邪。麻黃并營衛(wèi)治之。亦自有深淺也。何以驗之。第一卷云。
寸口脈浮而緊云云。是知傷寒脈浮緊者。營衛(wèi)俱病也。麻黃湯中。并用桂枝。此仲景之意也?!鸢冈S氏此說。
與柯氏之意符矣。不知柯豈不讀本事方耶。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成本。玉函。湯下。有主之二字。非。)〔成〕陽受氣于胸中。喘而胸滿者。陽氣不宣發(fā)。壅而逆也。心下滿腹?jié)M。皆為實。當下之。此以為胸滿非里實。故不可下。雖有陽明。然與太陽合病為屬表。是與麻黃湯發(fā)汗。〔汪〕喘而胸滿。則肺氣必實而脹。
所以李東璧云。麻黃湯。雖太陽發(fā)汗重劑。實為發(fā)散肺經(jīng)火郁之藥。彼蓋以喘而胸滿。為肺有火邪實熱之證。
湯中有麻黃杏仁。專于泄肺利氣。肺氣泄利。則喘逆自平。又何有于陽明之胸滿邪?!插X〕胸滿者。太陽表邪未解。將入里而猶未入也。以陽明病。而心下硬滿者。尚不可攻。攻之遂利不止者死。況太陽陽明合病乎。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shè)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以去。玉函。千金翼。作已去。脈上。玉函。千金翼。有其字。外已解也。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作此為外解。
○原本。有小柴胡湯。今詳后九十五條。小柴胡證候。并加減法悉具。故省之。)〔鑒〕太陽病十日以上無他證。脈浮細而嗜臥者。外邪已解。不須藥也。設(shè)有胸滿脅痛等證。則知少陽之外邪未解。故與小柴胡湯和之。若脈但浮不細。而有頭痛發(fā)熱。惡寒無汗等證。則仍是太陽之外邪未解。當與麻黃湯汗之。案論中脈浮細。太陽少陽脈也。脈弦細。少陽脈也。脈沉細。少陰脈也。脈浮細。身熱嗜臥者。陽也。脈沉細。身無熱嗜臥者。陰也。脈緩細。身和嗜臥者。已解也。是皆不可不察也。〔程〕脈浮細而嗜臥者。
較之少陰為病之嗜臥。脈浮則別之。較之陽明中風之嗜臥。脈細又別之。脈靜神恬。解證無疑矣。設(shè)于解后。
尚見胸滿脅痛一證。則浮細自是少陽本脈。嗜臥為膽熱入而神昏。宜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彼已現(xiàn)麻黃湯脈。自應(yīng)有麻黃湯證符合之??v嗜臥依然。必不胸滿脅痛可知?!仓尽秤薨感〔窈鷾B辄S湯。不過假此以明太少之由樞而外。從外而表。非真與之。故曰設(shè)也。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千金。太陽中風。作中風傷寒。玉函。脈經(jīng)。千金。身下。有體字。不汗出。千金。外臺。作汗不出。玉函。脈經(jīng)。煩躁下。有頭痛二字。無厥逆之逆。成本。逆也下。更有大青龍湯主之六字。方氏。根據(jù)黃仲理。改真武湯。并非。)〔成〕此中風見寒脈也。浮則為風。風則傷衛(wèi)。緊則為寒。寒則傷營。營衛(wèi)俱病。故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也。
風并于衛(wèi)者。為營弱衛(wèi)強。寒并于營者。為營強衛(wèi)弱。今風寒兩傷。則營衛(wèi)俱實。故不汗出而煩躁也。與大青龍湯發(fā)汗。以除營衛(wèi)風寒。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為營衛(wèi)俱虛。反服青龍湯。則必亡陽?;蛏誓娼钐枞?。
此治之逆也?!灿鳌程斓赜粽?。得雨則和。人身煩躁。得汗則解。大青龍湯證。為太陽無汗而設(shè)。與麻黃湯證何異。因有煩躁一證兼見。則非此法不解?!渤獭趁}則浮緊。證則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明是陰寒在表。郁住陽熱之氣在經(jīng)。而生煩熱。熱則并擾其陰而作躁??偸顷枤忖鲇舨坏迷街?。此湯。寒得麻黃湯之辛熱而外出。熱得石膏之甘寒而內(nèi)解。龍升雨降。郁熱頓除矣。然此非為煩躁設(shè)。為不汗出之煩躁設(shè)。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雖有煩躁證。乃少陰亡陽之象。全非汗不出而郁蒸者比也?!插a〕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
此陰陽表里俱虛。故不可服。服之則陽亡而厥逆矣。陽氣者。柔則養(yǎng)筋。血氣盛則充膚熱肉。今虛則筋無所養(yǎng)。
肉無以充。故筋惕而肉。此治之逆也。
案外臺秘要。引古今錄驗。載本條。方后。張仲景傷寒論云。中風見傷寒脈者。可服之?;钊藭?。蓋發(fā)熱惡風煩躁。手足溫。為中風候。脈浮緊為傷寒脈。是中風見寒脈也。大青龍湯治病。與麻黃湯證相似。但病尤重。而又加煩躁者。大抵感外風者為中風。感寒冷者為傷寒。故風則傷衛(wèi)。寒則傷營。桂枝主傷衛(wèi)。麻黃主傷營。大青龍主營衛(wèi)俱傷故也。此成氏注解所原。其來久矣。
然風寒營衛(wèi)兩傷。尤不可信據(jù)。何則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者。傷寒之候。煩躁。亦非中風之候。
雖曰太陽中風。并無中風之候證。蓋中風二字。諸家紛紜。無有的據(jù)顯證。故姑置之闕疑之例而可已?;钊嗽?。
大青龍湯治病。與麻黃湯相似。但病尤重。而又加煩躁者。此乃用此湯之指南。宜無復異議也。
柯氏曰。蓋仲景憑脈辨癥。只審虛實。故不論中風傷寒。脈之緩緊。但于指下有力者為實。脈弱無力者為虛。不汗出而煩躁者。為實。汗出多而煩躁者。為虛。證在太陽而煩躁者。為實。證在少陰而煩躁者。為虛。
實者可服大青龍。虛者便不可服。此最易知也。凡先煩不躁。而脈浮者。必有汗而自解。煩躁而脈浮緊者。必無汗而不解。大青龍湯。為風寒在表。而兼熱中者設(shè)。不是為有表無里而設(shè)。故中風無汗煩躁者??捎?。傷寒而無汗煩躁者。亦可用。蓋風寒本是一氣。故湯劑可以互投。論中有中風傷寒互稱者。如大青龍是也。有中風傷寒兼提者。如小柴胡是也。仲景但細辨脈證而施治。何嘗拘拘于中風傷寒之別其名乎。如既立麻黃湯治寒。
桂枝湯治風。而中風見寒。傷寒見風者。曷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而更用大青龍為主治耶。妄謂大青龍為風寒兩傷營衛(wèi)而設(shè)。不知其為兩解表里而設(shè)。請問石膏之設(shè)。為治風歟。治寒歟。營分藥歟。衛(wèi)分藥歟。只為熱傷中氣。用之治內(nèi)熱也。
內(nèi)臺方議。黃伯榮曰此一證中。全在不汗出。一不字內(nèi)藏機。且此不字。是微有汗。而不能得出。因生煩躁。非若傷寒之全無汗也。以此不字。方是傷風。此乃古人智深識妙之處?!鸢复苏f難從。然無汗與不汗出。不能無別。況此證陽熱內(nèi)郁。必微有汗。故舉似于斯。
案脈微弱。汗出惡風者。當用桂枝加附子湯??率显?。是桂枝癥。若然則脈當浮緩。今脈微弱。而自汗出者。是表里俱虛。桂枝不中與也。
明理論曰。筋惕肉。非常常有之者。必待發(fā)汗過多亡陽。則有之矣。內(nèi)經(jīng)曰。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發(fā)汗過多。津液枯少。陽氣太虛。筋肉失所養(yǎng)。故惕惕然而跳。然而動也。
汪氏曰。厥逆筋惕肉。乃為大逆之候。末后大青龍湯主之句。黃仲理改作真武湯。方喻二家皆宗之。大誤。蓋此條病。仲景本無救逆之法。末后六字。今從刪。
活人書。引高若訥傷寒類纂云。凡發(fā)汗過多。筋惕肉。振搖動人?;蛱撡?。微汗出。便有此證。俱宜服真武湯救之?!鸢更S仲理之說。原出于此。
大青龍湯方麻黃(六兩去節(jié))桂枝(二兩去皮)杏仁(四十枚去皮尖○枚。成本。作個。千金翼。尖下。有兩仁者三字。)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枚擘○成本。金匱。玉函。千金。并作十二枚。)石膏(如雞子大。碎。○玉函。千金翼。外臺。碎下。有綿裹二字。)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原注】一作逆)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外臺。味下。有切字。取微似汗。玉函。作覆令汗。外臺。作濃覆取微汗。撲之。成本。千金翼。外臺。作粉之。
成本。無若復服三字。遂千金翼。作逆。明理論。亦有一作逆注文?!鹂卤?。汗出多者以下三十二字。移前麻黃湯方后如桂枝法下。注云。此麻黃湯之禁也。)〔柯〕此即加味麻黃湯也。諸證全是麻黃。而有喘與煩躁之不同。喘者是寒郁其氣。升降不得自如。故多杏仁之苦以降氣。煩躁是熱傷其氣。無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質(zhì)沉。其性寒??制鋬?nèi)熱頓除。
而外之表邪不解。變?yōu)楹小6鴧f(xié)熱下利。是引賊破家矣。故必倍麻黃以發(fā)汗。又倍甘草以和中。更用姜棗以調(diào)營衛(wèi)。一汗而表里雙解。風熱兩除。此大青龍。清內(nèi)攘外之功。所以佐桂麻二方之不及也。〔汪〕或問。病人同是服此湯。而汗多亡陽。一則厥逆筋惕肉。一則惡風煩躁不得眠。二者之寒熱。迥然不同。何也。余答云。一則病患脈微弱。汗出惡風。是陽氣本虛也。故服之。則厥逆。而虛冷之證生焉。一則病患脈浮緊。發(fā)熱汗不出而煩躁。是邪熱本甚也。故服之。則正氣雖虛。而邪熱未除。且也厥逆之逆為重。以其人本不當服。而誤服之也。煩躁不得眠。為猶輕。以其人本當服。而過服之也。
傷寒蘊要曰。大青龍湯。治傷寒脈浮緊。頭痛身疼痛。惡寒發(fā)熱。不得汗出。煩躁擾亂不安者。以此汗之。古人以傷寒為汗病。其身熱煩躁。無奈何者。一汗而涼。斯言是也。天之邪氣。自外而入。亦當自外出之。
非汗不能解也。
仲景全書。王文祿曰。大青龍。治風寒外壅。而閉熱于經(jīng)者。故加石膏于發(fā)汗藥中。尤為峻劑。
傷寒類方曰。此合麻黃桂枝越婢三方為一方。而無芍藥。何以發(fā)汗如是之烈。蓋麻黃湯。麻黃用二兩。
而此用六兩。越婢湯。石膏用半斤。此用雞子大一塊。一劑之藥。除大棗。約共十六兩。以今稱計之。亦重三兩有余。則發(fā)汗之重劑矣。雖少加石膏。終不足以相制也。
案溫粉未詳??偛≌?。載肘后。川芎蒼術(shù)。白芷。本零陵香。和米粉粉身。辟溫粉方云。凡出汗大多。
欲止汗。宜此法?;钊藭?。去零陵香。直為溫粉方。錄大青龍湯后。爾后本事方。三因方。明理論等。皆以辟溫粉。為溫粉。不知川芎白芷本蒼術(shù)。能止汗否。吳氏醫(yī)方考。有撲粉方。龍骨。牡蠣。糯米。各等分為末。
服發(fā)汗藥。出汗過多者。以此粉撲之。此方予常用有驗。又傷寒類方曰。此外治之法。論中無溫粉方。后人用牡蠣。麻黃根。鉛粉。龍骨。亦可。又孝慈備覽。撲身止汗法。麩皮。糯米粉。二合。牡蠣。龍骨。二兩。上共為極細末。以疏絹包裹。周身撲之。其汗自止。免致亡陽而死。亦良法也。產(chǎn)寶。粳米散。療產(chǎn)后汗不止。
牡蠣三兩。附子一兩。炮。白粳米粉三升。上為散。攪令勻。汗出敷之。案此亦撲粉之一方也。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fā)之。(玉函。千金翼。者下。有可與二字。程本。張本。作小青龍湯發(fā)之。)〔柯〕寒有重輕。傷之重者。脈陰陽俱緊而身疼。傷之輕者。脈浮緩而身重。亦有初時脈緊漸緩。初時身疼。
繼而不疼者。診者勿執(zhí)一以拘也。然脈浮緊者。必身疼。脈浮緩者。身不疼。中風傷寒皆然。又可謂之定脈定證矣。脈浮緩下。當有發(fā)熱惡寒無汗。煩躁等證。蓋脈浮緩身不疼。見表癥同輕。且身重乍有輕時。見表癥將罷。以無汗煩躁。故合用大青龍。無少陰證。仲景正為不汗出而煩躁之證。因少陰亦有發(fā)熱惡熱。無汗煩躁之證。與大青龍同。法當溫補。若反與麻黃之散。石膏之寒。真陽立亡矣。必細審其所不用。然后不失其所當用也?!茶b〕身輕。邪在陽也。身重。邪在陰也。乍有輕時。謂身重而有時輕也。若但欲寐。身重無輕時。是少陰證也。今無但欲寐。身雖重乍有輕時。則非少陰證。
〔魏〕發(fā)字諸家多置議。然不過發(fā)汗之義耳。不必深言之。反晦也。
舒氏曰。案發(fā)熱惡寒。無汗煩躁。乃大青龍湯之主證也。有其主證。雖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
即可用大青龍湯。然必辨其無少陰證方可用。否則不可用也。
案程氏曰。小青龍湯。坊本。俱作大青龍。余幼讀古本。實是小青龍。觀條中脈證。總非大青龍病。宜世人有傷風兼寒之說。張氏纘論。亦改作小青龍湯。然無明據(jù)。不可從也。且程氏所謂古本。不知何等本。恐是根據(jù)托之言也。
傷寒類方曰。案此條必有誤。脈浮緩。邪輕易散。身不疼。外邪已退。乍有輕時。病未入陰。又別無少陰等癥。此病之最輕者。何以投以青龍險峻之劑。此必別有主方。而誤以大青龍當之者也。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蚩省;蚶??;蛞?。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虼?。小青龍湯主之。(不解。千金。作未解。干嘔發(fā)熱而咳。玉函。千金翼。作咳而發(fā)熱。玉函。脈經(jīng)。千金。少腹。作小腹。喘上。有微字。程本。噎。作噫。)〔成〕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飲。則水寒相搏。肺寒氣逆。故干嘔發(fā)熱而咳。針經(jīng)曰。形寒飲冷則傷肺。
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此之謂也。與小青龍湯。發(fā)汗散水。水氣內(nèi)漬。則所傳不一。故有或為之證。隨證增損。以解化之?!插X〕傷寒表不解。謂頭痛項強。發(fā)熱體痛。無汗之證。未得汗解也。心下。
心之下。胃脘之分也。水氣。水飲之屬也。干嘔發(fā)熱。太陽表證也。喘咳。水寒傷肺而氣逆也。以肺主皮毛。
寒邪在表。水氣停蓄。故傷肺氣也?;蚶摺K镉谀c。而下流也?;蛞摺K畾夂?。窒礙胃中。氣不通行也?;蚩??;蛐”悴焕?。水寒固閉于中焦。則下焦之陽氣。不得上騰而為津液。故渴。上焦之清氣。不得下降而為滲利。其升降之氣化不行。故小便不利。而少腹?jié)M也?;蛘??;蛴谢驘o。非必諸證皆見也。前以風寒郁熱之邪。不得外泄而煩躁。故以大青龍湯。汗泄涼解之。
此條以寒邪未解。水飲停蓄。肺臟傷而喘咳。并見中氣寒而氣滯不行。宜溫宜散??砂l(fā)可收。故以小青龍湯主之。〔周〕素常有飲之人。一感外邪。傷皮毛而蔽肺氣。則便停于心下。而上下之氣不利焉。于是喘滿咳嘔。相因而見。爾時竟一汗之。外邪未解。里證轉(zhuǎn)增。何也。為水氣所持。不能宣越故也。況水飲停蓄者。中州必不健運。才兼外感。遂令上逆。尚可徒以風藥上升作患乎。
案噎字。成注。KT同。乃引辨脈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KT。為證。方氏亦云。噎。與KT咽同。水寒窒氣也即是膈噎之噎。又作。錢氏云。噎者。呃逆也。徐大椿云。內(nèi)經(jīng)無噎字。疑即呃逆之輕者。
皆臆解也。程氏作噫者。亦未知何據(jù)也。
小青龍湯方麻黃(去節(jié))芍藥細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兩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成本。作湯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
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
少腹?jié)M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
疑非仲景意。(【原注】臣億等謹案小青龍湯。大要治水。又案本草。蕘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則止也。又案千金。形腫者。應(yīng)納麻黃。乃納杏仁者。以麻黃發(fā)其陽故也。以此證之。豈非仲景意也?!鹎Ы稹?/p>
蕘花。作芫花??偛≌撏?。若噎者。外臺。作若食飲噎者。總病論。作咽字。玉函。無且字。主喘。作定喘。
無此語二字。反之下。有者字。外臺同。成本。無且蕘花以下二十字。)〔鑒〕表實無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棗者。以其性滯也。去杏仁者。以其無喘也。有喘者仍加之。
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嘔者。仍用之。佐干姜細辛。極溫極散。使寒與水俱得從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飲。
以清不盡之飲。佐五味收肺氣。以斂耗傷之氣。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與噎。小便不利。少腹?jié)M。俱去麻黃。遠表而就里也。加附子以散寒。則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則微利止。(案金鑒。
以蕘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為傳寫之誤。改作加茯苓四兩)少腹?jié)M可除矣。〔柯〕兩青龍。俱治有表里證。皆用兩解法。大青龍是里熱。小青龍是里寒。故發(fā)表之藥相同。而治里之藥則殊也。此與五苓。同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然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故專滲瀉以利水。而微發(fā)其汗。使水從下而去也。此方。治水之動而不居。故備舉辛溫以散水。而大發(fā)其汗。使水從外而出也。仲景發(fā)表利水諸法。精義入神矣。〔錢〕詳推后加減法。凡原文中。每具諸或有之證者。皆有之。如小青龍湯。小柴胡湯。真武湯。通脈四逆湯。四逆散。皆是也。
愚竊揆之以理。恐未必皆出于仲景也。
案且蕘花以下二十字。蓋是叔和語。大柴胡方后云。不加大黃。恐不為大柴胡湯。許氏本事方。引為叔和語。此段語氣。亦與彼條相類。可以證也。且玉函外臺。并有此語。可見不出于后人手。
吳恕活人指掌云。蕘花。如無。以生桃花代。
柯氏曰。此方。又主水寒在胃。久咳肺虛?!鸢附饏T要略。本方。治溢飲。又加石膏。治肺脹咳而上氣。
煩躁而喘。
脈浮者。心下有水氣。又本方。治咳逆倚息不得臥。外臺秘要古今錄驗沃雪湯。即本方。去芍藥甘草。治上氣不得息。喉中如水雞聲。凡局方溫肺湯。杏子湯之類。從此方增損者頗多。
御藥院方。細辛五味子湯。治肺氣不利??人源瓭M。胸膈煩悶。痰涎多。喉中有聲。鼻塞清涕。頭痛目眩。
肢體倦怠。咽嗌不利。嘔逆惡心。(即本方)醫(yī)學六要。香港腳上氣喘促。初起有表邪者。小青龍加檳榔。
傷寒心下有水氣??榷⒋0l(fā)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已下。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有而字。此下。玉函。千金翼。有為字。)〔成〕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發(fā)熱不渴者。表證未罷也。與小青龍湯。發(fā)表散水。服湯已渴者。里氣溫。水氣散。為欲解也。〔錢〕與上文同義。發(fā)熱不渴者。因心下有水氣。故雖發(fā)熱。亦不渴也。服湯。謂服小青龍湯也。服湯已而渴。則知心下之水氣已消。胃中之寒濕已去。但以發(fā)熱之后。溫解之余。上焦之津液尚少。所以反渴也。前以有水氣。故發(fā)熱不渴。今服湯已而渴。故知寒水去而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句。當在發(fā)熱不渴句下。今作末句者。是補出前所服之湯。非謂寒去欲解之后。更當以小青龍湯主之也。此與發(fā)煩目瞑衄乃解之后。及不發(fā)汗因致衄者。皆以麻黃湯主之之義相同?!矎垺畴m渴而不必復藥。但當靜俟津回可也。〔周〕小青龍湯主之句。是繳結(jié)上文之詞。況服湯二字。明明指定。他書曾易經(jīng)文。今仍古本讀。
傷寒類方曰。小青龍湯主之。此倒筆法。即指服湯已三字。非謂欲解之后。更服小青龍湯也。○案汪氏引補亡論。
小青龍湯主之六字。移在發(fā)熱不渴字下。張璐志聰金鑒。皆從其說。不知仲景章法。固有如此者。蓋未考耳。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玉函。脈上。有其字。湯下。有主之三字。)〔張〕外證未解。曾服過發(fā)汗藥可知?!卜健惩庾C未解。謂頭痛項強惡寒等猶在也。浮弱。即陽浮而陰弱。
此言太陽中風。凡在未傳變者。仍當從于解肌。蓋嚴不得下早之意。〔柯〕如但浮不弱?;蚋《o者。便是麻黃癥。要知本方。只主外癥之虛者。
案原本每篇重出各方。今一從成本刪之。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濃樸杏子湯主之。(杏子。成本。玉函。千金。作杏仁。千金翼。作桂枝湯。注。一云。麻黃湯。)〔成〕下后大喘。則為里氣大虛。邪氣傳里。正氣將脫也。下后微喘。則為里氣上逆。邪不能傳里。猶在表也。與桂枝湯以解外。加濃樸杏仁。以下逆氣?!渤獭炒蛔C。有里有表。不可不辨。下后汗出而喘者。其喘必盛。屬里熱壅逆。火炎故也。下后微喘者。汗必不大出。屬表邪遏閉。氣逆故也。表未解。仍宜從表治。于桂枝解表內(nèi)。加濃樸杏子。以下逆氣。不可誤用葛根連芩湯。使表邪淆入里分。寒從熱治。變證更深也。〔志〕燕氏曰。此與喘家作桂枝湯加濃樸杏子。同一義也。
桂枝加濃樸杏子湯方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擘)濃樸(二兩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成本。不載此方。第十卷曰。于桂枝湯方內(nèi)。加濃樸。二兩。杏仁。五十個。去皮尖。根據(jù)前法)傷寒類方曰。別錄。濃樸。主消痰下氣。本經(jīng)。杏仁主咳逆上氣。
本事方曰。戊申正月。有一武臣。為寇所執(zhí)。置舟中板下。數(shù)日得脫。乘饑恣食。良久解衣捫虱。次日遂作傷寒。自汗而鬲不利。一醫(yī)利傷食而下之。一醫(yī)作解衣中邪而汗之。雜治數(shù)日。漸覺昏困。上喘急高。醫(yī)者愴惶失措。予診之曰。太陽病下之。表未解。微喘者。桂枝加濃樸杏仁湯。此仲景之法也。命令醫(yī)者急治藥。
一啜喘定。再啜微汗。至晚身涼。而脈已和矣。醫(yī)曰。某平生未曾用仲景方。不知其神捷如是。予曰。仲景之法。豈誑后人也哉。人自寡學。無以發(fā)明耳。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成本。玉函。解不間。有者字。湯下。
有主之二字。玉函。千金翼。無欲字。)〔錢〕太陽中風。其頭痛項強。發(fā)熱惡寒自汗等表證未除。理宜汗解。慎不可下。下之則于理為不順。于法為逆。逆則變生。而邪氣乘虛內(nèi)陷。結(jié)胸痞硬。下利喘汗。脈促胸滿等證作矣。故必先解外邪。欲解外者。
宜以桂枝湯主之。無他法也。〔鑒〕凡表證未解。無論已汗未汗。雖有可下之證。而非在急下之例者。均不可下。
〔王〕但有一毫頭痛惡寒。即為表證未解也?!矎垺诚轮疄槟?。不獨指變結(jié)胸等證而言。即三陰壞病。多由誤下所致也。〔柯〕外證初起。有麻黃桂枝之分。如當解未解時。惟桂枝湯可用。故桂枝湯。為傷寒中風雜病解外之總方。凡脈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咸得而主之也。即陽明病脈遲。汗出多者宜之。太陰病脈浮者亦宜之。
則知諸經(jīng)外證之虛者。咸得同太陽未解之治法。又可見桂枝湯不專為太陽用矣。
傷寒選錄。張氏曰。予觀仲景周旋去就之妙。窮至事理之極。尤且未肯放乎。尚言欲解外。宜桂枝湯。一其欲字。權(quán)衡猶未放乎。更有躊躇詳審不盡之意。后之學人。當反復斟酌。別其所宜。庶無差失之患。此乃臨證審決之意也。卷內(nèi)凡言宜者。即同此理也。
太陽病。先發(fā)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故下。成本。玉函。有知字。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無須字。解下。有其字。湯下。成本。有主之二字。柯本。刪而反以下十四字。)〔成〕經(jīng)曰。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湯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則其類矣。
〔錢〕中風本應(yīng)解肌。不當發(fā)汗。即用桂枝湯。亦有如水流漓。而疾不除者。況前條亦有初服桂枝湯。而反煩不解。必待先刺風池風府。使風邪得泄。然后卻與桂枝湯則愈者??梢姳碜C未解。未可遽用他法也。醫(yī)見汗后不解。疑其邪已入里。而復下之。仍見浮脈。而不愈者。何也。因脈浮為風邪在外。不應(yīng)反下之。下之而不愈者。
以藥不中病。故令不愈也。今以脈仍浮。故知邪仍在外。幸而猶未陷入也。當須仍解其外邪則愈矣。宜以桂枝湯主之?!仓堋秤薨复藯l。雖汗下兩誤。桂枝證仍在。不為壞證。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fā)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fā)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fā)煩目瞑。
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玉函。脈經(jīng)。證。作候。脈經(jīng)。仍。作續(xù)。張璐本。麻黃湯主之五字。移此當發(fā)其汗下。)〔成〕脈浮緊無汗。發(fā)熱身疼痛。太陽傷寒也。雖至八九日。而表證仍在。亦當發(fā)其汗。〔方〕微除。言雖未全罷。亦已減輕也。發(fā)煩。風壅而氣昏也。目瞑。寒郁而血滯也。劇。
作衄之兆也。衄。鼻出血也。鼻為肺之竅。肺為陽中之陰。而主氣。陽邪上盛。所以氣載血上。妄行而逆出于鼻也。陽氣。以風而言也。風為陽而由氣道。所以得隨衄散解。故曰陽氣重故也。〔錢〕邪之所除既微。則留邪甚盛。郁而不泄。所以發(fā)煩眩冒而目瞑也。其邪氣之劇者。必至郁熱傷營。陰受煎迫。血熱上行。從鼻竅而衄矣。衄則熱邪上越。乃得解也。〔柯〕麻黃湯主之句。在當發(fā)其汗下。此于結(jié)句補出。是倒序法也。仲景于論證時。細明其所以然。未及于方故耳。前輩隨文衍義。謂當再用麻黃。以散余邪。不知得衄乃解句。何處著落。
案重。平聲。吳云。陽者。兼以寒氣挾持。而其氣加重故也。
傷寒準繩曰。張兼善云。太陽脈浮緊。發(fā)熱無汗自衄者愈。此一定之論也。何故復用麻黃湯以汗之。仲景豈有前后相反之理哉。然。前條麻黃湯主之五字。合當用于當發(fā)其汗之下。蓋以漢之文法。用藥諸方。皆贅于外條之末。且如大青龍湯證。既云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又以大青龍湯主之。皆此例也。
案成氏方氏喻氏程氏。并謂衄后更用麻黃湯。故張璐張志聰張錫駒汪琥金鑒皆從其說。以麻黃湯主之句。
移此當發(fā)其汗下。不知此乃仲景倒句法。與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同。不可改易原文矣。
太陽病。脈浮緊。發(fā)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成〕風寒在經(jīng)。不得汗解。郁而變熱。衄則熱隨血散。故云自衄者愈?!卜健炒顺猩蠗l。復以其更較輕者言。得衄自愈者。汗本血之液。北人謂衄為紅汗。達此義也?!茶b〕太陽病凡從外解者。惟汗與衄二者而已。今既失汗于營。則營中血熱妄行自衄熱隨衄解。必自愈矣。
三因方。麻黃升麻湯。治傷寒發(fā)熱。解利不行。血隨氣壅鼻衄。世謂紅汗者。是也。麻黃二兩半。升麻一兩一分。黃芩。芍藥。甘草。石膏。茯苓。各一兩。上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姜三片。煎七分。去滓。
熱服。微汗解。
二陽并病。太陽初得病時。發(fā)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zhuǎn)屬陽明。續(xù)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
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fā)汗。設(shè)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郁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fā)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郁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fā)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玉函。在表二字。作不得越三字。無若發(fā)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郁不得越十五字。脈經(jīng)。作若發(fā)汗不大徹。玉函。脈經(jīng)。KT。作澀。故知也。作故知之。)〔成〕太陽病未解。傳并入陽明。而太陽證未罷者。名曰并病。續(xù)自微汗出。不惡寒者。為太陽證罷。陽明證具也。法當下之。若太陽證未罷者。為表未解。則不可下。當小發(fā)其汗。先解表也。陽明之經(jīng)循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郁在表也。當解之熏之。以取其汗。若發(fā)汗不徹者。不足言陽氣怫郁。止是當汗不汗。陽氣不得越散。邪無從出。擁甚于經(jīng)。故躁煩也。邪循經(jīng)行。則痛無常處?;蛟诟怪小;蛟谒闹?。按之不可得。而短氣。但責以汗出不徹。更發(fā)汗則愈。內(nèi)經(jīng)曰。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余。為身熱無汗。是以脈澀。知陽氣擁郁。而汗出不徹?!餐簟炒藯l。雖系二陽并病。其實太陽證居多。始則太陽經(jīng)。汗先出不徹。因轉(zhuǎn)屬陽明。
成并病。此作首一段看。雖續(xù)得微汗。不惡寒。然太陽證不因微汗而罷。故仍可小發(fā)汗。此又作一段看。設(shè)其人面色緣緣正赤。此兼陽明邪熱。郁甚于表。當解之熏之。此又作一段看。若此者。終是初得病時。發(fā)汗不徹之誤。以至因循而當汗不汗。其人陽氣怫郁而面赤。猶不足言也。當見躁煩短氣。渾身上下痛無定著。此雖與陽明并病。
而太陽之邪不少衰也。故云更發(fā)汗則愈。此又作一段看。不徹者。不透也。不足言者。猶言勢所必至。不須說也。〔魏〕緣緣者。自淺而深。自一處而滿面之謂。古人善于用字。故取象至妙?!仓堋吃隉┮韵?。種種證候。
不過形容躁煩二字。非真有痛。故曰按之不可得也。
傷寒選錄。張氏曰。夫并者。乃催并督并之義。非吞并就之理。然催并系去聲。吞并之并。乃上聲。史記曰。始皇初并天下。即此理也。夫并之理。乃前病未解。后病已至。有逼相并之義。故云并病也。經(jīng)曰。太陽與少陽并病。頭項強痛。或眩冒。云云。如果并作一家。則仲景不具兩經(jīng)之證而言也。其非并字明矣。
總病論。無其人躁煩以下二十一字。不徹故也下。有宜麻黃湯四字。注云。古本字多差誤。以從來所見病人證候中符合如此。故改正?!鸢父l(fā)汗。喻氏云。桂枝加葛根湯。張璐云。桂枝二越婢一湯。程氏云。不但用解劑如大青龍輩。而且兼熏法。用麻黃等煎湯。從外蒸以助其汗。張志聰云??尚“l(fā)汗者?;蛴霉鹬β辄S各半湯??梢病Rκ显?。更發(fā)其汗。宜桂枝湯。金鑒云。麻桂各半湯。或桂枝二越婢一湯。小小發(fā)汗。以和其表。
更用大青龍湯?;蚋鸶鶞?。發(fā)其汗。魏氏云。風因仍用桂枝湯。寒因仍用麻黃湯。風寒兩感。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諸家處方如此。然原文語意未太明。故未審定為何是也。
脈浮數(shù)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fā)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里虛。須表里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乃。玉函。作而。)〔程〕經(jīng)曰。諸脈浮數(shù)。當發(fā)熱而灑淅惡寒。言邪氣在表也。法當汗出而解無疑矣。若下之而身重心悸者。
不唯損其胃氣。虛其津液。而營血虧乏可知。其人尺中之脈必微。夫寸主表。尺主里。今脈雖浮數(shù)。而尺中則微。是為表實里虛。麻黃湯之伐營。為表里俱實者設(shè)。豈可更用之以虛其里乎。須用和表實里之法治之。使表里兩實。則津液自和。而邪無所容。不須發(fā)汗。而自汗出愈矣?!插X〕身重者。因邪未入里。誤下而胃中陽氣虛損也。凡陽氣盛則身輕。陰氣盛則身重。故童子純陽未雜。而輕儇跳躍。老人陰盛陽衰。而肢體龍鐘。是其驗也。誤下陽虛。與誤汗陽虛無異。此條心悸。與發(fā)汗過多。叉手冒心之心下悸。同一里虛之所致也?!参骸吵套⒅^須用表和里實之法治之。亦足匡補仲師之法。而未出方。愚謂建中新加之屬??梢哉遄枚谩R谏柾副?。溫中和里而已。
案張璐金鑒。并主小建中湯。周氏引東垣。亦主建中。然東垣說。未知何書載之。錄俟后考。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fā)汗。何以知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疼痛。玉函。作身疼頭痛。脈經(jīng)。作身體疼痛。知下。成本。有之字。玉函。作何以故。此為營氣不足。血氣微少故也。脈經(jīng)。亦有此為字。及微字。張璐本。知然間。補一其字。)〔錢〕浮緊。傷寒之脈也。法當身疼腰痛。宜以麻黃湯汗解之為是。假若按其脈。而尺中遲者。不可發(fā)汗。
何以知之。夫尺主下焦。遲則為寒。尺中遲。是以知下焦命門真陽不足。不能蒸谷氣而為營為衛(wèi)也。蓋汗者。
營中之血液也。為熱氣所蒸。由營達衛(wèi)而為汗。若不量其虛實。而妄發(fā)之。則亡陽損衛(wèi)。固不待言。此以寒氣傷營。汗由營出。以尺中脈遲。則知腎臟真元衰少。營氣不足。血少之故。未可以汗奪血也?!部隆臣倭?。是設(shè)辭。是深一層看法。此與脈浮數(shù)。而尺中微者。同義?!参骸持沃?。建中而外。
少陰溫經(jīng)散寒諸方。猶不可不加意也。
汪氏云。補亡論。郭白云云。宜小建中湯。次則柴胡桂枝湯。愚以此二湯。實祖活人書之意。蓋小建中者。即桂枝湯。加飴糖一味。但仲景法。無汗者。不得服桂枝。又柴胡桂枝湯。即小柴胡湯加桂枝。藥不對證。
更屬不解?!鸢笍埵现苁陷叀2⒁孕〗ㄖ袨橹?。不若魏氏不定一方之允當矣。
本事方云。昔有鄉(xiāng)人丘生者。病傷寒。予為診視。發(fā)熱頭疼煩渴。脈雖浮數(shù)而無力。尺以下遲而弱。予曰。雖麻黃證。而尺遲弱。仲景云。尺中遲者。營氣不足。血氣微少。未可發(fā)汗。予于建中湯。加當歸黃。
令飲。翌日脈尚爾。其家煎迫。日夜督發(fā)汗藥。幾不遜矣。予忍之。但只用建中。調(diào)營而已。至五日。尺部方應(yīng)。遂投麻黃湯。啜第二服發(fā)狂。須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是難。仲景雖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
醫(yī)者亦須顧其表里虛實。待其時日。若不循次第。臨時得安。虧損五臟。以促壽限。何足貴也。
脈浮者。病在表??砂l(fā)汗。宜麻黃湯。(【原注】法用桂枝湯。○玉函。注。一云桂枝湯。脈經(jīng)。作桂枝湯。)〔程〕麻黃湯。為寒傷營之主劑。而所禁多端。乃爾。將令后人安所措手乎。曰亦于脈與證之間?;⒆弥2槐啬喽ňo之一字。始為合法也。脈浮無緊。似不在發(fā)汗之列。然視其證。一一寒傷營之表病。則不妨略脈而詳證。無汗可發(fā)汗。宜麻黃湯。
脈浮而數(shù)者??砂l(fā)汗。宜麻黃湯。
〔程〕脈浮數(shù)者。雖與浮緊稍異。然邪勢擁遏在表可知。則不必寒傷營之表病具備。自不妨略證而詳脈。
無汗可發(fā)汗。亦宜麻黃湯。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wèi)氣不共營氣諧和故爾。以營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
復發(fā)其汗。營衛(wèi)和則愈。宜桂枝湯。(玉函。作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衛(wèi)氣不和故也。營行脈中。為陰主內(nèi)。衛(wèi)行脈外。為陽主外。復發(fā)其汗。衛(wèi)和則愈。宜桂枝湯。千金翼同。脈經(jīng)。千金。營氣和者云云十八字。
作營氣和而外不解。此衛(wèi)不和也十二字。無營衛(wèi)和之營。吳本。作病常自汗出者。營氣和。衛(wèi)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復發(fā)其汗。營衛(wèi)和則愈。宜桂枝湯。注云。此段。舊本多衍文。今刪正。)〔錫〕衛(wèi)氣者。所以肥腠理。司開闔。衛(wèi)外而為固也。今不能衛(wèi)外。故常自汗出。此為營氣和。而衛(wèi)不和也。
衛(wèi)為陽。營為陰。陰陽貴乎和合。今營自和。而衛(wèi)氣不與之和諧。故營自行于脈中。衛(wèi)自行于脈外。兩不相合。
如夫婦之不調(diào)也。宜桂枝湯發(fā)其汗。調(diào)和營衛(wèi)之氣則愈。〔方〕此言常者。謂無時不然也?!渤獭炒瞬槐仄錇樘栔酗L。而桂枝湯亦宜者。如今人滋陰斂汗等類?!部隆诚聴l發(fā)熱汗出。便可用桂枝湯。見不必頭痛惡風俱備。
此只自汗一癥。即不發(fā)熱者。亦用之。更見桂枝方。于自汗為親切耳。
傷寒類方云。營氣和者。言營氣不病。非調(diào)和之和。自汗與發(fā)汗迥別。自汗乃營衛(wèi)相離。發(fā)汗使營衛(wèi)相合。
自汗傷正。發(fā)汗驅(qū)邪。復發(fā)者。因其自汗。而更發(fā)之。則營衛(wèi)和。而自汗反止矣。
案靈樞營衛(wèi)生會篇云。營在脈中。衛(wèi)在脈外。又衛(wèi)氣篇云。其浮氣之不循經(jīng)者。為衛(wèi)。其精氣之行于經(jīng)者。為營氣。正此段之所根柢也。
病患臟無他病。時發(fā)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wèi)氣不和也。先其時。發(fā)汗則愈。宜桂枝湯。(千金。作時時發(fā)熱。湯下。成本。有主之二字。)〔汪〕臟無他病者。謂里和能食。二便如常也。〔程〕如病患臟無他病。屬之里分者。只發(fā)熱自汗出。時作時止。纏綿日久而不休。此較之太陽中風證之發(fā)無止時。不同矣。既無風邪。則衛(wèi)不必強。營不必弱。只是衛(wèi)氣不和。致閉固之令有乖。病既在衛(wèi)。自當治衛(wèi)。雖藥同于中風。服法不同。先其時發(fā)汗。使功專于固衛(wèi)。
則汗自斂。熱自退。而病愈。此不必為太陽中風。而桂枝湯可主者一也。凡臟病。亦有發(fā)熱汗自出。連綿不愈者。骨蒸勞熱類是也。
〔成〕外臺云。里和表病。汗之則愈。
案此條。方氏以降諸家。并為中風證。似非經(jīng)旨。只柯琴志聰錫駒注。與程意同。
傷寒脈浮緊。不發(fā)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鑒〕傷寒脈浮緊。法當發(fā)汗。若不發(fā)汗。是失汗也。失汗則熱郁于營。因而致衄者。宜麻黃湯主之。若能于未衄之先。早用麻黃湯汗之。汗出則解。必不致衄。其或如前條之自衄而解。亦無須乎藥也。〔程〕大抵傷寒見衄者。由其人營分素熱。一被寒閉。營不堪遏。從而上升矣。〔王〕奪血者無汗。既致衄。不可輕用麻黃湯。須審之又審。點滴不成流者。可也。
活人書云。衄家不可發(fā)汗。汗出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瞬。不能眠。然而無汗而衄。脈尚浮緊者。須與麻黃湯。脈已微者。不可發(fā)汗。黃芩芍藥湯。犀角地黃湯。
江名醫(yī)類案云。陶尚文治一人傷寒四五日。吐血不止。醫(yī)以犀角地黃湯等治。而反劇。陶切其脈。浮緊而數(shù)。若不汗出。邪何由解。遂用麻黃湯。一服汗出而愈?;騿枴V倬把贼也豢珊?。亡血家不可發(fā)汗。而此用麻黃湯。何也。曰。久衄之家。亡血已多。故不可汗。今緣當汗不汗。熱毒蘊結(jié)。而成吐血。當分其津液乃愈。故仲景又曰。傷寒脈浮緊。不發(fā)汗。因致衄血者。麻黃湯主之。
蓋發(fā)其汗。則熱越而出。血自止也。
案柯本。此條。作傷寒脈浮緊者。麻黃湯主之。不發(fā)汗。因致衄。注云。不發(fā)汗。陽氣內(nèi)擾。陽絡(luò)傷則衄血。是奪血者無汗也。若用麻黃湯再汗。液脫則斃矣。言不發(fā)汗因致衄。豈有因致衄。更發(fā)汗之理乎。愚故亟為校正??终`人者多耳。此執(zhí)泥之說。難從矣。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原注】一云。大便青。)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須發(fā)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玉函。作未可與承氣湯。是。其小便清者。玉函。外臺。并作小便反清。脈經(jīng)。千金翼。作大便反青??卤?。大便圊。知。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作此為二字。王肯堂校本千金翼。有熱。作身熱。熱下。有小便赤三字。其小便清。作若小便利。)〔成〕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故宜當下。若小便清者。知里無熱。則不可下。經(jīng)曰。小便數(shù)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況此不大便六七日。小便清者。不可責邪在里。是仍在表也。與桂枝湯以解外。
若頭疼不已。為表不罷。郁甚于經(jīng)。迫血妄行。上為衄也?!渤獭秤ダ铩t有頭痛之表證可疑。欲解表。則有不大便之里證可疑。表里之間。何從辨之。以熱辨之而已。熱之有無。何從辨之。以小便辨之而已。有熱者。
小便必短赤。熱已入里。頭痛只屬熱壅??梢怨ダ?。其小便清者。無熱可知。熱未入里。不大便只屬風秘。仍須發(fā)汗?!餐簟橙纛^痛不已者。為風寒之邪上壅。熱甚于經(jīng)。勢必致衄。須乘其未衄之時。宜用桂枝湯。以汗解之。〔周〕此因發(fā)汗之后。不得再用麻黃也。〔魏〕此條之衄。意料之辭。非已見之證。用桂枝湯則可不衄而解。與用麻黃湯一條亦有別。
傷寒選錄云。丹溪曰。謹案外證未解不可下。下為逆。今頭痛有熱。宜解表。反與承氣。正是責其妄下之過也。故下文又言小便清者。知其無里邪。不當行承氣。又繼之曰。當須發(fā)汗。曰頭痛必衄血。宜桂枝湯。反復告戒。論意甚明。而注反直曰。故當宜下。想因六七日不大便爾。雖不大便。他無所苦。候表解然后攻之。
正仲景法也。注意似未瑩。○案此說。與玉函符矣。
傷寒類方云。傷寒不大便六七日。宜下之候。頭痛有熱者。未可與承氣湯。太陽癥仍在。不得以日久不便而下也。案未可二字。從金匱增入。傷寒論失此二字?!鸢感焓献⒔饨?。故表而出焉。又案張志聰。發(fā)汗用麻黃湯??率细男”闱濉W鞔蟊汔?。并非也。
傷寒發(fā)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shù)者。可更發(fā)汗。宜桂枝湯。(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脈上。有其字。
可更發(fā)汗。玉函。作與復發(fā)汗。脈經(jīng)。千金翼。作可復發(fā)其汗。成本。無已字。湯下。有主之二字。)〔成〕煩者。熱也。發(fā)汗身涼為已解。至半日許。身復熱。脈浮數(shù)者。邪不盡也。可更發(fā)汗。與桂枝湯。
〔鑒〕傷寒服麻黃湯發(fā)汗。汗出已熱退。身涼解。半日許。復煩熱而脈浮數(shù)者。是表邪未盡。退而復集也。
可更發(fā)汗。其不用麻黃湯者。以其津液。前已為發(fā)汗所傷。不堪再任麻黃。故宜桂枝更汗可也。
案方氏喻氏輩。并云傷寒已解。復傷風邪。且以更為改之義。非是。更。再也。玉函作復。其意可見耳。
凡病若發(fā)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成本。無亡血二字。玉函。脈經(jīng)。亡津液。作無津液。液下。有而字。)〔錫〕此論汗吐下三法。不可誤用也。蓋汗吐下三法。皆所以亡血亡津液者也。用之不當。不惟亡血亡津液。而亡陰亡陽也。用之得宜。雖亡血亡津液。而亦能和陰和陽也。故曰陰陽自和者。必自愈?!茶b〕凡病。
謂不論中風傷寒。一切病也。其邪正皆衰??刹槐厥┲?。惟當靜以俟之。
案程氏柯氏汪氏。并謂用生津益血之劑。則陰陽自和。而病自愈。此不必矣。今審察原文語意。自和自愈兩自字。分明不假藥力??梢砸姸7绞现韭斀痂b。以陰陽。為脈之陰陽。此必不然。蓋亡血則亡陰。亡津液則亡陽。陰陽。即指氣血而言也。
大下之后。復發(fā)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汗下。
有其人二字。得。作其。)〔成〕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不可以藥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餐簟诚群购笙隆V蝹ㄒ?。今病未曾發(fā)汗。而先大下之。既下之后。復發(fā)其汗。是為汗下相反。津液重亡。案此條論。必病患表里證悉具。以故汗下相反。但小便不利。無他變也。設(shè)使無里證而先下。無表證而復汗。則病患變證蜂起。
豈但小便之不利哉?!灿鳌逞韵潞髲桶l(fā)汗。有俟津液自回之法若強責其小便。則膀胱之氣化不行。有增硬滿喘脹者矣。故宜以不治治之?!渤獭车眯”憷?。得字宜著眼。
下之后復發(fā)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nèi)外俱虛故也。(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汗上。有其字。)〔程〕下后復發(fā)汗。則衛(wèi)外之陽必虛。故振寒。而守內(nèi)之陽亦弱。故脈微細。能明其所以然。則雖有一應(yīng)熱證。相兼而來。只補虛為主。良工于汗下之際。稍失治于其初。輒不可不慎持于其后。脈證之間。各有本標。萬不可因標誤本也?!部隆硟?nèi)陽虛。故脈微細。外陽虛。故振栗惡寒。
即干姜附子湯證。
案汪氏引補亡論。常器之云。素無熱人。可與芍藥附子湯。有熱人??膳c黃建中湯。魏氏云。四逆湯之屬。學人宜從其輕重。而擇用耳。
下之后。復發(fā)汗。晝?nèi)諢┰瓴坏妹?。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汗上。有其字。渴下。有而字。脈上。有其字。)〔成〕下之虛其里。汗之虛其表。既下又汗。則表里俱虛。陽王于晝。陽欲復。虛不勝邪。正邪交爭。
故晝?nèi)諢┰瓴坏妹?。夜陰為主。陽虛不能與之爭。是夜則安靜。不嘔不渴者。里無熱也。身無大熱者。表無熱也。又無表證。而脈沉微。知陽氣大虛。陰寒氣勝。與干姜附子湯。退陰復陽?!渤獭硶?nèi)諢┰瓴坏妹摺L撽枖_亂。外見假熱也。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陰氣獨治。內(nèi)系真寒也。宜干姜附子湯。直從陰中回陽。不當于晝?nèi)諢┰暌患僮C狐疑也?!部隆成頍o大熱。表陽將去矣。幸此微熱未除。煩躁不寧之際。獨任干姜生附。以急回其陽。此四逆之變劑也?!参骸成頍o大熱。非太陽發(fā)熱。并非陽明大熱也。洵是陽虛于內(nèi)。露假亂真耳。案晝間雖煩躁。亦不嘔不渴。更明嘔亦有寒逆。而渴不容假。渴亦有陰逼陽浮。面赤口燥之渴。但與水不能飲。則真寒立見矣。
案無大熱。又出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大陷胸湯。白虎加人參湯條。并謂身微熱。無翕翕蒸蒸之勢也。此條煩躁。與茯苓四逆湯。吳茱萸湯。大青龍湯方后。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者。同屬亡陽。但不過有少異耳。案樓氏綱目。作日夜煩躁。不得安眠。時安靜。不知何據(jù)。
干姜附子湯方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成本。切。作破。)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徐〕脈微無大熱。是外無襲邪。而更煩躁。非陽虛發(fā)躁之漸乎。故以生附干姜。急溫其經(jīng)。比四逆。不用甘草者。彼重在厥。故以甘草。先調(diào)其中。而壯四肢之本。此重在虛陽上泛。寒極發(fā)躁。故用直搗之師。而無取扶中為治耳。
柯氏曰。茯苓四逆。固陰以收陽。干姜附子。固陽以配陰。二方皆從四逆加減。而有救陽救陰之異。茯苓四逆。比四逆為緩。固里宜緩也。姜附者。陽中之陽也。用生附。而去甘草。則勢力更猛。比四逆為峻?;仃柈敿币?。一去甘草。一加茯苓。而緩急自別。加減之妙。見用方之神乎。
盧祖常續(xù)易簡方曰。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臍。然附子。縱重一兩。去皮臍。已不等分。況有不重一兩者乎。兼其方。載干姜。既為主治之君。在附子之上。已知其不責附子之等分也。又曰。仲景一百十三方。
用附子者二十一。熟用者十有三。必佐麻黃桂枝大黃黃連黃芩細辛輩。生用者八。姜附湯。四逆湯。白通湯。
白通豬膽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湯。四逆人參湯。茯苓四逆湯。是也。必方方皆用干姜為正。未聞用熟附佐干姜也。千金翼。姜附湯。主痰冷氣方。
于本方。以生姜。代干姜。
和劑局方。姜附湯。又治暴中風冷。久積痰水。心腹冷痛?;魜y轉(zhuǎn)筋。一切虛寒。并皆治之。(即本方)三因方。干姜附子湯。治中寒卒然暈倒?;蛲履嫦涯?。狀如暗風。手腳攣搐??卩洹K淖阖世??;驈驮餆?。
(即本方)衛(wèi)生寶鑒曰。身冷脈沉數(shù)。煩躁不飲水。此名陰盛格陽。干姜附子湯。加人參半兩治之。
張氏醫(yī)通曰。腰痛屬寒者。其腰如冰。其脈必緊。得熱則減。得寒則增。本方。加肉桂杜仲。外用摩腰膏。
發(fā)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身下。
有體字。脈上。有其字。作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湯。)〔錢〕此本中風。而以麻黃湯。誤發(fā)其汗。遂使陽氣虛損。陰液耗竭。不能充灌滋養(yǎng)。故身疼痛。而脈沉遲。非傷寒脈浮緊。而身疼痛之可比也。仍以桂枝湯。和解衛(wèi)陽。因誤汗之后。多加芍藥之酸收。以斂營陰之汗液。生姜以宣通其衰微之陽氣。人參以扶補其耗散之元真。故名之曰桂枝新加湯。然身疼痛而脈沉遲。皆無陽之證。而不加附子以溫經(jīng)復陽者。以未如肉筋惕。汗漏不止之甚。故不必真武湯。及桂枝加附子湯。救急之法也。若服而未除者??忠啾禺敿尤胍?。
傷寒準繩。張兼善曰。仲景凡言發(fā)汗后。以外無表證。里無熱癥。止余身疼一事而已。若脈稍浮盛。則為表邪未盡解。今言脈沉遲。此血虛而致然也。故加人參生姜芍藥以益血。
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方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擘)生姜(四兩○千金翼。有切字。)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生姜人參。(成本。不載本方。第十卷云。于第二卷桂枝湯方內(nèi)。更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余根據(jù)桂枝湯法服。玉函。味下。
有咀四味四字。云。作方。方本。煮上。有微火二字。注云。微火。皆當仿效首方。此蓋后人之贅耳。)〔志〕曰新加湯者。謂集用上古諸方。治療表里之證。述而不作。如此湯方。則其新加者也。亦仲祖自謙之意。
古方選注曰。新加者。申明新得其分兩之理。而加之也。傷寒類方曰。素體虛。而過汗者。方可用。
案柯氏作桂枝去芍藥生姜新加人參湯。云。坊本作加芍藥生姜者誤。未知何據(jù)??质琴酝?。
案錢氏霍亂篇吐剎止而身痛不休云云注。如發(fā)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此乃汗后亡陽。陽虛里寒。無陽氣以噓培和暖其筋骨。營血凝澀而痛。此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新加湯證也。
發(fā)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膳c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杏仁。玉函。脈經(jīng)。作杏子。成本。湯下。有主之二字。)〔方〕更行。猶言再用。不可再用桂枝湯。則是已經(jīng)用過。所以禁止也。〔鑒〕太陽病下之后。微喘者。
表未解也。當以桂枝加濃樸杏仁湯。解太陽肌表。而治其喘也。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下利脈促。汗出而喘。表未解者。當以葛根黃連黃芩湯。解陽明之肌熱。而治其喘也。今發(fā)汗后。汗出而喘。身無大熱。而不惡寒者。知邪已不在太陽之表。且汗出而不惡熱。知邪亦不在陽明之里。是邪獨在肺中。肺氣滿而喘矣。故不可更行桂枝湯。〔兼〕予觀景仲常言發(fā)汗后。乃表邪悉解。止余一證而已。故言不可更行桂枝湯。今汗出而喘。
無大熱。乃上焦余邪未解。當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以散之。桂枝加濃樸杏仁湯。乃桂枝證悉具。而加喘者用之?!插X〕因邪熱在肺。或時有微熱。未可知也。然非若表里有邪之熱。故曰無大熱也。
案柯氏無大熱。刪無字。云。無字。舊本訛在大熱上。前輩因循不改。隨文衍義。為后學之迷途。此說不可從。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千金。名四物甘草湯。)麻黃(四兩去節(jié))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玉函。作杏子五十枚。)甘草(二兩炙○玉函。作一兩)石膏(半斤碎綿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黃耳。(成本。玉函。千金翼。升煮間。有先字。玉函。無本云黃耳五字。千金翼。。作杯。汪云。黃耳。想系置水器也。)〔錢〕李時珍云。麻黃乃肺經(jīng)專藥。雖為太陽發(fā)汗之重劑。實發(fā)散肺經(jīng)火郁之藥也。杏仁利氣。而能泄肺。石膏寒涼。能肅西方金氣。乃瀉肺肅肺之劑。非麻黃湯。及大青龍之汗劑也。世俗不曉。惑于活人書及陶節(jié)庵之說。但見一味麻黃。即以為汗劑。畏而避之。不知麻黃湯之制。欲用麻黃以泄營分之汗。必先以桂枝。
開解衛(wèi)分之邪。則汗出而邪去矣。所以麻黃不與桂枝同用。止能泄肺邪。而不至大汗泄也。觀后賢之麻黃定喘湯。皆因之以立法也。
千金方。貝母湯。治上氣咽喉窒塞。短氣不得臥。腰背痛胸滿不得食。面色萎黃。
于本方。加貝母。桂心。半夏。生姜。
三因方。惺惺散。治傷寒發(fā)熱。頭疼腦痛。
于本方。去杏仁。加茶蔥煎服。
仁齋直指附遺。五虎湯。治喘急痰氣。
于本方。加細茶。萬病回春。有桑白皮。生姜。蔥白。
張氏醫(yī)通。冬月咳嗽。寒痰結(jié)于咽喉。語聲不出者。此寒氣客于會厭。故卒然而喑也。麻杏甘石湯。
發(fā)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成〕發(fā)汗過多。亡陽也。陽受氣于胸中。胸中陽氣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與桂枝甘草湯。以調(diào)不足之氣?!插X〕陽本受氣于胸中。故膻中為氣之海。上通于肺而為呼吸。位處心胸之間。發(fā)汗過多。則陽氣散亡。氣??仗?。所以叉手自冒覆其心胸。而心下覺惕惕然悸動也。凡病之實者皆不可按。按之則或滿或痛。而不欲也。此以誤汗亡陽。心胸真氣空虛而悸動。故欲得按也?!部隆巢媸置靶?。則外有所衛(wèi)。得按則內(nèi)有所根據(jù)。
如是不堪之狀。望之而知其虛矣?!餐簟趁白?。作覆字解。
案悸。說文云。心動也。今云心下悸。臍下悸?;钊藭?。悸氣者。動氣也。乃知悸假為動氣之總稱?;钊酥刚圃啤<?。即怔忪之別名。未允。
桂枝甘草湯方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成本。并脫兩數(shù)。)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柯〕此用桂枝為君。獨任甘草為佐。以補心之陽。則汗出多者。不至于亡陽矣。姜之辛散。棗之泥滯。
固非所宜。并不用芍藥者。不欲其苦泄也。甘溫相得。氣和而悸自平。與心中悸而煩。心下有水氣而悸者。迥別。
傷寒類方曰。此以一劑為一服者。二味扶陽補中。此乃陽虛之輕者。甚而振振欲擗地。則用真武湯矣。一癥而輕重不同。用方迥異。
案此方。與甘草干姜湯。芍藥甘草湯。立方之妙。在于單捷。錢氏則云。如參芍之補斂。恐不可少。仲景立方。諒不止此?;蛴忻撀?。未可知也。此乃后人之見耳。
證治大還。桂枝湯。治生產(chǎn)不快?;蛩栏怪?。桂枝一握。甘草三錢。水煎服。
發(fā)汗后。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奔。玉函。脈經(jīng)。作賁。)〔魏〕此條。乃申明發(fā)汗后陽虛之變證也。汗出過多。陽浮于上。陰陽二者。相維而不相離。陽既上浮。
陰即下動。其臍下悸者。陰氣欲上乘而作奔豚。容不急溫中固陽以御之乎。陽盛于中。陰自安于下。斯奔豚欲作。而終不能作也乎?!部隆衬毾录聲r。水氣尚在下焦。欲作奔豚之兆。而未發(fā)也?!卜健秤?。待作未作之謂。
〔汪〕奔豚。難經(jīng)云。腎之積名。此言奔豚。乃腎氣發(fā)動。如欲作奔豚之狀。非真臍下有積如豚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擘)上四味。以甘爛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爛水法。
取水二斗。置大盆內(nèi)。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爛。玉函。作瀾。方氏諸家同。千金翼。作水一斗。不用甘爛水)〔鑒〕此方。即苓桂術(shù)甘湯。去白術(shù)。加大棗。倍茯苓也。彼治心下逆滿。氣上沖胸。此治臍下悸欲作奔豚。蓋以水停中焦。故用白術(shù)。水停下焦。故倍茯苓。其病由汗后而起。自不外乎桂枝之法也。若已作奔豚。
又非此藥所能治。則當從事乎桂枝加桂湯法矣?!矃恰澈购笥嘈?。挾下焦邪水為患。故取桂枝湯中之三以和表。
五苓散中之二以利水。
總病論曰。甘爛水。郎肝切。熟也。不擊則生。擊之則熟。水之味本咸。擊熟之則歸土性矣。然土之味本甘故也。暴崖之水。擊之而成沫。干而成土。水歸土性。故謂之甘爛水?!鸢父薁€水。諸說不一。成氏云。揚之有力。取不助腎邪也。徐氏云。甘而輕。取其不助腎邪。而益脾土也??率显?。甘爛水狀似奔豚。而性則柔弱。故又名勞水。錢氏云。動則其性屬陽。揚則其勢下走故也。張錫駒云。揚之無力。
以其不助水氣也。徐大椿云。大約取其動極思靜之意。數(shù)說未知孰是。姑舉于斯。
傷寒類方曰。先煮茯苓者。凡方中專重之藥。法必先煮。
發(fā)汗后。腹脹滿者。濃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成〕吐后腹脹。與下后腹?jié)M。皆為實。言邪氣乘虛。入里為實。發(fā)汗后。外已解也。腹脹滿。知非里實。
由脾胃津液不足。氣澀不通。壅而為滿。與此湯。和脾胃而降氣?!渤獭澄笧榻蛞褐?。發(fā)汗亡陽。則胃氣虛。
而不能敷布諸氣。故壅滯而為脹滿。是當實其所虛。自能虛其所實矣。虛氣留滯之脹滿。較實者。自不堅痛。
傷寒準繩。張兼善曰。凡言發(fā)汗后者。以外無表證。里無別術(shù)。止有腹脹一事而已。除此之外。即獲全安。
濃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千金。名濃樸湯。分兩稍異。)濃樸(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玉函。作半斤)人參(一兩)甘草(二兩○成本。千金翼。有炙字。)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玉函。五味下。有咀二字。)〔錢〕此雖陽氣已傷。因未經(jīng)誤下。故虛中有實。以胃氣未平。故以濃樸為君。生姜宣通陽氣。半夏蠲飲利膈。故以為臣。參甘補中和胃。所以益汗后之虛耳。〔喻〕移此治泄后腹脹果驗。
證治大還曰。孫召治一女子。心腹脹滿。色不變。經(jīng)曰。三焦脹者。氣滿皮膚。然石堅。遂以仲景濃樸生姜半夏人參甘草湯。下保和丸。漸愈。
張氏醫(yī)通曰。石頑治總?cè)株惷嫌?。瀉利腹脹作痛。服黃芩白芍之類。脹急愈甚。其脈洪盛而數(shù)。按之則濡。氣口大三倍于人迎。此濕熱傷脾胃之氣也。與濃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二劑。痛止脹減。而瀉利未已。與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二劑。瀉利止。而飲食不思。與半夏瀉心湯二劑而安。
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主之。(玉函。若下下。有若發(fā)汗三字。脈上。有其字。脈經(jīng)。千金翼。作傷寒吐下發(fā)汗后。少一振字。
脈經(jīng)。無白字。)〔成〕吐下后里虛。氣上逆者。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表虛陽不足。起則頭眩。脈浮緊。為邪在表。當發(fā)汗。脈沉緊為邪在里。則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外動經(jīng)絡(luò)。損傷陽氣。陽氣外虛。則不能主持諸脈。身為振振搖也。與此湯以和經(jīng)益陽?!插X〕傷寒本當以麻黃湯汗解。若吐下之。則治之為逆。心下者。胃脘之間也。逆滿。
氣逆中滿也?!餐簟忱锾摎饽?。心下作滿。且上沖于胸膈之間。更上逆于頭。起則作眩?!茶b〕脈沉緊。是其人必素有寒飲。相挾而成。若不頭眩。以瓜蒂散吐之。亦自可除。今乃起則頭眩。是又為胸中陽氣已虛。不惟不可吐。亦不可汗也?!矎垺持寥敉孪潞?。重發(fā)汗太過。亡陽。厥逆煩躁?;蛉园l(fā)熱心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地者。又屬真武湯證。非此湯可能治也。
傷寒準繩曰。凡傷寒頭眩者。莫不因汗吐下虛其上焦元氣之所致也。眩者。目無常主。頭眩者。俗謂頭旋眼花。是也。針經(jīng)曰。上虛則眩。下虛則厥。
案逆滿者。上虛而氣逆不降。以為中滿。氣上沖胸者。時時氣撞搶于胸脅間也。二證遞別。
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方(○千金。名茯苓湯。)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術(shù)(○金匱。及玉函。作三兩。)甘草(各二兩炙)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玉函。
三服下。有小便即利四字。)〔鑒〕身為振振搖者。即戰(zhàn)振身搖也。身振振欲擗地者。即戰(zhàn)振欲墮于地也。二者皆為陽虛失其所恃。一用此湯。一用真武者。蓋真武救青龍之誤汗。其邪已入少陰。故主以附子。佐以生姜苓術(shù)。是壯里陽。以制水也。此湯。救麻黃之誤汗。其邪尚在太陽。故主以桂枝。佐以甘草苓術(shù)。是扶表陽。以滌飲也。至真武湯。用芍藥者。里寒陰盛。陽衰無根據(jù)。于大溫大散之中。若不佐以酸斂之品??株帢O格陽。必速其飛越也。此湯不用芍藥者。里寒飲盛。若佐以酸斂之品。恐飲得酸。反凝滯不散也。
案金匱要略痰飲篇曰。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乃知此條。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者。陽虛淡飲所致也。
傷寒類方曰。此亦陽虛。而動腎水之癥。即真武癥之輕者。故其法亦仿真武之意。
發(fā)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發(fā)汗病不解。作發(fā)其汗不解而。)〔成〕發(fā)汗病解。則不惡寒。發(fā)汗病不解。表實者。亦不惡寒。今發(fā)汗病且不解。又反惡寒者。營衛(wèi)俱虛也。汗出則營虛。惡寒則衛(wèi)虛。與芍藥甘草附子湯。以補營衛(wèi)?!残臁澈购蠖聿唤狻J亲C仍如故。而惡寒獨曰反。比前有加也。〔錢〕或曰。既云發(fā)汗病不解。安知非表邪未盡乎。曰。若傷寒汗出不解。則當仍有頭痛發(fā)熱。脈浮緊之辨矣。而仲景非唯不言發(fā)熱且毫不更用解表。而毅然斷之。曰虛故也。則知所謂虛者陽氣也。
其脈必微弱?;蛱摯筇摂?shù)。而見汗出但惡寒之證如附子瀉心證。及用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之類。
故曰虛故也。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芍藥甘草(各三兩炙○玉函。作各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疑非仲景方。(玉函。千金翼。五升。作三升。
無疑非仲景方五字。五合。玉函。作三合。千金翼。作二合。成本。無三服之三字。方作意。)〔周〕汗多為陽虛。而陰則素弱。補陰當用芍藥。回陽當用附子。勢不得不芍附兼資。然又懼一陰一陽兩不相和也。于是以甘草和之。庶幾陰陽諧。而能事畢矣。〔柯〕腳攣急。與芍藥甘草湯。本治陰虛。此陰陽俱虛。
故加附子。皆仲景治里不治表之義?!餐簟呈搴驼J為傷寒病發(fā)汗不解而惡寒。乃表邪未盡。仍宜發(fā)汗。因疑此方。
為非仲景意。似不可用。故內(nèi)臺方議亦云。若非大汗出。又反惡寒。其脈沉微。及無熱證者。不可服也。明乎此。而此方之用??蔁o疑矣。
柯氏曰案少陰亡陽之證。未曾立方。本方恰與此癥相合。芍藥止汗。收肌表之余津。甘草和中。除咽痛而止吐利。附子固少陰。而招失散之陽。溫經(jīng)絡(luò)而緩脈中之緊。此又仲景隱而未發(fā)之旨歟。
案此方。于芍藥甘草湯中。加附子。于四逆湯中。去干姜。代芍藥。陰陽雙救之意??勺灾?。
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脈經(jīng)。千金翼。作發(fā)汗吐下以后不解煩躁。)〔成〕發(fā)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則發(fā)汗外虛陽氣。下之內(nèi)虛陰氣。陰陽俱虛。邪獨不解。故生煩躁。與茯苓四逆湯。以復陰陽之氣?!渤獭嘲l(fā)汗下后。病仍不解。而煩躁者。此時既有未解之外寒。復有內(nèi)熱之煩躁。大青龍之證備具矣。不為所誤者。幾何。不知得之汗下后。則陽虛為陰所凌。故外亡而作煩躁。
必須溫補兼施?!残臁炒俗C惑人。在病仍不解四字?!餐簟炒颂摕┨撛?。乃假熱之象也?!茶b〕大青龍證。不汗出之煩躁。乃未經(jīng)汗下之須躁屬實。
此條病不解之煩躁。乃汗下后之煩躁屬虛。然脈之浮緊沉微。自當別之??制湔`也。故諄諄言之也。
案此湯癥。陽癥俱備。而不然者。身雖煩熱。而手足指尖。微有厥冷。雖有煩渴引飲。亦自喜熱而惡冷。
舌苔白滑?;蚣偕锾?。脈雖洪大?;蛏⒍鴶?shù)。或弦大浮疾而空虛。無力無底??傊∶}不取癥。庶幾無失真的矣。
茯苓四逆湯方茯苓(四兩○成本。作六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干姜(一兩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玉函。味下。有咀二字。三升。作一升二合。去滓以下。作分溫再服日三。千金翼。三升。作二升。)〔成〕四逆湯。以補陽。加茯苓人參。以益陰?!部隆诚群购笙隆S诜轫?。而表仍不解。是妄下亡陰。陰陽俱虛。而煩躁也。故制茯苓四逆。固陰以收陽。先下后汗。于法為逆。而表癥反解。內(nèi)不嘔渴。似于陰陽自和。而實妄汗亡陽。所以虛陽擾于陽分。晝則煩躁也。故專用干姜附子。固陽以配陰。二方皆從四逆加減。而有救陽救陰之異。此比四逆為緩。固里宜緩也。姜附者。陽中之陽也。用生附而去甘草。則勢力更猛。比四逆為峻?;仃柈敿币?。一去甘草。一加茯苓。而緩急自別。加減之妙。見用方之神乎。
案千金方。婦人產(chǎn)后。淡竹茹湯方后云。若有人參。入一兩。若無。納茯苓一兩半。亦佳。蓋人參茯苓。
皆治心煩悶。及心虛驚悸。安定精神。
圣濟總錄。治霍亂臍上筑悸。平胃湯。(即本方)發(fā)汗后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diào)胃承氣湯。(【原注】玉函云。與小承氣湯。○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故也下。有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九字。乃合前條。為一則耳。又調(diào)胃承氣湯。
作小承氣湯。千金翼注。一云。調(diào)胃承氣湯。程。喻。錢。及王肯堂校千金翼。熱上。有惡字。)〔成〕汗出而惡寒者。表虛也。汗出而不惡寒。但熱者。里實也。經(jīng)曰。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
(見下編十棗湯條。)與調(diào)胃承氣湯和胃氣?!渤獭澈购蟛粣汉磹簾帷F淙舜蟊惚貙?。由發(fā)汗后。亡津液所致。病不在營衛(wèi)。而在胃矣。法當和胃氣?!插X〕既汗之后。陽氣已虛。不宜大下。故當與調(diào)胃承氣湯。即陽明篇所謂。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是也?!部隆程搶嵕阒肝秆浴:购笳龤鈯Z則胃虛。故用附子芍藥。邪氣盛則胃實。故用大黃芒硝。此自用甘草。是和胃之意。此見調(diào)胃承氣。是和劑而非下劑也。
案陽明篇。太陽病三日。發(fā)汗不解。蒸蒸發(fā)熱者。屬胃也。調(diào)胃承氣湯主之。正與此條發(fā)矣。
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原注】即豬苓散是○脈經(jīng)。后。作若。干字。作燥。無煩躁之躁字。
欲得飲水。玉函。作其人欲引水。玉函。脈經(jīng)。少少與。作當稍二字。胃氣。作胃中。五苓上。成本。玉函。
并有與字。非也。)〔汪〕此條論當作兩截看。太陽病發(fā)汗后云云。至胃氣和則愈。此系胃中干。煩躁作渴。止須飲水以和胃氣。非五苓散證也。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此系水熱結(jié)于膀胱而渴。乃為五苓散證。太陽病。乃合中風傷寒。而言之也。方喻列入中風。何其執(zhí)也?!参骸炒蠛钩?。所謂如水流漓也。于是胃中津液。受傷而干。
因干而燥。因燥而煩。因煩躁而不得眠。此一串而至者。惟恐人誤認為傳里之燥煩。誤下也。
于是標出欲飲水者一證。〔志〕不可恣其所欲。須少少與飲之?!茶b〕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則是太陽表邪未罷。膀胱里飲已成也。經(jīng)曰。膀胱者。津液之腑。氣化則能出矣。今邪熱熏灼。燥其現(xiàn)有之津。飲水不化。絕其未生之液。津液告匱。求水自救。所以水入即消渴而不止也。用五苓散者。以其能外解表熱。內(nèi)輸水府。則氣化津生。熱渴止而小便利矣?!卜健诚Q燥嬎”阌植焕?。則其水有似乎內(nèi)自消也。渴。言能飲且能多也〔錫〕案大汗出。胃中干者。乃胃無津液而煩躁。故與水以潤之。小便不利消渴者。乃脾不轉(zhuǎn)輸。水津不布而消渴。故用五苓以散之。若胃中干者。復與五苓散。利其小便。則愈干矣。故陽明篇云。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傷寒準繩。張兼善曰。煩渴用白虎湯。宜也。其用五苓散滲津液。何哉。曰白虎。乃表證已解。邪傳里而煩渴者用之。今脈尚浮。身有微熱而渴。乃表邪未全解。故用桂枝之辛和肌表。白術(shù)茯苓之甘淡。以潤虛燥也。
五苓散方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成本。銖下。有半字。)白術(shù)(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成本。玉函。無枝字。后人故生議??汲墒媳咀ⅰ2⒚骼碚?。俱作桂枝。知其脫誤也。)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搗為散。金匱。成本。玉函。作為末二字。千金翼。作各為散。更于臼中治之。外臺夭行病。作為散水服。千金。亦作水服。多飲暖水。
千金。無暖字。外臺。溫病。作多飲暖水。以助藥勢。成本。無如法將息四字。)〔錫〕散者。取四散之意也。茯苓澤瀉豬苓。淡味而滲泄者也。白術(shù)助脾氣以轉(zhuǎn)輸。桂枝從肌達表。外竅通而內(nèi)竅利矣。故曰多飲暖水汗出愈也?!餐簟撤街杏眯g(shù)。昔賢如孫真人朱奉議許學士等。皆用白術(shù)。近醫(yī)方中行喻嘉言。改用蒼術(shù)。然蒼術(shù)過于燥烈。不若白術(shù)之甘平滋膩。能補津液而潤燥??v使仲景時無白術(shù)。于今業(yè)已有之。在醫(yī)人亦可權(quán)宜取用。方后云。多服暖水。令汗出愈。此即桂枝湯方下。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之義。建安許氏云。五苓散。乃汗后一解表藥。于此可見?!参骸澄遘弑貫樯ⅰR园罪嬚{(diào)服。方能多服暖水。而汗出始愈。設(shè)煎法而服。則內(nèi)外迎拒。藥且不下。故必服藥如法。然后可效。
案明理論曰。苓。令也。號令之令矣。通行津液??朔ツI邪。專為號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為主。故曰五苓散。馬永卿懶真子錄云。關(guān)中名醫(yī)駱耕道曰。五苓散五味。而以木豬苓為主。故曰五苓。莊子之言曰。藥也其實堇也。桔梗也。雞壅也。豕零也。是時為帝者也。疏云。藥無貴賤。愈病則良。去水則豕零為君。豕零。木豬苓也。二說未知何是。姑兩存焉。
案白飲。諸家無注。醫(yī)壘元戎。作白米飲。始為明晰。活人書作白湯??址且病?/p>
千金方。五苓散。主時行熱病。但狂言煩躁不安。精采言語。不與人相主當者。
和劑局方。辰砂五苓散。治傷寒表里未解。頭痛發(fā)熱。心胸郁悶。唇口干焦。神志昏沉??裱宰d語。如見鬼神。及治瘴瘧煩悶不省者。即本方加辰砂。如中暑發(fā)渴小便赤澀。用新汲水調(diào)下。小兒五心煩熱。焦躁多哭。
切牙上攛。欲為驚狀。每服半錢。溫熱水下。
三因方曰。己未年。京師大疫。汗之死。下之死。服五苓散遂愈。此無佗。溫疫也。(案醫(yī)說。引信效方。)又五苓散。治伏暑飲熱。暑氣流入經(jīng)絡(luò)。壅溢發(fā)衄?;蛭笟馓?。血滲入胃。停留不散。吐出一二升許。
傷寒百問經(jīng)絡(luò)圖。五苓散。又治瘴氣溫瘧。不伏水土。黃膽或瀉。又治中酒惡心。或嘔吐痰水。水入便吐。心下痞悶。又治黃膽。如黃橘色。心中煩急。眼睛如金。小便赤澀。或大便自利。若治黃膽。煎山茵陳湯下。日三服。
濟生。加味五苓散。治伏暑熱二氣。及冒濕泄瀉注下。或煩。或小便不利。
于本方。加車前子。
直指。五苓散。治濕癥小便不利。經(jīng)云。治濕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治傷暑煩渴。引飲過多。
小便赤澀。心下水氣。又流行水飲。每二錢。沸湯調(diào)下。小便更不利。加防己佐之。又治尿血。內(nèi)加辰砂少許。
用燈心一握。新水煎湯調(diào)下。又治便毒。疏利小便。以泄敗精。用蔥二莖。煎湯調(diào)下。
發(fā)汗已。脈浮數(shù)。煩渴者。五苓散主之。(玉函。已。作后。浮下。有而字。脈經(jīng)。千金翼。煩上。有復字。)〔方〕已者。言發(fā)汗畢。非謂表病罷也。煩渴者。膀胱水蓄。不化津液。故用四苓以利之。浮數(shù)者。外表未除。故憑一桂以和之。所以謂五苓能兩解表里也。(案方注。系金鑒改訂。故與原書。有異同焉。)〔鑒〕發(fā)汗已。為太陽病已發(fā)過汗也。脈浮數(shù)。知邪仍在表也。若小便利而煩渴者。是初入陽明胃熱。白虎湯證也。今小便不利而煩渴。是太陽腑病。膀胱水蓄。五苓證也。故用五苓散。如法服之。外疏內(nèi)利。表里均得解矣。
案表邪未解。則陽氣盛于外。而津液亦走于外。下焦蓄水。則升騰之氣液失其常。是以胃中燥而煩渴。
故主以五苓。外發(fā)表邪。內(nèi)利蓄水也。成注。為亡津液。而胃燥之解??址鞘且病?/p>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鑒〕此申上條或渴而不煩。或煩而不渴者。以別其治也。傷寒發(fā)汗后。脈浮數(shù)。汗出煩渴。小便不利者。
五苓散主之。今惟曰汗出者。省文也??识粺?。是飲盛于熱。故亦以五苓散主之。利水以化津也。若不煩且不渴者。是里無熱也。惟脈浮數(shù)汗出。小便不利。是營衛(wèi)不和也。故主以茯苓甘草湯。和表以利水也。
案柯氏汗出下。補心下悸三字。其說難憑。蓋因厥陰篇。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
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一條。而生此說耳。
茯苓甘草湯方茯苓(二兩○玉函。作三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生姜(三兩切)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鑒〕有脈浮數(shù)汗出之表。故主以桂枝。去大棗芍藥者。因有小便不利之里??譁慷械K于癃閉也。五苓去術(shù)澤豬苓者。因不渴不煩。里飲無多。惟小便一利可愈。恐過于燥滲傷陰也。
傷寒類方曰。此方之義。從未有能詮釋者。汗出之后。而渴不止。與五苓。人所易知也。乃汗出之后。
并無渴證。又未指明別有何癥。忽無端而與茯苓甘草湯。此意何居。要知此處汗出二字。乃發(fā)汗后汗出不止也。
汗出不止。則亡陽在。即當與以真武湯。其稍輕者。當與以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更輕者。則與以此湯。何以知之。以三方同用茯苓知之。蓋汗大泄。必引腎水上泛。非茯苓不能鎮(zhèn)之。故真武則佐以附子回陽。此二方則以桂枝甘草斂汗。而茯苓則皆以為主藥。此方之義。不了然乎。觀厥陰篇心悸治法益明。
虛實辨疑曰。水停心下而悸者。茯苓甘草湯。加芫花主之。金匱要略云。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則發(fā)悸。是以悸當治其飲也。
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名曰。玉函。及千金翼。外臺。作此為。喻本。程本??卤尽埍?。主之下。有多服暖水汗出愈七字。)〔魏〕表里證。里證何。即所謂煩渴飲水。水入即吐。是也。表證何。即前條所謂頭項強痛。而惡寒發(fā)熱汗出。是也。于是用桂枝以驅(qū)表邪。佐以術(shù)苓澤瀉。以固土逐水。加以多飲暖水。使汗出而表解。水既不逆。
小便利而里解。而病有不愈者乎?!部隆呈瞧淙恕P南掠兴畾?。膻中之火用不宣。邪水凝結(jié)于內(nèi)。水飲拒絕于外。
既不能外輸于玄府。又不能上輸于口舌。亦不能下輸于膀胱。此水逆所由名也。〔方〕伏飲內(nèi)作。故外者不得入也。蓋飲亦水也。以水得水。涌溢而為格拒。所以謂之曰水逆也。
吳遵程方論曰。五苓散。逐內(nèi)外水飲之首劑。金匱。治心下支飲眩冒。用澤瀉湯治嘔吐思水。用豬苓散。
止用二三味??偛怀鍪欠綖樽鎰┰?。凡太陽表里未解。頭痛發(fā)熱??谠镅矢?。煩渴飲水?;蛩爰赐隆;蛐”悴焕?。宜服之。又治霍亂吐利。燥渴引飲。及瘦人臍下有動悸。吐涎沫而顛眩者。咸屬水飲停蓄。津液固結(jié)。
便宜取用。但須增損合宜耳。若津液損傷。陰血虧損之人。作渴而小便不利者。再用五苓利水劫陰之藥。則禍不旋踵矣。
張景醫(yī)說曰。春夏之交。人病如傷寒。其人汗自出。肢體重痛。轉(zhuǎn)仄難。小便不利。此名風濕。非傷寒也。
陰雨之后卑濕?;蛞嬤^多。多有此證。但多服五苓散。小便通利。濕去則愈。切忌轉(zhuǎn)瀉發(fā)汗。小誤必不可救。
初虞世云。醫(yī)者不識。作傷風治之。發(fā)汗死。下之死。己未年。京師大疫正為此。予自得其說。救人甚多。壬辰年。予守官洪州。一同官妻。有此證。因勸其速服五苓散。不信。醫(yī)投發(fā)汗藥。一夕而斃。不可不謹也。大抵五苓散。能導水去濕耳。胸中有停痰。及小兒吐。欲作癇。服五苓散。
最效。初君之說詳矣。予因廣此說。以信諸人。出信效方。博聞類纂曰。春夏之交?;蛳那镏?。霖雨乍歇。
地氣蒸郁。令人驟病頭疼壯熱嘔逆。有舉家皆病者。謂之風濕氣。不知服藥。漸成溫疫。宜用五苓散半帖。入姜錢三片。大棗一枚。同煎。服一碗。立效。
未持脈時。病患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fā)汗虛故如此。
(脈經(jīng)。手叉。作叉手。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不咳間。有即字。作以重發(fā)其汗虛故也。)〔張〕此示人推測陽虛之一端也。陽虛耳聾。與少陽傳經(jīng)耳聾迥別。亟宜固陽為要也。叉手冒心。加之耳聾。陽虛極矣。嘗見汗后陽虛耳聾。諸醫(yī)施治。不出小柴胡加減。屢服愈甚。必大劑參附。庶可挽回也?!插X〕誤汗亡陽。則腎家之真陽敗泄。所以腎竅之兩耳無聞。猶老年腎憊陽衰。亦兩耳無聞。其義一也。治法宜固其陽。〔魏〕蓋陽虛之甚。兩耳無聞。則陽浮于上。根離于下。待時而脫。昏蒙之狀。神明已亂矣。
案汪氏引補亡論曰。素無熱人。可與芍藥附子湯。素有熱人??膳c黃建中湯。魏氏曰。輕則桂枝甘草。
重則加參附。程氏亦用以桂枝甘草湯。然桂枝甘草湯癥。虛特在膻中。今加之以耳聾。精氣將脫。危險殊甚。
張氏用大劑麥附。固為得矣。
發(fā)汗后。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多下。有者字。)〔成〕喘。肺疾。飲水多喘者。飲冷傷肺也。以冷水灌洗而喘者。形寒傷肺也?!插X〕中風發(fā)汗后。欲得飲水者。少少與之可也。若飲水過多。則胃虛不運。水冷難消。必至停蓄不滲。水寒侵肺。呼吸不利。故肺脹胸滿。氣逆而喘急也。若以冷水灌濯。則營衛(wèi)先已空疏。使寒邪入腠。水氣侵膚。
內(nèi)通于肺。而亦為喘也?!部隆碀h時治病。有火攻水攻之法。故仲景言及之。
案水攻。論中無所考。唯玉函脈經(jīng)。有可水篇。其中一條云。寸口脈洪而大。數(shù)而滑。云云。針藥所不能制。與水灌枯槁。陽氣微散。身寒溫衣覆汗出。表里通利。其病即除。正其義也。(文蛤散條。反以冷水之。若灌之。)案此條。喻氏張氏魏氏。并以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為主。蓋本于郭雍補亡論。水寒傷肺??址撬艘?。柯氏主以五苓散。汪氏則用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湯。加濃樸杏仁。錢氏云。去麻黃加葶藶之小青龍湯。或可酌用。
蓋錢所處。似切當矣。
發(fā)汗后。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fā)汗。必吐下不止。(脈經(jīng)。下發(fā)字下。有其字。玉函。若字以下九字。無。)〔成〕發(fā)汗后。水藥不得入口。為之吐逆。發(fā)汗亡陽。胃中虛冷也。若更發(fā)汗。則愈損陽氣。胃氣大虛。
故吐下不止。
〔程〕發(fā)汗后見此者。由未汗之先。其人已是中虛而寒。故一誤不堪再誤?!插X〕誤汗則胃中陽氣虛損。
胃本司納。因胃中虛冷。氣上逆而不受。故水藥俱不得入口。以主納者不得納。故謂之逆。然與水逆證之水入則吐不同也?!餐簟澈苟嗤鲫枴N钢性獨馓?。不得消水。此治之之逆。謂治不以理也。補亡論。常器之云??膳c半夏茯苓湯。
案活人書曰。發(fā)汗后。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fā)汗。必吐下不止。小半夏加茯苓湯。大半夏加橘皮湯。
喻氏魏氏周氏張氏。皆以為水逆。以五苓散為主。柯氏曰。此熱在胃口。須用梔子湯。瓜蒂散。因其勢而吐之。亦通因通用法也。并于本條義難葉。蓋此條證。其人素有痰飲。清陽之氣久虛者。誤汗則風藥挾飲。結(jié)聚上焦。以致水藥拒格不入也。故主以小半夏加茯苓湯等。下逆驅(qū)飲者。為允當。若寒多者。理中去術(shù)加生姜湯之屬。須酌用也。
案為逆。成氏喻氏輩。為吐逆之義。不可從也。金鑒以吐下之下為衍文。亦非也。
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主之。(發(fā)汗上。脈經(jīng)。有傷寒二字。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無若劇之若。及必字。
外臺。者必二字。作則一字。心中懊作心內(nèi)苦痛懊。)〔汪〕發(fā)汗吐下后者。謂雖經(jīng)汗吐且下。而傷寒之邪熱。猶未解也。邪熱未解。必乘其人之虛。而客于胸中。胸中郁熱。因生煩躁。陽氣擾亂。不得眠也。劇者。煩極也。煩極則知其人郁熱愈甚。故不惟不眠。而且反復顛倒而不安。心中懊。郁郁然不舒暢而憒悶也。虛煩證。虛也。正氣之虛。煩者。邪氣之實。乃不可作真虛看。作汗吐下后暴虛看。少氣者。乃熱傷氣而氣促急。非真氣虛也。
案懊。成氏曰。心中懊而憒悶。懊者。俗為鶻突。是也。傷寒直格曰。懊者。煩心熱燥。悶亂不寧也。甚者。似中巴豆草烏頭之類毒藥之狀也。王氏曰。。即惱字。古通用。楊雄方言曰。愁恚憒憒。毒而不發(fā)。謂之氐惆。郭璞注云。氐惆。懊也。(孫奕示兒編云糊涂。讀鶻突?;蛟徊环置饕病zX。隼也。突起鹵莽之狀。)又案此似后世所謂嘈雜。醫(yī)學統(tǒng)旨曰。者。似饑而甚。似躁而輕。有懊不自寧之況。皆因心下有痰火而動?;蚴秤舳袩峁首?。是也。
準繩曰。少氣者。氣少不足以言也。
梔子豉湯方(○脈經(jīng)。千金翼。無豉字。)梔子(十四個擘○成本。玉函。個。作枚。下并同。)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外臺。二升半下。有去滓二字。取上。有更字。玉函。千金。并翼。吐上。有快字。)〔錫〕梔子性寒。導心中之煩熱以下行。豆豉。HT熟而輕浮。引水液之上升也。陰陽和而水火濟。煩自解矣。案梔子豉湯。舊說指為吐藥。即王好古之高明。亦云本草并不言梔子能吐。奚仲景用為吐藥。此皆不能思維經(jīng)旨。以訛傳訛者也。如瓜蒂散二條。本經(jīng)必曰吐之。梔子豉湯六節(jié)。并不言一吐字。且吐下后虛煩。豈有復吐之理乎。此因瓜蒂散內(nèi)。用香豉二合。而誤傳之也?!仓尽撑f本。有一服得吐止后服七字。此因瓜蒂散中有香豉。而誤傳于此也。今為刪正。蓋梔子苦能下泄。以清在內(nèi)之郁熱。香豉甘能發(fā)散。啟陰液為微汗。以散在外之身熱。案葛翁肘后方。用淡豆豉。治傷寒。主能發(fā)汗。
傷寒直格曰。或吐者。止后服。凡諸梔子湯。皆非吐人之藥。以其燥熱郁結(jié)之甚。而藥頓攻之。不能開通。
則郁發(fā)而吐。因其嘔吐。發(fā)開郁結(jié)。則氣通津液寬行而已。故不須再服也。
傷寒蘊要曰。香豉味苦甘平。發(fā)汗必用之。又能佐梔子。治懊之藥也。傷寒明條曰。得汗止后服。
案本方。成氏而降諸家。率以為吐劑。特志聰錫駒。斷為非吐劑??芍^卓見矣。汪氏曰。余曾調(diào)此湯。
與病患服之。未必能吐。何也。蓋梔子之性苦寒。能清胃火。潤燥。豉性苦寒微甘。能瀉熱。而兼下氣調(diào)中。
所以其苦未必能使人吐也。醫(yī)工必欲升散火郁。當于病患喉中。探之使吐可耳。又用豉法。須陳腐極臭者。能使人吐。方中云香豉。
恐醫(yī)工用豉。反取新制而氣不臭者。無怪乎其不能使人吐也。今驗之。極臭者能使人吐。然以為吐劑者。竟似乖乎本條之旨焉。
汪氏曰。梔子十四枚。當是四十枚。否則香豉四合。分兩多寡。不相稱矣。案此說不必矣。
名醫(yī)類案曰。江應(yīng)宿治都事靳相主?;紓嗳铡I頍釤o汗。怫郁不得臥。非燥非煩。非寒非痛。時發(fā)一聲。如嘆息之狀。醫(yī)者不知何證。迎予診視曰。懊怫郁證也。投以梔子豉湯一劑。十減二三。再以大柴胡湯。下燥屎。怫郁除而安臥。調(diào)理數(shù)日而起。
小兒藥證直訣。梔子飲子。治小兒蓄熱在中。身熱狂躁?;杳圆皇?。大梔子仁(七個槌破)豆豉(半兩)上共享水三盞。煎至二錢??炊嗌俜?。無時?;蛲禄虿煌?。立效。
梔子甘草豉湯方(○千金翼。無豉字。)梔子(十四個擘)甘草(二兩炙)香豉(四合綿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得下。玉函。有快字。成本。不載本方。第十卷云。梔子湯方內(nèi)。入甘草二兩。余根據(jù)前法。得吐止后服。)〔錫〕少氣者。中氣虛。而不能交通上下。加甘草以補之。
古方選注曰。梔子豉湯。吐胸中熱郁之劑。加甘草一味。能治少氣。而諸家注釋。皆謂益中。非理也。
蓋少氣者。一如飲家之短氣也。熱蘊至高之分。乃加甘草。載梔豉于上。須臾即吐。越出至高之熱?!鸢复苏f。
以甘草為涌吐之品。今驗?zāi)芡滦刂刑碉?。然此方所用。不必在此?/p>
案志聰本。錫駒本。本方及梔子生姜豉湯。梔子濃樸湯。
梔子干姜湯。方后。刪得吐者止后服六字。似是。
梔子生姜豉湯方梔子(十四個擘)生姜(五兩)香豉(四合綿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姜。取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二升半下。外臺。有去滓二字。吐上。玉函。有快字。外臺。引千金翼。得吐者三字。作安即二字。
成本。不載本方。第十卷云。梔子湯方內(nèi)。加生蠆五兩。余根據(jù)前法。得吐止后服。)〔錫〕嘔者。中氣逆。而不得上交。加生姜以宣通之?!茶b〕嘔者。是熱迫其飲也。加生姜以散之。
發(fā)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脈經(jīng)。窒。作塞。千金。窒下。有氣逆搶心四字。)〔錫〕窒。窒礙而不通也。熱不為汗下而解。故煩熱。熱不解而留于胸中。故窒塞而不通也。亦宜梔子豉湯。升降上下。而胸中自通矣。〔方〕窒者。邪熱壅滯而窒塞。未至于痛。而比痛較輕也?!渤獭碂岫只パ?。煩在內(nèi)。熱在外也。或慮汗吐下后。津液已亡。何堪更用吐劑。須知此湯以宣郁為主?;鹩粲谛?。乘其虛而客之。凡氤氳布氣于胸中者。皆火為之。而無復津液為之??菀翰坏貌?。遂有窒痛等證。宣去其火氣。清液自回也。
明理論曰。煩熱與發(fā)熱。若同而異也。發(fā)熱者。怫怫然發(fā)于肌表。有時而已者。是也。煩者為煩而熱。
無時而歇者。是也。二者均是表熱。而煩熱為熱所煩。非若發(fā)熱而時發(fā)時止也。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熱不去。心中結(jié)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玉函。作此為不解。)〔柯〕病發(fā)于陽。而反下之。外熱未除。心中結(jié)痛。雖輕于結(jié)胸。而甚于懊矣。結(jié)胸是水結(jié)胸脅。用陷胸湯。水郁則折之也。此乃熱結(jié)心中。用梔豉湯?;鹩魟t發(fā)之也?!渤獭乘Y(jié)者??蜔釤┱羲?。而勢之散漫者。尚連及表。故云未欲解也。
傷寒類方曰。案胸中窒結(jié)痛。何以不用小陷胸。蓋小陷胸癥。乃心下痛。胸中在心之上。故不得用陷胸。
何以不用瀉心諸法。蓋瀉心癥。乃心下痞。痞為無形。痛為有象。故不得用瀉心。古人治病。非但內(nèi)外不失厘毫。即上下亦不窬分寸也。
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者。梔子濃樸湯主之。(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心煩。作煩而。)〔鑒〕論中下后滿而不煩者有二。一熱氣入胃之實滿。以承氣湯下之。一寒氣上逆之虛滿。以濃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溫之。其煩而不滿者。亦有二。一熱邪入胸之虛煩。以竹葉石膏湯清之。一懊欲吐之心煩。以梔子豉湯吐之。今既煩且滿。故臥起不安也。然既無三陽之實證。又非三陰之虛證。惟熱與氣結(jié)。壅于胸腹之間。故用梔子枳樸。胸腹和。而煩自去。滿自消矣。
梔子濃樸湯方梔子(十四個擘)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玉函。無水浸二字。成本。玉函。炙令黃。作去穣炒。)濃樸(四兩炙去皮○成本。作四兩。姜炙。)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上字。成本。全書。作已上二字。三升半。玉函。無半字。千金翼。吐上。有快字。)〔志〕梔子之苦寒。能泄心下之熱煩。濃樸之苦溫。能消脾家之腹?jié)M。枳實之苦寒。能解胃中之熱結(jié)。
集注。高世曰。枳實。案神農(nóng)本經(jīng)。主除寒熱結(jié)氣。長肌肉。利五臟。益氣輕身。蓋枳實臭香色黃。
味辛形圓。
宣達中胃之品也。炙香而配補劑。則有長肌益氣之功。生用而配泄劑。則有除邪破結(jié)之力。元人謂枳實瀉痰。
能沖墻倒壁。而后人即為破泄之品。不可輕用。且實。乃結(jié)實之通稱。無分大小。宋開窯以小者為實。大者為殼。而后人即謂殼緩而實速。殼高而實下。此皆不明經(jīng)旨。以訛傳訛耳。
傷寒直格曰。枳實不去穣。為效甚速。
柯氏曰。梔子干姜湯。去豉用姜。取其橫散。梔子濃樸湯。以枳樸易豉。是取其下泄。皆不欲上越之義。
舊本二方后。俱云。得吐止后服。豈不謬哉。
傷寒。醫(y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干姜湯主之。(玉函。脈經(jīng)。丸。作圓。)〔王〕案丸藥。所謂神丹甘遂也?;蜃靼投埂!灿鳌惩杷幋笙隆M絺渲?。而不能蕩滌其邪。故梔子合干姜用之。亦溫中散邪之法也?!插X〕以峻厲丸藥大下之。宜乎陷入而為痞結(jié)矣。而身熱不去。是邪未全陷。
尚有留于表者。微覺煩悶。乃下后之虛邪陷膈。將結(jié)未結(jié)之征也。
案金鑒。改梔子豉湯。為注解。不可從也。
肘后方。卒客忤死。張仲景諸要方。桂一兩。生姜三兩。梔子十四枚。豉五合。搗。以酒三升攪。微煮之。
沫出去滓。頓服取瘥。
梔子干姜湯方梔子(十四個擘)干姜(一兩○成本。玉函。千金翼。作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三升半。一升半。玉函。
并無半字。吐上。有快字。)〔柯〕或以丸藥下之。心中微煩。外熱不去。是知寒氣留中。而上焦留熱。故任梔子以除煩。用干姜逐內(nèi)寒。此甘草瀉心之化方也。
圣惠。治赤白痢。無問日數(shù)老少。干姜散方。
即本方。入薤白七莖。豉半合。煎服。
楊氏家藏方。二氣散。治陰陽痞結(jié)。咽膈噎塞。狀若梅核。妨礙飲食。久而不愈。即成翻胃。
即本方。用炒梔子。
凡用梔子湯。病患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玉函。作證其二字。無舊字。)〔成〕病患舊微溏者。里虛而寒在下也。雖煩則非蘊熱。故不可與梔子湯。內(nèi)經(jīng)曰。先泄而后生他病者。
治其本。必且調(diào)之。后乃治其他病?!渤獭撤仓紊辖怪≌?。輒當顧中下。梔子為苦寒之品。病患今受燥邪。不必其溏否。但舊微溏者。便知中稟素寒。三焦不足。梔子之苦。雖去得上焦之邪。而寒氣攻動臟腑。坐生他變。
困輒難支。凡用梔子湯者。俱不可不守此禁。非獨虛煩一證也。
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原注】一作僻。)地者。
真武湯主之。(玉函。作發(fā)其汗而不解。下。有而字。醫(yī)學綱目。擗。作。真武。脈經(jīng)。千金。千金翼。作玄武。真武湯方。見少陰篇。)〔鑒〕大汗出。仍熱不解者。陽亡于外也。心下悸筑筑然動。陽虛不能內(nèi)守也。頭眩者。頭暈眼黑。陽微氣不能升也。身動者。蠕蠕然動。陽虛液涸。失養(yǎng)于經(jīng)也。振。聳動也。振振欲擗地者。聳動不已。
不能興起。欲墮于地。陽虛氣力不能支也?!插X〕汗出不解。仍發(fā)熱者。非仍前表邪發(fā)熱。乃汗后亡陽。虛陽浮散于外也。心下悸者。非心悸也。蓋心之下。胃脘之上。鳩尾之間。氣海之中。靈樞謂膻中為氣之海也。誤汗亡陽。則膻中之陽氣不充。所以筑筑然跳動也。振振欲擗地。前注不解。而方氏引毛詩注云。擗。拊心也。
喻氏謂無可置身。欲辟地而避處其內(nèi)。并非也。愚謂振振欲擗地者。即所謂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之意。言頭眩而身體動。振振然身不能自持。而欲仆地。因衛(wèi)分之真陽。喪亡于外。周身經(jīng)脈。總無定主也。方用真武湯者。非行水導濕。乃補其虛。而復其陽也。
案仍發(fā)熱者。成氏方氏魏氏錫駒志聰張璐。并以為表邪不解。非是也。又方喻二氏張璐魏氏。以此條證。
為誤服大青龍之逆變。錢氏汪氏。駁其執(zhí)泥。為得矣。
案擗字。與通。倒也。見唐慧琳藏經(jīng)音義。可以確錢氏及金鑒之說也。
醫(yī)學綱目。孫兆治太乙宮道士周德真?;紓?。發(fā)汗出多。驚悸目眩。身戰(zhàn)掉欲倒地。眾醫(yī)有欲發(fā)汗者。
有作風治者。有用冷藥解者。病皆不除。召孫至。曰。太陽經(jīng)病。得汗早。欲解不解者。因太陽經(jīng)欲解。復作汗。腎氣不足。汗不來。所以心悸目眩身轉(zhuǎn)。遂作真武湯服之。三服微汗自出遂解。蓋真武湯。附子白術(shù)。和其腎氣。腎氣得行。故汗得來也。若但責太陽者。惟能干涸血液爾。仲景云。尺脈不足。營氣不足。不可以汗。
以此知腎氣怯。則難得汗也矣。
咽喉干燥者。不可發(fā)汗。(脈經(jīng)。無喉字。玉函。汗上。有其字。)〔錢〕咽喉干燥者。上焦無津液也。上焦之津液。即下焦升騰之氣也。下焦之氣液不騰。則咽喉干燥矣。
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熱論篇云。少陰脈貫?zāi)I絡(luò)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也。邪在少陰。故氣液不得上騰。即上文尺中微遲之類變也。故曰不可發(fā)汗?!渤獭撤灿隹珊怪C。必當顧慮夫上焦之津液。有如此者。
〔方〕末后無發(fā)汗之變。疑有漏落。〔汪〕補亡論。常器之云。可與小柴胡湯。其言于義未合。張璐云。宜小建中湯。其言猶近乎理。
淋家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必便血。(玉函。下汗上。有其字。)〔程〕淋家熱蓄膀胱。腎水必乏。更發(fā)汗以竭其津。水腑告匱。徒逼血從小便出耳。凡遇可汗之證。必當顧慮夫下焦之津液。有如此者。〔汪〕常云。宜豬苓湯。然用于汗后小便血者。亦嫌其過于滲利也。張璐云。
未汗。宜黃建中湯。蓋此湯。用于瘡家身疼痛者甚妙。若淋家猶未盡善。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fā)汗。汗出則。(玉函。發(fā)汗。作攻其表。作痙。)〔錫〕瘡家久失膿血。則充膚熱肉之血虛矣。雖身疼痛而得太陽之表病。亦不可發(fā)汗。汗出必更內(nèi)傷其筋脈。血無營筋。強急而為矣。亡血則。是以產(chǎn)后及跌撲損傷。多病?!插X〕瘡家。非謂疥癬之疾也。蓋指大膿大血。癰疽潰瘍。楊梅結(jié)毒。瘡痘疹馬刀俠癭之屬也。身疼痛。傷寒之表證也。言瘡家氣虛血少。營衛(wèi)衰薄。雖或有傷寒身體疼痛等表證。亦慎不可輕發(fā)其汗。若誤發(fā)其汗。則陽氣鼓動。陰液外泄。陽亡則不能柔養(yǎng)。血虛則無以滋灌。所以筋脈勁急而成也。故仲景于痙病中有云。太陽病。發(fā)汗太多。因致也。豈有所謂重感寒濕。外風襲虛之說哉。〔汪〕常云。誤汗成。桂枝加葛根湯。其言雖為可取。要不若王日休云。
小建中湯。加歸更妙。
案成氏云。瘡家。雖身疼痛如傷寒。不可發(fā)汗??率献⒁庖嗤?。并似失經(jīng)旨矣。
衄家不可發(fā)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原注】音喚。又胡絹切。下同。一作瞬。)不得眠。(玉函。發(fā)汗。作攻其表。作必額上促急而緊。病源同。促。作菹。外臺。引病源。促。作脈。志本。
錫本。。作。非。脈經(jīng)。作必額陷脈上促急而緊。)〔成〕衄者。上焦亡血也。若發(fā)汗則上焦津液枯竭。經(jīng)絡(luò)干澀。故額上陷。脈急緊。諸脈者。皆屬于目。筋脈緊急。則牽引其目。故直視不能也。針經(jīng)曰。陰氣虛則目不眩。亡血為陰虛。是以不得眠也?!插X〕脈急緊者。言目系急緊也。。本作旬。音絢。目搖動也。血虛則系目之筋脈急緊而直視。所以睛不能轉(zhuǎn)側(cè)而搖動也?!餐簟吵T???膳c犀角地黃湯。此不過治衄之常劑。許叔微云。黃建中湯奪汗動血。加犀角。夫衄家系陽明經(jīng)熱。上湯恐非陽明藥也。呂滄州云。小建中湯加蔥豉。誤汗直視者。不可治。大抵衄家具汗證。蔥豉?;黻柮鹘?jīng)郁熱。為對證之的藥。
金匱心典曰。血與汗。皆陰也。衄家復汗。則陰重傷矣。脈者血之府。額上陷者。額上兩旁之動脈。因血脫于上。而陷下不起也。脈緊急者。寸口之脈。血不榮而失其柔。如木無液而枝乃勁也。直視不不眠者。陰氣亡則陽獨勝也。經(jīng)曰。奪血者無汗。此之謂矣。
全書。韓氏曰。此人素有衄血證。非傷寒后如前條之衄也。故不可發(fā)汗。
案額上陷。謂額上肉脫。而陷下也。錢氏云。額上。非即額也。額骨堅硬。豈得即陷。蓋額以上之囟門也。
魏氏云。額上氣虛。陷入腦內(nèi)。金鑒云。額角上陷中之脈。緊且急也。又案。說文云。目搖也。而成氏喻氏云。瞬。合目也。金鑒亦同。并與經(jīng)義畔。
亡血家。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寒栗而振。(玉函。脈經(jīng)。作不可攻其表汗出則。)〔成〕針經(jīng)曰。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亡血發(fā)汗。則陰陽俱虛。故寒栗而振搖。〔鑒〕凡失血之后。血氣未復。為亡血虛家。皆不可發(fā)汗也。蓋失血之初。固屬陽熱。然亡血之后。熱隨血去。熱固消矣。而氣隨血亡。陽亦危矣。若再發(fā)汗。則陽氣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栗。振振聳動。所必然也。〔程〕亡血而更發(fā)汗。身內(nèi)只剩一空殼子。
陽于何有。寒自內(nèi)生。故栗而振?!餐簟吵T?。可與芍藥地黃湯。夫亡血家。亦有陰虛發(fā)熱者。上湯固宜用也。
石頑云。黃建中湯。誤汗振栗。苓桂術(shù)甘湯。加當歸。據(jù)成注云。亡血發(fā)汗。則陰陽俱虛。愚以上二湯。皆亡血家汗后之劑。
案汗后寒栗而振。非余藥可議。宜芍藥甘草附子湯。人參四逆湯之屬。
汗家重發(fā)汗。心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余糧丸。(【原注】方本闕。)〔成〕汗者心之液。汗家重發(fā)汗。則心虛?;秀毙膩y。奪汗則無水。故小便已陰中疼?!插X〕恍惚者心神搖蕩。而不能自持。心亂者。神虛意亂。而不能自主也。陰疼者。氣弱不利。而莖中澀痛也?!渤獭承闹餮?/p>
汗者心之液。平素多汗之家。心虛血少可知重發(fā)其汗。遂至心失所主。神恍惚而多忡憧之象。此之謂亂。小腸與心為表里。心液虛。而小腸之水亦竭。自致小便已陰疼。與禹余糧丸。其為養(yǎng)心血。和津液。不急于利小便。
可意及也。
案禹余糧丸。原方闕。仍有數(shù)說。未知孰是。今備錄下。金鑒云。案禹余糧丸。為澀痢之藥。與此證不合。
與禹余糧丸五字。衍文也。汪氏云。補亡論。常器之云。禹余糧一味?;?。散服。亦可。郭白云云。用禹余糧。不用石。石乃殼也。愚以其言未必盡合仲景原方之義。今姑存之。魏氏云。愚臆度之。即赤石脂禹余糧湯耳。意在收澀小便。以養(yǎng)心氣。鎮(zhèn)安心神之義。如理中湯。可以制丸也。周氏載王日休補禹余糧丸方。用禹余糧赤石脂生梓白皮。各三兩。赤小豆半升。搗篩。蜜丸如彈丸大。以水二升。煮取一升。早暮各一服。
張氏亦引王氏。四味。各等分。丸如彈子大。水煮。日二服。蔡正言蘇生的鏡。補足禹余糧丸。禹余糧一兩。
龍骨八錢。牡蠣五錢。鉛丹六錢。茯苓六錢。人參五錢。上六味為末。粳米為丸。朱砂為衣。如綠豆大。空心麻沸湯送下。朱砂所收斂而鎮(zhèn)驚。茯苓行水以利小便。加人參以養(yǎng)心血。
病患有寒。復發(fā)汗。胃中冷必吐蛔。(【原注】一作逆。)〔柯〕有寒。是未病時原有寒也。內(nèi)寒則不能化物。飲食停滯而成蛔。以內(nèi)寒之人。復感外邪。當溫中以逐寒。若復發(fā)其汗。汗生于谷。谷氣外散。胃脘陽虛。無谷氣以養(yǎng)其蛔。故蛔動而上從口出也?;锥嗖恢拐咚?。
吐蛔不能食者亦死。〔方〕復。反也。言誤也?!餐簟逞a亡論。常器之云??煞趺吠?。郭白云云。宜理中湯。
愚以烏梅丸。乃治吐蛔之藥。若于未發(fā)汗以前。還宜服理中湯也。
案活人書曰。先服理中丸。次用烏梅丸。金鑒云。宜理中湯。送烏梅丸。張氏云。后人以理中丸。加烏梅治之。仍不出仲景之成則耳。并此吐蛔以后之方。
本發(fā)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fā)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玉函。無若字。先發(fā)汗。先下之下。并有者字。)〔成〕病在表者。汗之為宜。下之為逆。病在里者。下之為宜。汗之為逆?!卜健硰?。與覆同。古字通用。
復亦反也。猶言誤也。〔鑒〕若表急于里。本應(yīng)先汗。而反下之。此為逆也。若先汗而后下。治不為逆也。若里急于表。本應(yīng)先下。而反汗之。此為逆也。若先下而后汗。治不為逆也?!餐簟程s治傷寒之法。表證急者。
即宜汗。里證急者。即宜下。不可拘拘于先汗而后下也。汗下得宜。治不為逆。
傷寒醫(yī)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調(diào)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上身字下。玉函。有體字。)〔錫〕此響應(yīng)上文先下而后汗之之意。以見下之而表里俱虛。又當救里救表。不必拘于先下而復汗之說也。
言傷寒下之而正氣內(nèi)陷。續(xù)得里虛之癥。下利清谷不止者。雖身疼痛。表癥仍在。急當救里。救里之后。身疼痛而清便自調(diào)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以復其陽。救表宜桂枝湯。以解其肌。生陽復而肌腠解。表里和矣。本經(jīng)凡曰急者。急不容待。緩則無及矣?!部隆成硖郾韭辄S癥。而下利清谷。其腠理之疏可知。必桂枝湯和營衛(wèi)。而痛自解。故不曰攻。而仍曰救。救表仍合和中也?!渤獭臣本绕浔?。而用桂枝湯。壯陽以和營衛(wèi)。誠恐表陽不壯。不但身疼痛不止。并里所新復之陽。頃刻間重為陰。寒所襲。故救之宜急〔喻〕救里與攻里天淵。若攻里必須先表后里。必無倒行逆施之法。惟在里之陰寒極盛??株枤獗┟?。不得不急救其里。俟里癥少定。仍救其表。初不敢以一時之權(quán)宜。更一定之正法也。厥陰篇。下利腹脹。身體疼痛者。
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四逆湯。攻表桂枝湯。曰先溫。曰乃攻。形容不得已之次第。足互此意?!插贰炒舜箨P(guān)鍵。不可不知。若兩感者。亦可類推矣。
案清便。方氏喻氏錢氏為小便。非也。詳義見于桂枝麻黃各半湯條。
案錢氏汪氏以此條病。為陰陽兩證并舉。非一證分表里。而用二湯。辨前注之誤。卻非也。案金匱臟腑經(jīng)絡(luò)先后論篇。問曰。病有急當救里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yī)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體疼痛。清便自調(diào)者。急當救表也。明是示當知緩急先后之序也。
活人書曰。兩感者。表里俱病也。仲景無治法。但云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后。發(fā)表攻里。本自不同。尋至第三卷中。言傷寒下之云云。遂以意尋比仿效。治兩感有先后。宜先救里。若陽氣內(nèi)正。即可醫(yī)也。內(nèi)才正。急當救表。蓋內(nèi)尤為急。才溫內(nèi)則急救表。亦不可緩也。
病發(fā)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玉函。疼上。有更字。)〔柯〕此太陽麻黃湯證。病為在表。脈當浮而反沉。此為逆也。若汗之不瘥。即身體疼痛不罷。當憑其脈之沉。而為在里矣。陽證見陰脈。是陽消陰長之兆也。熱雖發(fā)于表。為虛陽。寒反據(jù)于里。是真陰矣。必有里證。伏而未見。藉其表陽之尚存。乘其陰之未發(fā)。迎而奪之。庶無吐利厥逆之患。里和而表自解矣。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故脈有余。而證不足。則從證。證有余。而脈不足。則從脈。有余可假。而不足為真。此仲景心法。
〔周〕身體疼痛。并不及惡寒微厥。則四逆何敢漫投。而仲景明言當救其里。因脈本沉。中則陽素虛。復投汗藥。則陽氣外亡。陰寒內(nèi)存。至此則發(fā)熱變?yōu)樯硖?。敢不回陽。則身痛必如被杖。陰燥因致厥逆。勢所必至。
然曰。當救者??上攵病!渤獭炒藯l。乃太陽中之少陰。麻黃附子細辛湯條。乃少陰中之太陽。究竟二證。
皆是發(fā)于陽。而病在陰。故皆陽病見陰脈。
案金鑒曰。身體疼痛之下。當有下利清谷四字。方合當溫其里之文。果如其說。則與前條無別。似剩義矣。
程本金鑒。改救作溫字。非也。
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發(fā)汗。以此表里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
里未和。然后復下之。(先下下。成本有之字。玉函。脈經(jīng)。無以此二字。家下。有當字。里未和。脈經(jīng)。作表和。成本。作得里和。)〔程〕先下之而不愈。陰液先亡矣。因復發(fā)汗。營從衛(wèi)泄。陽津亦耗。以此表里兩虛。雖無邪氣擾亂。而虛陽戴上。無津液之升以和之。所以怫郁而致冒。冒者。清陽不徹?;璞渭邦^目也。必得汗出津液到。而怫郁始去。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汗者。陽氣之所釀。汗出。知陽氣復于表。故愈。則非用發(fā)表之劑。而和表之劑可知。而里未和者。陽氣雖返于內(nèi)。陰氣尚未滋而復。得字宜玩。遲久之辭。蓋大便由溏而燥。由燥而硬。
至此不得不斟酌下之。以助津液矣。和表藥。桂枝加附子湯。或大建中湯類也。〔錫〕然后者。緩詞也。如無里證??刹槐叵乱??!茶b〕下之。宜調(diào)胃承氣湯和之?!矎垺趁盀榘l(fā)汗過多。胃中清陽氣傷。宜小建中湯加參。若更加熟附子。昏冒耳聾。非大劑溫補。不能取效也。
案此條癥。汪氏。和表。用桂枝湯。小建中湯。黃建中湯。和里。用桂枝大黃湯。而駁常器之和表用小柴胡湯。和里用調(diào)胃承氣湯。并似乖于經(jīng)旨焉。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原注】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原注】一作尺脈實。)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diào)胃承氣湯。(【原注】一云用大柴胡湯○玉函。
作陰微者。先下之而解。汗之宜桂枝湯。下之宜承氣湯。千金翼同。脈經(jīng)。與本經(jīng)同。唯調(diào)胃承氣湯。作大柴胡湯。玉函。脈經(jīng)。無陽脈之脈。后汗出。作汗之。)〔程〕太陽病不解。脈陰陽俱停止。而不見者。是陰極而陽欲復也。三部既無偏勝。解之兆也。然必先振栗。
汗出而解者。郁極而欲復。邪正必交爭。而陰陽乃退耳。若見停止之脈。而仍不解者。必陰陽有偏勝處也。但于三部停止中。而陽脈微見者。即于陽微處。知陽部之邪實盛。故此處欲停之。而不能停也。先汗出以解其表邪則愈。于三部停止中。而陰脈微見者。即于陰微處。知其陰部之邪實盛。故此處欲停之。而不能停也。下之以解其里邪則愈?!餐簟趁}微二字。當活看。此非微弱之微。乃邪滯而脈道細伏之義。
邪滯于經(jīng)。則表氣不得條達。故陽脈微。邪滯于腑。則里氣不能通暢。故陰脈微。先汗出而解。仲景無方。千金云。宜桂枝湯。
傷寒類方曰。脈法無停字。疑似沉滯不起。即下微字之義。寸為陽。尺為陰。微字即上停字之意。與微弱不同。微弱則不當復汗下也。
案停脈。成氏為均調(diào)之義。方喻張柯魏汪并同。程錢二氏及金鑒。為停止之謂。然據(jù)下文陰脈微陽脈微推之。宋版注。一作微者。極為允當。況停脈。素靈難經(jīng)。及本經(jīng)中。他無所見。必是訛謬。且本條文意。與他條不同。諸注亦未明切。但程注稍似可通。故姑取之云。
太陽病。發(fā)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wèi)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此條。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在太陽上編桂枝湯方后。玉函。救。作解。)〔鑒〕此釋上條陽浮陰弱之義也。經(jīng)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衛(wèi)為風入。則發(fā)熱。邪風因之而實。
故為衛(wèi)強。是衛(wèi)中之邪氣強也。營受邪蒸。則汗出。精氣因之而虛。故為營弱。是營中之陰氣弱也。所以使發(fā)熱汗出也。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喻〕邪風。即風邪。勿鑿看。〔方〕救者。解救救護之謂。
案方氏曰。不曰風邪。而曰邪風者。以本體言也。喻蓋非之。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蛐刂袩┒粐I?;蚩?。或腹中痛。
或脅下痞硬?;蛐南录隆P”悴焕?。或不渴。身有微熱?;蚩日?。小柴胡湯主之。(玉函。作中風五六日。傷寒往來寒熱。脈經(jīng)。作中風往來寒熱。傷寒五六日以后。全書。錢本。作傷寒中風五六日。脈經(jīng)。心煩。作煩心。玉函。脈經(jīng)。硬。作堅。心下悸。作心中悸。
身。作外。外臺。作心下卒悸。成本。嘿嘿。作默默。下同。小柴胡上。有與字。)〔方〕此少陽之初證。叔和以無少陽明文。故猶類此。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ノ囊?。言傷寒與中風。
當五六日之時。皆有此往來寒熱已下之證也。五六日。大約言也。往來寒熱者。邪入軀殼之里。臟腑之外。兩夾界之隙地。所謂半表半里。少陽所主之部位。故入而并于陰則寒。出而并于陽則熱。出入無常。所以寒熱間作也。胸脅苦滿者。少陽之脈。循胸絡(luò)脅。邪湊其經(jīng)。伏飲搏聚也。默。靜也。胸脅既滿。谷不化消。所以靜默不言。不需飲食也。心煩喜嘔者。邪熱伏飲。搏胸脅者。涌而上溢也?;驗橹T證者。邪之出入不常。所以變動不一也?!渤伞澄辶?。邪氣自表傳里之時。中風者?;騻廖辶找?。玉函曰。中風五六日傷寒。即是或中風或傷寒。非是傷寒再中風。中風復傷寒也。經(jīng)云。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者。
正是謂也?!插X〕往來寒熱者?;蜃骰蛑埂;蛟缁蜿獭7侨舣懼葑饔袝r也。〔程〕少陽脈循脅肋。在腹陽背陰兩岐間。在表之邪欲入里。為里氣所拒。故寒往而熱來。表里相拒。而留于岐分。故胸脅苦滿。神識以拒而昏困。故嘿嘿。木受邪則妨土。故不欲食。膽為陽木。而居清道。為邪所郁?;馃o從泄。逼炎心分。故心煩。
清氣郁而為濁。則成痰滯。故喜嘔。此則少陽定有之證?!茶b〕傷寒中風。見口苦咽干目眩之證。與弦細之脈。
更見往來寒熱云云證。知邪已傳少陽矣?!参骸郴驗橹T證者。因其人平素氣血偏勝。各有所兼挾。以為病也。
明理論曰。傷寒邪氣在表者。必漬形以為汗。邪氣在里者。必蕩滌以為利。其于不外不內(nèi)。半表半里。既非發(fā)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對。是當和解則可矣。小柴胡為和解表里之劑也。
醫(yī)史呂滄洲傳云。淅東運使曲出。道過鄞。病臥涵虛驛。召翁往視。翁察色切脈。則面戴陽。氣口皆長而弦。蓋傷寒三陽合病也。以方涉海。為風濤所驚。遂血菀而神懾。為熱所搏。遂吐血一升許。且脅痛煩渴譫語。
適是年歲運。左尺當不足。其輔行京醫(yī)。以為腎已絕。泣告其左右曰。監(jiān)司脈病皆逆。不祿在旦夕。家人皆惶惑無措。翁曰。此天和脈。無憂也。為投小柴胡湯。減參。加生地黃半劑。后俟其胃實。以承氣下之。得利愈。
丹溪醫(yī)案。治一人。舊有下疳瘡。忽頭疼發(fā)熱。自汗。眾作傷寒治。尺劇。脈弦甚七至。重則澀。丹溪曰。
此病在厥陰。而與證不對。以小柴胡湯。加草龍膽胡黃連熱服。四帖而安。
小柴胡湯方柴胡(半斤○千金翼。作八兩)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全書。十三枚。)甘草(炙)生姜(各三兩切)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
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兩。(玉函。七味下。有咀字。再煎。作再煮。無三服之服。若渴下。有者字。成本亦有。千金翼。無栝蔞根四兩五字。玉函。千金翼。硬。作堅。下有者字。牡蠣四兩。千金翼。外臺。作六兩。成本。玉函。千金翼。缺桂枝之枝。錢氏不見宋版。故有為桂枝無疑之說。)〔鑒〕邪傳太陽陽明。曰汗。曰吐。曰下。邪傳少陽。惟宜和解。汗吐下三法。皆在所禁。以其邪在半表半里。而角于軀殼之內(nèi)界。在半表者。是客邪為病也。在半里者。是主氣受病也。邪正在兩界之間。各無進退而相持。故立和解一法。既以柴胡解少陽在經(jīng)之表寒。黃芩解少陽在腑之里熱。猶恐在里之太陰。正氣一虛。
在經(jīng)之少陽。邪氣乘之。故以姜棗人參。和中而預壯里氣。使里不受邪而和。還表以作解也。世俗不審邪之所據(jù)。果在半表半里之間。與所以應(yīng)否和解之宜。及陰陽疑似之辨。總以小柴胡為套劑。醫(yī)家幸其自處無過。病者喜其藥味平和。殊不知因循誤人。實為不淺。故凡治病者。當識其未然。圖機于早也?!渤獭持寥魺┒粐I者?;饸庠飳嵄菩匾?。故去人參半夏。加栝蔞實也??收摺T镆押囊罕品我?。故去半夏。加栝蔞根也。腹中痛者。木氣散入土中。胃腸受困。故去黃芩以安土。加芍藥以戢木也。脅下痞硬者。邪既留則木氣實。故去大棗之甘而緩。加牡蠣之咸而軟也。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水邪侵乎心。故去黃芩之苦寒。加茯苓之淡滲也。不渴身有微熱者。半表之寒。尚滯于肌。故去人參。加桂枝以解之也??日摺0氡碇?。湊入于肺。故去參棗。加五味子。易生姜為干姜。以溫之。雖肺寒不減黃芩??指山鸁嵋病S指雇礊樘幾C。少陽有此。由邪氣自表之里。里氣不利所致?!插X〕柴胡湯而有大小之分者。非柴胡有大小之異也。蓋以其用之輕重。力之大小而言也。牡蠣。名醫(yī)別錄云。治心脅下痞熱。加五味子干姜者。以水寒傷肺。故以此收肺氣之逆。即小青龍湯之制也。肺熱氣盛者。未可加也。
古方選注曰。去滓再煎??謩?cè)岵幌酀S械K于和也。
七味主治在中。不及下焦。故稱之曰小。
傷寒類方曰。此湯除大棗。共二十八兩。較今秤亦五兩六錢零。雖分三服。已為重劑。蓋少陽介于兩陽之間。須兼顧三經(jīng)。故藥不宜輕。去渣再煎者。此方乃和解之劑。再煎則藥性和合。能使經(jīng)氣相融。不復往來出入。古圣不但用藥之妙。其煎法俱有精義。古方治嗽。五味干姜必同用。一以散寒邪。一以斂正氣。從無單用五味治嗽之法。后人不知。用必有害。況傷熱勞怯火嗆。與此處寒飲犯肺之癥不同。乃獨用五味。收斂風火痰涎。深入肺臟。永難救療。
案錢氏曰。五味子半升者。非今升斗之升也。古之所謂升者。其大如方寸匕。以銅為之。上口方各一寸。
下底各六分。深僅八分。狀如小熨斗而方形。嘗于舊器中見之。而人疑其為香爐中之器用。而不知即古人用藥之升也。與陶隱居名醫(yī)別錄之形像分寸皆同。但多一柄。想亦所以便用耳。如以此升之半作一劑。而分三次服之。亦理之所有。無足怪也??急静菪蚶7卜皆瓢胂囊簧?。秤五兩為正。所謂一升。豈方一寸者哉。半夏之半升。與五味之半升。其升必同。錢說難從。
蘇沈良方曰。此藥。傷寒論。雖主數(shù)十證。大要其間有五證。最的當。服之必愈。一者。身熱心中逆。
或嘔吐者??煞?。若因渴飲水而嘔者。不可服。身體不溫熱者。不可服。二旨。寒熱往來者??煞H?。發(fā)潮熱者可服。四者。心煩脅下滿。或渴或不渴。皆可服。五者。傷寒已瘥后。更發(fā)熱者??煞?。此五證。但有一證。更勿疑。便可服。若有三兩證以上。更的當也。世人但知小柴胡湯治傷寒。不問何證。便服之。不徒無效。兼有所害。緣此藥瘥寒故也。元二年。時行無少長皆咳。本方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干姜各半兩。服此皆愈。常時上壅痰實。只根據(jù)本方。食后臥時服。甚妙。赤白痢尤效。痢藥中無知此妙。蓋痢多因伏暑。
此藥極解暑毒。
徐春甫古今醫(yī)統(tǒng)曰。張仲景著傷寒論。專以外傷為法。其中顧脾胃元氣之秘。世醫(yī)鮮有知之。觀其少陽證小柴胡湯。用人參。則防邪氣之入三陰?;蚩制⑽干蕴?。邪乘而入。必用人參甘草。固脾胃以充中氣。是外傷未嘗不內(nèi)因也??梢娭倬肮⒎?。神化莫測?;蛘咧灰酝鈧瞧渌L。而內(nèi)傷非所知也。此誠不知公之論也。
柯氏曰。本方為脾家虛熱。四時瘧疾之圣藥。
千金方。婦人在蓐得風。蓋四肢苦煩熱。皆自發(fā)露所為。若頭不痛。但煩熱。與三物黃芩湯。頭痛。與小柴胡湯。又黃龍湯。治傷寒瘥后。更頭痛壯熱煩悶方。仲景名小柴胡湯。(活人書。黃龍湯。不用半夏。)圣惠方。治陽毒傷寒。四肢壯熱。心膈煩躁。嘔吐不定方。
于本方。去大棗。加麥門冬竹葉。(十便良方。名人參飲子。)又治傷寒干嘔不止。心胸煩躁四肢熱。柴胡散方。
于本方。加麥門冬枳殼枇杷葉。
又治傷寒十余日。熱氣結(jié)于胸中。往來寒熱。柴胡散方。
于本方。去人參。加枳殼赤芍藥桔梗。
又治妊娠傷寒微嘔。心下支滿。外證未去。柴胡散方。
于本方。加芍藥犀角屑麥門冬。
小兒直訣。地骨皮散。治虛熱。
于本方。加知母茯苓地骨皮。
直指方。小柴胡湯。治男女諸熱出血。血熱蘊隆。
于本方。加烏梅。
又治傷暑外熱內(nèi)渴。于內(nèi)更加生姜。為妙。
保命集。治上焦吐。頭發(fā)痛。有汗脈弦。鎮(zhèn)青丸。
于本方。去棗。加青黛。為細末。姜汁浸蒸餅為丸。
又治產(chǎn)后經(jīng)水適斷。感于異證。手足牽搐。切牙昏冒。宜增損柴胡湯。
于本方。加石膏知母黃。
又治產(chǎn)后日久。雖日久。而脈浮疾者。宜服三元湯。
本方合四物湯。(又名柴胡四物湯。醫(yī)壘元戎。名調(diào)經(jīng)湯。)又產(chǎn)后日久虛勞。針灸小藥俱不效者。宜服三分湯。
本方合四物湯。加白術(shù)茯苓黃。
得效方小柴胡湯。治挾嵐嶂溪源蒸毒之氣。自嶺以南。地毒苦炎。燥濕不常。人多患此狀。血乘上焦。
病欲來時。令人迷困。甚則發(fā)躁狂忘。亦有啞不能言者。皆由敗毒瘀心。毒涎聚于脾所致。于此藥中。加大黃枳殼各五錢。
傷寒蘊要。近代名醫(yī)加減法。若胸膈痞滿不寬?;蛐刂型??;蛎{下痞滿?;蛎{下痛。去人參。加枳殼桔梗各二錢。名柴胡枳殼湯。若胸中痞滿。按之痛者。去人參。加栝蔞仁三錢。枳殼桔梗各二錢五分。黃連二錢。
名柴胡陷胸湯。若脈弱虛發(fā)熱??诳什伙嬎?。人參倍用。加麥門冬一錢五分。五味子十五個。名參胡清熱飲。
又名清熱生脈湯。若脈弦虛發(fā)熱。或兩尺且浮無力。此必有先因房事?;蛟鴫暨z走精。或病中還不固者。宜加知母黃柏各二錢。牡蠣粉一錢。名滋陰清熱飲。如有咳嗽者。更加五味子十一個。若脈弦虛。發(fā)熱口干。或大便不實。胃弱不食者。加白術(shù)白茯苓白芍藥各一錢五分。名參胡三白湯。若發(fā)熱煩渴。脈浮弦而數(shù)。小便不利。
大便泄利者。加四苓散用之。名柴苓湯。內(nèi)熱多者。此名協(xié)熱而利。加炒黃連一錢五分。白芍藥一錢五分。腹痛倍用。若腹疼惡寒者。去黃芩。加炒白芍藥二錢。桂一錢。名柴胡建中湯。若自汗惡風。腹痛發(fā)熱者。亦主之。
若心下痞滿。發(fā)熱者。加枳實二錢。黃連一錢五分。若血虛發(fā)熱。至夜尤甚者。加當歸身川芎白芍藥各一錢五分。生地黃一錢。若口燥舌干。津液不足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一錢五分。麥門冬一錢五分。五味子十五個。
若內(nèi)熱甚者。錯語心煩。不得眠者。加黃連黃柏山梔仁各一錢。名柴胡解毒湯。若脈弦長。少陽與陽明合病。而熱者。加葛根三錢。白芍藥二錢。名柴葛解肌湯。若脈洪數(shù)無外癥。惡熱內(nèi)熱甚。煩渴飲水者。合白虎湯主之。名參胡石膏湯。
醫(yī)方考。瘧發(fā)時一身盡痛。手足沉重。寒多熱少。脈濡者。名曰濕瘧。柴平湯主之。
本方。合平胃散。
內(nèi)臺方議曰。如發(fā)熱小便不利者。和五苓散。嘔惡者。加橘紅。胸中痞結(jié)者。加枳實??饶娑l(fā)熱者。
加丁香柿蒂。嘔吐者。加竹茹。
醫(yī)經(jīng)會解曰。脅下痞悶。去棗。加牡蠣枳實。名小柴胡加枳實湯。鼻衄。加生地茅花。痰盛喘。加桑白皮烏梅??诟缮嘣铩Hグ胂?。加天花粉貝母。自汗惡熱。譫語煩渴。去半夏。合白虎湯正方。血虛夜發(fā)熱。有小柴胡一二證。加當歸芍藥麥門冬熟地。壞證。加鱉甲。
本草權(quán)度曰。玉莖挺長。亦濕熱。小柴胡湯加連。有塊。青皮。外用絲瓜汁。調(diào)五倍子敷。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jié)于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
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原注】一云。臟腑相違。其病必下。脅膈中痛。)小柴胡湯主之。(玉函。飲食。作食飲。千金翼同。結(jié)作在。使下。有其字。)〔成〕人之氣血。隨時盛衰。當月郭空之時。則為血弱氣盡。腠理開疏之時也。邪氣乘虛。傷人則深。針經(jīng)曰。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血氣虛。衛(wèi)氣去。形獨居。肌肉減。皮膚緩。腠理開。毛發(fā)殘。焦理薄。垢落。
當是時遇賊風。則其入深者。是矣。邪因正虛。自表之里。而結(jié)于脅下。與正分爭。作往來寒熱。默默不欲飲食。下為自外之內(nèi)。經(jīng)絡(luò)與臟腑相連。氣隨經(jīng)必傳于里。故曰其痛下。痛一作病。邪在上焦為邪高。邪漸傳里為痛下。里氣與邪氣相搏。逆而上行。故使嘔也。與小柴胡湯。以解半表半里之邪?!餐酢逞鯕獗M。至結(jié)于脅下。是釋胸脅苦滿句。正邪分爭三句。是釋往來寒熱句。倒裝法也。默默不欲飲食。兼上文滿痛而言。臟腑相連四句。釋心煩喜嘔也。〔柯〕此仲景自注柴胡證首五句。釋胸脅苦滿之因。正邪三句。釋往來寒熱之義。此下多有闕文。故文理不連屬也。
案方氏喻氏程氏張氏魏氏錢氏及金鑒。皆以為申明熱入血室之由。似于經(jīng)旨不相葉。故不敢從也。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千金翼。已。作而。玉函。屬上。有此字。成本。明下。有也字。)〔方〕已。畢也??室嗖窈驗橹蛔C。然非津液不足。水飲停逆。則不渴。或為之渴。寒熱往來之暫渴也。
今服柴胡湯。已畢而渴。則非暫渴。其為熱已入胃。亡津液而渴??芍?。故曰屬陽明也。〔錢〕但云以法治之。
而不言法者。蓋法無定法也。假令無形之熱邪在胃。爍其津液。則有白虎湯之法以解之。若津竭胃虛。又有白虎加人參之法以救之。若有形之實邪。則有小承氣。及調(diào)胃承氣湯和胃之法。若大實滿。而潮熱譫語。大便硬者。則有大承氣攻下之法。若胃氣已實。而身熱未除者。則有大柴胡湯兩解之法。若此之類。當隨時應(yīng)變。因證便宜耳?!侧崱成訇栮柮髦C。在嘔渴中分。渴則轉(zhuǎn)屬陽明。嘔則仍在少陽。如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因病未離少陽也。服柴胡湯渴當止。若服柴胡湯已加渴者。是熱入胃腑。耗津消水。此屬陽明胃病也。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y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黃者。與柴胡湯。后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谷者噦。(玉函。脈經(jīng)。上而字。作其人。
小便黃。作小便難。千金翼。成本。亦作難。成本。本渴飲水而嘔者。作本渴而飲水嘔者。玉函不中間。有復字。喻氏。周氏。魏氏。張氏本。并缺此條。)〔柯〕浮弱為桂枝脈。惡風寒。為桂枝癥。然手足溫而身不熱。脈遲為寒。為無陽。為在臟。是表里虛寒也。法當溫中散寒。而反二三下之。胃陽喪亡。不能食矣。食谷則噦。飲水則嘔。虛陽外走。故一身面目悉黃。
肺氣不化。故小便難而渴。營血不足。故頸項強。少陽之樞機無主。故脅下滿痛。此太陽中風。誤下之壞病。
非柴胡癥矣。與小柴胡湯。后必下利者。雖有參甘。不禁柴芩之苦寒也。〔程〕后必下重者。脾孤而五液注下。
液欲下。而已無液可下。則虛虛之禍。因里寒而益甚耳。遇此之證。無論無里熱證。即有里熱證。亦屬假熱。
柴胡湯不中與也?!插X〕后。謂大便也。下重者。非下體沉重。即大便后重也。若再誤犯谷氣。必至噦而不治矣。噦者。即呃逆也。素問寶命全角論云。病深者其聲噦。仲景陽明中風。即有加噦者不治之語。方氏疑末后尚有脫落。不知仲景以不治之證作結(jié)。彼竟茫然不知。何哉。尚論并棄而不載。又不知何意。前輩用心。終莫知其意指也?!插a〕柴胡湯之害非小。今人不明是理。輒以小柴胡。為和解之劑。不問表里之虛實。而亂投之。且去人參。止用柴芩等輩。殺人更猛。學人能三復斯言。實蒼生之幸也。
〔知〕后言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此更言脅下滿痛。亦有不宜柴胡者。以為戒也。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脈經(jīng)。千金翼。作身體熱。)〔錢〕身熱惡風項強。皆太陽表證也。脅下滿。邪傳少陽也。手足溫而渴。知其邪未入陰也。以太陽表證言之。似當汗解。然脅下已滿。是邪氣已入少陽。仲景原云。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故雖有太陽未罷之證。汗之則犯禁例。故仍以小柴胡湯主之。但小柴胡湯。當從加減例用之。太陽表證未除。
宜去人參加桂枝。脅下滿。當加牡蠣??蕜t去半夏加栝蔞根。為是?!仓尽酬懯显?。手足溫者。手足熱也。乃病患自覺其熱。非按而得之也。(案金鑒引。作手足溫者。手足不冷也。非病患自覺其溫。乃診者按之而得也。
與原本左矣。)不然。何以本論既云身熱。而復云手足溫。有謂身發(fā)熱。而手足溫和者。非也。凡靈素中言溫者。皆謂熱也。非謂不熱也。
案參前條考之。不身熱而手足溫者。非柴胡證。身熱而手足溫者。乃柴胡證。
案方氏喻氏。根據(jù)頸項強之一證。為三陽合病。非也。頸項強。乃太陽證。而非陽明證。詳義見于葛根湯。
○又案外臺。引仲景傷寒論。本條亦云。小柴胡湯主之。而其方則柴胡桂枝干姜湯也。蓋從加減例。而改易者。
與錢氏之意符矣。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成本。痛下。有者字。
者小間。有與字。玉函。者字。作即與。)〔汪〕此條。乃少陽病兼挾里虛之證。傷寒脈弦者。弦本少陽之脈。宜與小柴胡湯。茲但陰脈弦。而陽脈則澀。此陰陽以浮沉言。脈浮取之。則澀而不流利。沉取之亦弦而不和緩。澀主氣血虛少。弦又主痛。法當腹中急痛。與建中湯者。以溫中補虛。緩其痛。而兼散其邪也。先溫補矣。而弦脈不除。痛猶未止者。為不瘥。此為少陽經(jīng)有留邪也。后與小柴胡湯。去黃芩。和芍藥。以和解之。蓋腹中痛。亦柴胡證中之一候也。愚以先補后解。乃仲景神妙之法。〔錫〕先與小建中。便有與柴胡之意。非因小建中不效。而又與小柴胡也〔柯〕仲景有一證用兩方者。如用麻黃汗解。半日復煩。用桂枝更汗同法。然皆設(shè)法御病。非必然也。先麻黃。繼桂枝。是從外之內(nèi)法。先建中。繼柴胡。是從內(nèi)之外法。〔魏〕此條。亦即太陽陽明諸篇。里虛先治里之義也。方氏則公然謂小建中為不對。亦可哂矣夫。
小建中湯方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玉函。成本。作三兩。金匱亦然。)芍藥(六兩)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千金翼。十一枚。)膠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納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玉函。成本。飴上。有膠字。外臺。作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納飴。更上火微煮。令消解。用。
作服。玉函。千金翼。亦作服。無建中湯三字。)〔成〕脾者土也。應(yīng)中央。處四臟之中。為中州。治中焦。生育營衛(wèi)。通行津液。一有不調(diào)。則營衛(wèi)失所育。
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湯。溫建中臟。是以建中名焉。膠飴味甘溫。甘草味甘平。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建脾者。必以甘為主。故以膠飴為君。甘草為臣。桂味辛熱。辛散也。潤也。營衛(wèi)不足。潤而散之。芍藥味酸微寒。酸收也。泄也。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以桂芍藥為佐。生姜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胃者衛(wèi)之源。脾者營之本。黃帝針經(jīng)曰。營出中焦。衛(wèi)出上焦。是矣。衛(wèi)為陽。不足者。益之必以辛。
營為陰。不足者。補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營衛(wèi)通。是以姜棗為使。(此系明理論文。)〔汪〕內(nèi)臺方議曰。桂枝湯中。桂枝芍藥等分。以芍藥佐桂枝。而治衛(wèi)氣也。建中湯中。芍藥多半。而桂枝減少。以桂枝佐芍藥。而益其營氣也。是以大有不同。愚以蓋桂枝湯中。以芍藥佐桂枝。則辛甘相合。散而助表。建中湯中。
以桂枝佐芍藥。則酸甘相合。斂而補中。能達此義。斯仲景制方之意。無余蘊矣。〔柯〕建中湯禁。與酒客不可與桂枝同義。
案小建中。視之大建中。藥力和緩。故曰小爾。金鑒云。小小創(chuàng)建中氣??址且?。錢氏注。及王子接解。同義。
醫(yī)方集解曰。昂案此湯。以飴糖為君。故不名桂枝芍藥。而名建中。今人用小建中者。絕不用飴糖。失仲景遺意矣。
傷寒蘊要曰。膠飴。即餳糖也。其色紫深。如琥珀者佳。
案外臺載集驗黃湯。即黃建中湯。方后云。嘔者。倍生姜。又古今錄驗黃湯。亦即黃建中湯。
方后云。嘔即除飴糖。千金治虛勞內(nèi)傷。寒熱嘔逆吐血方。堅中湯。即本方。加半夏三兩??偛≌撛弧Ef有微溏或嘔者。不用飴糖也。據(jù)以上數(shù)條。嘔家亦不可全禁建中湯。
案此方金匱要略。治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又治男子黃膽。
小便自利。后來方書。增減藥味。所用頗博。今以本方治雜病者。茲錄其一二。
蘇沈良方曰。此藥治腹痛如神。然腹痛按之便痛。重按卻不甚痛。此止是氣痛。重按愈痛而堅者。當自有積也。氣痛不可下。下之愈甚。此虛寒證也。此藥。偏治腹中虛寒補血。尤止腹痛。若作散。即每五錢匕。生姜五片。棗三個。飴一栗大。若疾勢甚。須作湯劑。散服恐力不勝病也。
本事方后集。治腸風痔漏。赤芍藥。官桂去皮。甘草炙。以上等分。上咀。每服二錢。生姜二片。白糖一塊。水一盞。同煎至七分。去滓??招姆#ǚ槐?。糖字。作礬。誤。)證治準繩曰。治痢不分赤白久新。但腹中大痛者。神效。其脈弦急?;驖〈?。按之空虛?;蚺e按皆無力者。是也。
赤水玄珠曰。張二尹近川翁。始以內(nèi)傷外感。過服發(fā)散消導之劑。致胃脘當心而痛。六脈皆弦而弱。此法當補而斂之也。白芍藥。酒炒五錢。炙甘草三錢。桂枝一錢半。香附一錢。大棗三枚。飴糖一合。煎服。一帖而瘳。張氏醫(yī)通。形寒飲冷??人?。兼腹痛脈弦者。小建中湯。加桔梗。以提肺氣之陷。寒熱自汗。加黃。
又云。案虛勞而至于亡血失精。消耗津液??蓍滤某?。難為力矣。內(nèi)經(jīng)于針藥莫制者。調(diào)以甘藥。金匱遵之。
而用小建中湯。黃建中湯。以急建其中氣。俾飲食增而津液旺也。
證治大還曰。凡膈氣病。由脾胃不足。陽氣在下。濁氣在上。故痰氣壅塞膈上。而飲食難入也。若脈弦。
宜建中湯。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玉函。作小柴胡。誤。)〔汪〕傷寒中風者。謂或傷寒?;蛑酗L。不必拘也。柴胡證者。謂邪入少陽。在半表半里之間也。但見一證。謂或口苦?;蜓矢赡垦!;蚨@無聞。或脅下硬滿。或嘔不能食。往來寒熱等。便宜與柴胡湯。故曰。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不必待其證候全具也?!仓尽晨帜嗷驘┗蚩驶蛲椿蚱蚣禄蚩戎⒊?。故于此申明之。
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復發(fā)熱汗出而解。(玉函。千金翼。無病字。若字。及卻復之復。成本。亦無復字。)〔成〕邪在半表半里之間。為柴胡證。即未作里實。醫(yī)便以藥下之。若柴胡證仍在者。雖下之不為逆??蓮团c柴胡湯。以和解之。得湯邪氣還表者。外作蒸蒸而熱。先經(jīng)下里虛。邪氣欲出。內(nèi)則振振然也。正氣勝陽氣生。卻復發(fā)熱汗出而解也?!插X〕蒸蒸者。熱氣從內(nèi)達外。如蒸炊之狀也。邪在半里。不易達表。必得氣蒸膚潤。振戰(zhàn)鼓栗。而后發(fā)熱。汗出而解也。〔柯〕此與下后復用桂枝同局。因其人不虛。故不為壞病。
顧氏溯源集曰。翕翕者。熱在表也。蒸蒸者。熱在里也。繹蒸字之義。雖不言有汗。而義在其中矣。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外臺。作傷寒一二日。)〔錢〕心中。心胸之間。非必心臟之中也。悸。虛病也?!茶b〕傷寒二三日。未經(jīng)汗下。即心悸而煩。必其人中氣素虛。雖有表證。亦不可汗之。蓋心悸陽已微。心煩陰已弱。故以小建中湯。先建其中。兼調(diào)營衛(wèi)也。
〔程〕雖悸與煩。皆小柴胡湯中兼見之證。而得之二三日。里證未必便具。小柴胡湯非所與也。
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原注】一云。嘔止小安。)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反字。玉函。外臺。作及字。仍。
脈經(jīng)。千金翼。作續(xù)。小柴胡下。成本。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外臺。有湯字。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嘔不止。
心下急。作嘔止小安。郁郁上。有其人二字。大柴胡湯之湯。成本脫。)〔汪〕此條。系太陽病傳入少陽。復入于胃之證。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知其時已傳入少陽矣。故以二三下之為反也。下之而四五日后。更無他變。前此之柴胡證仍在者。其時縱有可下之證。須先與小柴胡湯。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如和解之。而嘔止者。表里氣和。為已解也。若嘔不止。兼之心下急。郁郁微煩。心下者。
正當胃腑之中。急則滿悶已極。郁煩為熱結(jié)于里。此為未解也。后與大柴胡湯。以下其里熱則愈?!擦帧硣I不止。則半表里證猶在。然心下急。郁郁微煩。必中有燥屎也。非下除之不可。故以大柴胡。兼而行之。
案過經(jīng)。成注各條。其解不同。注本條云。日數(shù)過多。累經(jīng)攻下。注調(diào)胃承氣湯條云。再傳經(jīng)盡。謂之過經(jīng)。注陽明篇汗出譫語條云。過太陽經(jīng)無表證。考之原文。曰。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又曰。傷寒十三日。過經(jīng)譫語者。又曰。須下者。過經(jīng)乃可下之。凡曰過經(jīng)者。與此條總四條。并言過太陽經(jīng)無表證。明矣。其他二說。不可從也。柯氏云。經(jīng)者。常也過經(jīng)。是過其常度。非經(jīng)絡(luò)之經(jīng)也。發(fā)于陽者。七日愈。七日已上自愈。
以行其經(jīng)盡故也。七日不愈。是不合陰陽之數(shù)。便為過經(jīng)。此解亦似未允。
大柴胡湯方柴胡(半斤○千金翼。八兩)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外臺半升。水洗)生姜(五兩切○玉函。三兩。)大棗(十二枚擘○外臺。十三枚。)枳實(四枚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再煎下。玉函。外臺。有取三升三字。根據(jù)小柴胡湯煎法。此系脫文。成本。玉函。本方。有大黃二兩。玉函。上七味。作八味。云一方。無大黃。不加不得名大柴胡湯也。案一方加大黃以下。肘后。千金。千金翼。外臺。及成本。共載之。本事方。本方有大黃。注云。伊芳尹湯液論。大柴胡。同姜棗共八味。今監(jiān)本無。脫之也。)〔鑒〕許叔微曰。大柴胡湯。一方無大黃。一方有大黃。此方用大黃者。以大黃有蕩滌蘊熱之功。為傷寒中要藥。王叔和云若不用大黃??植幻蟛窈鷾?。且經(jīng)衣冠文物言下之則愈。若無大黃。將何以下心下之急乎。應(yīng)從叔微為是。柴胡證在。又復有里。故立少陽兩解之法。以小柴胡湯。加枳實芍藥者。解其外以和其內(nèi)也。去參草者。以里不虛也。少加大黃。所以瀉結(jié)熱也。倍生姜者。因嘔不止也。
吳遵程方注曰。此湯。治少陽經(jīng)邪。漸入陽明之腑?;蛘`下引邪內(nèi)犯。而過經(jīng)不解之證。故于小柴胡湯中。
除去人參甘草。助陽戀胃之味。而加芍藥枳實大黃之沉降。以滌除熱滯也。與桂枝大黃湯同義。彼以桂枝甘草兼大黃。兩解太陽誤下之邪。此以柴胡黃芩半夏兼大黃。兩解少陽誤下之邪。兩不移易之定法也。
汪昂醫(yī)方集解曰。此乃少陽陽明。故加減小柴胡小承氣。而為一方。少陽固不可下。然兼陽明腑證則當下。宜大柴胡湯。
總病論。干地黃湯。治婦人傷寒。瘥后猶有余熱不去。謂之遺熱。
于本方。去半夏枳實姜棗。加干地黃黃連。(方用大黃。)衛(wèi)生寶鑒。柴胡飲子。解一切骨蒸熱。積熱作發(fā)?;蚝疅嵬鶃怼P顭岷畱?zhàn)。及傷寒發(fā)汗不解?;虿唤?jīng)發(fā)汗。
傳受表里俱熱。口干煩渴?;虮頍崛肜铩O伦C未全。下后熱未除及汗后余熱勞復。或婦人經(jīng)病不快。產(chǎn)后。但有如此證。并宜服之。
于本方。去半夏枳實大棗。加人參當歸甘草。(方用大黃。)名醫(yī)類案曰。傳愛川治一人脈弦細而沉。天明時發(fā)寒熱。至晚二腿汗出。手心熱甚。則胸滿拘急。大便實而能食。似勞怯。詢之因怒而得。用大柴胡湯。但胸背拘急不能除。后用二陳湯。加羌活防風紅花黃芩。煎服愈。直指方附遺。本方。治下痢舌黃口燥。胸滿作渴。身熱腹脹譫語。此必有燥屎。宜下。后服木香黃連苦堅之。
又大柴胡湯。治瘧熱多寒少。目痛多汗。脈大。以此湯微利為度。
醫(yī)經(jīng)會解曰。本大柴胡證當下。醫(yī)以丸藥下之。病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潮熱微利。仍宜再下。加芒硝。
○連日不大便。熱盛煩躁。舌焦口渴。飲水短氣。面赤脈洪實。加芒硝。○心下實滿。連于左脅。難以側(cè)臥。
大便閉而痛。加栝蔞青皮?!鸹鑱y譫語。加黃連山梔。○發(fā)狂。加生地牡丹皮玄參?!鸢l(fā)黃。加茵陳黃柏。○鼻衄。加犀角。○夏月熱病煩躁。脈洪大。加知母麥門冬石膏。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玉函。無所字。
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無已字。外臺。作熱畢。脈經(jīng)。千金翼。本下。有當字。以不之以。外臺。無。成本。
作而。無此非之此。先先宜之宜。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作再字。)〔程〕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此傷寒十三日不解之本證也。微利者。已而之證也。本證經(jīng)而兼腑。
自是大柴胡。能以大柴胡下之。本證且罷。何有于已而之下利。乃醫(yī)不以柴胡之辛寒下。而以丸藥之毒熱下。
雖有所去。而熱以益熱。遂復留中而為實。所以下利自下利。而潮熱仍潮熱。蓋邪熱不殺谷。而逼液下行。謂云熱利是也。潮熱者。實也。恐人疑攻后之下利為虛。故復指潮熱以證之。此實得之攻后。究竟非胃實。不過邪熱摶結(jié)而成。只須于小柴胡解外。
后但加芒硝一洗滌之。以從前已有所去。大黃并可不用。蓋節(jié)制之兵也。
錢云。胃邪雖實。奈少陽半表之邪未去。當用小柴胡湯。以解外邪。
明理論曰。潮熱。若潮水之潮。其來不失其時也。一日一發(fā)。指時而發(fā)者。謂之潮熱。若日三五發(fā)者。即是發(fā)熱。非潮熱也。潮熱屬陽明。必于日晡時發(fā)。陽明者胃。屬土。應(yīng)時則王于四季。應(yīng)日則王于未申。邪氣入于胃。而不復傳。郁而為實熱。隨王而潮。是以日晡所發(fā)潮熱者。屬陽明也。喻氏云。申酉戌間獨熱。余時不熱者。為潮熱。若他時熱。即為忽閃熱。非潮熱矣。汪氏云。潮熱二字。原兼汗出而言。然發(fā)熱汗出。為太陽中風本有者。何以辨之。不知太陽之發(fā)熱汗出。自是汗。陽明之大熱汗出。自是潮。潮者潮潤也。謂汗者汗漫之謂。各有意象。今諺謂潮濕者。即此。乃由熱氣熏蒸。郁悶而作。當每年霉雨之時。衣物之間。無不潮濕者此也。案汪注奇甚。然潮熱。竟未知何義。
胡加芒硝湯方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生姜(一兩切)大棗(四枚擘)半夏(二十銖本云五枚洗○玉函。外臺。五枚。千金翼。一合。洗)芒硝(二兩○外臺。二合)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原注】臣億等謹案金匱玉函。方中無芒硝。別一方云。以水七升。下芒硝二合。大黃四兩。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服五合。
微下即愈。本云柴胡。再服以解其外。余二升。加芒硝大黃桑螵蛸也?!鹜馀_。煮取間。有七味二字。煮微沸。
作上火煎一二沸七字。再服下。玉函。有以解為瘥四字。千金翼。有以解其外四字。成本。不載本方。第十卷云。小柴胡方內(nèi)。加芒硝六兩。余根據(jù)前法服。不解更服。案今本玉函。有芒硝二兩。而方后云。上七味。知是后人所添。而本方后。更載柴胡加大黃芒硝桑螵蛸湯方。柴胡二兩。黃芩。
人參。甘草。炙。生姜。各十八銖。半夏五枚。大棗四枚。芒硝三合。大黃四兩。桑螵蛸五枚。上前七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芒硝大黃桑螵蛸。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五合。微下即愈。本方柴胡湯。再服以解其外。余一服加芒硝大黃桑螵蛸。千金翼并同。作大黃四分。上方解。詳見王子接古方選注。)〔汪〕醫(yī)用丸藥。此是許學士所云巴豆小丸子藥。強迫溏糞而下。夫巴豆辛烈。大傷胃氣。若仍用大柴胡。
則枳實大黃之峻。胃中之氣。已不堪受其削矣。故易以小柴胡加芒硝湯。用人參甘草。以扶胃氣。且微利之后。
溏者已去。燥者自留。加芒硝者。能勝熱攻堅。又其性速下。而無礙胃氣。乃一舉而兩得也?!部隆巢患哟簏S者。以地道原通。不用大柴胡者。以中氣已虛也。后人有加大黃桑螵蛸者。大背仲景法矣。
傷寒類方曰。本草。芒硝治六腑積聚。因其利而復下之。所謂通因通用之法也。潮熱而利。則邪不停結(jié)。
故較之大柴胡癥。用藥稍輕。
又曰不解。不大便也。此藥劑之最輕者。以今秤計之。約二兩。分二服。則一服止一兩耳。案大柴胡湯。
加大黃枳實。乃合用小承氣也。此加芒硝。乃合用調(diào)胃承氣也。皆少陽陽明同治之方。○案不解。邪氣不解散也。以大便解之??址且?。
案張錫駒云。本柴胡癥。乃大柴胡也。柴胡加芒硝。亦大柴胡加芒硝也。其不言小者。大柴胡可知矣。此說不可從。
傷寒十三日。過經(jīng)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盒飯硬。而反下利。脈調(diào)和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nèi)實也。調(diào)胃承氣湯主之。(成本。過經(jīng)上。有不解二字。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譫上。有而字。以有熱也。作內(nèi)有熱也。千金翼。無調(diào)胃字??卤緞h厥字。)〔鑒〕此承上條?;グl(fā)其義。以詳其治也。〔汪〕譫語者。自言也。寒邪郁里。胃中有熱。熱氣熏膈。則神昏而自言也。譫語有熱。法當以湯蕩滌之。若小便利者。津液偏滲。大盒飯堅硬而不出。今反下利。及診其脈又調(diào)和。而非自利之脈。知醫(yī)非其治。而以丸藥下之也。若其人不因誤下。而自利者。其脈當微。而手足見厥。此為內(nèi)虛。不可下也。今脈反和。反和者。言其脈與陽明腑證不相背之意。若脈果調(diào)和。則無病矣。此為內(nèi)實。故見譫語下利等證。與調(diào)胃承氣湯者。以下胃中之實熱也。腸中堅實之物不能去。所下者旁流溏垢耳。
據(jù)仲景法。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今改用調(diào)胃者。以醫(yī)誤下之故。內(nèi)實不去。胃氣徒傷。故于小承氣湯。去濃樸枳實。而加甘草。以調(diào)和之也。因大便堅實。以故復加芒硝?!插a〕若胃氣虛寒。而自利者。
脈當微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大也。
成云。當以諸承氣湯下之。錢云。曰湯而不曰承氣者。以上四句。是起下文語。乃借客形主之詞。故在所忽也。案汪注。脈微而手足厥。本于成注。錫駒以厥為脈狀。出于不可下編。錢氏云。微厥者。忽見微細也。
微厥則正氣虛衰。真陽欲亡。乃虛寒之脈證也。意與錫駒同。此他諸家并與成注同。
太陽病不解。熱結(jié)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
但少腹急結(jié)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原注】后云解外。宜桂枝湯?!鹩窈?。自上。有必字。愈上。
有即字。成本。解下。無其字。脈經(jīng)。其外下。有屬桂枝湯證五字。千金翼同。)〔成〕太陽。膀胱經(jīng)也。太陽經(jīng)邪熱不解。隨經(jīng)入腑。為熱結(jié)膀胱。其人如狂者。為未至于狂。但不寧爾。
經(jīng)曰。其人如狂者。以熱在下焦。太陽多熱。熱在膀胱。必與血相搏。若血不為蓄。為熱迫之。則血自下。血下則熱隨血出而愈。若血不下者。則血為熱搏。蓄積于下。而少腹急結(jié)。乃可攻之。與桃核承氣湯。下熱散血。
〔柯〕沖任之血。會于少腹。熱極而血不下而反結(jié)。故急。然病自外來者。當先審表熱之輕重。以治其表。繼用桃核承氣。以攻其里之結(jié)血?!餐簟辰馄渫狻Qa亡論。郭白云采千金方云。宜桂枝湯。及考內(nèi)臺方議云。若其外證不解?;蛎}帶浮。或惡寒?;蛏硗吹茸C。尚未可攻。且與葛根湯。以解其外。二湯。皆太陽病解外之藥。
學人宜臨證消息用之。(案金鑒。當先以麻黃湯解外。)〔錢〕注家有血蓄膀胱之說。尤為不經(jīng)。蓋太陽在經(jīng)之表邪不解。故熱邪隨經(jīng)。納入于腑。而瘀熱結(jié)于膀胱。則熱在下焦。血受煎迫。故溢入回腸。其所不能自下者。
蓄積于少腹。而急結(jié)也。膀胱為下焦清道。其蒸騰之氣。由氣化而入。氣化而出。未必能藏蓄血也。若果膀胱之血。蓄而不行。則膀胱瘀塞。所謂少腹硬滿。小便自利者。又何自出乎。有識者不為然也。
案傷寒類方曰。當先解外。宜桂枝湯。注云。宜桂枝湯四字。從金匱增入。然金匱無所考。活人書亦云。
宜桂枝湯??偛≌撛?。不惡寒。為外解。
桃核承氣湯方(○玉函。作桃仁承氣湯。脈經(jīng)同。案桃核。即是桃仁。猶杏子杏仁。)桃仁(五十個去皮尖)大黃(四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芒硝(二兩○千金翼。一兩)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玉函。作先煮四味。取二升半。去滓。納硝。更煮微沸。溫服云云。千金翼。作更煎一沸。分溫三服。)〔成〕少腹急結(jié)。緩以桃仁之甘。下焦蓄血。散以桂枝辛熱之氣。故加二物于調(diào)胃承氣湯中也?!插X〕神農(nóng)本經(jīng)。桃仁主瘀血血閉。潔古云。治血結(jié)血秘。通潤大腸。破硝血。大黃下瘀血積聚。蕩滌腸胃。推陳致新。
芒硝走血軟堅。熱淫于內(nèi)。治以咸寒之義也。桂之為用。通血脈。消瘀血。尤其所長也。甘草所以保脾胃。和大黃芒硝之寒峻耳。
醫(yī)方考曰。傷寒外證已解。小腹急。大便黑。小便利。其人如狂者。有蓄血也。此方主之。無頭痛發(fā)熱惡寒者。為外證已解。小腹急者。邪在下焦也。大便黑者。瘀血漬之也。小便利者。血病而氣不病也。上焦主陽。
下焦主陰。陽邪居上焦者。名曰重陽。重陽則狂。今瘀熱客于下焦。下焦不行。則干上部清陽之分。而天君不寧矣。故其證如狂。桃仁潤物也能潤腸而滑血。大黃行藥也。能推陳而致新。芒硝咸物也。能軟堅而潤燥。甘草平劑也。能調(diào)胃而和中。桂枝辛物也。能利血而行滯。又曰。血寒則止。血熱則行。桂枝之辛熱。君以桃仁硝黃。則入血而助下行之性矣。斯其制方之意乎。
案方中用桂枝。方氏喻氏程氏汪氏柯氏魏氏并云。以太陽隨經(jīng)之熱。原從表分傳入。非桂枝不解耳。恐不爾。本草序例曰。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后食。
傷寒類方曰。微利。則僅通大便。不必定下血也。
柯氏方論曰。此方。治女子月事不調(diào)。先期作痛。與經(jīng)閉不行者。最佳。
外臺。古今錄驗。療往來寒熱。胸脅逆滿。桃仁承氣湯。(即本方)總病論曰。桃仁承氣湯。又治產(chǎn)后惡露不下。喘脹欲死。服之十瘥十。
三因陰門。兼金丸。治熱入膀胱。臍腹上下。兼脅肋疼痛。便燥欲飲水。按之痛者。本方五味為末。
蜜丸梧子大。米飲下。五七丸至十丸。婦人血閉疼痛。亦宜服之。
直指方。桃仁承氣湯。治下焦蓄血。漱水迷忘。小腹急痛。內(nèi)外有熱。加生蒲黃。出小便不通門。
儒門事親。夫婦人月事沉滯。數(shù)月不行。肌肉不減。內(nèi)經(jīng)曰。此名為瘕為沉也。沉者。月事沉滯不行也。
急宜服桃仁承氣湯。加當歸。大作劑料服。不過三服立愈。后用四物湯補之。
醫(yī)史攖寧生傳。馬萬戶妻。體肥而氣盛。自以無子。嘗多服暖子宮藥。積久火甚。迫血上行為衄。衄必數(shù)升余。面赤脈躁疾。神如癡。醫(yī)者猶以治上盛下虛丹劑鎮(zhèn)墜之?;瑝墼?。經(jīng)云。上者下之。今血氣俱盛。
溢而上行。法當下導。奈何實實耶。即與桃仁承氣湯。三四下積瘀。既去。繼服既濟湯。二十劑而愈。證治準繩。攖寧生卮言云。血溢血泄。諸蓄妄證。其始也。予率以桃仁大黃。行血破瘀之劑。折其銳氣。而后區(qū)別治之。雖往往獲中。猶不得其所以然也。后來四明。遇故人蘇伊芳舉。問論諸家之術(shù)。伊芳舉曰。吾鄉(xiāng)有善醫(yī)者。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藥下之。或問失血復下。虛何以當。則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則以妄為常。
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虛之有。予聞之愕然曰。名言也。昔者之疑。今釋然矣。
諸證辨疑。一婦長夏患痢疾。痛而急迫。其下黃黑色。諸醫(yī)以薷苓湯。倍用枳殼黃連。其患愈劇。因請余治。診脈兩尺脈緊而澀。知寒傷營也。細問之。婦人答曰。行經(jīng)之時??曙嬂渌煌搿K斓么税Y。余方覺悟。
血被冷水所凝。瘀血歸于大腸。熱氣所以墜下。遂用桃仁承氣湯。內(nèi)加馬鞭草玄胡索。一服。次早下黑血升許。痛止臟清。次用調(diào)脾活血之劑。其患遂痊。今后治痢。不可不察。不然。則誤人者多矣。
傳信尤易方。治淋血。桃仁承氣湯??招姆?。
證治大還。吐血勢不可遏。胸中氣塞。上吐紫黑血。此瘀血內(nèi)熱盛也。桃仁承氣湯。加減下之。打撲內(nèi)損。有瘀血者。必用。
張氏醫(yī)通。虛人雖有瘀血。其脈亦芤。必有一部帶弦。宜兼補以去其血。桃核承氣。加人參五錢。分三服。緩攻之。可救十之二三。
又齲齒。數(shù)年不愈。當作陽明蓄血治。桃核承氣。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服之。好飲者多此。屢服有效。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zhuǎn)側(cè)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下之下。外臺。有后字。脈經(jīng)。千金翼。有盡重二字。)〔張〕此系少陽之里證。諸家注作心經(jīng)病。誤也。蓋少陽有三禁。不可妄犯。雖八九日過經(jīng)下之。尚且邪氣內(nèi)犯。胃土受傷。膽木失榮。痰聚膈上。故胸滿煩驚。驚者。膽不寧。非心虛也。小便不利。譫語者。胃中津液竭也。一身盡重者。邪氣結(jié)聚痰飲于脅中。故令不可轉(zhuǎn)側(cè)。主以小柴胡。和解內(nèi)外。逐飲通津。加龍骨牡蠣。以鎮(zhèn)肝膽之驚。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柴胡(四兩)黃芩(○成本。無)生姜(切)鉛丹(○玉函。作黃丹)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千金翼。一合。成本。二合)大黃(二兩)大棗(六枚擘)牡蠣(一兩半熬○外臺。一兩半。全書。)人參龍骨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納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柴胡湯。今加龍骨等。(成本。十二味。作十一味。切如棋子。玉函。無。外臺。棋上。有博字。一兩沸。玉函。外臺。作取二升。服一升。外臺。作分再服。本云以下。玉函。作本方柴胡湯內(nèi)。加龍骨牡蠣黃丹桂茯苓大黃也。今分作半劑二十四字。)〔吳〕此湯治少陽經(jīng)邪犯本之證。故于本方中。除去甘草。減大棗上行陽分之味。而加大黃行陰。以下奪其邪。兼茯苓以分利小便。龍骨牡蠣鉛丹。以鎮(zhèn)肝膽之怯。桂枝以通血脈之滯也。與救逆湯同義。彼以龍骨牡蠣。鎮(zhèn)太陽經(jīng)火逆之神亂。此以龍骨牡蠣鉛丹。鎮(zhèn)少陽經(jīng)誤下之驚煩。亦不易之定法也。
傷寒類方曰。此乃正氣虛耗。邪已入里。而復外擾三陽。故現(xiàn)癥錯雜。藥亦隨癥施治。真神化無方者也。
案此方。能治肝膽之驚痰。以之治癲癇。必效。
又曰。大黃只煮一二沸。取其生而流利也。
案汪氏云。是方也。表里齊走。補瀉兼施。通澀并用??址侵倬爸f?;蛳凳搴筒奢嫊r。有差錯者。若臨是證而用是藥。吾不敢也。何也。倘謂胸滿譫語。是實證。則當用大黃者。不當用人參。倘謂驚煩小便不利身重。是虛證。則當用人參大棗茯苓龍骨等藥者。不當用大黃。況龍骨牡蠣鉛丹。皆系重墜收澀陰毒之品??址切”悴焕艘病M羰洗苏f。似有所見。然而今以是方治此癥。而奏效者不鮮。故未敢為得矣。
傷寒腹?jié)M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玉函。脈經(jīng)。滿下。有而字。錢本。柯本。周本。張本。無此及次條。)〔成〕腹?jié)M譫語者。脾胃疾也。浮而緊者。肝脈也。脾病見肝脈。木行乘土也。經(jīng)曰水行乘火。木行乘土。
名曰縱。此其類矣。期門者肝之募。刺之以瀉肝經(jīng)盛氣?!插a〕縱。謂縱勢而往。無所顧慮也?!茶b〕傷寒脈浮緊。太陽表寒證也。
腹?jié)M譫語。太陰陽明里熱也。欲從太陽而發(fā)汗。則有太陰陽明之里。欲從太陰陽明。而下之。又有太陽之表。
主治誠為兩難。故不藥而用刺法也。雖然太陰論中。太陽表不解。太陰腹?jié)M痛。而用桂枝加大黃湯。亦可法也。
此肝乘脾。名曰縱。刺期門。與上文義不屬。似有遺誤。
傷寒發(fā)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水。玉函。脈經(jīng)。作酢漿二字。千金翼。作截漿。)〔成〕傷寒發(fā)熱。嗇嗇惡寒。肺病也。大渴欲飲水。肝氣勝也。玉函曰。作大渴欲飲酢漿。是知肝氣勝也。
傷寒欲飲水者愈。若不愈而腹?jié)M者。此肝行乘肺。水不得行也。經(jīng)曰。水行乘金名橫。刺期門以瀉肝之盛氣。
肝肺氣平。水散而津液得通。外作自汗出。內(nèi)為小便利而解也。〔錫〕橫。謂橫肆妄行。無復忌憚也?!茶b〕傷寒發(fā)熱。嗇嗇惡寒。無汗之表也。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停飲之滿也。若自汗出。表可自解。小便利。滿可自除。故曰其病欲解也。若不汗出小便閉。以小青龍湯。先解其外。外解已其滿不除。十棗湯下之。亦可愈也。此肝乘肺。名曰橫。刺期門。亦與上文義不屬。似有遺誤。
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原注】一作二日內(nèi)燒瓦熨背。大汗出?;饸馊胛?。)胃中水竭。躁煩。必發(fā)譫語。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盒飯數(shù)。而反不數(shù)。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谷氣下流故也。(凡。全書。作反。反躁至大熱入胃。玉函。作而反燒瓦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脈經(jīng)同。作火氣入胃。躁煩。脈經(jīng)。作燥。玉函。脈經(jīng)。作十余日振而反汗出者。無故字。脈經(jīng)。作其人欲小便反不得。嘔。
及不多。成本。脈經(jīng)。無不字。汪氏云。凡。當作反。此為欲解也。也字。當在故字之下。案玉函無故字。似是。)〔成〕太陽病二日。則邪在表。不當發(fā)躁而反躁者。熱氣行于里也。反熨其背。而發(fā)汗大汗出。則胃中干燥?;馃崛胛?。胃中燥熱。躁煩而譫語。至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火邪勢微。陰氣復生。津液得復也。故為欲解?;鹦叭ゴ蠛钩鰟t愈。若從腰以下不得汗。則津液不得下通。故欲小便不得。熱氣上逆而反嘔也。欲失溲足下惡風者。氣不得通于下而虛也。津液偏滲。令大便硬者。小盒飯數(shù)。經(jīng)曰。小便數(shù)者。大便必硬也。此以火熱內(nèi)燥。津液不得下通。故小便不數(shù)。及不多也。若火熱消。津液和。則結(jié)硬之便得潤。因自大便也。便已頭卓然而痛者。先大便硬。則陽氣不得下通。既得大便。則陽氣降下。頭中陽虛。故卓然而痛。谷氣者陽氣也。
先陽氣不通于下之時。足下惡風。今陽氣得下。故足心熱也?!部隆炒酥富鹉嬷p者言之。太陽病經(jīng)二日。不汗出而煩躁。此大青龍證也?!卜健匙?。特也。頭特然而痛。陰氣上達也。病雖不言解。而解之意。已隱然見于不言之表矣。讀者當自悟可也。〔汪〕欲失溲者。此是形容不得小便之狀。案郭白云云?;饸馊胛?。胃中枯燥。
用白虎加人參湯。小便不利者。當用五苓散。其大便硬者。用調(diào)胃承氣湯。于諸證未生時。必須先去火邪。宜救逆湯。愚以五苓散斷不可用。此系胃中水竭。津液燥故也。其用調(diào)胃承氣湯。不若麻仁丸代之。
案玉函脈經(jīng)。無下利。與下文連接。似是。欲解也故之故。玉函無之。亦似是。成注云。大汗出則愈。
且注文代故以若字。皆與玉函符。極覺明暢。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fā)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fā)黃。陽盛則欲衄。
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jié)M微喘。
口干咽爛?;虿淮蟊恪>脛t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玉函。無病字、發(fā)下。有其字。脈經(jīng)。溢。作。劑。作齊。捻。玉函。作尋。脈經(jīng)。作循。陰虛下。成本。有則字??卤?。
改作兩陽相熏灼。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其身發(fā)黃。陽盛則云云。陰陽俱虛竭。腹?jié)M云云。劑。
程本。作躋。非。)〔錫〕此火攻之危癥也。夫風為陽邪。太陽病中風。復以火劫發(fā)汗。則邪風被火熱之氣。逼其血氣。流溢于外。而失其行陰行陽之常度矣。風火為兩陽。風火熾盛。兩相熏灼。故其身發(fā)黃。陽盛則迫血妄行于上。而欲衄。陰虛則津液不足于下。而小便難。所謂陽盛者。乃風火之陽。非陽氣之陽也。風火傷陰。亦能傷陽。故陰陽俱虛竭也。虛則不能充膚澤毛。濡潤經(jīng)脈。故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者?;馃嵘瞎?。而津液不能周遍也。夫身體既枯燥。安能有汗。所以劑頸而還。脾為津液之主。而肺為水之上源?;馃峤咂渌?。脾肺不能轉(zhuǎn)輸。故腹?jié)M微喘也。因于風者。上先受之。風火上攻。故口干咽爛?;虿淮蟊?。久則譫語者。風火之陽邪。合并于陽明也。甚者至噦?;馃崛胛?。而胃氣敗逆也。四肢為諸陽之本。陽實于四肢。故不能自主。而手足躁擾。捻衣摸床也。小便利者。陰液未盡消亡。而三焦決瀆之官。尚不失職也。故其人可治?!插X〕上文曰陽盛。似不當言陰陽虛竭。然前所謂陽盛者。蓋指陽邪而言。后所謂陽虛者。以正氣言也。經(jīng)所謂壯火食氣。
以火邪過盛。陽亦為之銷鑠矣。
案劑頸而還。諸家無詳釋。特喻氏以為劑頸以下之義。蓋劑。劑限之謂。而還。猶謂以還。言劑限頸以還。而頭汗出也。王氏脈經(jīng)。有劑腰而還之文。方氏云。劑。齊分也。未允。
案此條證。程氏主以豬苓湯。汪氏亦同。結(jié)語云。小便利者。其人可治者。蓋以此驗津液之虛竭與否也。非以利小便治之。二氏未深考耳。補亡論亦云。與五苓散。
發(fā)黃者。宜茵陳蒿湯。不大便。宜大承氣湯。未知是非。案舒云。門人張蓋仙曰。此證純陽無陰。何得云陰陽俱虛竭。是必后人有誤。此說近是。
傷寒脈浮。醫(y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脈經(jīng)。
千金翼。浮下。有而字。無必字。玉函亦無。臥起。成本。作起臥。)〔鑒〕傷寒脈浮。醫(yī)不用麻桂之藥。而以火劫取汗。汗過亡陽。故見驚狂起臥不安之證。蓋由火劫之誤。
熱氣從心。且大脫津液。神明失倚也。然不用附子四逆輩者。以其為火劫亡陽也?!卜健惩鲫栒摺j栆詺庋?。
火能助氣。甚則反耗氣也。驚狂起臥不安者。神者。陽之靈。陽亡則神散亂。所以動皆不安。陽主動也。〔錢〕火迫者。或熏或熨?;驘?。皆是也。劫者。要挾逼脅之稱也。以火劫之。而強逼其汗。陽氣隨汗而泄。致衛(wèi)陽喪亡。而真陽飛越矣。
案此條論。喻氏以下。多為風寒兩傷證。不必執(zhí)拘矣。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成本。作龍骨牡蠣)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牡蠣(五兩熬)龍骨(四兩)蜀漆(三兩洗去腥○全書。腥。作腳)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成本。作為未。非也。玉函。七味下。有咀字。作水八升。本云。作本方。方后云。
一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千金翼同。)〔鑒〕桂枝湯去芍藥者??制潢幮赃t滯。兼制桂枝。不能迅走其外。反失救急之旨。況既加龍蠣之固脫。亦不須芍藥之酸收也。蜀漆氣寒味苦寒。能勝熱??嗄芙的??;鹦板e逆。
在所必需也?!餐簟硿饶嬲摺R泽@狂不安。皆逆證也。
成云?;鹦板e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方云。蜀漆辛平。散火邪之錯逆。
案柯氏云。蜀漆不見本草。未詳何物。若云常山苗。則謬。蓋本草蜀漆條。無散火邪之主療。故有此說。
不可從也。錢氏汪氏并云。痰隨氣逆。飲逐火升。故驚狂。蜀漆有劫痰之功。故用。此說亦難信焉。
千金方。蜀漆湯。治小兒潮熱。本方。無桂枝大棗生姜。有知母。各半兩。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fā)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玉函。脈經(jīng)。
無形作二字。而下。無一弱字。千金翼同。成本?;鹣?。有者字。喻本。魏本。無此條。汪氏云。發(fā)熱二字。
當在渴字之前。金鑒云。三弱字。當俱是數(shù)字。若是弱字。熱從何有。不但文義不屬。且論中并無此說。案汪氏及金鑒所改。并難從。)〔錢〕此溫病之似傷寒者也。形作傷寒者。謂其形象有似乎傷寒。亦有頭項強痛。發(fā)熱體痛。惡寒無汗之證。而實非傷寒也。因其脈不似傷寒之弦緊而反弱。弱者細軟無力之謂也。如今之發(fā)斑者。每見輕軟細數(shù)無倫之脈。而其實則口燥舌焦。齒垢目赤。發(fā)熱譫語。乃脈不應(yīng)證之病也。故弱者必渴。以脈雖似弱。而邪熱則盛于里。故胃熱而渴也。以邪熱熾盛之證。又形似傷寒之無汗。故誤用火劫取汗之法。必至溫邪得火。邪熱愈熾。
胃熱神昏而語言不倫。遂成至劇難治之病矣。若前所謂。其脈不弦緊而弱者。身發(fā)熱而又見浮脈。乃弱脈變?yōu)楦∶}。為邪氣還表。而復歸于太陽也。宜用解散之法。當汗出而愈矣。
案此條難解。方氏汪氏以弱為風脈。張氏周氏志聰錫駒并云。東垣所謂內(nèi)傷發(fā)熱者。汪氏程氏乃為大青龍湯證。金鑒改弱作數(shù)云。當汗出。宜大青龍。沉數(shù)發(fā)熱。宜調(diào)胃承氣湯??识d語。宜白虎湯。黃連解毒湯。以上數(shù)說。
未有明據(jù)。只錢氏稍似允當。故姑采錄以俟考。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jīng)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玉函。汗下。有者字。成本無經(jīng)字。然考注文。系干遺脫。方本無經(jīng)字注意亦然??卤?。到。作過。)〔成〕此火邪迫血。而血下行者也。太陽病用火熏之。不得汗。則熱無從出。陰虛被火。必發(fā)躁也。六日傳經(jīng)盡。至七日再到太陽經(jīng)。則熱氣當解。若不解。熱氣迫血下行。必清血。清。廁也?!卜健逞R嘟俸狗ā?/p>
蓋當時庸俗用之。燒坑鋪陳。灑水取氣。臥病患以熏蒸之之類是也。躁。手足疾動也。清血。便血也?!灿鳌趁麨榛鹦啊J救艘灾位鹦?。而不治其血也〔汪〕案此條論。仲景無治法。補亡論。用救逆湯。
案到經(jīng)二字未詳。方氏無經(jīng)字。注云。到。反也。反不得解也。喻氏不解。志聰錫駒錢氏汪氏并從成注。
柯氏改為過經(jīng)。程氏云。到經(jīng)者。隨經(jīng)入里也。魏氏云?;鹦吧⒌浇?jīng)絡(luò)之間為害。數(shù)說未知孰是。姑根據(jù)成解。
王氏云。到。與倒通。反也。到不解者。猶云反不解而加甚也。本文稱太陽病。則不可便注為傳經(jīng)盡也。
案王氏根據(jù)經(jīng)字脫文本立說。故義成注如此。
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甚。玉函。作盛。無必字。吐。
脈經(jīng)。千金翼。作唾。成本同。程本??卤?。金鑒。作吐。余與成同。)〔程〕脈浮熱甚。無灸之理。而反灸之。由其人虛實不辨故也。表實有熱。誤認虛寒。而用灸法。熱無從泄。因火而動。自然內(nèi)攻。邪束于外?;鸸ビ趦?nèi)。肺金被傷。故咽燥而吐血?!插a〕上節(jié)以火熏發(fā)汗。反動其血。血即汗。汗即血。
不出于毛竅而為汗。即出于陰竅而圊血。此節(jié)言陽不下陷。而反以下陷灸之。以致迫血上行而唾血。下節(jié)言經(jīng)脈虛者。又以火攻。散其脈中之血。以見火攻同。而致癥有上下之異?!餐簟吵F髦?。可根據(jù)前救逆湯。
微數(shù)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饸怆m微。內(nèi)攻有力。焦骨傷筋。
血難復也。
〔程〕血少陰虛之人。脈見微數(shù)。尤不可灸。虛邪因火內(nèi)入。上攻則為煩為逆。陰本虛也。而更加火。
則為追虛。熱本實也。而更加火。則為逐實。夫行于脈中者。營血也。血少被追。脈中無復血聚矣。艾火雖微。
孤行無御。內(nèi)攻有力矣。無血可逼。焦燎乃在筋骨。蓋氣主之。血主濡之。筋骨失其所濡而火所到處。其骨必焦。其筋必損。蓋內(nèi)傷真陰者。未有不流散于經(jīng)脈者也。雖復滋營養(yǎng)血。終難復舊。此則枯槁之形立見??v善調(diào)護。亦終身為殘廢之人而已。可不慎歟?!卜健辰鼇?。人之以火。灸陰虛發(fā)熱者。猶比比焉。竊見其無有不焦骨傷筋而斃者。吁是豈正命哉。可哀也已。
案煩逆者。煩悶上逆之謂。吳遵程云。心胸為之煩逆。是也。錢氏云。令人煩悶而為火逆之證矣??植蝗欢?。汪氏云。常器之云??筛鶕?jù)前救逆湯。其有汗者。宜桂枝柴胡湯。愚以二湯俱與病未合。另宜斟酌用藥。
案今根據(jù)程氏注。宜擇張介賓滋陰諸方而用之也。
案千金方狐惑篇。引本條。以甘草瀉心湯主之。非也。
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作當以汗解而反灸之。名字。
作此為二字。有汗下。有隨汗二字。成本。解下。有也字。欲自解二十五字。成本。為別節(jié)。方氏。喻氏。程氏。錢氏輩。為兩條異義。特志聰。錫駒。
汪氏。為一條。是也。)〔錫〕本論曰。脈浮者。病在表??砂l(fā)汗。故宜以汗解。用火灸之。傷其陰血。無以作汗。故邪無從出。反因火勢而加盛?;鹦匝咨稀j枤饩銖幕鸲向v。不復下行。故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也。經(jīng)曰。真氣不能周。
命曰痹。此因火為逆。以致氣不能周而為痹。非氣之為逆。而火之為逆也。欲自解者。邪氣還表。與正分爭。
必為煩熱。乃能有汗而解也。何以知之。以脈浮。氣機仍欲外達。故知汗出而解也。〔程〕名曰火逆。則欲治其痹者。宜先治其火矣?!餐簟逞a亡論。郭白云云。宜與救逆湯。
案方氏諸家。截欲自解以下。移載上編。以為太陽病自解之總例。大失本條之義。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fā)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玉函。脈經(jīng)。奔。作賁。脈經(jīng)。無各字。注云。一本。作各一壯。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
無更以下六字。二兩。全書。作三兩。非。)〔錢〕燒針者。燒熱其針而取汗也。玉機真藏論云。風寒客于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珊苟l(fā)也?;虮圆蝗誓[痛。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觀此則風寒本當以汗解。而漫以燒針取汗。雖或不至于因火為邪。而針處孔穴不閉。已被寒邪所浸。故腫起如核。皮膚赤色。直達陰經(jīng)。陰邪迅發(fā)。所以必發(fā)奔豚氣也?!参骸吵缑骱问显?。奔豚一證。乃寒邪自針孔入。風邪不能外出。直犯太陽本腑。引動腎中素有陰寒。
因發(fā)而上沖?!插a〕張均衛(wèi)問曰。燒針亦是火攻。因火而逆。何以復用火灸。答曰。灸者。灸其被寒之處也。
外寒束其內(nèi)火?;鹩粲趦?nèi)。故核起而赤也。
傷寒類方曰。不止一針。故云各一壯。
桂枝加桂湯方桂枝(五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生姜(三兩切○玉函。二兩)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案成本。不載方。為是。本條已云更加桂二兩故也。玉函。無滿以下十五字。)〔柯〕寒氣外束?;鹦安簧?。發(fā)為赤核。是將作奔豚之兆也。從少腹上沖心。是奔豚已發(fā)之象也。此因當汗不發(fā)汗。陽氣不舒。陰氣上逆。必灸其核以散寒。仍用桂枝以解外。更加桂者。益火之陽。而陰自平也。
桂枝更加桂。治陰邪上攻。只在一味中加分兩。不于本方外求他味。不即不離之妙如此。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證已在里。而奔豚未發(fā)。此癥尚在表而發(fā)。故治有不同。
案方中桂。方氏以下。多用肉桂。是泥于后世諸本草之說。不可從。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鑒〕火逆者。謂凡火劫取汗。致逆者也。此火逆。因火針也?!矃恰巢≌呒然鹉嬉?。治者從而下之。
于是真陰重傷。因燒針余毒。使人煩躁不安者。外邪未盡。而真陽欲亡。故但用桂枝以解外。龍骨牡蠣以安內(nèi)。
甘草以溫補元氣。而散表寒也?!插X〕因發(fā)汗而又下之。病仍不解而煩躁。以茯苓四逆湯主之者。以汗下兩亡其陽。故用溫經(jīng)復陽之治。此雖汗下。而未經(jīng)誤汗。且挾火邪。而表猶未解。故止宜解肌鎮(zhèn)墜之法也。
案燒針。即火逆。非火逆而又燒針。成氏以為先火而下之。又加燒針。凡三誤。程氏汪氏志聰錫駒魏氏等注并同。皆謬矣。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桂枝(一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牡蠣(二兩熬)龍骨(二兩○玉函。以上三味。各三兩)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成本。四味。作為末。非也。玉函。無半字。)〔成〕桂枝甘草之辛甘。以發(fā)散經(jīng)中之火邪。龍骨牡蠣之澀。以收斂浮越之正風?!参骸碂┰?。即救逆湯驚狂臥起不安之漸也。故用四物。以扶陽安神為義。不用姜棗之溫補。不用蜀漆之辛快。正是病輕則藥輕也。
柯琴方論曰。近世治傷寒者無火熨之法。而病傷寒者。多煩躁驚狂之變。大抵用白虎承氣輩。作有余治之。然此證屬實熱者固多。而屬虛寒者間有。則溫補安神之法。不可廢也。更有陽盛陰虛。而見此癥者。當用炙甘草加減。用棗仁遠志茯苓當歸等味。又不可不擇。
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玉函。無者字。脈經(jīng)。千金翼。無太陽二字。千金翼。作火針。)〔錢〕溫針。即前燒針也。太陽傷寒。當以麻黃湯發(fā)汗。乃為正治。若以溫針取汗。雖欲以熱攻寒。而邪受火迫。不得外泄而反內(nèi)走。必致火邪內(nèi)犯陽神。故震驚搖動也?!餐簟逞a亡論。常器之云。可根據(jù)前救逆湯。
太陽病當惡寒發(fā)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fā)熱。關(guān)上脈細數(shù)者。以醫(y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饑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y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玉函。兩惡寒下。
并有而字。過。作故。成本。無反字。一二日上。脈經(jīng)。有若得病三字。)〔錢〕病在太陽。自當惡寒發(fā)熱。今自汗出而不惡寒。已屬陽明。然陽明當身熱汗出。不惡寒而反惡熱。
今不發(fā)熱。
及關(guān)上脈見細數(shù)。則又非陽明之脈證矣。其所以脈證不相符合者。以醫(yī)誤吐而致變也。夫太陽表證。當以汗解。
自非邪在胸中。豈宜用吐。若妄用吐法。必傷胃氣。然因吐得汗。有發(fā)散之義寓焉。故不惡寒發(fā)熱也。關(guān)上。
脾胃之部位也。細則為虛。數(shù)則為熱。誤吐之后。胃氣既傷。津液耗亡。虛邪誤入陽明。胃脘之陽虛躁。故細數(shù)也。一二日邪在太陽之經(jīng)。因吐而散。故表證皆去。雖誤傷其胃中之陽氣。而胃未大損。所以腹中猶饑。然陽氣已傷。胃中虛冷。故口不能食。三四日則邪已深入。若誤吐之。損胃尤甚。胃氣虛冷。狀如陽明中寒。不能食。故不喜糜粥也。及胃陽虛躁。故反欲食冷食。及至冷食入胃。胃中虛冷不化。故上逆而吐也。此雖因誤吐致變。然表邪既解。無內(nèi)陷之患。不過當溫中和胃而已。此為變逆之小者也?!渤獭惩轮划?。則周身之氣皆逆。而五臟顛覆。下空上逆。氣不能歸。故有如此景氣。〔汪〕補亡論。常器之云??膳c小半夏湯。亦與半夏干姜湯。郭白云云?;钊藭笮“胂募榆蜍邷0胂纳獪?。皆可選用。
錫駒云。自汗出者。吐傷中氣。而脾津外泄也。程云。表邪不外越而上越。故為小逆。
志聰云。本論曰。脈浮大。應(yīng)發(fā)汗醫(yī)反下之。此為大逆。今但以醫(yī)吐之。故為小逆。
案金鑒云。欲食冷食之下。當有五六日吐之者六字。若無此一句。則不喜糜粥。欲食冷食。與朝食暮吐之文。不相聯(lián)屬。且以上文一二日。三四日之文。細玩之。則可知必有五六日吐之一句。由淺及深之謂也。柯氏本。此為小逆四字。移吐之過也下。二說皆不可從。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nèi)煩也。
〔鑒〕太陽病吐之表解者。當不惡寒。里解者亦不惡熱。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者。是惡熱也。此由吐之后。表解里不解。內(nèi)生煩熱也。蓋無汗煩熱。熱在表。大青龍證也。有汗煩熱。熱在里。白虎湯證也。吐下后心中懊。無汗煩熱。大便雖硬。熱猶在內(nèi)。梔子豉湯證也。有汗煩熱。大便已硬。熱悉入腑。調(diào)胃承氣湯證也。今因吐后。內(nèi)生煩熱。是為氣液已傷之虛煩。非未經(jīng)汗下之實煩也。以上之法。皆不可施。惟宜用竹葉石膏湯。于益氣生津中。清熱寧煩可也?!卜健炒艘嗾`吐之變證。不惡寒不欲近衣。言表雖不顯熱。而熱在里也。
內(nèi)煩者。吐則津液亡胃中干。而熱內(nèi)作也。〔汪〕補亡論。常器之云??膳c竹葉石膏湯。
病患脈數(shù)。數(shù)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fā)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shù)也。數(shù)為客熱。不能消谷。以胃中虛冷。故吐也。(此以發(fā)汗。玉函。作以醫(yī)發(fā)其汗。脈乃數(shù)也。作脈則為數(shù)。汪本。刪冷字。非也。)〔錢〕此條之義。蓋以發(fā)熱汗自出之中風。而又誤發(fā)其汗。致令衛(wèi)外之陽。與胃中之陽氣皆微。膈間之宗氣大虛。故虛陽浮動。而脈乃數(shù)也。若胃脘之陽氣盛。則能消谷引食矣。然此數(shù)非胃中之熱氣盛而數(shù)也。乃誤汗之后。陽氣衰微。膈氣空虛。其外越之虛陽所致也。以其非胃脘之真陽。故為客熱。其所以不能消谷者。以胃中虛冷。非唯不能消谷。抑且不能容納。故吐也。〔汪〕補亡論。常器之云??膳c小半夏湯。又云宜小溫中湯。
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
與調(diào)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玉函。
溫溫。作。而下。有又字。但。作反。無柴胡二字。脈經(jīng)。無調(diào)胃二字。成本。無柴胡湯之湯。千金翼。無若不以下三十字。柯本亦刪。)〔錢〕此辨癥似少陽。而實非柴胡癥也。言邪在太陽。過一候而至十余日。已過經(jīng)矣。而有心下溫溫欲吐。
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之證。若先此未有諸癥之時。已自極其吐下之者。則知胃氣為誤吐誤下所傷。致溫溫欲吐而大便反溏。邪氣乘虛入里。故胸中痛。而腹微滿。熱邪在里。所以郁郁微煩。乃邪氣內(nèi)陷。
胃實之癥也。胃實則當用攻下之法。以胃氣既為吐下所虛。不宜峻下。唯當和其胃氣而已。故與調(diào)胃承氣湯。
陽明篇。所謂胃和則愈也。若不爾者。謂先此時未曾極吐下也。若未因吐下。而見此諸癥者。此非由邪陷所致。
蓋胸為太陽之分。邪在胸膈。故溫溫欲吐。而胸中痛也。大便反溏。熱邪未結(jié)于里也。腹?jié)M郁煩。邪將入里。
而煩滿也。若此者。邪氣猶在太陽。為將次入里之征。若以承氣湯下之。必致邪熱陷入。而為結(jié)胸矣。故曰不可與也。但前所謂欲嘔。胸中痛微溏者。雖有似乎少陽之心煩喜嘔。胸脅苦滿。腹中痛之證。然此非柴胡癥也。
更何以知其為先此時極吐下乎。以欲嘔乃胃氣受傷之見證。故知極吐下也?!插a〕嘔者。即溫溫欲吐也。欲吐而不得吐。故嘔。〔程〕心中溫溫欲吐。而胸中痛。是言欲吐時之象。欲吐則氣逆。故痛。著一而字。則知痛從欲嘔時見。不爾亦不痛。凡此之故。緣胃有邪蓄。而胃之上口。被濁熏也。大便溏。腹微滿。郁郁微煩。是言大便時之象。氣逆則不下行。故以大便溏為反。大便溏則氣得下泄。腹不應(yīng)滿。煩不應(yīng)郁郁。今仍腹微滿。郁郁微煩。凡此之故。緣胃有阻留。而胃于下后。仍不快暢也。云先其時者。見未吐下之先。向無此證。緣吐下徒虛其上下二焦。而中焦之氣阻升降。遂從津液干燥處。澀結(jié)成實。胃實則溏。故日進之水谷。只從胃旁溜下。不得胃氣堅結(jié)之大便反溏。而屎氣之留中者。自攪擾不寧。
而見出諸證。其遏在胃。故與調(diào)胃承氣。一蕩除之。
案王氏云。案經(jīng)文。溫溫。當作。此本于玉函。程氏云。溫溫者。熱氣泛沃之狀。欲吐而不能吐。則其為干嘔可知矣。此以溫熱之義為解。并不可從矣。蓋溫溫。與慍慍同。素問玉機真藏。背痛慍慍。馬氏注。
慍慍。不舒暢也。脈經(jīng)。作溫溫。可以證矣。(少陰篇第三十九條。心中溫溫。千金。作慍慍。)案非柴胡證。汪氏用葛根加半夏湯。郭白云云。宜大半夏加橘皮湯。金鑒則云。須從太陽少陽合病。下利若嘔者。與黃芩加半夏生姜湯可也。魏氏云。若不爾者。指心下郁郁微煩言。若不郁郁微煩。則其人但正虛。
而無邪以相溷。豈調(diào)胃承氣可用乎。又系建中甘草附子等湯之證矣。又豈諸柴胡可言耶。示禁甚深也。以上三說。未知孰是。王氏云。以嘔下。當有闕文。徐大椿云。此段疑有誤字。千金翼。刪若不以下三十字??率纤鞆闹R藯l極難解。姑舉數(shù)說備考。(志聰錫駒注。以若不爾者。為里虛。意與魏氏同。)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jié)胸其人發(fā)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jīng)。瘀熱在里故也。抵當湯主之。(玉函。六七。作七八。當硬滿。作堅而滿。)〔錢〕太陽病至六七日。乃邪當入里之候。不應(yīng)表證仍在。若表證仍在者。法當脈浮。今反脈微而沉。又非邪氣在表之脈矣。邪氣既不在表。則太陽之邪。當陷入而為結(jié)胸矣。今又反不結(jié)胸而其人發(fā)狂者。何也。蓋以邪不在陽分氣分。故脈微。邪不在上焦胸膈而在下。故脈沉。熱在下焦者。即桃核承氣條。所謂熱結(jié)膀胱也。
熱邪煎迫。血沸妄溢。留于少腹。故少腹當硬滿。熱在陰分血分。無傷于陽分氣分。則三焦之氣化。仍得營運。故小便自利也。若此者。當下其血乃愈。其所以然者。太陽以膀胱為腑。其太陽在經(jīng)之表邪。隨經(jīng)內(nèi)入于腑。其郁熱之邪。瘀蓄于里故也。
熱瘀膀胱。逼血妄行。溢入回腸。所以少腹當硬滿也。桃核承氣條。不言脈。此言脈微而沉。彼言如狂。此言發(fā)狂。彼云少腹急結(jié)。此云少腹硬滿。彼條之血。尚有自下而愈者。其不下者。方以桃仁承氣下之。此條之血。
必下之乃愈。證之輕重。迥然不同。故不用桃仁承氣湯。而以攻堅破瘀之抵當湯主之?!卜健仇?。血氣壅秘也。
案瘀。傷寒直格。于預切。積也。又音于。
吳氏瘟疫論曰。案傷寒太陽病不解。從經(jīng)傳腑。熱結(jié)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血結(jié)不行者。宜抵當湯。今溫疫起無表證。而惟胃實。故腸胃蓄血多。膀胱蓄血少。然抵當湯。行瘀逐蓄之最者。無分前后二便。
并可取用。然蓄血結(jié)甚者。在桃仁力所不及。宜抵當湯。蓋非大毒猛厲之劑。不足以抵當。故名之。然抵當證。
所遇亦少。
抵當湯方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千金。二十三個。翼同本文。有熬字。)水蛭(熬)蟲虻(各三十個去翅足熬)大黃(三兩酒洗○玉函。成本。酒浸。千金翼。作二兩。破六片。)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四味下。玉函。成本。有為末二字。)〔柯〕蛭。昆蟲之巧于飲血者也。虻。飛蟲之猛于吮血者也。茲取水陸之善取血者攻之。同氣相求耳。
更佐桃仁之推陳致新。大黃之苦寒。以蕩滌邪熱?!插X〕抵當者。言瘀血凝聚。固結(jié)膠粘。即用桃仁承氣。及破血活血諸藥。皆未足以破其堅結(jié)。非此尖銳鉆研之性。不能抵當。故曰抵當。
張氏醫(yī)通曰。如無虻蛭。以干漆灰代之。
案抵當。方氏云。抵。至也。亦至當不易之正治也。喻氏汪氏輩皆同。錫駒云。抵拒大敵。四物當之。柯氏云。抵當者。謂直抵其當攻之所也。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jié)。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千金。黃。作重。硬下。有滿字。)〔錢〕此又以小便之利與不利。以別血證之是與非是也。身黃。遍身俱黃也。沉為在里。而主下焦。結(jié)則脈來動而中止。氣血凝滯。不相接續(xù)之脈也。前云少腹當硬滿。此則竟云少腹硬。脈證如此。若猶小便不利者。
終是胃中瘀熱郁蒸之發(fā)黃。非血證發(fā)黃也。故為無血。若小便自利而如狂。則知熱邪與氣分無涉。故氣化無乖。
其邪在陰血矣。此乃為蓄血發(fā)黃?!部隆碀駸崃粲谄つw而發(fā)黃。衛(wèi)氣不行之故也。燥血結(jié)于膀胱而發(fā)黃。營氣不敷之故也。水結(jié)血結(jié)。俱是膀胱病。故皆少腹硬滿。小便不利是水結(jié)。小便自利是血結(jié)。如字。助語辭。若以如字實講。與發(fā)狂分輕重。則謬矣?!卜健持B。審也。言如此則為血證審實。無復可疑也。
案小便不利者。成氏云??膳c茵陳蒿湯。補亡論云。與五苓散。程氏云。屬茵陳五苓散??率显?。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癥也。以上宜選而用之。
傷寒有熱。少腹?jié)M。應(yīng)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丸。(有熱下。玉函。
脈經(jīng)。外臺。有而字。)〔成〕傷寒有熱。少腹?jié)M。是蓄血于下焦。若熱蓄津液不通。則小便不利。其熱不蓄津液。而蓄血不行。
小便自利者。乃為蓄血。當與桃仁承氣湯。抵當湯下之。然此無身黃屎黑。又無喜忘發(fā)狂。是未至于甚。故不可余峻之藥也??膳c抵當丸。小可下之也。〔柯〕有熱。即表證仍在。
抵當丸方水蛭(二十個熬○周。吳。作二十個。豬脂熬黑。)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玉函。外臺。成本。三十個。
千金。二十二個。翼。有熬字)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玉函。二十五個。)大黃(三兩)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千金。作上四味。
為末。蜜和合。分為四丸。)〔柯〕小其制。而丸以緩之。方變湯為丸。然名雖丸也。猶煮湯焉?!矎垺持蠖B滓服之。與大陷胸同意。
陶弘景云。時者。周時也。從今旦至明旦。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病源。作太陽病。小便不利者。為多飲水。心下必悸云云。非也。)〔成〕飲水多。而小便自利者。則水不內(nèi)蓄。但腹中水多。令心下悸。金匱要略曰。食少飲多。水停心下。
甚者則悸。飲水多而小便不利。則水蓄于內(nèi)而不行。必苦里急也?!插X〕水寒傷胃。停蓄不及即行。必令心下悸動。心下者。胃之部分也。悸者。水滿胃中。氣至不得流通。而動惕也?!渤獭橙粜”闵佟6盟?。此渴。
熱在下焦。屬五苓散證。強而與之。縱不格拒。而水積不行。必里作急滿也?!餐簟吵F髦啤?绍蜍吒什轀?。
又豬苓湯。推常氏之意。小便利者。用茯苓甘草湯。小便少者。豬苓湯。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五卷。 分 100 門,包括外感、內(nèi)傷、外證、婦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證見證等六篇,后附“丹溪翁傳”。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太陽病。項背強KTKT。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無汗。外臺。作反汗不出四字。風下。可發(fā)汗篇。
及玉函。外臺。有者字。)〔方〕無汗者。以起自傷寒。故汗不出。乃上編有汗之反對。風寒之辨別也。惡風。乃惡寒之互文。風寒皆通惡。而不偏有無也?!参骸称浔骘L寒。亦重有汗無汗。亦不以畏惡風寒多少為準。畏惡風寒。不過兼言互言。以參酌之云耳。
葛根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jié)○外臺。作四兩)桂枝(二兩去皮○外臺。作桂心)生姜(三兩切)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成本。有切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味下。玉函。成本。有咀二字。外臺。有切字。白沫。玉函。千金翼。外臺。作上沫。成本。只作去沫。似汗下。玉函。成本。千金翼。有不須啜粥四字。外臺。有出不須吃熱粥助藥發(fā)九字。成本。無諸湯皆仿此五字。)〔柯〕KTKT更甚于項強。而無汗不失為表實。脈浮不緊數(shù)。是中于鼓動之陽風。故以桂枝湯為主。而加麻葛。以攻其表實也。葛根味甘氣涼。能起陰氣而生津液。滋筋脈而舒其牽引。故以為君。麻黃生姜。能開玄府腠理之閉塞。祛風而去汗。故以為臣。寒熱俱輕。故少佐桂芍。同甘棗以和里。此于麻桂二湯之間。衡其輕重。而為調(diào)和表里之劑也。葛根與桂枝。同為解肌和里之劑。故有汗無汗。下利不下利。皆可用。與麻黃專于治表者不同。東垣用藥分經(jīng)。不列于太陽。
而列于陽明。易老云。未入陽明者。不可服。豈二子未讀仲景書耶。喻氏謂仲景不用于陽明??滞鼋蛞骸Ec本草生津之說左矣。桂枝湯啜粥者。因無麻黃之開。而有芍藥之斂??中坝胁槐M。故假谷氣以逐之。此汗生于谷也。〔喻〕設(shè)以麻黃本湯加葛根。大發(fā)其汗。將無項背強KTKT者。變?yōu)榻?jīng)脈振搖動惕乎。此仲景之所為精義入神也。
絳雪園古方選注曰。即桂枝湯。加麻黃。倍葛根。以去營實。小變麻桂之法也。獨是葛根麻黃。治營衛(wèi)實。
芍藥桂枝。治營衛(wèi)虛。方中虛實互復者。其微妙在法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后納諸藥。則是發(fā)營衛(wèi)之汗為先。
而固表收陰襲于后。不使熱邪傳入陽明也。故仲景治太陽病未入陽明者。用以驅(qū)邪。斷入陽明之路。若陽明正病中。未嘗有葛根之方。東垣易老謂葛根是陽明經(jīng)主藥。誤矣。
案錢氏欲麻黃湯中加葛根。名麻黃加葛根湯。以與桂枝加葛根湯。兩方并峙。遂以去方中之芍藥為說。然仍有姜棗。而無杏仁。未得為麻黃加葛根湯。其說不可從矣。
外臺秘要。延年秘錄。解肌湯。主天行二三日。頭痛壯熱。
于本方。去生姜。加黃芩二兩。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原注】一云用后第四方?!鹩窈?。無者字。下字。脈經(jīng)。
作太陽與陽明合病。而自利不嘔者。屬葛根湯證。千金翼注。一云。用后葛根黃芩黃連湯。)〔成〕傷寒。有合病。有并病。本太陽病不解。并于陽明者。謂之并病。二經(jīng)俱受邪。相合病者。謂之合病。合病者。邪氣甚也。太陽陽明合病者。與太陽少陽合病。陽明少陽合病。皆言必自下利者。以邪氣并于陰。
則陰實而陽虛。邪氣并于陽。則陽實而陰虛。寒邪氣甚??陀诙?。二陽方外實。而不主里。則里氣虛。故必下利。與葛根湯。以散經(jīng)中甚邪。
〔鑒〕太陽與陽明合病者。謂太陽之發(fā)熱。惡寒無汗。與陽明之煩熱不得眠等證。同時均病。表里之氣。升降失常。故下利也。治法解太陽之表。表解而陽明之里自和矣?!卜健潮?。定然之詞。自。謂自然而然也。傷寒無他故。自然而然下利者。太陽陽明合病。經(jīng)中之邪熱甚。胃氣弱不化谷不厘清。雜迸而走注。所以謂之必也。
但以葛根湯。散經(jīng)中之寒邪。而以不治治利也?!渤獭澈喜≈C。凡太陽之頭痛惡寒等證。與陽明之喘渴胸滿等證。同時均發(fā)。無有先后也。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并病亦如是看。仍須兼脈法斷之。
明理論曰。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太陽與少陽合病。必自下利。黃芩湯主之。陽明與少陽合病。必自下利。大承氣湯主之。三者皆合病下利。一者發(fā)表。一者攻里。一者和解。所以不同也。下利家。何以明其寒熱邪。且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臟寒故也。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也。故大便溏。小便自可者。
此為有熱。自利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此為有寒。惡寒脈微。自利清谷。此為有寒。發(fā)熱后重。泄色黃赤。此為有熱。皆可理其寒熱也。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玉函。無太陽以下六字。接上條。)〔成〕邪氣外甚。陽不主里。里氣不和。氣下而不上者。但下利而不嘔。里氣上逆而不下者。但嘔而不下利。與葛根湯。以散其邪。加半夏。以下逆氣。
葛根加半夏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jié)○玉函。作二兩。成本。有湯泡去黃汁焙干稱八字)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生姜(二兩切○可發(fā)汗篇。成本。及諸家。并作三兩。是)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
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白。玉函。作上。)〔汪〕愚以既云嘔矣。其人胸中能免滿逆之證乎。湯中半夏。固宜加矣。而甘草大棗之甘。能不相礙乎。
或云。方中止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已有生姜三兩。復加半夏半升。于嘔家又何礙。斯言實合仲景用藥之旨。
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原注】促一作縱○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作遂利不止。脈上。有其字。)〔成〕桂枝證者。邪在表也。而反下之。虛其腸胃。為熱所乘。遂利不止。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里則見陰脈。下利脈微遲。邪在里也。促為陽盛。雖下利而脈促者。知表未解也。病有汗出而喘者。為自汗出而喘也。
即邪氣外甚所致。喘而汗出者。為因喘汗出也。即里熱氣逆所致。與葛根黃芩黃連湯。散表邪除里熱。(汪云。
成注。虛其腸胃。此非腸胃真虛證。乃胃有邪熱。下通于腸。而作泄也。)〔錢〕促為陽盛。下利則脈不應(yīng)促。
以陽邪熾盛。故脈加急促。是以知其邪尚在表而未解也。然未若協(xié)熱下利之表里俱不解。及陽虛下陷。陰邪上結(jié)。而心下痞硬。故但言表而不言里也。〔柯〕邪束于表。陽擾于內(nèi)。故喘而汗出。利遂不止者。所謂暴注下迫。皆屬于熱。與脈弱而協(xié)熱下利不同。此微熱在表。而大熱入里。固非桂枝芍藥所能和。濃樸杏仁所宜加矣。
〔鑒〕協(xié)熱利二證。以脈之陰陽。分虛實主治。固當矣。然不可不辨其下利之粘穢鴨溏。小便或白或赤。脈之有力無力也。〔錫〕案下后發(fā)喘汗出。乃天氣不降。地氣不升之危證。宜用人參四逆輩。仲景用葛根黃芩黃連者。
專在表未解一句。
傷寒類方曰。促有數(shù)意。邪猶在外。尚未陷入三陰。而見沉微等證象。故不用理中等法。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千金。外臺。作葛根黃連湯。)葛根(半斤○外臺。作八兩。)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成本。作二兩。外臺。有切字。)黃連(三兩○外臺。有金色者三字。)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味下。玉函。有咀字。外臺。有切字。二升下。外臺。有掠去沫三字。)〔柯〕君氣輕質(zhì)重之葛根。以解肌而止利。佐苦寒清肅之芩連。以止汗而除喘。用甘草以和中。先煮葛根。后納諸藥。解肌之力優(yōu)。而清中之氣銳。又與補中逐邪之法迥殊矣。
古方選注曰。是方。即瀉心湯之變。治表寒里熱。其義重在芩連。整肅里熱也。
傷寒類方曰。因表未解。故用葛根。因喘汗而利。故用芩連之苦。以泄之堅之。芩連甘草。為治痢之主藥。
太陽病。頭痛發(fā)熱。身疼腰痛。骨節(jié)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
身疼。作身體疼。千金。惡風。作惡寒。外臺。作傷寒頭疼腰痛。身體骨節(jié)疼。發(fā)熱惡風汗不出而喘。)〔柯〕太陽主一身之表。風寒外束。陽氣不伸。故一身盡疼。太陽脈抵腰中。故腰痛。太陽主筋。所生病。
諸筋者皆屬于節(jié)。故骨節(jié)疼痛。從風寒得。故惡風。風寒客于人。則皮毛閉。故無汗。太陽為諸陽主氣。陽氣郁于內(nèi)。故喘。太陽為開。立麻黃湯以開之。諸證悉除矣。麻黃八證。頭痛發(fā)熱惡風。同桂枝癥。無汗身疼。
同大青龍癥。本癥。重在發(fā)熱身疼。無汗而喘。本條不冠傷寒。又不言惡寒。而言惡風。先輩言麻黃湯主治傷寒。不治中風。似非確論。蓋麻黃湯。大青龍湯。治中風之重劑。桂枝湯。葛根湯。治中風之輕劑。傷寒可通用之。非主治傷寒之劑也?!插X〕惡風。雖或可與惡寒互言。然終是營傷衛(wèi)亦傷也。何則。衛(wèi)病則惡風。營居衛(wèi)內(nèi)。寒已入營。豈有不從衛(wèi)分而入者乎。故亦惡風也。〔鑒〕無汗者。傷寒實邪。腠理閉密。雖發(fā)熱而汗不出。不似中風虛邪發(fā)熱。而汗自出也。
案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麻黃。主治中風傷寒頭痛。病源候論曰。夫傷寒病者。起自風寒。入于腠理。與精氣分爭。
營衛(wèi)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氣在孔竅皮膚之間。故病者頭痛惡寒。腰背強重。此邪氣在表。發(fā)汗則愈。夫麻黃發(fā)汗。而主中風。既言傷寒。而又言起自風寒。乃傷寒中風。可互為外感之稱。亦不可鑿鑿以汗之有無。惡之風寒。傷之營衛(wèi)。為之差別也。
麻黃湯方麻黃(三兩去節(jié))桂枝(二兩去皮○正脈本。作三兩。非)甘草(一兩炙○千金翼。作二兩)杏仁(七十第。去皮尖。○第。成本。作個。第。乃之訛。玉函。千金翼。作枚。去上。成本。有湯字。尖下。
千金翼。有兩仁者三字。外臺。作去皮尖兩人碎。千金云。喘不甚。用五十枚。)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味下。玉函。有咀字。外臺。有切字。玉函。作溫覆出汗。)〔錢〕李時珍云。津液為汗。汗即血也。在營則為血。在衛(wèi)則為汗。夫寒傷營。營血內(nèi)澀。不能外通于衛(wèi)。
衛(wèi)氣閉固。津液不行。故無汗發(fā)熱而憎寒。夫風傷衛(wèi)。衛(wèi)氣受邪。不能內(nèi)護于營。營氣虛弱。津液不固。故有汗發(fā)熱而惡風。然風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衛(wèi)氣。包羅一身。天之象也。證雖屬乎太陽。而肺實受邪氣。其證。時兼面赤怫郁。咳嗽痰喘。胸滿諸證者。非肺病乎。蓋皮毛外閉。則邪熱內(nèi)攻。
而肺氣郁。故用麻黃甘草。同桂枝引出營分之邪。達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氣。是則麻黃湯。雖太陽發(fā)汗重劑。實為發(fā)散肺經(jīng)火郁之藥也。
瀕湖此論。誠千古未發(fā)之秘。唯桂枝為衛(wèi)分解肌之藥。而能與麻黃同發(fā)營分之汗者。以衛(wèi)居營外。寒邪由衛(wèi)入營。故脈陰陽俱緊。陽脈緊。則衛(wèi)分受邪。陰脈緊。則邪傷營分。所以欲發(fā)營內(nèi)之寒邪。先開衛(wèi)間之出路。方能引邪由營達衛(wèi)。汗出而解也。后人有用麻黃而監(jiān)之以桂枝。見節(jié)制之妙。更有馭六馬而執(zhí)轡唯謹。恒虞其泛軼之說。豈理也哉。〔柯〕此方。治風寒在表。頭痛項強。發(fā)熱身痛。腰痛骨節(jié)煩疼。惡風惡寒。無汗胸滿而喘。
其脈浮緊浮數(shù)者。此為開表逐邪發(fā)汗之峻劑也。此湯入胃。行氣于玄府。輸精于皮毛。斯毛脈合精。而溱溱汗出。在表之邪。其盡去而不留。痛止喘平。寒熱頓解。不煩啜粥而藉汗于谷也。其不用姜棗者。以生姜之性。
橫散解肌。礙麻黃之上升。大棗之性。滯泥于膈。礙杏仁之速降。此欲急于直達。稍緩則不迅。橫散則不峻矣。
若脈浮弱。汗自出者?;虺呙}微遲者。是桂枝所主。非此方所宜也?!茶b〕庸工不知其制在溫覆取汗。若不溫覆取汗。則不峻也。遂謂麻黃專能發(fā)表。不治他病。孰知此湯合桂枝湯。名麻桂各半湯。用以和太陽留連未盡之寒熱。去杏仁加石膏。合桂枝湯。名桂枝二越婢一湯。用以解太陽熱多寒少之寒熱。若陽盛于內(nèi)。無汗而喘者。
又有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以解散太陰肺家之邪。若陰盛于內(nèi)。而無汗者。又有麻黃附子細辛甘草湯。以溫散少陰腎家之寒。金匱要略。以此方去桂枝。千金方。以此方桂枝易桂。皆名還魂湯。用以治邪在太陰。卒中暴厥??卩錃饨^。下咽奏效。而皆不溫覆取汗。因是而知麻黃湯之峻與不峻。在溫覆與不溫覆也。此仲景用方之心法。豈常人之所得而窺耶。
傷寒類方曰。此痛處比桂枝癥。尤多而重。因營衛(wèi)俱傷故也。惡風無汗而喘者。乃肺氣不舒之故。麻黃治無汗。杏仁治喘。桂枝甘草。治太陽諸證。無一味不緊切。所以謂之經(jīng)方。
柯氏曰。予治冷風哮。與風寒濕三氣成痹等證。用此輒效。非傷寒一證可拘也。
外臺。深師麻黃湯。療新久咳嗽唾膿血。連年不瘥。晝夜肩息。
于本方。去杏仁。加大棗。
又療上氣咳嗽。喉中水雞鳴。唾膿血腥臭。麻黃湯。
于本方。加生姜。
圣惠方。解肌散。治小兒傷寒發(fā)熱。四肢煩疼。
于本方。加大黃芍藥。
和劑局方。三拗湯。治感冒風邪。鼻塞聲重。語音不出?;騻L傷冷。頭痛目眩。四肢拘倦??人远嗵?。
胸滿氣短。
于本方。去桂。三味生用。加生姜。(麻黃。不去節(jié)。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直指方。加減麻黃湯。治肺感寒邪咳嗽。
于本方。加陳皮半夏紫蘇葉生姜。
舒氏女科要訣曰。會醫(yī)一產(chǎn)婦。發(fā)動六日。兒已出胞。頭已向下。而竟不產(chǎn)。醫(yī)用催生諸方。又用催生靈符。又求靈神爐丹。俱無效。延予視之。其身壯熱無汗。頭項腰背強痛。此太陽寒傷營也。法主麻黃湯。作一大劑投之。令溫覆。少頃得汗。熱退身安。乃索食。食訖豁然而生。此治其病。而產(chǎn)自順。上乘法也。
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wèi)。寒則傷營。營衛(wèi)俱病。骨節(jié)煩疼??砂l(fā)其汗。宜麻黃湯。
(案此一條。出宋版可汗篇。及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正是本論原文。當在太陽篇中。今本系于脫漏。故諸注家未有解釋者。錢氏云。
寒已入營。豈有不從衛(wèi)分而入者乎。的與此條符矣。乃知麻黃桂枝之別。在表之虛實。而不在于風寒營衛(wèi)之分。
得此條而甚明。故揭于此?!鹩职复藯l。出辨脈法。脈上。有寸口二字。無宜麻黃湯四字。汗下。有也字。)〔柯〕風寒本自相因。必風先開腠理。寒得入于經(jīng)絡(luò)。營衛(wèi)俱傷。則一身內(nèi)外之陽不得越。故骨肉煩疼。
脈亦應(yīng)其象。而變見于寸口也。緊為陰寒。而從浮見。陰盛陽虛。汗之則愈矣。脈法以浮為風。緊為寒。故提綱以脈陰陽俱緊者。名傷寒。大青龍脈。亦以浮中見緊。故名中風。則脈但浮者。正為風脈。宜麻黃湯。是麻黃湯。固主中風脈癥矣。麻黃湯癥。發(fā)熱骨節(jié)疼。便是骨肉煩疼。即是風寒兩傷。營衛(wèi)俱病。先輩何故以大青龍。治營衛(wèi)兩傷。麻黃湯。治寒傷營而不傷衛(wèi)。桂枝湯。治風傷衛(wèi)而不傷營。曷不以桂枝癥之惡寒。麻黃癥之惡風。一反勘耶。要之冬月風寒。本同一體。故中風傷寒。皆惡風惡寒。營病衛(wèi)必病。中風之重者。便是傷寒。
傷寒之淺者。便是中風。不必在風寒上細分。須當在有汗無汗上著眼耳。
案柯氏注本。以辨脈此條。移于麻黃癥條內(nèi)。其釋義如是??芍^發(fā)千古之秘。超越諸注。因亦移為本條之注。本事方曰。寒傷營。則寒邪入陰血。而營行脈中者也。寒邪居脈中。非特營受病。邪自內(nèi)作。則并與衛(wèi)氣犯之。久則浸淫及骨。是以汗不出而熱。仲景以麻黃發(fā)其汗。又以桂枝甘草。助其發(fā)散。欲滌除內(nèi)外之邪。
營衛(wèi)之病爾。大抵二藥皆發(fā)汗。而桂枝則發(fā)其衛(wèi)之邪。麻黃并營衛(wèi)治之。亦自有深淺也。何以驗之。第一卷云。
寸口脈浮而緊云云。是知傷寒脈浮緊者。營衛(wèi)俱病也。麻黃湯中。并用桂枝。此仲景之意也?!鸢冈S氏此說。
與柯氏之意符矣。不知柯豈不讀本事方耶。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成本。玉函。湯下。有主之二字。非。)〔成〕陽受氣于胸中。喘而胸滿者。陽氣不宣發(fā)。壅而逆也。心下滿腹?jié)M。皆為實。當下之。此以為胸滿非里實。故不可下。雖有陽明。然與太陽合病為屬表。是與麻黃湯發(fā)汗。〔汪〕喘而胸滿。則肺氣必實而脹。
所以李東璧云。麻黃湯。雖太陽發(fā)汗重劑。實為發(fā)散肺經(jīng)火郁之藥。彼蓋以喘而胸滿。為肺有火邪實熱之證。
湯中有麻黃杏仁。專于泄肺利氣。肺氣泄利。則喘逆自平。又何有于陽明之胸滿邪?!插X〕胸滿者。太陽表邪未解。將入里而猶未入也。以陽明病。而心下硬滿者。尚不可攻。攻之遂利不止者死。況太陽陽明合病乎。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shè)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以去。玉函。千金翼。作已去。脈上。玉函。千金翼。有其字。外已解也。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作此為外解。
○原本。有小柴胡湯。今詳后九十五條。小柴胡證候。并加減法悉具。故省之。)〔鑒〕太陽病十日以上無他證。脈浮細而嗜臥者。外邪已解。不須藥也。設(shè)有胸滿脅痛等證。則知少陽之外邪未解。故與小柴胡湯和之。若脈但浮不細。而有頭痛發(fā)熱。惡寒無汗等證。則仍是太陽之外邪未解。當與麻黃湯汗之。案論中脈浮細。太陽少陽脈也。脈弦細。少陽脈也。脈沉細。少陰脈也。脈浮細。身熱嗜臥者。陽也。脈沉細。身無熱嗜臥者。陰也。脈緩細。身和嗜臥者。已解也。是皆不可不察也。〔程〕脈浮細而嗜臥者。
較之少陰為病之嗜臥。脈浮則別之。較之陽明中風之嗜臥。脈細又別之。脈靜神恬。解證無疑矣。設(shè)于解后。
尚見胸滿脅痛一證。則浮細自是少陽本脈。嗜臥為膽熱入而神昏。宜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彼已現(xiàn)麻黃湯脈。自應(yīng)有麻黃湯證符合之??v嗜臥依然。必不胸滿脅痛可知?!仓尽秤薨感〔窈鷾B辄S湯。不過假此以明太少之由樞而外。從外而表。非真與之。故曰設(shè)也。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千金。太陽中風。作中風傷寒。玉函。脈經(jīng)。千金。身下。有體字。不汗出。千金。外臺。作汗不出。玉函。脈經(jīng)。煩躁下。有頭痛二字。無厥逆之逆。成本。逆也下。更有大青龍湯主之六字。方氏。根據(jù)黃仲理。改真武湯。并非。)〔成〕此中風見寒脈也。浮則為風。風則傷衛(wèi)。緊則為寒。寒則傷營。營衛(wèi)俱病。故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也。
風并于衛(wèi)者。為營弱衛(wèi)強。寒并于營者。為營強衛(wèi)弱。今風寒兩傷。則營衛(wèi)俱實。故不汗出而煩躁也。與大青龍湯發(fā)汗。以除營衛(wèi)風寒。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為營衛(wèi)俱虛。反服青龍湯。則必亡陽?;蛏誓娼钐枞?。
此治之逆也?!灿鳌程斓赜粽?。得雨則和。人身煩躁。得汗則解。大青龍湯證。為太陽無汗而設(shè)。與麻黃湯證何異。因有煩躁一證兼見。則非此法不解?!渤獭趁}則浮緊。證則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明是陰寒在表。郁住陽熱之氣在經(jīng)。而生煩熱。熱則并擾其陰而作躁??偸顷枤忖鲇舨坏迷街?。此湯。寒得麻黃湯之辛熱而外出。熱得石膏之甘寒而內(nèi)解。龍升雨降。郁熱頓除矣。然此非為煩躁設(shè)。為不汗出之煩躁設(shè)。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雖有煩躁證。乃少陰亡陽之象。全非汗不出而郁蒸者比也?!插a〕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
此陰陽表里俱虛。故不可服。服之則陽亡而厥逆矣。陽氣者。柔則養(yǎng)筋。血氣盛則充膚熱肉。今虛則筋無所養(yǎng)。
肉無以充。故筋惕而肉。此治之逆也。
案外臺秘要。引古今錄驗。載本條。方后。張仲景傷寒論云。中風見傷寒脈者。可服之?;钊藭?。蓋發(fā)熱惡風煩躁。手足溫。為中風候。脈浮緊為傷寒脈。是中風見寒脈也。大青龍湯治病。與麻黃湯證相似。但病尤重。而又加煩躁者。大抵感外風者為中風。感寒冷者為傷寒。故風則傷衛(wèi)。寒則傷營。桂枝主傷衛(wèi)。麻黃主傷營。大青龍主營衛(wèi)俱傷故也。此成氏注解所原。其來久矣。
然風寒營衛(wèi)兩傷。尤不可信據(jù)。何則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者。傷寒之候。煩躁。亦非中風之候。
雖曰太陽中風。并無中風之候證。蓋中風二字。諸家紛紜。無有的據(jù)顯證。故姑置之闕疑之例而可已?;钊嗽?。
大青龍湯治病。與麻黃湯相似。但病尤重。而又加煩躁者。此乃用此湯之指南。宜無復異議也。
柯氏曰。蓋仲景憑脈辨癥。只審虛實。故不論中風傷寒。脈之緩緊。但于指下有力者為實。脈弱無力者為虛。不汗出而煩躁者。為實。汗出多而煩躁者。為虛。證在太陽而煩躁者。為實。證在少陰而煩躁者。為虛。
實者可服大青龍。虛者便不可服。此最易知也。凡先煩不躁。而脈浮者。必有汗而自解。煩躁而脈浮緊者。必無汗而不解。大青龍湯。為風寒在表。而兼熱中者設(shè)。不是為有表無里而設(shè)。故中風無汗煩躁者??捎?。傷寒而無汗煩躁者。亦可用。蓋風寒本是一氣。故湯劑可以互投。論中有中風傷寒互稱者。如大青龍是也。有中風傷寒兼提者。如小柴胡是也。仲景但細辨脈證而施治。何嘗拘拘于中風傷寒之別其名乎。如既立麻黃湯治寒。
桂枝湯治風。而中風見寒。傷寒見風者。曷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而更用大青龍為主治耶。妄謂大青龍為風寒兩傷營衛(wèi)而設(shè)。不知其為兩解表里而設(shè)。請問石膏之設(shè)。為治風歟。治寒歟。營分藥歟。衛(wèi)分藥歟。只為熱傷中氣。用之治內(nèi)熱也。
內(nèi)臺方議。黃伯榮曰此一證中。全在不汗出。一不字內(nèi)藏機。且此不字。是微有汗。而不能得出。因生煩躁。非若傷寒之全無汗也。以此不字。方是傷風。此乃古人智深識妙之處?!鸢复苏f難從。然無汗與不汗出。不能無別。況此證陽熱內(nèi)郁。必微有汗。故舉似于斯。
案脈微弱。汗出惡風者。當用桂枝加附子湯??率显?。是桂枝癥。若然則脈當浮緩。今脈微弱。而自汗出者。是表里俱虛。桂枝不中與也。
明理論曰。筋惕肉。非常常有之者。必待發(fā)汗過多亡陽。則有之矣。內(nèi)經(jīng)曰。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發(fā)汗過多。津液枯少。陽氣太虛。筋肉失所養(yǎng)。故惕惕然而跳。然而動也。
汪氏曰。厥逆筋惕肉。乃為大逆之候。末后大青龍湯主之句。黃仲理改作真武湯。方喻二家皆宗之。大誤。蓋此條病。仲景本無救逆之法。末后六字。今從刪。
活人書。引高若訥傷寒類纂云。凡發(fā)汗過多。筋惕肉。振搖動人?;蛱撡?。微汗出。便有此證。俱宜服真武湯救之?!鸢更S仲理之說。原出于此。
大青龍湯方麻黃(六兩去節(jié))桂枝(二兩去皮)杏仁(四十枚去皮尖○枚。成本。作個。千金翼。尖下。有兩仁者三字。)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枚擘○成本。金匱。玉函。千金。并作十二枚。)石膏(如雞子大。碎。○玉函。千金翼。外臺。碎下。有綿裹二字。)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原注】一作逆)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外臺。味下。有切字。取微似汗。玉函。作覆令汗。外臺。作濃覆取微汗。撲之。成本。千金翼。外臺。作粉之。
成本。無若復服三字。遂千金翼。作逆。明理論。亦有一作逆注文?!鹂卤?。汗出多者以下三十二字。移前麻黃湯方后如桂枝法下。注云。此麻黃湯之禁也。)〔柯〕此即加味麻黃湯也。諸證全是麻黃。而有喘與煩躁之不同。喘者是寒郁其氣。升降不得自如。故多杏仁之苦以降氣。煩躁是熱傷其氣。無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質(zhì)沉。其性寒??制鋬?nèi)熱頓除。
而外之表邪不解。變?yōu)楹小6鴧f(xié)熱下利。是引賊破家矣。故必倍麻黃以發(fā)汗。又倍甘草以和中。更用姜棗以調(diào)營衛(wèi)。一汗而表里雙解。風熱兩除。此大青龍。清內(nèi)攘外之功。所以佐桂麻二方之不及也。〔汪〕或問。病人同是服此湯。而汗多亡陽。一則厥逆筋惕肉。一則惡風煩躁不得眠。二者之寒熱。迥然不同。何也。余答云。一則病患脈微弱。汗出惡風。是陽氣本虛也。故服之。則厥逆。而虛冷之證生焉。一則病患脈浮緊。發(fā)熱汗不出而煩躁。是邪熱本甚也。故服之。則正氣雖虛。而邪熱未除。且也厥逆之逆為重。以其人本不當服。而誤服之也。煩躁不得眠。為猶輕。以其人本當服。而過服之也。
傷寒蘊要曰。大青龍湯。治傷寒脈浮緊。頭痛身疼痛。惡寒發(fā)熱。不得汗出。煩躁擾亂不安者。以此汗之。古人以傷寒為汗病。其身熱煩躁。無奈何者。一汗而涼。斯言是也。天之邪氣。自外而入。亦當自外出之。
非汗不能解也。
仲景全書。王文祿曰。大青龍。治風寒外壅。而閉熱于經(jīng)者。故加石膏于發(fā)汗藥中。尤為峻劑。
傷寒類方曰。此合麻黃桂枝越婢三方為一方。而無芍藥。何以發(fā)汗如是之烈。蓋麻黃湯。麻黃用二兩。
而此用六兩。越婢湯。石膏用半斤。此用雞子大一塊。一劑之藥。除大棗。約共十六兩。以今稱計之。亦重三兩有余。則發(fā)汗之重劑矣。雖少加石膏。終不足以相制也。
案溫粉未詳??偛≌?。載肘后。川芎蒼術(shù)。白芷。本零陵香。和米粉粉身。辟溫粉方云。凡出汗大多。
欲止汗。宜此法?;钊藭?。去零陵香。直為溫粉方。錄大青龍湯后。爾后本事方。三因方。明理論等。皆以辟溫粉。為溫粉。不知川芎白芷本蒼術(shù)。能止汗否。吳氏醫(yī)方考。有撲粉方。龍骨。牡蠣。糯米。各等分為末。
服發(fā)汗藥。出汗過多者。以此粉撲之。此方予常用有驗。又傷寒類方曰。此外治之法。論中無溫粉方。后人用牡蠣。麻黃根。鉛粉。龍骨。亦可。又孝慈備覽。撲身止汗法。麩皮。糯米粉。二合。牡蠣。龍骨。二兩。上共為極細末。以疏絹包裹。周身撲之。其汗自止。免致亡陽而死。亦良法也。產(chǎn)寶。粳米散。療產(chǎn)后汗不止。
牡蠣三兩。附子一兩。炮。白粳米粉三升。上為散。攪令勻。汗出敷之。案此亦撲粉之一方也。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fā)之。(玉函。千金翼。者下。有可與二字。程本。張本。作小青龍湯發(fā)之。)〔柯〕寒有重輕。傷之重者。脈陰陽俱緊而身疼。傷之輕者。脈浮緩而身重。亦有初時脈緊漸緩。初時身疼。
繼而不疼者。診者勿執(zhí)一以拘也。然脈浮緊者。必身疼。脈浮緩者。身不疼。中風傷寒皆然。又可謂之定脈定證矣。脈浮緩下。當有發(fā)熱惡寒無汗。煩躁等證。蓋脈浮緩身不疼。見表癥同輕。且身重乍有輕時。見表癥將罷。以無汗煩躁。故合用大青龍。無少陰證。仲景正為不汗出而煩躁之證。因少陰亦有發(fā)熱惡熱。無汗煩躁之證。與大青龍同。法當溫補。若反與麻黃之散。石膏之寒。真陽立亡矣。必細審其所不用。然后不失其所當用也?!茶b〕身輕。邪在陽也。身重。邪在陰也。乍有輕時。謂身重而有時輕也。若但欲寐。身重無輕時。是少陰證也。今無但欲寐。身雖重乍有輕時。則非少陰證。
〔魏〕發(fā)字諸家多置議。然不過發(fā)汗之義耳。不必深言之。反晦也。
舒氏曰。案發(fā)熱惡寒。無汗煩躁。乃大青龍湯之主證也。有其主證。雖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
即可用大青龍湯。然必辨其無少陰證方可用。否則不可用也。
案程氏曰。小青龍湯。坊本。俱作大青龍。余幼讀古本。實是小青龍。觀條中脈證。總非大青龍病。宜世人有傷風兼寒之說。張氏纘論。亦改作小青龍湯。然無明據(jù)。不可從也。且程氏所謂古本。不知何等本。恐是根據(jù)托之言也。
傷寒類方曰。案此條必有誤。脈浮緩。邪輕易散。身不疼。外邪已退。乍有輕時。病未入陰。又別無少陰等癥。此病之最輕者。何以投以青龍險峻之劑。此必別有主方。而誤以大青龍當之者也。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蚩省;蚶??;蛞?。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虼?。小青龍湯主之。(不解。千金。作未解。干嘔發(fā)熱而咳。玉函。千金翼。作咳而發(fā)熱。玉函。脈經(jīng)。千金。少腹。作小腹。喘上。有微字。程本。噎。作噫。)〔成〕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飲。則水寒相搏。肺寒氣逆。故干嘔發(fā)熱而咳。針經(jīng)曰。形寒飲冷則傷肺。
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此之謂也。與小青龍湯。發(fā)汗散水。水氣內(nèi)漬。則所傳不一。故有或為之證。隨證增損。以解化之?!插X〕傷寒表不解。謂頭痛項強。發(fā)熱體痛。無汗之證。未得汗解也。心下。
心之下。胃脘之分也。水氣。水飲之屬也。干嘔發(fā)熱。太陽表證也。喘咳。水寒傷肺而氣逆也。以肺主皮毛。
寒邪在表。水氣停蓄。故傷肺氣也?;蚶摺K镉谀c。而下流也?;蛞摺K畾夂?。窒礙胃中。氣不通行也?;蚩??;蛐”悴焕?。水寒固閉于中焦。則下焦之陽氣。不得上騰而為津液。故渴。上焦之清氣。不得下降而為滲利。其升降之氣化不行。故小便不利。而少腹?jié)M也?;蛘??;蛴谢驘o。非必諸證皆見也。前以風寒郁熱之邪。不得外泄而煩躁。故以大青龍湯。汗泄涼解之。
此條以寒邪未解。水飲停蓄。肺臟傷而喘咳。并見中氣寒而氣滯不行。宜溫宜散??砂l(fā)可收。故以小青龍湯主之。〔周〕素常有飲之人。一感外邪。傷皮毛而蔽肺氣。則便停于心下。而上下之氣不利焉。于是喘滿咳嘔。相因而見。爾時竟一汗之。外邪未解。里證轉(zhuǎn)增。何也。為水氣所持。不能宣越故也。況水飲停蓄者。中州必不健運。才兼外感。遂令上逆。尚可徒以風藥上升作患乎。
案噎字。成注。KT同。乃引辨脈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KT。為證。方氏亦云。噎。與KT咽同。水寒窒氣也即是膈噎之噎。又作。錢氏云。噎者。呃逆也。徐大椿云。內(nèi)經(jīng)無噎字。疑即呃逆之輕者。
皆臆解也。程氏作噫者。亦未知何據(jù)也。
小青龍湯方麻黃(去節(jié))芍藥細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兩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成本。作湯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
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
少腹?jié)M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
疑非仲景意。(【原注】臣億等謹案小青龍湯。大要治水。又案本草。蕘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則止也。又案千金。形腫者。應(yīng)納麻黃。乃納杏仁者。以麻黃發(fā)其陽故也。以此證之。豈非仲景意也?!鹎Ы稹?/p>
蕘花。作芫花??偛≌撏?。若噎者。外臺。作若食飲噎者。總病論。作咽字。玉函。無且字。主喘。作定喘。
無此語二字。反之下。有者字。外臺同。成本。無且蕘花以下二十字。)〔鑒〕表實無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棗者。以其性滯也。去杏仁者。以其無喘也。有喘者仍加之。
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嘔者。仍用之。佐干姜細辛。極溫極散。使寒與水俱得從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飲。
以清不盡之飲。佐五味收肺氣。以斂耗傷之氣。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與噎。小便不利。少腹?jié)M。俱去麻黃。遠表而就里也。加附子以散寒。則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則微利止。(案金鑒。
以蕘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為傳寫之誤。改作加茯苓四兩)少腹?jié)M可除矣。〔柯〕兩青龍。俱治有表里證。皆用兩解法。大青龍是里熱。小青龍是里寒。故發(fā)表之藥相同。而治里之藥則殊也。此與五苓。同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然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故專滲瀉以利水。而微發(fā)其汗。使水從下而去也。此方。治水之動而不居。故備舉辛溫以散水。而大發(fā)其汗。使水從外而出也。仲景發(fā)表利水諸法。精義入神矣。〔錢〕詳推后加減法。凡原文中。每具諸或有之證者。皆有之。如小青龍湯。小柴胡湯。真武湯。通脈四逆湯。四逆散。皆是也。
愚竊揆之以理。恐未必皆出于仲景也。
案且蕘花以下二十字。蓋是叔和語。大柴胡方后云。不加大黃。恐不為大柴胡湯。許氏本事方。引為叔和語。此段語氣。亦與彼條相類。可以證也。且玉函外臺。并有此語。可見不出于后人手。
吳恕活人指掌云。蕘花。如無。以生桃花代。
柯氏曰。此方。又主水寒在胃。久咳肺虛?!鸢附饏T要略。本方。治溢飲。又加石膏。治肺脹咳而上氣。
煩躁而喘。
脈浮者。心下有水氣。又本方。治咳逆倚息不得臥。外臺秘要古今錄驗沃雪湯。即本方。去芍藥甘草。治上氣不得息。喉中如水雞聲。凡局方溫肺湯。杏子湯之類。從此方增損者頗多。
御藥院方。細辛五味子湯。治肺氣不利??人源瓭M。胸膈煩悶。痰涎多。喉中有聲。鼻塞清涕。頭痛目眩。
肢體倦怠。咽嗌不利。嘔逆惡心。(即本方)醫(yī)學六要。香港腳上氣喘促。初起有表邪者。小青龍加檳榔。
傷寒心下有水氣??榷⒋0l(fā)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已下。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有而字。此下。玉函。千金翼。有為字。)〔成〕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發(fā)熱不渴者。表證未罷也。與小青龍湯。發(fā)表散水。服湯已渴者。里氣溫。水氣散。為欲解也。〔錢〕與上文同義。發(fā)熱不渴者。因心下有水氣。故雖發(fā)熱。亦不渴也。服湯。謂服小青龍湯也。服湯已而渴。則知心下之水氣已消。胃中之寒濕已去。但以發(fā)熱之后。溫解之余。上焦之津液尚少。所以反渴也。前以有水氣。故發(fā)熱不渴。今服湯已而渴。故知寒水去而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句。當在發(fā)熱不渴句下。今作末句者。是補出前所服之湯。非謂寒去欲解之后。更當以小青龍湯主之也。此與發(fā)煩目瞑衄乃解之后。及不發(fā)汗因致衄者。皆以麻黃湯主之之義相同?!矎垺畴m渴而不必復藥。但當靜俟津回可也。〔周〕小青龍湯主之句。是繳結(jié)上文之詞。況服湯二字。明明指定。他書曾易經(jīng)文。今仍古本讀。
傷寒類方曰。小青龍湯主之。此倒筆法。即指服湯已三字。非謂欲解之后。更服小青龍湯也。○案汪氏引補亡論。
小青龍湯主之六字。移在發(fā)熱不渴字下。張璐志聰金鑒。皆從其說。不知仲景章法。固有如此者。蓋未考耳。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玉函。脈上。有其字。湯下。有主之三字。)〔張〕外證未解。曾服過發(fā)汗藥可知?!卜健惩庾C未解。謂頭痛項強惡寒等猶在也。浮弱。即陽浮而陰弱。
此言太陽中風。凡在未傳變者。仍當從于解肌。蓋嚴不得下早之意。〔柯〕如但浮不弱?;蚋《o者。便是麻黃癥。要知本方。只主外癥之虛者。
案原本每篇重出各方。今一從成本刪之。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濃樸杏子湯主之。(杏子。成本。玉函。千金。作杏仁。千金翼。作桂枝湯。注。一云。麻黃湯。)〔成〕下后大喘。則為里氣大虛。邪氣傳里。正氣將脫也。下后微喘。則為里氣上逆。邪不能傳里。猶在表也。與桂枝湯以解外。加濃樸杏仁。以下逆氣?!渤獭炒蛔C。有里有表。不可不辨。下后汗出而喘者。其喘必盛。屬里熱壅逆。火炎故也。下后微喘者。汗必不大出。屬表邪遏閉。氣逆故也。表未解。仍宜從表治。于桂枝解表內(nèi)。加濃樸杏子。以下逆氣。不可誤用葛根連芩湯。使表邪淆入里分。寒從熱治。變證更深也。〔志〕燕氏曰。此與喘家作桂枝湯加濃樸杏子。同一義也。
桂枝加濃樸杏子湯方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擘)濃樸(二兩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成本。不載此方。第十卷曰。于桂枝湯方內(nèi)。加濃樸。二兩。杏仁。五十個。去皮尖。根據(jù)前法)傷寒類方曰。別錄。濃樸。主消痰下氣。本經(jīng)。杏仁主咳逆上氣。
本事方曰。戊申正月。有一武臣。為寇所執(zhí)。置舟中板下。數(shù)日得脫。乘饑恣食。良久解衣捫虱。次日遂作傷寒。自汗而鬲不利。一醫(yī)利傷食而下之。一醫(yī)作解衣中邪而汗之。雜治數(shù)日。漸覺昏困。上喘急高。醫(yī)者愴惶失措。予診之曰。太陽病下之。表未解。微喘者。桂枝加濃樸杏仁湯。此仲景之法也。命令醫(yī)者急治藥。
一啜喘定。再啜微汗。至晚身涼。而脈已和矣。醫(yī)曰。某平生未曾用仲景方。不知其神捷如是。予曰。仲景之法。豈誑后人也哉。人自寡學。無以發(fā)明耳。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成本。玉函。解不間。有者字。湯下。
有主之二字。玉函。千金翼。無欲字。)〔錢〕太陽中風。其頭痛項強。發(fā)熱惡寒自汗等表證未除。理宜汗解。慎不可下。下之則于理為不順。于法為逆。逆則變生。而邪氣乘虛內(nèi)陷。結(jié)胸痞硬。下利喘汗。脈促胸滿等證作矣。故必先解外邪。欲解外者。
宜以桂枝湯主之。無他法也。〔鑒〕凡表證未解。無論已汗未汗。雖有可下之證。而非在急下之例者。均不可下。
〔王〕但有一毫頭痛惡寒。即為表證未解也?!矎垺诚轮疄槟?。不獨指變結(jié)胸等證而言。即三陰壞病。多由誤下所致也。〔柯〕外證初起。有麻黃桂枝之分。如當解未解時。惟桂枝湯可用。故桂枝湯。為傷寒中風雜病解外之總方。凡脈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咸得而主之也。即陽明病脈遲。汗出多者宜之。太陰病脈浮者亦宜之。
則知諸經(jīng)外證之虛者。咸得同太陽未解之治法。又可見桂枝湯不專為太陽用矣。
傷寒選錄。張氏曰。予觀仲景周旋去就之妙。窮至事理之極。尤且未肯放乎。尚言欲解外。宜桂枝湯。一其欲字。權(quán)衡猶未放乎。更有躊躇詳審不盡之意。后之學人。當反復斟酌。別其所宜。庶無差失之患。此乃臨證審決之意也。卷內(nèi)凡言宜者。即同此理也。
太陽病。先發(fā)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故下。成本。玉函。有知字。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無須字。解下。有其字。湯下。成本。有主之二字。柯本。刪而反以下十四字。)〔成〕經(jīng)曰。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湯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則其類矣。
〔錢〕中風本應(yīng)解肌。不當發(fā)汗。即用桂枝湯。亦有如水流漓。而疾不除者。況前條亦有初服桂枝湯。而反煩不解。必待先刺風池風府。使風邪得泄。然后卻與桂枝湯則愈者??梢姳碜C未解。未可遽用他法也。醫(yī)見汗后不解。疑其邪已入里。而復下之。仍見浮脈。而不愈者。何也。因脈浮為風邪在外。不應(yīng)反下之。下之而不愈者。
以藥不中病。故令不愈也。今以脈仍浮。故知邪仍在外。幸而猶未陷入也。當須仍解其外邪則愈矣。宜以桂枝湯主之?!仓堋秤薨复藯l。雖汗下兩誤。桂枝證仍在。不為壞證。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fā)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fā)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fā)煩目瞑。
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玉函。脈經(jīng)。證。作候。脈經(jīng)。仍。作續(xù)。張璐本。麻黃湯主之五字。移此當發(fā)其汗下。)〔成〕脈浮緊無汗。發(fā)熱身疼痛。太陽傷寒也。雖至八九日。而表證仍在。亦當發(fā)其汗。〔方〕微除。言雖未全罷。亦已減輕也。發(fā)煩。風壅而氣昏也。目瞑。寒郁而血滯也。劇。
作衄之兆也。衄。鼻出血也。鼻為肺之竅。肺為陽中之陰。而主氣。陽邪上盛。所以氣載血上。妄行而逆出于鼻也。陽氣。以風而言也。風為陽而由氣道。所以得隨衄散解。故曰陽氣重故也。〔錢〕邪之所除既微。則留邪甚盛。郁而不泄。所以發(fā)煩眩冒而目瞑也。其邪氣之劇者。必至郁熱傷營。陰受煎迫。血熱上行。從鼻竅而衄矣。衄則熱邪上越。乃得解也。〔柯〕麻黃湯主之句。在當發(fā)其汗下。此于結(jié)句補出。是倒序法也。仲景于論證時。細明其所以然。未及于方故耳。前輩隨文衍義。謂當再用麻黃。以散余邪。不知得衄乃解句。何處著落。
案重。平聲。吳云。陽者。兼以寒氣挾持。而其氣加重故也。
傷寒準繩曰。張兼善云。太陽脈浮緊。發(fā)熱無汗自衄者愈。此一定之論也。何故復用麻黃湯以汗之。仲景豈有前后相反之理哉。然。前條麻黃湯主之五字。合當用于當發(fā)其汗之下。蓋以漢之文法。用藥諸方。皆贅于外條之末。且如大青龍湯證。既云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又以大青龍湯主之。皆此例也。
案成氏方氏喻氏程氏。并謂衄后更用麻黃湯。故張璐張志聰張錫駒汪琥金鑒皆從其說。以麻黃湯主之句。
移此當發(fā)其汗下。不知此乃仲景倒句法。與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同。不可改易原文矣。
太陽病。脈浮緊。發(fā)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成〕風寒在經(jīng)。不得汗解。郁而變熱。衄則熱隨血散。故云自衄者愈?!卜健炒顺猩蠗l。復以其更較輕者言。得衄自愈者。汗本血之液。北人謂衄為紅汗。達此義也?!茶b〕太陽病凡從外解者。惟汗與衄二者而已。今既失汗于營。則營中血熱妄行自衄熱隨衄解。必自愈矣。
三因方。麻黃升麻湯。治傷寒發(fā)熱。解利不行。血隨氣壅鼻衄。世謂紅汗者。是也。麻黃二兩半。升麻一兩一分。黃芩。芍藥。甘草。石膏。茯苓。各一兩。上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姜三片。煎七分。去滓。
熱服。微汗解。
二陽并病。太陽初得病時。發(fā)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zhuǎn)屬陽明。續(xù)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
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fā)汗。設(shè)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郁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fā)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郁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fā)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玉函。在表二字。作不得越三字。無若發(fā)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郁不得越十五字。脈經(jīng)。作若發(fā)汗不大徹。玉函。脈經(jīng)。KT。作澀。故知也。作故知之。)〔成〕太陽病未解。傳并入陽明。而太陽證未罷者。名曰并病。續(xù)自微汗出。不惡寒者。為太陽證罷。陽明證具也。法當下之。若太陽證未罷者。為表未解。則不可下。當小發(fā)其汗。先解表也。陽明之經(jīng)循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郁在表也。當解之熏之。以取其汗。若發(fā)汗不徹者。不足言陽氣怫郁。止是當汗不汗。陽氣不得越散。邪無從出。擁甚于經(jīng)。故躁煩也。邪循經(jīng)行。則痛無常處?;蛟诟怪小;蛟谒闹?。按之不可得。而短氣。但責以汗出不徹。更發(fā)汗則愈。內(nèi)經(jīng)曰。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余。為身熱無汗。是以脈澀。知陽氣擁郁。而汗出不徹?!餐簟炒藯l。雖系二陽并病。其實太陽證居多。始則太陽經(jīng)。汗先出不徹。因轉(zhuǎn)屬陽明。
成并病。此作首一段看。雖續(xù)得微汗。不惡寒。然太陽證不因微汗而罷。故仍可小發(fā)汗。此又作一段看。設(shè)其人面色緣緣正赤。此兼陽明邪熱。郁甚于表。當解之熏之。此又作一段看。若此者。終是初得病時。發(fā)汗不徹之誤。以至因循而當汗不汗。其人陽氣怫郁而面赤。猶不足言也。當見躁煩短氣。渾身上下痛無定著。此雖與陽明并病。
而太陽之邪不少衰也。故云更發(fā)汗則愈。此又作一段看。不徹者。不透也。不足言者。猶言勢所必至。不須說也。〔魏〕緣緣者。自淺而深。自一處而滿面之謂。古人善于用字。故取象至妙?!仓堋吃隉┮韵?。種種證候。
不過形容躁煩二字。非真有痛。故曰按之不可得也。
傷寒選錄。張氏曰。夫并者。乃催并督并之義。非吞并就之理。然催并系去聲。吞并之并。乃上聲。史記曰。始皇初并天下。即此理也。夫并之理。乃前病未解。后病已至。有逼相并之義。故云并病也。經(jīng)曰。太陽與少陽并病。頭項強痛。或眩冒。云云。如果并作一家。則仲景不具兩經(jīng)之證而言也。其非并字明矣。
總病論。無其人躁煩以下二十一字。不徹故也下。有宜麻黃湯四字。注云。古本字多差誤。以從來所見病人證候中符合如此。故改正?!鸢父l(fā)汗。喻氏云。桂枝加葛根湯。張璐云。桂枝二越婢一湯。程氏云。不但用解劑如大青龍輩。而且兼熏法。用麻黃等煎湯。從外蒸以助其汗。張志聰云??尚“l(fā)汗者?;蛴霉鹬β辄S各半湯??梢病Rκ显?。更發(fā)其汗。宜桂枝湯。金鑒云。麻桂各半湯。或桂枝二越婢一湯。小小發(fā)汗。以和其表。
更用大青龍湯?;蚋鸶鶞?。發(fā)其汗。魏氏云。風因仍用桂枝湯。寒因仍用麻黃湯。風寒兩感。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諸家處方如此。然原文語意未太明。故未審定為何是也。
脈浮數(shù)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fā)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里虛。須表里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乃。玉函。作而。)〔程〕經(jīng)曰。諸脈浮數(shù)。當發(fā)熱而灑淅惡寒。言邪氣在表也。法當汗出而解無疑矣。若下之而身重心悸者。
不唯損其胃氣。虛其津液。而營血虧乏可知。其人尺中之脈必微。夫寸主表。尺主里。今脈雖浮數(shù)。而尺中則微。是為表實里虛。麻黃湯之伐營。為表里俱實者設(shè)。豈可更用之以虛其里乎。須用和表實里之法治之。使表里兩實。則津液自和。而邪無所容。不須發(fā)汗。而自汗出愈矣?!插X〕身重者。因邪未入里。誤下而胃中陽氣虛損也。凡陽氣盛則身輕。陰氣盛則身重。故童子純陽未雜。而輕儇跳躍。老人陰盛陽衰。而肢體龍鐘。是其驗也。誤下陽虛。與誤汗陽虛無異。此條心悸。與發(fā)汗過多。叉手冒心之心下悸。同一里虛之所致也?!参骸吵套⒅^須用表和里實之法治之。亦足匡補仲師之法。而未出方。愚謂建中新加之屬??梢哉遄枚谩R谏柾副?。溫中和里而已。
案張璐金鑒。并主小建中湯。周氏引東垣。亦主建中。然東垣說。未知何書載之。錄俟后考。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fā)汗。何以知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疼痛。玉函。作身疼頭痛。脈經(jīng)。作身體疼痛。知下。成本。有之字。玉函。作何以故。此為營氣不足。血氣微少故也。脈經(jīng)。亦有此為字。及微字。張璐本。知然間。補一其字。)〔錢〕浮緊。傷寒之脈也。法當身疼腰痛。宜以麻黃湯汗解之為是。假若按其脈。而尺中遲者。不可發(fā)汗。
何以知之。夫尺主下焦。遲則為寒。尺中遲。是以知下焦命門真陽不足。不能蒸谷氣而為營為衛(wèi)也。蓋汗者。
營中之血液也。為熱氣所蒸。由營達衛(wèi)而為汗。若不量其虛實。而妄發(fā)之。則亡陽損衛(wèi)。固不待言。此以寒氣傷營。汗由營出。以尺中脈遲。則知腎臟真元衰少。營氣不足。血少之故。未可以汗奪血也?!部隆臣倭?。是設(shè)辭。是深一層看法。此與脈浮數(shù)。而尺中微者。同義?!参骸持沃?。建中而外。
少陰溫經(jīng)散寒諸方。猶不可不加意也。
汪氏云。補亡論。郭白云云。宜小建中湯。次則柴胡桂枝湯。愚以此二湯。實祖活人書之意。蓋小建中者。即桂枝湯。加飴糖一味。但仲景法。無汗者。不得服桂枝。又柴胡桂枝湯。即小柴胡湯加桂枝。藥不對證。
更屬不解?!鸢笍埵现苁陷叀2⒁孕〗ㄖ袨橹?。不若魏氏不定一方之允當矣。
本事方云。昔有鄉(xiāng)人丘生者。病傷寒。予為診視。發(fā)熱頭疼煩渴。脈雖浮數(shù)而無力。尺以下遲而弱。予曰。雖麻黃證。而尺遲弱。仲景云。尺中遲者。營氣不足。血氣微少。未可發(fā)汗。予于建中湯。加當歸黃。
令飲。翌日脈尚爾。其家煎迫。日夜督發(fā)汗藥。幾不遜矣。予忍之。但只用建中。調(diào)營而已。至五日。尺部方應(yīng)。遂投麻黃湯。啜第二服發(fā)狂。須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是難。仲景雖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
醫(yī)者亦須顧其表里虛實。待其時日。若不循次第。臨時得安。虧損五臟。以促壽限。何足貴也。
脈浮者。病在表??砂l(fā)汗。宜麻黃湯。(【原注】法用桂枝湯。○玉函。注。一云桂枝湯。脈經(jīng)。作桂枝湯。)〔程〕麻黃湯。為寒傷營之主劑。而所禁多端。乃爾。將令后人安所措手乎。曰亦于脈與證之間?;⒆弥2槐啬喽ňo之一字。始為合法也。脈浮無緊。似不在發(fā)汗之列。然視其證。一一寒傷營之表病。則不妨略脈而詳證。無汗可發(fā)汗。宜麻黃湯。
脈浮而數(shù)者??砂l(fā)汗。宜麻黃湯。
〔程〕脈浮數(shù)者。雖與浮緊稍異。然邪勢擁遏在表可知。則不必寒傷營之表病具備。自不妨略證而詳脈。
無汗可發(fā)汗。亦宜麻黃湯。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wèi)氣不共營氣諧和故爾。以營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
復發(fā)其汗。營衛(wèi)和則愈。宜桂枝湯。(玉函。作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衛(wèi)氣不和故也。營行脈中。為陰主內(nèi)。衛(wèi)行脈外。為陽主外。復發(fā)其汗。衛(wèi)和則愈。宜桂枝湯。千金翼同。脈經(jīng)。千金。營氣和者云云十八字。
作營氣和而外不解。此衛(wèi)不和也十二字。無營衛(wèi)和之營。吳本。作病常自汗出者。營氣和。衛(wèi)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復發(fā)其汗。營衛(wèi)和則愈。宜桂枝湯。注云。此段。舊本多衍文。今刪正。)〔錫〕衛(wèi)氣者。所以肥腠理。司開闔。衛(wèi)外而為固也。今不能衛(wèi)外。故常自汗出。此為營氣和。而衛(wèi)不和也。
衛(wèi)為陽。營為陰。陰陽貴乎和合。今營自和。而衛(wèi)氣不與之和諧。故營自行于脈中。衛(wèi)自行于脈外。兩不相合。
如夫婦之不調(diào)也。宜桂枝湯發(fā)其汗。調(diào)和營衛(wèi)之氣則愈。〔方〕此言常者。謂無時不然也?!渤獭炒瞬槐仄錇樘栔酗L。而桂枝湯亦宜者。如今人滋陰斂汗等類?!部隆诚聴l發(fā)熱汗出。便可用桂枝湯。見不必頭痛惡風俱備。
此只自汗一癥。即不發(fā)熱者。亦用之。更見桂枝方。于自汗為親切耳。
傷寒類方云。營氣和者。言營氣不病。非調(diào)和之和。自汗與發(fā)汗迥別。自汗乃營衛(wèi)相離。發(fā)汗使營衛(wèi)相合。
自汗傷正。發(fā)汗驅(qū)邪。復發(fā)者。因其自汗。而更發(fā)之。則營衛(wèi)和。而自汗反止矣。
案靈樞營衛(wèi)生會篇云。營在脈中。衛(wèi)在脈外。又衛(wèi)氣篇云。其浮氣之不循經(jīng)者。為衛(wèi)。其精氣之行于經(jīng)者。為營氣。正此段之所根柢也。
病患臟無他病。時發(fā)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wèi)氣不和也。先其時。發(fā)汗則愈。宜桂枝湯。(千金。作時時發(fā)熱。湯下。成本。有主之二字。)〔汪〕臟無他病者。謂里和能食。二便如常也。〔程〕如病患臟無他病。屬之里分者。只發(fā)熱自汗出。時作時止。纏綿日久而不休。此較之太陽中風證之發(fā)無止時。不同矣。既無風邪。則衛(wèi)不必強。營不必弱。只是衛(wèi)氣不和。致閉固之令有乖。病既在衛(wèi)。自當治衛(wèi)。雖藥同于中風。服法不同。先其時發(fā)汗。使功專于固衛(wèi)。
則汗自斂。熱自退。而病愈。此不必為太陽中風。而桂枝湯可主者一也。凡臟病。亦有發(fā)熱汗自出。連綿不愈者。骨蒸勞熱類是也。
〔成〕外臺云。里和表病。汗之則愈。
案此條。方氏以降諸家。并為中風證。似非經(jīng)旨。只柯琴志聰錫駒注。與程意同。
傷寒脈浮緊。不發(fā)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鑒〕傷寒脈浮緊。法當發(fā)汗。若不發(fā)汗。是失汗也。失汗則熱郁于營。因而致衄者。宜麻黃湯主之。若能于未衄之先。早用麻黃湯汗之。汗出則解。必不致衄。其或如前條之自衄而解。亦無須乎藥也。〔程〕大抵傷寒見衄者。由其人營分素熱。一被寒閉。營不堪遏。從而上升矣。〔王〕奪血者無汗。既致衄。不可輕用麻黃湯。須審之又審。點滴不成流者。可也。
活人書云。衄家不可發(fā)汗。汗出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瞬。不能眠。然而無汗而衄。脈尚浮緊者。須與麻黃湯。脈已微者。不可發(fā)汗。黃芩芍藥湯。犀角地黃湯。
江名醫(yī)類案云。陶尚文治一人傷寒四五日。吐血不止。醫(yī)以犀角地黃湯等治。而反劇。陶切其脈。浮緊而數(shù)。若不汗出。邪何由解。遂用麻黃湯。一服汗出而愈?;騿枴V倬把贼也豢珊?。亡血家不可發(fā)汗。而此用麻黃湯。何也。曰。久衄之家。亡血已多。故不可汗。今緣當汗不汗。熱毒蘊結(jié)。而成吐血。當分其津液乃愈。故仲景又曰。傷寒脈浮緊。不發(fā)汗。因致衄血者。麻黃湯主之。
蓋發(fā)其汗。則熱越而出。血自止也。
案柯本。此條。作傷寒脈浮緊者。麻黃湯主之。不發(fā)汗。因致衄。注云。不發(fā)汗。陽氣內(nèi)擾。陽絡(luò)傷則衄血。是奪血者無汗也。若用麻黃湯再汗。液脫則斃矣。言不發(fā)汗因致衄。豈有因致衄。更發(fā)汗之理乎。愚故亟為校正??终`人者多耳。此執(zhí)泥之說。難從矣。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原注】一云。大便青。)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須發(fā)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玉函。作未可與承氣湯。是。其小便清者。玉函。外臺。并作小便反清。脈經(jīng)。千金翼。作大便反青??卤?。大便圊。知。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作此為二字。王肯堂校本千金翼。有熱。作身熱。熱下。有小便赤三字。其小便清。作若小便利。)〔成〕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故宜當下。若小便清者。知里無熱。則不可下。經(jīng)曰。小便數(shù)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況此不大便六七日。小便清者。不可責邪在里。是仍在表也。與桂枝湯以解外。
若頭疼不已。為表不罷。郁甚于經(jīng)。迫血妄行。上為衄也?!渤獭秤ダ铩t有頭痛之表證可疑。欲解表。則有不大便之里證可疑。表里之間。何從辨之。以熱辨之而已。熱之有無。何從辨之。以小便辨之而已。有熱者。
小便必短赤。熱已入里。頭痛只屬熱壅??梢怨ダ?。其小便清者。無熱可知。熱未入里。不大便只屬風秘。仍須發(fā)汗?!餐簟橙纛^痛不已者。為風寒之邪上壅。熱甚于經(jīng)。勢必致衄。須乘其未衄之時。宜用桂枝湯。以汗解之。〔周〕此因發(fā)汗之后。不得再用麻黃也。〔魏〕此條之衄。意料之辭。非已見之證。用桂枝湯則可不衄而解。與用麻黃湯一條亦有別。
傷寒選錄云。丹溪曰。謹案外證未解不可下。下為逆。今頭痛有熱。宜解表。反與承氣。正是責其妄下之過也。故下文又言小便清者。知其無里邪。不當行承氣。又繼之曰。當須發(fā)汗。曰頭痛必衄血。宜桂枝湯。反復告戒。論意甚明。而注反直曰。故當宜下。想因六七日不大便爾。雖不大便。他無所苦。候表解然后攻之。
正仲景法也。注意似未瑩。○案此說。與玉函符矣。
傷寒類方云。傷寒不大便六七日。宜下之候。頭痛有熱者。未可與承氣湯。太陽癥仍在。不得以日久不便而下也。案未可二字。從金匱增入。傷寒論失此二字?!鸢感焓献⒔饨?。故表而出焉。又案張志聰。發(fā)汗用麻黃湯??率细男”闱濉W鞔蟊汔?。并非也。
傷寒發(fā)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shù)者。可更發(fā)汗。宜桂枝湯。(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脈上。有其字。
可更發(fā)汗。玉函。作與復發(fā)汗。脈經(jīng)。千金翼。作可復發(fā)其汗。成本。無已字。湯下。有主之二字。)〔成〕煩者。熱也。發(fā)汗身涼為已解。至半日許。身復熱。脈浮數(shù)者。邪不盡也。可更發(fā)汗。與桂枝湯。
〔鑒〕傷寒服麻黃湯發(fā)汗。汗出已熱退。身涼解。半日許。復煩熱而脈浮數(shù)者。是表邪未盡。退而復集也。
可更發(fā)汗。其不用麻黃湯者。以其津液。前已為發(fā)汗所傷。不堪再任麻黃。故宜桂枝更汗可也。
案方氏喻氏輩。并云傷寒已解。復傷風邪。且以更為改之義。非是。更。再也。玉函作復。其意可見耳。
凡病若發(fā)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成本。無亡血二字。玉函。脈經(jīng)。亡津液。作無津液。液下。有而字。)〔錫〕此論汗吐下三法。不可誤用也。蓋汗吐下三法。皆所以亡血亡津液者也。用之不當。不惟亡血亡津液。而亡陰亡陽也。用之得宜。雖亡血亡津液。而亦能和陰和陽也。故曰陰陽自和者。必自愈?!茶b〕凡病。
謂不論中風傷寒。一切病也。其邪正皆衰??刹槐厥┲?。惟當靜以俟之。
案程氏柯氏汪氏。并謂用生津益血之劑。則陰陽自和。而病自愈。此不必矣。今審察原文語意。自和自愈兩自字。分明不假藥力??梢砸姸7绞现韭斀痂b。以陰陽。為脈之陰陽。此必不然。蓋亡血則亡陰。亡津液則亡陽。陰陽。即指氣血而言也。
大下之后。復發(fā)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汗下。
有其人二字。得。作其。)〔成〕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不可以藥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餐簟诚群购笙隆V蝹ㄒ?。今病未曾發(fā)汗。而先大下之。既下之后。復發(fā)其汗。是為汗下相反。津液重亡。案此條論。必病患表里證悉具。以故汗下相反。但小便不利。無他變也。設(shè)使無里證而先下。無表證而復汗。則病患變證蜂起。
豈但小便之不利哉?!灿鳌逞韵潞髲桶l(fā)汗。有俟津液自回之法若強責其小便。則膀胱之氣化不行。有增硬滿喘脹者矣。故宜以不治治之?!渤獭车眯”憷?。得字宜著眼。
下之后復發(fā)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nèi)外俱虛故也。(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汗上。有其字。)〔程〕下后復發(fā)汗。則衛(wèi)外之陽必虛。故振寒。而守內(nèi)之陽亦弱。故脈微細。能明其所以然。則雖有一應(yīng)熱證。相兼而來。只補虛為主。良工于汗下之際。稍失治于其初。輒不可不慎持于其后。脈證之間。各有本標。萬不可因標誤本也?!部隆硟?nèi)陽虛。故脈微細。外陽虛。故振栗惡寒。
即干姜附子湯證。
案汪氏引補亡論。常器之云。素無熱人。可與芍藥附子湯。有熱人??膳c黃建中湯。魏氏云。四逆湯之屬。學人宜從其輕重。而擇用耳。
下之后。復發(fā)汗。晝?nèi)諢┰瓴坏妹?。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汗上。有其字。渴下。有而字。脈上。有其字。)〔成〕下之虛其里。汗之虛其表。既下又汗。則表里俱虛。陽王于晝。陽欲復。虛不勝邪。正邪交爭。
故晝?nèi)諢┰瓴坏妹?。夜陰為主。陽虛不能與之爭。是夜則安靜。不嘔不渴者。里無熱也。身無大熱者。表無熱也。又無表證。而脈沉微。知陽氣大虛。陰寒氣勝。與干姜附子湯。退陰復陽?!渤獭硶?nèi)諢┰瓴坏妹摺L撽枖_亂。外見假熱也。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陰氣獨治。內(nèi)系真寒也。宜干姜附子湯。直從陰中回陽。不當于晝?nèi)諢┰暌患僮C狐疑也?!部隆成頍o大熱。表陽將去矣。幸此微熱未除。煩躁不寧之際。獨任干姜生附。以急回其陽。此四逆之變劑也?!参骸成頍o大熱。非太陽發(fā)熱。并非陽明大熱也。洵是陽虛于內(nèi)。露假亂真耳。案晝間雖煩躁。亦不嘔不渴。更明嘔亦有寒逆。而渴不容假。渴亦有陰逼陽浮。面赤口燥之渴。但與水不能飲。則真寒立見矣。
案無大熱。又出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大陷胸湯。白虎加人參湯條。并謂身微熱。無翕翕蒸蒸之勢也。此條煩躁。與茯苓四逆湯。吳茱萸湯。大青龍湯方后。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者。同屬亡陽。但不過有少異耳。案樓氏綱目。作日夜煩躁。不得安眠。時安靜。不知何據(jù)。
干姜附子湯方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成本。切。作破。)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徐〕脈微無大熱。是外無襲邪。而更煩躁。非陽虛發(fā)躁之漸乎。故以生附干姜。急溫其經(jīng)。比四逆。不用甘草者。彼重在厥。故以甘草。先調(diào)其中。而壯四肢之本。此重在虛陽上泛。寒極發(fā)躁。故用直搗之師。而無取扶中為治耳。
柯氏曰。茯苓四逆。固陰以收陽。干姜附子。固陽以配陰。二方皆從四逆加減。而有救陽救陰之異。茯苓四逆。比四逆為緩。固里宜緩也。姜附者。陽中之陽也。用生附。而去甘草。則勢力更猛。比四逆為峻?;仃柈敿币?。一去甘草。一加茯苓。而緩急自別。加減之妙。見用方之神乎。
盧祖常續(xù)易簡方曰。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臍。然附子。縱重一兩。去皮臍。已不等分。況有不重一兩者乎。兼其方。載干姜。既為主治之君。在附子之上。已知其不責附子之等分也。又曰。仲景一百十三方。
用附子者二十一。熟用者十有三。必佐麻黃桂枝大黃黃連黃芩細辛輩。生用者八。姜附湯。四逆湯。白通湯。
白通豬膽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湯。四逆人參湯。茯苓四逆湯。是也。必方方皆用干姜為正。未聞用熟附佐干姜也。千金翼。姜附湯。主痰冷氣方。
于本方。以生姜。代干姜。
和劑局方。姜附湯。又治暴中風冷。久積痰水。心腹冷痛?;魜y轉(zhuǎn)筋。一切虛寒。并皆治之。(即本方)三因方。干姜附子湯。治中寒卒然暈倒?;蛲履嫦涯?。狀如暗風。手腳攣搐??卩洹K淖阖世??;驈驮餆?。
(即本方)衛(wèi)生寶鑒曰。身冷脈沉數(shù)。煩躁不飲水。此名陰盛格陽。干姜附子湯。加人參半兩治之。
張氏醫(yī)通曰。腰痛屬寒者。其腰如冰。其脈必緊。得熱則減。得寒則增。本方。加肉桂杜仲。外用摩腰膏。
發(fā)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身下。
有體字。脈上。有其字。作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湯。)〔錢〕此本中風。而以麻黃湯。誤發(fā)其汗。遂使陽氣虛損。陰液耗竭。不能充灌滋養(yǎng)。故身疼痛。而脈沉遲。非傷寒脈浮緊。而身疼痛之可比也。仍以桂枝湯。和解衛(wèi)陽。因誤汗之后。多加芍藥之酸收。以斂營陰之汗液。生姜以宣通其衰微之陽氣。人參以扶補其耗散之元真。故名之曰桂枝新加湯。然身疼痛而脈沉遲。皆無陽之證。而不加附子以溫經(jīng)復陽者。以未如肉筋惕。汗漏不止之甚。故不必真武湯。及桂枝加附子湯。救急之法也。若服而未除者??忠啾禺敿尤胍?。
傷寒準繩。張兼善曰。仲景凡言發(fā)汗后。以外無表證。里無熱癥。止余身疼一事而已。若脈稍浮盛。則為表邪未盡解。今言脈沉遲。此血虛而致然也。故加人參生姜芍藥以益血。
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方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擘)生姜(四兩○千金翼。有切字。)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生姜人參。(成本。不載本方。第十卷云。于第二卷桂枝湯方內(nèi)。更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余根據(jù)桂枝湯法服。玉函。味下。
有咀四味四字。云。作方。方本。煮上。有微火二字。注云。微火。皆當仿效首方。此蓋后人之贅耳。)〔志〕曰新加湯者。謂集用上古諸方。治療表里之證。述而不作。如此湯方。則其新加者也。亦仲祖自謙之意。
古方選注曰。新加者。申明新得其分兩之理。而加之也。傷寒類方曰。素體虛。而過汗者。方可用。
案柯氏作桂枝去芍藥生姜新加人參湯。云。坊本作加芍藥生姜者誤。未知何據(jù)??质琴酝?。
案錢氏霍亂篇吐剎止而身痛不休云云注。如發(fā)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此乃汗后亡陽。陽虛里寒。無陽氣以噓培和暖其筋骨。營血凝澀而痛。此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新加湯證也。
發(fā)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膳c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杏仁。玉函。脈經(jīng)。作杏子。成本。湯下。有主之二字。)〔方〕更行。猶言再用。不可再用桂枝湯。則是已經(jīng)用過。所以禁止也。〔鑒〕太陽病下之后。微喘者。
表未解也。當以桂枝加濃樸杏仁湯。解太陽肌表。而治其喘也。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下利脈促。汗出而喘。表未解者。當以葛根黃連黃芩湯。解陽明之肌熱。而治其喘也。今發(fā)汗后。汗出而喘。身無大熱。而不惡寒者。知邪已不在太陽之表。且汗出而不惡熱。知邪亦不在陽明之里。是邪獨在肺中。肺氣滿而喘矣。故不可更行桂枝湯。〔兼〕予觀景仲常言發(fā)汗后。乃表邪悉解。止余一證而已。故言不可更行桂枝湯。今汗出而喘。
無大熱。乃上焦余邪未解。當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以散之。桂枝加濃樸杏仁湯。乃桂枝證悉具。而加喘者用之?!插X〕因邪熱在肺。或時有微熱。未可知也。然非若表里有邪之熱。故曰無大熱也。
案柯氏無大熱。刪無字。云。無字。舊本訛在大熱上。前輩因循不改。隨文衍義。為后學之迷途。此說不可從。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千金。名四物甘草湯。)麻黃(四兩去節(jié))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玉函。作杏子五十枚。)甘草(二兩炙○玉函。作一兩)石膏(半斤碎綿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黃耳。(成本。玉函。千金翼。升煮間。有先字。玉函。無本云黃耳五字。千金翼。。作杯。汪云。黃耳。想系置水器也。)〔錢〕李時珍云。麻黃乃肺經(jīng)專藥。雖為太陽發(fā)汗之重劑。實發(fā)散肺經(jīng)火郁之藥也。杏仁利氣。而能泄肺。石膏寒涼。能肅西方金氣。乃瀉肺肅肺之劑。非麻黃湯。及大青龍之汗劑也。世俗不曉。惑于活人書及陶節(jié)庵之說。但見一味麻黃。即以為汗劑。畏而避之。不知麻黃湯之制。欲用麻黃以泄營分之汗。必先以桂枝。
開解衛(wèi)分之邪。則汗出而邪去矣。所以麻黃不與桂枝同用。止能泄肺邪。而不至大汗泄也。觀后賢之麻黃定喘湯。皆因之以立法也。
千金方。貝母湯。治上氣咽喉窒塞。短氣不得臥。腰背痛胸滿不得食。面色萎黃。
于本方。加貝母。桂心。半夏。生姜。
三因方。惺惺散。治傷寒發(fā)熱。頭疼腦痛。
于本方。去杏仁。加茶蔥煎服。
仁齋直指附遺。五虎湯。治喘急痰氣。
于本方。加細茶。萬病回春。有桑白皮。生姜。蔥白。
張氏醫(yī)通。冬月咳嗽。寒痰結(jié)于咽喉。語聲不出者。此寒氣客于會厭。故卒然而喑也。麻杏甘石湯。
發(fā)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成〕發(fā)汗過多。亡陽也。陽受氣于胸中。胸中陽氣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與桂枝甘草湯。以調(diào)不足之氣?!插X〕陽本受氣于胸中。故膻中為氣之海。上通于肺而為呼吸。位處心胸之間。發(fā)汗過多。則陽氣散亡。氣??仗?。所以叉手自冒覆其心胸。而心下覺惕惕然悸動也。凡病之實者皆不可按。按之則或滿或痛。而不欲也。此以誤汗亡陽。心胸真氣空虛而悸動。故欲得按也?!部隆巢媸置靶?。則外有所衛(wèi)。得按則內(nèi)有所根據(jù)。
如是不堪之狀。望之而知其虛矣?!餐簟趁白?。作覆字解。
案悸。說文云。心動也。今云心下悸。臍下悸?;钊藭?。悸氣者。動氣也。乃知悸假為動氣之總稱?;钊酥刚圃啤<?。即怔忪之別名。未允。
桂枝甘草湯方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成本。并脫兩數(shù)。)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柯〕此用桂枝為君。獨任甘草為佐。以補心之陽。則汗出多者。不至于亡陽矣。姜之辛散。棗之泥滯。
固非所宜。并不用芍藥者。不欲其苦泄也。甘溫相得。氣和而悸自平。與心中悸而煩。心下有水氣而悸者。迥別。
傷寒類方曰。此以一劑為一服者。二味扶陽補中。此乃陽虛之輕者。甚而振振欲擗地。則用真武湯矣。一癥而輕重不同。用方迥異。
案此方。與甘草干姜湯。芍藥甘草湯。立方之妙。在于單捷。錢氏則云。如參芍之補斂。恐不可少。仲景立方。諒不止此?;蛴忻撀?。未可知也。此乃后人之見耳。
證治大還。桂枝湯。治生產(chǎn)不快?;蛩栏怪?。桂枝一握。甘草三錢。水煎服。
發(fā)汗后。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奔。玉函。脈經(jīng)。作賁。)〔魏〕此條。乃申明發(fā)汗后陽虛之變證也。汗出過多。陽浮于上。陰陽二者。相維而不相離。陽既上浮。
陰即下動。其臍下悸者。陰氣欲上乘而作奔豚。容不急溫中固陽以御之乎。陽盛于中。陰自安于下。斯奔豚欲作。而終不能作也乎?!部隆衬毾录聲r。水氣尚在下焦。欲作奔豚之兆。而未發(fā)也?!卜健秤?。待作未作之謂。
〔汪〕奔豚。難經(jīng)云。腎之積名。此言奔豚。乃腎氣發(fā)動。如欲作奔豚之狀。非真臍下有積如豚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擘)上四味。以甘爛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爛水法。
取水二斗。置大盆內(nèi)。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爛。玉函。作瀾。方氏諸家同。千金翼。作水一斗。不用甘爛水)〔鑒〕此方。即苓桂術(shù)甘湯。去白術(shù)。加大棗。倍茯苓也。彼治心下逆滿。氣上沖胸。此治臍下悸欲作奔豚。蓋以水停中焦。故用白術(shù)。水停下焦。故倍茯苓。其病由汗后而起。自不外乎桂枝之法也。若已作奔豚。
又非此藥所能治。則當從事乎桂枝加桂湯法矣?!矃恰澈购笥嘈?。挾下焦邪水為患。故取桂枝湯中之三以和表。
五苓散中之二以利水。
總病論曰。甘爛水。郎肝切。熟也。不擊則生。擊之則熟。水之味本咸。擊熟之則歸土性矣。然土之味本甘故也。暴崖之水。擊之而成沫。干而成土。水歸土性。故謂之甘爛水?!鸢父薁€水。諸說不一。成氏云。揚之有力。取不助腎邪也。徐氏云。甘而輕。取其不助腎邪。而益脾土也??率显?。甘爛水狀似奔豚。而性則柔弱。故又名勞水。錢氏云。動則其性屬陽。揚則其勢下走故也。張錫駒云。揚之無力。
以其不助水氣也。徐大椿云。大約取其動極思靜之意。數(shù)說未知孰是。姑舉于斯。
傷寒類方曰。先煮茯苓者。凡方中專重之藥。法必先煮。
發(fā)汗后。腹脹滿者。濃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成〕吐后腹脹。與下后腹?jié)M。皆為實。言邪氣乘虛。入里為實。發(fā)汗后。外已解也。腹脹滿。知非里實。
由脾胃津液不足。氣澀不通。壅而為滿。與此湯。和脾胃而降氣?!渤獭澄笧榻蛞褐?。發(fā)汗亡陽。則胃氣虛。
而不能敷布諸氣。故壅滯而為脹滿。是當實其所虛。自能虛其所實矣。虛氣留滯之脹滿。較實者。自不堅痛。
傷寒準繩。張兼善曰。凡言發(fā)汗后者。以外無表證。里無別術(shù)。止有腹脹一事而已。除此之外。即獲全安。
濃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千金。名濃樸湯。分兩稍異。)濃樸(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玉函。作半斤)人參(一兩)甘草(二兩○成本。千金翼。有炙字。)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玉函。五味下。有咀二字。)〔錢〕此雖陽氣已傷。因未經(jīng)誤下。故虛中有實。以胃氣未平。故以濃樸為君。生姜宣通陽氣。半夏蠲飲利膈。故以為臣。參甘補中和胃。所以益汗后之虛耳。〔喻〕移此治泄后腹脹果驗。
證治大還曰。孫召治一女子。心腹脹滿。色不變。經(jīng)曰。三焦脹者。氣滿皮膚。然石堅。遂以仲景濃樸生姜半夏人參甘草湯。下保和丸。漸愈。
張氏醫(yī)通曰。石頑治總?cè)株惷嫌?。瀉利腹脹作痛。服黃芩白芍之類。脹急愈甚。其脈洪盛而數(shù)。按之則濡。氣口大三倍于人迎。此濕熱傷脾胃之氣也。與濃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二劑。痛止脹減。而瀉利未已。與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二劑。瀉利止。而飲食不思。與半夏瀉心湯二劑而安。
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主之。(玉函。若下下。有若發(fā)汗三字。脈上。有其字。脈經(jīng)。千金翼。作傷寒吐下發(fā)汗后。少一振字。
脈經(jīng)。無白字。)〔成〕吐下后里虛。氣上逆者。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表虛陽不足。起則頭眩。脈浮緊。為邪在表。當發(fā)汗。脈沉緊為邪在里。則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外動經(jīng)絡(luò)。損傷陽氣。陽氣外虛。則不能主持諸脈。身為振振搖也。與此湯以和經(jīng)益陽?!插X〕傷寒本當以麻黃湯汗解。若吐下之。則治之為逆。心下者。胃脘之間也。逆滿。
氣逆中滿也?!餐簟忱锾摎饽?。心下作滿。且上沖于胸膈之間。更上逆于頭。起則作眩?!茶b〕脈沉緊。是其人必素有寒飲。相挾而成。若不頭眩。以瓜蒂散吐之。亦自可除。今乃起則頭眩。是又為胸中陽氣已虛。不惟不可吐。亦不可汗也?!矎垺持寥敉孪潞?。重發(fā)汗太過。亡陽。厥逆煩躁?;蛉园l(fā)熱心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地者。又屬真武湯證。非此湯可能治也。
傷寒準繩曰。凡傷寒頭眩者。莫不因汗吐下虛其上焦元氣之所致也。眩者。目無常主。頭眩者。俗謂頭旋眼花。是也。針經(jīng)曰。上虛則眩。下虛則厥。
案逆滿者。上虛而氣逆不降。以為中滿。氣上沖胸者。時時氣撞搶于胸脅間也。二證遞別。
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方(○千金。名茯苓湯。)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術(shù)(○金匱。及玉函。作三兩。)甘草(各二兩炙)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玉函。
三服下。有小便即利四字。)〔鑒〕身為振振搖者。即戰(zhàn)振身搖也。身振振欲擗地者。即戰(zhàn)振欲墮于地也。二者皆為陽虛失其所恃。一用此湯。一用真武者。蓋真武救青龍之誤汗。其邪已入少陰。故主以附子。佐以生姜苓術(shù)。是壯里陽。以制水也。此湯。救麻黃之誤汗。其邪尚在太陽。故主以桂枝。佐以甘草苓術(shù)。是扶表陽。以滌飲也。至真武湯。用芍藥者。里寒陰盛。陽衰無根據(jù)。于大溫大散之中。若不佐以酸斂之品??株帢O格陽。必速其飛越也。此湯不用芍藥者。里寒飲盛。若佐以酸斂之品。恐飲得酸。反凝滯不散也。
案金匱要略痰飲篇曰。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乃知此條。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者。陽虛淡飲所致也。
傷寒類方曰。此亦陽虛。而動腎水之癥。即真武癥之輕者。故其法亦仿真武之意。
發(fā)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發(fā)汗病不解。作發(fā)其汗不解而。)〔成〕發(fā)汗病解。則不惡寒。發(fā)汗病不解。表實者。亦不惡寒。今發(fā)汗病且不解。又反惡寒者。營衛(wèi)俱虛也。汗出則營虛。惡寒則衛(wèi)虛。與芍藥甘草附子湯。以補營衛(wèi)?!残臁澈购蠖聿唤狻J亲C仍如故。而惡寒獨曰反。比前有加也。〔錢〕或曰。既云發(fā)汗病不解。安知非表邪未盡乎。曰。若傷寒汗出不解。則當仍有頭痛發(fā)熱。脈浮緊之辨矣。而仲景非唯不言發(fā)熱且毫不更用解表。而毅然斷之。曰虛故也。則知所謂虛者陽氣也。
其脈必微弱?;蛱摯筇摂?shù)。而見汗出但惡寒之證如附子瀉心證。及用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之類。
故曰虛故也。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芍藥甘草(各三兩炙○玉函。作各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疑非仲景方。(玉函。千金翼。五升。作三升。
無疑非仲景方五字。五合。玉函。作三合。千金翼。作二合。成本。無三服之三字。方作意。)〔周〕汗多為陽虛。而陰則素弱。補陰當用芍藥。回陽當用附子。勢不得不芍附兼資。然又懼一陰一陽兩不相和也。于是以甘草和之。庶幾陰陽諧。而能事畢矣。〔柯〕腳攣急。與芍藥甘草湯。本治陰虛。此陰陽俱虛。
故加附子。皆仲景治里不治表之義?!餐簟呈搴驼J為傷寒病發(fā)汗不解而惡寒。乃表邪未盡。仍宜發(fā)汗。因疑此方。
為非仲景意。似不可用。故內(nèi)臺方議亦云。若非大汗出。又反惡寒。其脈沉微。及無熱證者。不可服也。明乎此。而此方之用??蔁o疑矣。
柯氏曰案少陰亡陽之證。未曾立方。本方恰與此癥相合。芍藥止汗。收肌表之余津。甘草和中。除咽痛而止吐利。附子固少陰。而招失散之陽。溫經(jīng)絡(luò)而緩脈中之緊。此又仲景隱而未發(fā)之旨歟。
案此方。于芍藥甘草湯中。加附子。于四逆湯中。去干姜。代芍藥。陰陽雙救之意??勺灾?。
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脈經(jīng)。千金翼。作發(fā)汗吐下以后不解煩躁。)〔成〕發(fā)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則發(fā)汗外虛陽氣。下之內(nèi)虛陰氣。陰陽俱虛。邪獨不解。故生煩躁。與茯苓四逆湯。以復陰陽之氣?!渤獭嘲l(fā)汗下后。病仍不解。而煩躁者。此時既有未解之外寒。復有內(nèi)熱之煩躁。大青龍之證備具矣。不為所誤者。幾何。不知得之汗下后。則陽虛為陰所凌。故外亡而作煩躁。
必須溫補兼施?!残臁炒俗C惑人。在病仍不解四字?!餐簟炒颂摕┨撛?。乃假熱之象也?!茶b〕大青龍證。不汗出之煩躁。乃未經(jīng)汗下之須躁屬實。
此條病不解之煩躁。乃汗下后之煩躁屬虛。然脈之浮緊沉微。自當別之??制湔`也。故諄諄言之也。
案此湯癥。陽癥俱備。而不然者。身雖煩熱。而手足指尖。微有厥冷。雖有煩渴引飲。亦自喜熱而惡冷。
舌苔白滑?;蚣偕锾?。脈雖洪大?;蛏⒍鴶?shù)。或弦大浮疾而空虛。無力無底??傊∶}不取癥。庶幾無失真的矣。
茯苓四逆湯方茯苓(四兩○成本。作六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干姜(一兩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玉函。味下。有咀二字。三升。作一升二合。去滓以下。作分溫再服日三。千金翼。三升。作二升。)〔成〕四逆湯。以補陽。加茯苓人參。以益陰?!部隆诚群购笙隆S诜轫?。而表仍不解。是妄下亡陰。陰陽俱虛。而煩躁也。故制茯苓四逆。固陰以收陽。先下后汗。于法為逆。而表癥反解。內(nèi)不嘔渴。似于陰陽自和。而實妄汗亡陽。所以虛陽擾于陽分。晝則煩躁也。故專用干姜附子。固陽以配陰。二方皆從四逆加減。而有救陽救陰之異。此比四逆為緩。固里宜緩也。姜附者。陽中之陽也。用生附而去甘草。則勢力更猛。比四逆為峻?;仃柈敿币?。一去甘草。一加茯苓。而緩急自別。加減之妙。見用方之神乎。
案千金方。婦人產(chǎn)后。淡竹茹湯方后云。若有人參。入一兩。若無。納茯苓一兩半。亦佳。蓋人參茯苓。
皆治心煩悶。及心虛驚悸。安定精神。
圣濟總錄。治霍亂臍上筑悸。平胃湯。(即本方)發(fā)汗后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diào)胃承氣湯。(【原注】玉函云。與小承氣湯。○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故也下。有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九字。乃合前條。為一則耳。又調(diào)胃承氣湯。
作小承氣湯。千金翼注。一云。調(diào)胃承氣湯。程。喻。錢。及王肯堂校千金翼。熱上。有惡字。)〔成〕汗出而惡寒者。表虛也。汗出而不惡寒。但熱者。里實也。經(jīng)曰。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
(見下編十棗湯條。)與調(diào)胃承氣湯和胃氣?!渤獭澈购蟛粣汉磹簾帷F淙舜蟊惚貙?。由發(fā)汗后。亡津液所致。病不在營衛(wèi)。而在胃矣。法當和胃氣?!插X〕既汗之后。陽氣已虛。不宜大下。故當與調(diào)胃承氣湯。即陽明篇所謂。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是也?!部隆程搶嵕阒肝秆浴:购笳龤鈯Z則胃虛。故用附子芍藥。邪氣盛則胃實。故用大黃芒硝。此自用甘草。是和胃之意。此見調(diào)胃承氣。是和劑而非下劑也。
案陽明篇。太陽病三日。發(fā)汗不解。蒸蒸發(fā)熱者。屬胃也。調(diào)胃承氣湯主之。正與此條發(fā)矣。
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原注】即豬苓散是○脈經(jīng)。后。作若。干字。作燥。無煩躁之躁字。
欲得飲水。玉函。作其人欲引水。玉函。脈經(jīng)。少少與。作當稍二字。胃氣。作胃中。五苓上。成本。玉函。
并有與字。非也。)〔汪〕此條論當作兩截看。太陽病發(fā)汗后云云。至胃氣和則愈。此系胃中干。煩躁作渴。止須飲水以和胃氣。非五苓散證也。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此系水熱結(jié)于膀胱而渴。乃為五苓散證。太陽病。乃合中風傷寒。而言之也。方喻列入中風。何其執(zhí)也?!参骸炒蠛钩?。所謂如水流漓也。于是胃中津液。受傷而干。
因干而燥。因燥而煩。因煩躁而不得眠。此一串而至者。惟恐人誤認為傳里之燥煩。誤下也。
于是標出欲飲水者一證。〔志〕不可恣其所欲。須少少與飲之?!茶b〕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則是太陽表邪未罷。膀胱里飲已成也。經(jīng)曰。膀胱者。津液之腑。氣化則能出矣。今邪熱熏灼。燥其現(xiàn)有之津。飲水不化。絕其未生之液。津液告匱。求水自救。所以水入即消渴而不止也。用五苓散者。以其能外解表熱。內(nèi)輸水府。則氣化津生。熱渴止而小便利矣?!卜健诚Q燥嬎”阌植焕?。則其水有似乎內(nèi)自消也。渴。言能飲且能多也〔錫〕案大汗出。胃中干者。乃胃無津液而煩躁。故與水以潤之。小便不利消渴者。乃脾不轉(zhuǎn)輸。水津不布而消渴。故用五苓以散之。若胃中干者。復與五苓散。利其小便。則愈干矣。故陽明篇云。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傷寒準繩。張兼善曰。煩渴用白虎湯。宜也。其用五苓散滲津液。何哉。曰白虎。乃表證已解。邪傳里而煩渴者用之。今脈尚浮。身有微熱而渴。乃表邪未全解。故用桂枝之辛和肌表。白術(shù)茯苓之甘淡。以潤虛燥也。
五苓散方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成本。銖下。有半字。)白術(shù)(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成本。玉函。無枝字。后人故生議??汲墒媳咀ⅰ2⒚骼碚?。俱作桂枝。知其脫誤也。)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搗為散。金匱。成本。玉函。作為末二字。千金翼。作各為散。更于臼中治之。外臺夭行病。作為散水服。千金。亦作水服。多飲暖水。
千金。無暖字。外臺。溫病。作多飲暖水。以助藥勢。成本。無如法將息四字。)〔錫〕散者。取四散之意也。茯苓澤瀉豬苓。淡味而滲泄者也。白術(shù)助脾氣以轉(zhuǎn)輸。桂枝從肌達表。外竅通而內(nèi)竅利矣。故曰多飲暖水汗出愈也?!餐簟撤街杏眯g(shù)。昔賢如孫真人朱奉議許學士等。皆用白術(shù)。近醫(yī)方中行喻嘉言。改用蒼術(shù)。然蒼術(shù)過于燥烈。不若白術(shù)之甘平滋膩。能補津液而潤燥??v使仲景時無白術(shù)。于今業(yè)已有之。在醫(yī)人亦可權(quán)宜取用。方后云。多服暖水。令汗出愈。此即桂枝湯方下。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之義。建安許氏云。五苓散。乃汗后一解表藥。于此可見?!参骸澄遘弑貫樯ⅰR园罪嬚{(diào)服。方能多服暖水。而汗出始愈。設(shè)煎法而服。則內(nèi)外迎拒。藥且不下。故必服藥如法。然后可效。
案明理論曰。苓。令也。號令之令矣。通行津液??朔ツI邪。專為號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為主。故曰五苓散。馬永卿懶真子錄云。關(guān)中名醫(yī)駱耕道曰。五苓散五味。而以木豬苓為主。故曰五苓。莊子之言曰。藥也其實堇也。桔梗也。雞壅也。豕零也。是時為帝者也。疏云。藥無貴賤。愈病則良。去水則豕零為君。豕零。木豬苓也。二說未知何是。姑兩存焉。
案白飲。諸家無注。醫(yī)壘元戎。作白米飲。始為明晰。活人書作白湯??址且病?/p>
千金方。五苓散。主時行熱病。但狂言煩躁不安。精采言語。不與人相主當者。
和劑局方。辰砂五苓散。治傷寒表里未解。頭痛發(fā)熱。心胸郁悶。唇口干焦。神志昏沉??裱宰d語。如見鬼神。及治瘴瘧煩悶不省者。即本方加辰砂。如中暑發(fā)渴小便赤澀。用新汲水調(diào)下。小兒五心煩熱。焦躁多哭。
切牙上攛。欲為驚狀。每服半錢。溫熱水下。
三因方曰。己未年。京師大疫。汗之死。下之死。服五苓散遂愈。此無佗。溫疫也。(案醫(yī)說。引信效方。)又五苓散。治伏暑飲熱。暑氣流入經(jīng)絡(luò)。壅溢發(fā)衄?;蛭笟馓?。血滲入胃。停留不散。吐出一二升許。
傷寒百問經(jīng)絡(luò)圖。五苓散。又治瘴氣溫瘧。不伏水土。黃膽或瀉。又治中酒惡心。或嘔吐痰水。水入便吐。心下痞悶。又治黃膽。如黃橘色。心中煩急。眼睛如金。小便赤澀。或大便自利。若治黃膽。煎山茵陳湯下。日三服。
濟生。加味五苓散。治伏暑熱二氣。及冒濕泄瀉注下。或煩。或小便不利。
于本方。加車前子。
直指。五苓散。治濕癥小便不利。經(jīng)云。治濕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治傷暑煩渴。引飲過多。
小便赤澀。心下水氣。又流行水飲。每二錢。沸湯調(diào)下。小便更不利。加防己佐之。又治尿血。內(nèi)加辰砂少許。
用燈心一握。新水煎湯調(diào)下。又治便毒。疏利小便。以泄敗精。用蔥二莖。煎湯調(diào)下。
發(fā)汗已。脈浮數(shù)。煩渴者。五苓散主之。(玉函。已。作后。浮下。有而字。脈經(jīng)。千金翼。煩上。有復字。)〔方〕已者。言發(fā)汗畢。非謂表病罷也。煩渴者。膀胱水蓄。不化津液。故用四苓以利之。浮數(shù)者。外表未除。故憑一桂以和之。所以謂五苓能兩解表里也。(案方注。系金鑒改訂。故與原書。有異同焉。)〔鑒〕發(fā)汗已。為太陽病已發(fā)過汗也。脈浮數(shù)。知邪仍在表也。若小便利而煩渴者。是初入陽明胃熱。白虎湯證也。今小便不利而煩渴。是太陽腑病。膀胱水蓄。五苓證也。故用五苓散。如法服之。外疏內(nèi)利。表里均得解矣。
案表邪未解。則陽氣盛于外。而津液亦走于外。下焦蓄水。則升騰之氣液失其常。是以胃中燥而煩渴。
故主以五苓。外發(fā)表邪。內(nèi)利蓄水也。成注。為亡津液。而胃燥之解??址鞘且病?/p>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鑒〕此申上條或渴而不煩。或煩而不渴者。以別其治也。傷寒發(fā)汗后。脈浮數(shù)。汗出煩渴。小便不利者。
五苓散主之。今惟曰汗出者。省文也??识粺?。是飲盛于熱。故亦以五苓散主之。利水以化津也。若不煩且不渴者。是里無熱也。惟脈浮數(shù)汗出。小便不利。是營衛(wèi)不和也。故主以茯苓甘草湯。和表以利水也。
案柯氏汗出下。補心下悸三字。其說難憑。蓋因厥陰篇。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
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一條。而生此說耳。
茯苓甘草湯方茯苓(二兩○玉函。作三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生姜(三兩切)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鑒〕有脈浮數(shù)汗出之表。故主以桂枝。去大棗芍藥者。因有小便不利之里??譁慷械K于癃閉也。五苓去術(shù)澤豬苓者。因不渴不煩。里飲無多。惟小便一利可愈。恐過于燥滲傷陰也。
傷寒類方曰。此方之義。從未有能詮釋者。汗出之后。而渴不止。與五苓。人所易知也。乃汗出之后。
并無渴證。又未指明別有何癥。忽無端而與茯苓甘草湯。此意何居。要知此處汗出二字。乃發(fā)汗后汗出不止也。
汗出不止。則亡陽在。即當與以真武湯。其稍輕者。當與以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更輕者。則與以此湯。何以知之。以三方同用茯苓知之。蓋汗大泄。必引腎水上泛。非茯苓不能鎮(zhèn)之。故真武則佐以附子回陽。此二方則以桂枝甘草斂汗。而茯苓則皆以為主藥。此方之義。不了然乎。觀厥陰篇心悸治法益明。
虛實辨疑曰。水停心下而悸者。茯苓甘草湯。加芫花主之。金匱要略云。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則發(fā)悸。是以悸當治其飲也。
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名曰。玉函。及千金翼。外臺。作此為。喻本。程本??卤尽埍?。主之下。有多服暖水汗出愈七字。)〔魏〕表里證。里證何。即所謂煩渴飲水。水入即吐。是也。表證何。即前條所謂頭項強痛。而惡寒發(fā)熱汗出。是也。于是用桂枝以驅(qū)表邪。佐以術(shù)苓澤瀉。以固土逐水。加以多飲暖水。使汗出而表解。水既不逆。
小便利而里解。而病有不愈者乎?!部隆呈瞧淙恕P南掠兴畾?。膻中之火用不宣。邪水凝結(jié)于內(nèi)。水飲拒絕于外。
既不能外輸于玄府。又不能上輸于口舌。亦不能下輸于膀胱。此水逆所由名也。〔方〕伏飲內(nèi)作。故外者不得入也。蓋飲亦水也。以水得水。涌溢而為格拒。所以謂之曰水逆也。
吳遵程方論曰。五苓散。逐內(nèi)外水飲之首劑。金匱。治心下支飲眩冒。用澤瀉湯治嘔吐思水。用豬苓散。
止用二三味??偛怀鍪欠綖樽鎰┰?。凡太陽表里未解。頭痛發(fā)熱??谠镅矢?。煩渴飲水?;蛩爰赐隆;蛐”悴焕?。宜服之。又治霍亂吐利。燥渴引飲。及瘦人臍下有動悸。吐涎沫而顛眩者。咸屬水飲停蓄。津液固結(jié)。
便宜取用。但須增損合宜耳。若津液損傷。陰血虧損之人。作渴而小便不利者。再用五苓利水劫陰之藥。則禍不旋踵矣。
張景醫(yī)說曰。春夏之交。人病如傷寒。其人汗自出。肢體重痛。轉(zhuǎn)仄難。小便不利。此名風濕。非傷寒也。
陰雨之后卑濕?;蛞嬤^多。多有此證。但多服五苓散。小便通利。濕去則愈。切忌轉(zhuǎn)瀉發(fā)汗。小誤必不可救。
初虞世云。醫(yī)者不識。作傷風治之。發(fā)汗死。下之死。己未年。京師大疫正為此。予自得其說。救人甚多。壬辰年。予守官洪州。一同官妻。有此證。因勸其速服五苓散。不信。醫(yī)投發(fā)汗藥。一夕而斃。不可不謹也。大抵五苓散。能導水去濕耳。胸中有停痰。及小兒吐。欲作癇。服五苓散。
最效。初君之說詳矣。予因廣此說。以信諸人。出信效方。博聞類纂曰。春夏之交?;蛳那镏?。霖雨乍歇。
地氣蒸郁。令人驟病頭疼壯熱嘔逆。有舉家皆病者。謂之風濕氣。不知服藥。漸成溫疫。宜用五苓散半帖。入姜錢三片。大棗一枚。同煎。服一碗。立效。
未持脈時。病患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fā)汗虛故如此。
(脈經(jīng)。手叉。作叉手。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不咳間。有即字。作以重發(fā)其汗虛故也。)〔張〕此示人推測陽虛之一端也。陽虛耳聾。與少陽傳經(jīng)耳聾迥別。亟宜固陽為要也。叉手冒心。加之耳聾。陽虛極矣。嘗見汗后陽虛耳聾。諸醫(yī)施治。不出小柴胡加減。屢服愈甚。必大劑參附。庶可挽回也?!插X〕誤汗亡陽。則腎家之真陽敗泄。所以腎竅之兩耳無聞。猶老年腎憊陽衰。亦兩耳無聞。其義一也。治法宜固其陽。〔魏〕蓋陽虛之甚。兩耳無聞。則陽浮于上。根離于下。待時而脫。昏蒙之狀。神明已亂矣。
案汪氏引補亡論曰。素無熱人。可與芍藥附子湯。素有熱人??膳c黃建中湯。魏氏曰。輕則桂枝甘草。
重則加參附。程氏亦用以桂枝甘草湯。然桂枝甘草湯癥。虛特在膻中。今加之以耳聾。精氣將脫。危險殊甚。
張氏用大劑麥附。固為得矣。
發(fā)汗后。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多下。有者字。)〔成〕喘。肺疾。飲水多喘者。飲冷傷肺也。以冷水灌洗而喘者。形寒傷肺也?!插X〕中風發(fā)汗后。欲得飲水者。少少與之可也。若飲水過多。則胃虛不運。水冷難消。必至停蓄不滲。水寒侵肺。呼吸不利。故肺脹胸滿。氣逆而喘急也。若以冷水灌濯。則營衛(wèi)先已空疏。使寒邪入腠。水氣侵膚。
內(nèi)通于肺。而亦為喘也?!部隆碀h時治病。有火攻水攻之法。故仲景言及之。
案水攻。論中無所考。唯玉函脈經(jīng)。有可水篇。其中一條云。寸口脈洪而大。數(shù)而滑。云云。針藥所不能制。與水灌枯槁。陽氣微散。身寒溫衣覆汗出。表里通利。其病即除。正其義也。(文蛤散條。反以冷水之。若灌之。)案此條。喻氏張氏魏氏。并以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為主。蓋本于郭雍補亡論。水寒傷肺??址撬艘?。柯氏主以五苓散。汪氏則用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湯。加濃樸杏仁。錢氏云。去麻黃加葶藶之小青龍湯。或可酌用。
蓋錢所處。似切當矣。
發(fā)汗后。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fā)汗。必吐下不止。(脈經(jīng)。下發(fā)字下。有其字。玉函。若字以下九字。無。)〔成〕發(fā)汗后。水藥不得入口。為之吐逆。發(fā)汗亡陽。胃中虛冷也。若更發(fā)汗。則愈損陽氣。胃氣大虛。
故吐下不止。
〔程〕發(fā)汗后見此者。由未汗之先。其人已是中虛而寒。故一誤不堪再誤?!插X〕誤汗則胃中陽氣虛損。
胃本司納。因胃中虛冷。氣上逆而不受。故水藥俱不得入口。以主納者不得納。故謂之逆。然與水逆證之水入則吐不同也?!餐簟澈苟嗤鲫枴N钢性獨馓?。不得消水。此治之之逆。謂治不以理也。補亡論。常器之云??膳c半夏茯苓湯。
案活人書曰。發(fā)汗后。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fā)汗。必吐下不止。小半夏加茯苓湯。大半夏加橘皮湯。
喻氏魏氏周氏張氏。皆以為水逆。以五苓散為主。柯氏曰。此熱在胃口。須用梔子湯。瓜蒂散。因其勢而吐之。亦通因通用法也。并于本條義難葉。蓋此條證。其人素有痰飲。清陽之氣久虛者。誤汗則風藥挾飲。結(jié)聚上焦。以致水藥拒格不入也。故主以小半夏加茯苓湯等。下逆驅(qū)飲者。為允當。若寒多者。理中去術(shù)加生姜湯之屬。須酌用也。
案為逆。成氏喻氏輩。為吐逆之義。不可從也。金鑒以吐下之下為衍文。亦非也。
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主之。(發(fā)汗上。脈經(jīng)。有傷寒二字。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無若劇之若。及必字。
外臺。者必二字。作則一字。心中懊作心內(nèi)苦痛懊。)〔汪〕發(fā)汗吐下后者。謂雖經(jīng)汗吐且下。而傷寒之邪熱。猶未解也。邪熱未解。必乘其人之虛。而客于胸中。胸中郁熱。因生煩躁。陽氣擾亂。不得眠也。劇者。煩極也。煩極則知其人郁熱愈甚。故不惟不眠。而且反復顛倒而不安。心中懊。郁郁然不舒暢而憒悶也。虛煩證。虛也。正氣之虛。煩者。邪氣之實。乃不可作真虛看。作汗吐下后暴虛看。少氣者。乃熱傷氣而氣促急。非真氣虛也。
案懊。成氏曰。心中懊而憒悶。懊者。俗為鶻突。是也。傷寒直格曰。懊者。煩心熱燥。悶亂不寧也。甚者。似中巴豆草烏頭之類毒藥之狀也。王氏曰。。即惱字。古通用。楊雄方言曰。愁恚憒憒。毒而不發(fā)。謂之氐惆。郭璞注云。氐惆。懊也。(孫奕示兒編云糊涂。讀鶻突?;蛟徊环置饕病zX。隼也。突起鹵莽之狀。)又案此似后世所謂嘈雜。醫(yī)學統(tǒng)旨曰。者。似饑而甚。似躁而輕。有懊不自寧之況。皆因心下有痰火而動?;蚴秤舳袩峁首?。是也。
準繩曰。少氣者。氣少不足以言也。
梔子豉湯方(○脈經(jīng)。千金翼。無豉字。)梔子(十四個擘○成本。玉函。個。作枚。下并同。)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外臺。二升半下。有去滓二字。取上。有更字。玉函。千金。并翼。吐上。有快字。)〔錫〕梔子性寒。導心中之煩熱以下行。豆豉。HT熟而輕浮。引水液之上升也。陰陽和而水火濟。煩自解矣。案梔子豉湯。舊說指為吐藥。即王好古之高明。亦云本草并不言梔子能吐。奚仲景用為吐藥。此皆不能思維經(jīng)旨。以訛傳訛者也。如瓜蒂散二條。本經(jīng)必曰吐之。梔子豉湯六節(jié)。并不言一吐字。且吐下后虛煩。豈有復吐之理乎。此因瓜蒂散內(nèi)。用香豉二合。而誤傳之也?!仓尽撑f本。有一服得吐止后服七字。此因瓜蒂散中有香豉。而誤傳于此也。今為刪正。蓋梔子苦能下泄。以清在內(nèi)之郁熱。香豉甘能發(fā)散。啟陰液為微汗。以散在外之身熱。案葛翁肘后方。用淡豆豉。治傷寒。主能發(fā)汗。
傷寒直格曰。或吐者。止后服。凡諸梔子湯。皆非吐人之藥。以其燥熱郁結(jié)之甚。而藥頓攻之。不能開通。
則郁發(fā)而吐。因其嘔吐。發(fā)開郁結(jié)。則氣通津液寬行而已。故不須再服也。
傷寒蘊要曰。香豉味苦甘平。發(fā)汗必用之。又能佐梔子。治懊之藥也。傷寒明條曰。得汗止后服。
案本方。成氏而降諸家。率以為吐劑。特志聰錫駒。斷為非吐劑??芍^卓見矣。汪氏曰。余曾調(diào)此湯。
與病患服之。未必能吐。何也。蓋梔子之性苦寒。能清胃火。潤燥。豉性苦寒微甘。能瀉熱。而兼下氣調(diào)中。
所以其苦未必能使人吐也。醫(yī)工必欲升散火郁。當于病患喉中。探之使吐可耳。又用豉法。須陳腐極臭者。能使人吐。方中云香豉。
恐醫(yī)工用豉。反取新制而氣不臭者。無怪乎其不能使人吐也。今驗之。極臭者能使人吐。然以為吐劑者。竟似乖乎本條之旨焉。
汪氏曰。梔子十四枚。當是四十枚。否則香豉四合。分兩多寡。不相稱矣。案此說不必矣。
名醫(yī)類案曰。江應(yīng)宿治都事靳相主?;紓嗳铡I頍釤o汗。怫郁不得臥。非燥非煩。非寒非痛。時發(fā)一聲。如嘆息之狀。醫(yī)者不知何證。迎予診視曰。懊怫郁證也。投以梔子豉湯一劑。十減二三。再以大柴胡湯。下燥屎。怫郁除而安臥。調(diào)理數(shù)日而起。
小兒藥證直訣。梔子飲子。治小兒蓄熱在中。身熱狂躁?;杳圆皇?。大梔子仁(七個槌破)豆豉(半兩)上共享水三盞。煎至二錢??炊嗌俜?。無時?;蛲禄虿煌?。立效。
梔子甘草豉湯方(○千金翼。無豉字。)梔子(十四個擘)甘草(二兩炙)香豉(四合綿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得下。玉函。有快字。成本。不載本方。第十卷云。梔子湯方內(nèi)。入甘草二兩。余根據(jù)前法。得吐止后服。)〔錫〕少氣者。中氣虛。而不能交通上下。加甘草以補之。
古方選注曰。梔子豉湯。吐胸中熱郁之劑。加甘草一味。能治少氣。而諸家注釋。皆謂益中。非理也。
蓋少氣者。一如飲家之短氣也。熱蘊至高之分。乃加甘草。載梔豉于上。須臾即吐。越出至高之熱?!鸢复苏f。
以甘草為涌吐之品。今驗?zāi)芡滦刂刑碉?。然此方所用。不必在此?/p>
案志聰本。錫駒本。本方及梔子生姜豉湯。梔子濃樸湯。
梔子干姜湯。方后。刪得吐者止后服六字。似是。
梔子生姜豉湯方梔子(十四個擘)生姜(五兩)香豉(四合綿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姜。取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二升半下。外臺。有去滓二字。吐上。玉函。有快字。外臺。引千金翼。得吐者三字。作安即二字。
成本。不載本方。第十卷云。梔子湯方內(nèi)。加生蠆五兩。余根據(jù)前法。得吐止后服。)〔錫〕嘔者。中氣逆。而不得上交。加生姜以宣通之?!茶b〕嘔者。是熱迫其飲也。加生姜以散之。
發(fā)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脈經(jīng)。窒。作塞。千金。窒下。有氣逆搶心四字。)〔錫〕窒。窒礙而不通也。熱不為汗下而解。故煩熱。熱不解而留于胸中。故窒塞而不通也。亦宜梔子豉湯。升降上下。而胸中自通矣。〔方〕窒者。邪熱壅滯而窒塞。未至于痛。而比痛較輕也?!渤獭碂岫只パ?。煩在內(nèi)。熱在外也。或慮汗吐下后。津液已亡。何堪更用吐劑。須知此湯以宣郁為主?;鹩粲谛?。乘其虛而客之。凡氤氳布氣于胸中者。皆火為之。而無復津液為之??菀翰坏貌?。遂有窒痛等證。宣去其火氣。清液自回也。
明理論曰。煩熱與發(fā)熱。若同而異也。發(fā)熱者。怫怫然發(fā)于肌表。有時而已者。是也。煩者為煩而熱。
無時而歇者。是也。二者均是表熱。而煩熱為熱所煩。非若發(fā)熱而時發(fā)時止也。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熱不去。心中結(jié)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玉函。作此為不解。)〔柯〕病發(fā)于陽。而反下之。外熱未除。心中結(jié)痛。雖輕于結(jié)胸。而甚于懊矣。結(jié)胸是水結(jié)胸脅。用陷胸湯。水郁則折之也。此乃熱結(jié)心中。用梔豉湯?;鹩魟t發(fā)之也?!渤獭乘Y(jié)者??蜔釤┱羲?。而勢之散漫者。尚連及表。故云未欲解也。
傷寒類方曰。案胸中窒結(jié)痛。何以不用小陷胸。蓋小陷胸癥。乃心下痛。胸中在心之上。故不得用陷胸。
何以不用瀉心諸法。蓋瀉心癥。乃心下痞。痞為無形。痛為有象。故不得用瀉心。古人治病。非但內(nèi)外不失厘毫。即上下亦不窬分寸也。
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者。梔子濃樸湯主之。(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心煩。作煩而。)〔鑒〕論中下后滿而不煩者有二。一熱氣入胃之實滿。以承氣湯下之。一寒氣上逆之虛滿。以濃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溫之。其煩而不滿者。亦有二。一熱邪入胸之虛煩。以竹葉石膏湯清之。一懊欲吐之心煩。以梔子豉湯吐之。今既煩且滿。故臥起不安也。然既無三陽之實證。又非三陰之虛證。惟熱與氣結(jié)。壅于胸腹之間。故用梔子枳樸。胸腹和。而煩自去。滿自消矣。
梔子濃樸湯方梔子(十四個擘)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玉函。無水浸二字。成本。玉函。炙令黃。作去穣炒。)濃樸(四兩炙去皮○成本。作四兩。姜炙。)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上字。成本。全書。作已上二字。三升半。玉函。無半字。千金翼。吐上。有快字。)〔志〕梔子之苦寒。能泄心下之熱煩。濃樸之苦溫。能消脾家之腹?jié)M。枳實之苦寒。能解胃中之熱結(jié)。
集注。高世曰。枳實。案神農(nóng)本經(jīng)。主除寒熱結(jié)氣。長肌肉。利五臟。益氣輕身。蓋枳實臭香色黃。
味辛形圓。
宣達中胃之品也。炙香而配補劑。則有長肌益氣之功。生用而配泄劑。則有除邪破結(jié)之力。元人謂枳實瀉痰。
能沖墻倒壁。而后人即為破泄之品。不可輕用。且實。乃結(jié)實之通稱。無分大小。宋開窯以小者為實。大者為殼。而后人即謂殼緩而實速。殼高而實下。此皆不明經(jīng)旨。以訛傳訛耳。
傷寒直格曰。枳實不去穣。為效甚速。
柯氏曰。梔子干姜湯。去豉用姜。取其橫散。梔子濃樸湯。以枳樸易豉。是取其下泄。皆不欲上越之義。
舊本二方后。俱云。得吐止后服。豈不謬哉。
傷寒。醫(y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干姜湯主之。(玉函。脈經(jīng)。丸。作圓。)〔王〕案丸藥。所謂神丹甘遂也?;蜃靼投埂!灿鳌惩杷幋笙隆M絺渲?。而不能蕩滌其邪。故梔子合干姜用之。亦溫中散邪之法也?!插X〕以峻厲丸藥大下之。宜乎陷入而為痞結(jié)矣。而身熱不去。是邪未全陷。
尚有留于表者。微覺煩悶。乃下后之虛邪陷膈。將結(jié)未結(jié)之征也。
案金鑒。改梔子豉湯。為注解。不可從也。
肘后方。卒客忤死。張仲景諸要方。桂一兩。生姜三兩。梔子十四枚。豉五合。搗。以酒三升攪。微煮之。
沫出去滓。頓服取瘥。
梔子干姜湯方梔子(十四個擘)干姜(一兩○成本。玉函。千金翼。作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三升半。一升半。玉函。
并無半字。吐上。有快字。)〔柯〕或以丸藥下之。心中微煩。外熱不去。是知寒氣留中。而上焦留熱。故任梔子以除煩。用干姜逐內(nèi)寒。此甘草瀉心之化方也。
圣惠。治赤白痢。無問日數(shù)老少。干姜散方。
即本方。入薤白七莖。豉半合。煎服。
楊氏家藏方。二氣散。治陰陽痞結(jié)。咽膈噎塞。狀若梅核。妨礙飲食。久而不愈。即成翻胃。
即本方。用炒梔子。
凡用梔子湯。病患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玉函。作證其二字。無舊字。)〔成〕病患舊微溏者。里虛而寒在下也。雖煩則非蘊熱。故不可與梔子湯。內(nèi)經(jīng)曰。先泄而后生他病者。
治其本。必且調(diào)之。后乃治其他病?!渤獭撤仓紊辖怪≌?。輒當顧中下。梔子為苦寒之品。病患今受燥邪。不必其溏否。但舊微溏者。便知中稟素寒。三焦不足。梔子之苦。雖去得上焦之邪。而寒氣攻動臟腑。坐生他變。
困輒難支。凡用梔子湯者。俱不可不守此禁。非獨虛煩一證也。
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原注】一作僻。)地者。
真武湯主之。(玉函。作發(fā)其汗而不解。下。有而字。醫(yī)學綱目。擗。作。真武。脈經(jīng)。千金。千金翼。作玄武。真武湯方。見少陰篇。)〔鑒〕大汗出。仍熱不解者。陽亡于外也。心下悸筑筑然動。陽虛不能內(nèi)守也。頭眩者。頭暈眼黑。陽微氣不能升也。身動者。蠕蠕然動。陽虛液涸。失養(yǎng)于經(jīng)也。振。聳動也。振振欲擗地者。聳動不已。
不能興起。欲墮于地。陽虛氣力不能支也?!插X〕汗出不解。仍發(fā)熱者。非仍前表邪發(fā)熱。乃汗后亡陽。虛陽浮散于外也。心下悸者。非心悸也。蓋心之下。胃脘之上。鳩尾之間。氣海之中。靈樞謂膻中為氣之海也。誤汗亡陽。則膻中之陽氣不充。所以筑筑然跳動也。振振欲擗地。前注不解。而方氏引毛詩注云。擗。拊心也。
喻氏謂無可置身。欲辟地而避處其內(nèi)。并非也。愚謂振振欲擗地者。即所謂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之意。言頭眩而身體動。振振然身不能自持。而欲仆地。因衛(wèi)分之真陽。喪亡于外。周身經(jīng)脈。總無定主也。方用真武湯者。非行水導濕。乃補其虛。而復其陽也。
案仍發(fā)熱者。成氏方氏魏氏錫駒志聰張璐。并以為表邪不解。非是也。又方喻二氏張璐魏氏。以此條證。
為誤服大青龍之逆變。錢氏汪氏。駁其執(zhí)泥。為得矣。
案擗字。與通。倒也。見唐慧琳藏經(jīng)音義。可以確錢氏及金鑒之說也。
醫(yī)學綱目。孫兆治太乙宮道士周德真?;紓?。發(fā)汗出多。驚悸目眩。身戰(zhàn)掉欲倒地。眾醫(yī)有欲發(fā)汗者。
有作風治者。有用冷藥解者。病皆不除。召孫至。曰。太陽經(jīng)病。得汗早。欲解不解者。因太陽經(jīng)欲解。復作汗。腎氣不足。汗不來。所以心悸目眩身轉(zhuǎn)。遂作真武湯服之。三服微汗自出遂解。蓋真武湯。附子白術(shù)。和其腎氣。腎氣得行。故汗得來也。若但責太陽者。惟能干涸血液爾。仲景云。尺脈不足。營氣不足。不可以汗。
以此知腎氣怯。則難得汗也矣。
咽喉干燥者。不可發(fā)汗。(脈經(jīng)。無喉字。玉函。汗上。有其字。)〔錢〕咽喉干燥者。上焦無津液也。上焦之津液。即下焦升騰之氣也。下焦之氣液不騰。則咽喉干燥矣。
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熱論篇云。少陰脈貫?zāi)I絡(luò)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也。邪在少陰。故氣液不得上騰。即上文尺中微遲之類變也。故曰不可發(fā)汗?!渤獭撤灿隹珊怪C。必當顧慮夫上焦之津液。有如此者。
〔方〕末后無發(fā)汗之變。疑有漏落。〔汪〕補亡論。常器之云。可與小柴胡湯。其言于義未合。張璐云。宜小建中湯。其言猶近乎理。
淋家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必便血。(玉函。下汗上。有其字。)〔程〕淋家熱蓄膀胱。腎水必乏。更發(fā)汗以竭其津。水腑告匱。徒逼血從小便出耳。凡遇可汗之證。必當顧慮夫下焦之津液。有如此者。〔汪〕常云。宜豬苓湯。然用于汗后小便血者。亦嫌其過于滲利也。張璐云。
未汗。宜黃建中湯。蓋此湯。用于瘡家身疼痛者甚妙。若淋家猶未盡善。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fā)汗。汗出則。(玉函。發(fā)汗。作攻其表。作痙。)〔錫〕瘡家久失膿血。則充膚熱肉之血虛矣。雖身疼痛而得太陽之表病。亦不可發(fā)汗。汗出必更內(nèi)傷其筋脈。血無營筋。強急而為矣。亡血則。是以產(chǎn)后及跌撲損傷。多病?!插X〕瘡家。非謂疥癬之疾也。蓋指大膿大血。癰疽潰瘍。楊梅結(jié)毒。瘡痘疹馬刀俠癭之屬也。身疼痛。傷寒之表證也。言瘡家氣虛血少。營衛(wèi)衰薄。雖或有傷寒身體疼痛等表證。亦慎不可輕發(fā)其汗。若誤發(fā)其汗。則陽氣鼓動。陰液外泄。陽亡則不能柔養(yǎng)。血虛則無以滋灌。所以筋脈勁急而成也。故仲景于痙病中有云。太陽病。發(fā)汗太多。因致也。豈有所謂重感寒濕。外風襲虛之說哉。〔汪〕常云。誤汗成。桂枝加葛根湯。其言雖為可取。要不若王日休云。
小建中湯。加歸更妙。
案成氏云。瘡家。雖身疼痛如傷寒。不可發(fā)汗??率献⒁庖嗤?。并似失經(jīng)旨矣。
衄家不可發(fā)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原注】音喚。又胡絹切。下同。一作瞬。)不得眠。(玉函。發(fā)汗。作攻其表。作必額上促急而緊。病源同。促。作菹。外臺。引病源。促。作脈。志本。
錫本。。作。非。脈經(jīng)。作必額陷脈上促急而緊。)〔成〕衄者。上焦亡血也。若發(fā)汗則上焦津液枯竭。經(jīng)絡(luò)干澀。故額上陷。脈急緊。諸脈者。皆屬于目。筋脈緊急。則牽引其目。故直視不能也。針經(jīng)曰。陰氣虛則目不眩。亡血為陰虛。是以不得眠也?!插X〕脈急緊者。言目系急緊也。。本作旬。音絢。目搖動也。血虛則系目之筋脈急緊而直視。所以睛不能轉(zhuǎn)側(cè)而搖動也?!餐簟吵T???膳c犀角地黃湯。此不過治衄之常劑。許叔微云。黃建中湯奪汗動血。加犀角。夫衄家系陽明經(jīng)熱。上湯恐非陽明藥也。呂滄州云。小建中湯加蔥豉。誤汗直視者。不可治。大抵衄家具汗證。蔥豉?;黻柮鹘?jīng)郁熱。為對證之的藥。
金匱心典曰。血與汗。皆陰也。衄家復汗。則陰重傷矣。脈者血之府。額上陷者。額上兩旁之動脈。因血脫于上。而陷下不起也。脈緊急者。寸口之脈。血不榮而失其柔。如木無液而枝乃勁也。直視不不眠者。陰氣亡則陽獨勝也。經(jīng)曰。奪血者無汗。此之謂矣。
全書。韓氏曰。此人素有衄血證。非傷寒后如前條之衄也。故不可發(fā)汗。
案額上陷。謂額上肉脫。而陷下也。錢氏云。額上。非即額也。額骨堅硬。豈得即陷。蓋額以上之囟門也。
魏氏云。額上氣虛。陷入腦內(nèi)。金鑒云。額角上陷中之脈。緊且急也。又案。說文云。目搖也。而成氏喻氏云。瞬。合目也。金鑒亦同。并與經(jīng)義畔。
亡血家。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寒栗而振。(玉函。脈經(jīng)。作不可攻其表汗出則。)〔成〕針經(jīng)曰。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亡血發(fā)汗。則陰陽俱虛。故寒栗而振搖。〔鑒〕凡失血之后。血氣未復。為亡血虛家。皆不可發(fā)汗也。蓋失血之初。固屬陽熱。然亡血之后。熱隨血去。熱固消矣。而氣隨血亡。陽亦危矣。若再發(fā)汗。則陽氣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栗。振振聳動。所必然也。〔程〕亡血而更發(fā)汗。身內(nèi)只剩一空殼子。
陽于何有。寒自內(nèi)生。故栗而振?!餐簟吵T?。可與芍藥地黃湯。夫亡血家。亦有陰虛發(fā)熱者。上湯固宜用也。
石頑云。黃建中湯。誤汗振栗。苓桂術(shù)甘湯。加當歸。據(jù)成注云。亡血發(fā)汗。則陰陽俱虛。愚以上二湯。皆亡血家汗后之劑。
案汗后寒栗而振。非余藥可議。宜芍藥甘草附子湯。人參四逆湯之屬。
汗家重發(fā)汗。心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余糧丸。(【原注】方本闕。)〔成〕汗者心之液。汗家重發(fā)汗。則心虛?;秀毙膩y。奪汗則無水。故小便已陰中疼?!插X〕恍惚者心神搖蕩。而不能自持。心亂者。神虛意亂。而不能自主也。陰疼者。氣弱不利。而莖中澀痛也?!渤獭承闹餮?/p>
汗者心之液。平素多汗之家。心虛血少可知重發(fā)其汗。遂至心失所主。神恍惚而多忡憧之象。此之謂亂。小腸與心為表里。心液虛。而小腸之水亦竭。自致小便已陰疼。與禹余糧丸。其為養(yǎng)心血。和津液。不急于利小便。
可意及也。
案禹余糧丸。原方闕。仍有數(shù)說。未知孰是。今備錄下。金鑒云。案禹余糧丸。為澀痢之藥。與此證不合。
與禹余糧丸五字。衍文也。汪氏云。補亡論。常器之云。禹余糧一味?;?。散服。亦可。郭白云云。用禹余糧。不用石。石乃殼也。愚以其言未必盡合仲景原方之義。今姑存之。魏氏云。愚臆度之。即赤石脂禹余糧湯耳。意在收澀小便。以養(yǎng)心氣。鎮(zhèn)安心神之義。如理中湯。可以制丸也。周氏載王日休補禹余糧丸方。用禹余糧赤石脂生梓白皮。各三兩。赤小豆半升。搗篩。蜜丸如彈丸大。以水二升。煮取一升。早暮各一服。
張氏亦引王氏。四味。各等分。丸如彈子大。水煮。日二服。蔡正言蘇生的鏡。補足禹余糧丸。禹余糧一兩。
龍骨八錢。牡蠣五錢。鉛丹六錢。茯苓六錢。人參五錢。上六味為末。粳米為丸。朱砂為衣。如綠豆大。空心麻沸湯送下。朱砂所收斂而鎮(zhèn)驚。茯苓行水以利小便。加人參以養(yǎng)心血。
病患有寒。復發(fā)汗。胃中冷必吐蛔。(【原注】一作逆。)〔柯〕有寒。是未病時原有寒也。內(nèi)寒則不能化物。飲食停滯而成蛔。以內(nèi)寒之人。復感外邪。當溫中以逐寒。若復發(fā)其汗。汗生于谷。谷氣外散。胃脘陽虛。無谷氣以養(yǎng)其蛔。故蛔動而上從口出也?;锥嗖恢拐咚?。
吐蛔不能食者亦死。〔方〕復。反也。言誤也?!餐簟逞a亡論。常器之云??煞趺吠?。郭白云云。宜理中湯。
愚以烏梅丸。乃治吐蛔之藥。若于未發(fā)汗以前。還宜服理中湯也。
案活人書曰。先服理中丸。次用烏梅丸。金鑒云。宜理中湯。送烏梅丸。張氏云。后人以理中丸。加烏梅治之。仍不出仲景之成則耳。并此吐蛔以后之方。
本發(fā)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fā)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玉函。無若字。先發(fā)汗。先下之下。并有者字。)〔成〕病在表者。汗之為宜。下之為逆。病在里者。下之為宜。汗之為逆?!卜健硰?。與覆同。古字通用。
復亦反也。猶言誤也。〔鑒〕若表急于里。本應(yīng)先汗。而反下之。此為逆也。若先汗而后下。治不為逆也。若里急于表。本應(yīng)先下。而反汗之。此為逆也。若先下而后汗。治不為逆也?!餐簟程s治傷寒之法。表證急者。
即宜汗。里證急者。即宜下。不可拘拘于先汗而后下也。汗下得宜。治不為逆。
傷寒醫(yī)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調(diào)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上身字下。玉函。有體字。)〔錫〕此響應(yīng)上文先下而后汗之之意。以見下之而表里俱虛。又當救里救表。不必拘于先下而復汗之說也。
言傷寒下之而正氣內(nèi)陷。續(xù)得里虛之癥。下利清谷不止者。雖身疼痛。表癥仍在。急當救里。救里之后。身疼痛而清便自調(diào)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以復其陽。救表宜桂枝湯。以解其肌。生陽復而肌腠解。表里和矣。本經(jīng)凡曰急者。急不容待。緩則無及矣?!部隆成硖郾韭辄S癥。而下利清谷。其腠理之疏可知。必桂枝湯和營衛(wèi)。而痛自解。故不曰攻。而仍曰救。救表仍合和中也?!渤獭臣本绕浔?。而用桂枝湯。壯陽以和營衛(wèi)。誠恐表陽不壯。不但身疼痛不止。并里所新復之陽。頃刻間重為陰。寒所襲。故救之宜急〔喻〕救里與攻里天淵。若攻里必須先表后里。必無倒行逆施之法。惟在里之陰寒極盛??株枤獗┟?。不得不急救其里。俟里癥少定。仍救其表。初不敢以一時之權(quán)宜。更一定之正法也。厥陰篇。下利腹脹。身體疼痛者。
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四逆湯。攻表桂枝湯。曰先溫。曰乃攻。形容不得已之次第。足互此意?!插贰炒舜箨P(guān)鍵。不可不知。若兩感者。亦可類推矣。
案清便。方氏喻氏錢氏為小便。非也。詳義見于桂枝麻黃各半湯條。
案錢氏汪氏以此條病。為陰陽兩證并舉。非一證分表里。而用二湯。辨前注之誤。卻非也。案金匱臟腑經(jīng)絡(luò)先后論篇。問曰。病有急當救里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yī)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體疼痛。清便自調(diào)者。急當救表也。明是示當知緩急先后之序也。
活人書曰。兩感者。表里俱病也。仲景無治法。但云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后。發(fā)表攻里。本自不同。尋至第三卷中。言傷寒下之云云。遂以意尋比仿效。治兩感有先后。宜先救里。若陽氣內(nèi)正。即可醫(yī)也。內(nèi)才正。急當救表。蓋內(nèi)尤為急。才溫內(nèi)則急救表。亦不可緩也。
病發(fā)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玉函。疼上。有更字。)〔柯〕此太陽麻黃湯證。病為在表。脈當浮而反沉。此為逆也。若汗之不瘥。即身體疼痛不罷。當憑其脈之沉。而為在里矣。陽證見陰脈。是陽消陰長之兆也。熱雖發(fā)于表。為虛陽。寒反據(jù)于里。是真陰矣。必有里證。伏而未見。藉其表陽之尚存。乘其陰之未發(fā)。迎而奪之。庶無吐利厥逆之患。里和而表自解矣。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故脈有余。而證不足。則從證。證有余。而脈不足。則從脈。有余可假。而不足為真。此仲景心法。
〔周〕身體疼痛。并不及惡寒微厥。則四逆何敢漫投。而仲景明言當救其里。因脈本沉。中則陽素虛。復投汗藥。則陽氣外亡。陰寒內(nèi)存。至此則發(fā)熱變?yōu)樯硖?。敢不回陽。則身痛必如被杖。陰燥因致厥逆。勢所必至。
然曰。當救者??上攵病!渤獭炒藯l。乃太陽中之少陰。麻黃附子細辛湯條。乃少陰中之太陽。究竟二證。
皆是發(fā)于陽。而病在陰。故皆陽病見陰脈。
案金鑒曰。身體疼痛之下。當有下利清谷四字。方合當溫其里之文。果如其說。則與前條無別。似剩義矣。
程本金鑒。改救作溫字。非也。
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發(fā)汗。以此表里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
里未和。然后復下之。(先下下。成本有之字。玉函。脈經(jīng)。無以此二字。家下。有當字。里未和。脈經(jīng)。作表和。成本。作得里和。)〔程〕先下之而不愈。陰液先亡矣。因復發(fā)汗。營從衛(wèi)泄。陽津亦耗。以此表里兩虛。雖無邪氣擾亂。而虛陽戴上。無津液之升以和之。所以怫郁而致冒。冒者。清陽不徹?;璞渭邦^目也。必得汗出津液到。而怫郁始去。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汗者。陽氣之所釀。汗出。知陽氣復于表。故愈。則非用發(fā)表之劑。而和表之劑可知。而里未和者。陽氣雖返于內(nèi)。陰氣尚未滋而復。得字宜玩。遲久之辭。蓋大便由溏而燥。由燥而硬。
至此不得不斟酌下之。以助津液矣。和表藥。桂枝加附子湯。或大建中湯類也。〔錫〕然后者。緩詞也。如無里證??刹槐叵乱??!茶b〕下之。宜調(diào)胃承氣湯和之?!矎垺趁盀榘l(fā)汗過多。胃中清陽氣傷。宜小建中湯加參。若更加熟附子。昏冒耳聾。非大劑溫補。不能取效也。
案此條癥。汪氏。和表。用桂枝湯。小建中湯。黃建中湯。和里。用桂枝大黃湯。而駁常器之和表用小柴胡湯。和里用調(diào)胃承氣湯。并似乖于經(jīng)旨焉。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原注】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原注】一作尺脈實。)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diào)胃承氣湯。(【原注】一云用大柴胡湯○玉函。
作陰微者。先下之而解。汗之宜桂枝湯。下之宜承氣湯。千金翼同。脈經(jīng)。與本經(jīng)同。唯調(diào)胃承氣湯。作大柴胡湯。玉函。脈經(jīng)。無陽脈之脈。后汗出。作汗之。)〔程〕太陽病不解。脈陰陽俱停止。而不見者。是陰極而陽欲復也。三部既無偏勝。解之兆也。然必先振栗。
汗出而解者。郁極而欲復。邪正必交爭。而陰陽乃退耳。若見停止之脈。而仍不解者。必陰陽有偏勝處也。但于三部停止中。而陽脈微見者。即于陽微處。知陽部之邪實盛。故此處欲停之。而不能停也。先汗出以解其表邪則愈。于三部停止中。而陰脈微見者。即于陰微處。知其陰部之邪實盛。故此處欲停之。而不能停也。下之以解其里邪則愈?!餐簟趁}微二字。當活看。此非微弱之微。乃邪滯而脈道細伏之義。
邪滯于經(jīng)。則表氣不得條達。故陽脈微。邪滯于腑。則里氣不能通暢。故陰脈微。先汗出而解。仲景無方。千金云。宜桂枝湯。
傷寒類方曰。脈法無停字。疑似沉滯不起。即下微字之義。寸為陽。尺為陰。微字即上停字之意。與微弱不同。微弱則不當復汗下也。
案停脈。成氏為均調(diào)之義。方喻張柯魏汪并同。程錢二氏及金鑒。為停止之謂。然據(jù)下文陰脈微陽脈微推之。宋版注。一作微者。極為允當。況停脈。素靈難經(jīng)。及本經(jīng)中。他無所見。必是訛謬。且本條文意。與他條不同。諸注亦未明切。但程注稍似可通。故姑取之云。
太陽病。發(fā)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wèi)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此條。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在太陽上編桂枝湯方后。玉函。救。作解。)〔鑒〕此釋上條陽浮陰弱之義也。經(jīng)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衛(wèi)為風入。則發(fā)熱。邪風因之而實。
故為衛(wèi)強。是衛(wèi)中之邪氣強也。營受邪蒸。則汗出。精氣因之而虛。故為營弱。是營中之陰氣弱也。所以使發(fā)熱汗出也。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喻〕邪風。即風邪。勿鑿看。〔方〕救者。解救救護之謂。
案方氏曰。不曰風邪。而曰邪風者。以本體言也。喻蓋非之。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蛐刂袩┒粐I?;蚩?。或腹中痛。
或脅下痞硬?;蛐南录隆P”悴焕?。或不渴。身有微熱?;蚩日?。小柴胡湯主之。(玉函。作中風五六日。傷寒往來寒熱。脈經(jīng)。作中風往來寒熱。傷寒五六日以后。全書。錢本。作傷寒中風五六日。脈經(jīng)。心煩。作煩心。玉函。脈經(jīng)。硬。作堅。心下悸。作心中悸。
身。作外。外臺。作心下卒悸。成本。嘿嘿。作默默。下同。小柴胡上。有與字。)〔方〕此少陽之初證。叔和以無少陽明文。故猶類此。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ノ囊?。言傷寒與中風。
當五六日之時。皆有此往來寒熱已下之證也。五六日。大約言也。往來寒熱者。邪入軀殼之里。臟腑之外。兩夾界之隙地。所謂半表半里。少陽所主之部位。故入而并于陰則寒。出而并于陽則熱。出入無常。所以寒熱間作也。胸脅苦滿者。少陽之脈。循胸絡(luò)脅。邪湊其經(jīng)。伏飲搏聚也。默。靜也。胸脅既滿。谷不化消。所以靜默不言。不需飲食也。心煩喜嘔者。邪熱伏飲。搏胸脅者。涌而上溢也?;驗橹T證者。邪之出入不常。所以變動不一也?!渤伞澄辶?。邪氣自表傳里之時。中風者?;騻廖辶找?。玉函曰。中風五六日傷寒。即是或中風或傷寒。非是傷寒再中風。中風復傷寒也。經(jīng)云。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者。
正是謂也?!插X〕往來寒熱者?;蜃骰蛑埂;蛟缁蜿獭7侨舣懼葑饔袝r也。〔程〕少陽脈循脅肋。在腹陽背陰兩岐間。在表之邪欲入里。為里氣所拒。故寒往而熱來。表里相拒。而留于岐分。故胸脅苦滿。神識以拒而昏困。故嘿嘿。木受邪則妨土。故不欲食。膽為陽木。而居清道。為邪所郁?;馃o從泄。逼炎心分。故心煩。
清氣郁而為濁。則成痰滯。故喜嘔。此則少陽定有之證?!茶b〕傷寒中風。見口苦咽干目眩之證。與弦細之脈。
更見往來寒熱云云證。知邪已傳少陽矣?!参骸郴驗橹T證者。因其人平素氣血偏勝。各有所兼挾。以為病也。
明理論曰。傷寒邪氣在表者。必漬形以為汗。邪氣在里者。必蕩滌以為利。其于不外不內(nèi)。半表半里。既非發(fā)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對。是當和解則可矣。小柴胡為和解表里之劑也。
醫(yī)史呂滄洲傳云。淅東運使曲出。道過鄞。病臥涵虛驛。召翁往視。翁察色切脈。則面戴陽。氣口皆長而弦。蓋傷寒三陽合病也。以方涉海。為風濤所驚。遂血菀而神懾。為熱所搏。遂吐血一升許。且脅痛煩渴譫語。
適是年歲運。左尺當不足。其輔行京醫(yī)。以為腎已絕。泣告其左右曰。監(jiān)司脈病皆逆。不祿在旦夕。家人皆惶惑無措。翁曰。此天和脈。無憂也。為投小柴胡湯。減參。加生地黃半劑。后俟其胃實。以承氣下之。得利愈。
丹溪醫(yī)案。治一人。舊有下疳瘡。忽頭疼發(fā)熱。自汗。眾作傷寒治。尺劇。脈弦甚七至。重則澀。丹溪曰。
此病在厥陰。而與證不對。以小柴胡湯。加草龍膽胡黃連熱服。四帖而安。
小柴胡湯方柴胡(半斤○千金翼。作八兩)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全書。十三枚。)甘草(炙)生姜(各三兩切)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
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兩。(玉函。七味下。有咀字。再煎。作再煮。無三服之服。若渴下。有者字。成本亦有。千金翼。無栝蔞根四兩五字。玉函。千金翼。硬。作堅。下有者字。牡蠣四兩。千金翼。外臺。作六兩。成本。玉函。千金翼。缺桂枝之枝。錢氏不見宋版。故有為桂枝無疑之說。)〔鑒〕邪傳太陽陽明。曰汗。曰吐。曰下。邪傳少陽。惟宜和解。汗吐下三法。皆在所禁。以其邪在半表半里。而角于軀殼之內(nèi)界。在半表者。是客邪為病也。在半里者。是主氣受病也。邪正在兩界之間。各無進退而相持。故立和解一法。既以柴胡解少陽在經(jīng)之表寒。黃芩解少陽在腑之里熱。猶恐在里之太陰。正氣一虛。
在經(jīng)之少陽。邪氣乘之。故以姜棗人參。和中而預壯里氣。使里不受邪而和。還表以作解也。世俗不審邪之所據(jù)。果在半表半里之間。與所以應(yīng)否和解之宜。及陰陽疑似之辨。總以小柴胡為套劑。醫(yī)家幸其自處無過。病者喜其藥味平和。殊不知因循誤人。實為不淺。故凡治病者。當識其未然。圖機于早也?!渤獭持寥魺┒粐I者?;饸庠飳嵄菩匾?。故去人參半夏。加栝蔞實也??收摺T镆押囊罕品我?。故去半夏。加栝蔞根也。腹中痛者。木氣散入土中。胃腸受困。故去黃芩以安土。加芍藥以戢木也。脅下痞硬者。邪既留則木氣實。故去大棗之甘而緩。加牡蠣之咸而軟也。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水邪侵乎心。故去黃芩之苦寒。加茯苓之淡滲也。不渴身有微熱者。半表之寒。尚滯于肌。故去人參。加桂枝以解之也??日摺0氡碇?。湊入于肺。故去參棗。加五味子。易生姜為干姜。以溫之。雖肺寒不減黃芩??指山鸁嵋病S指雇礊樘幾C。少陽有此。由邪氣自表之里。里氣不利所致?!插X〕柴胡湯而有大小之分者。非柴胡有大小之異也。蓋以其用之輕重。力之大小而言也。牡蠣。名醫(yī)別錄云。治心脅下痞熱。加五味子干姜者。以水寒傷肺。故以此收肺氣之逆。即小青龍湯之制也。肺熱氣盛者。未可加也。
古方選注曰。去滓再煎??謩?cè)岵幌酀S械K于和也。
七味主治在中。不及下焦。故稱之曰小。
傷寒類方曰。此湯除大棗。共二十八兩。較今秤亦五兩六錢零。雖分三服。已為重劑。蓋少陽介于兩陽之間。須兼顧三經(jīng)。故藥不宜輕。去渣再煎者。此方乃和解之劑。再煎則藥性和合。能使經(jīng)氣相融。不復往來出入。古圣不但用藥之妙。其煎法俱有精義。古方治嗽。五味干姜必同用。一以散寒邪。一以斂正氣。從無單用五味治嗽之法。后人不知。用必有害。況傷熱勞怯火嗆。與此處寒飲犯肺之癥不同。乃獨用五味。收斂風火痰涎。深入肺臟。永難救療。
案錢氏曰。五味子半升者。非今升斗之升也。古之所謂升者。其大如方寸匕。以銅為之。上口方各一寸。
下底各六分。深僅八分。狀如小熨斗而方形。嘗于舊器中見之。而人疑其為香爐中之器用。而不知即古人用藥之升也。與陶隱居名醫(yī)別錄之形像分寸皆同。但多一柄。想亦所以便用耳。如以此升之半作一劑。而分三次服之。亦理之所有。無足怪也??急静菪蚶7卜皆瓢胂囊簧?。秤五兩為正。所謂一升。豈方一寸者哉。半夏之半升。與五味之半升。其升必同。錢說難從。
蘇沈良方曰。此藥。傷寒論。雖主數(shù)十證。大要其間有五證。最的當。服之必愈。一者。身熱心中逆。
或嘔吐者??煞?。若因渴飲水而嘔者。不可服。身體不溫熱者。不可服。二旨。寒熱往來者??煞H?。發(fā)潮熱者可服。四者。心煩脅下滿。或渴或不渴。皆可服。五者。傷寒已瘥后。更發(fā)熱者??煞?。此五證。但有一證。更勿疑。便可服。若有三兩證以上。更的當也。世人但知小柴胡湯治傷寒。不問何證。便服之。不徒無效。兼有所害。緣此藥瘥寒故也。元二年。時行無少長皆咳。本方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干姜各半兩。服此皆愈。常時上壅痰實。只根據(jù)本方。食后臥時服。甚妙。赤白痢尤效。痢藥中無知此妙。蓋痢多因伏暑。
此藥極解暑毒。
徐春甫古今醫(yī)統(tǒng)曰。張仲景著傷寒論。專以外傷為法。其中顧脾胃元氣之秘。世醫(yī)鮮有知之。觀其少陽證小柴胡湯。用人參。則防邪氣之入三陰?;蚩制⑽干蕴?。邪乘而入。必用人參甘草。固脾胃以充中氣。是外傷未嘗不內(nèi)因也??梢娭倬肮⒎?。神化莫測?;蛘咧灰酝鈧瞧渌L。而內(nèi)傷非所知也。此誠不知公之論也。
柯氏曰。本方為脾家虛熱。四時瘧疾之圣藥。
千金方。婦人在蓐得風。蓋四肢苦煩熱。皆自發(fā)露所為。若頭不痛。但煩熱。與三物黃芩湯。頭痛。與小柴胡湯。又黃龍湯。治傷寒瘥后。更頭痛壯熱煩悶方。仲景名小柴胡湯。(活人書。黃龍湯。不用半夏。)圣惠方。治陽毒傷寒。四肢壯熱。心膈煩躁。嘔吐不定方。
于本方。去大棗。加麥門冬竹葉。(十便良方。名人參飲子。)又治傷寒干嘔不止。心胸煩躁四肢熱。柴胡散方。
于本方。加麥門冬枳殼枇杷葉。
又治傷寒十余日。熱氣結(jié)于胸中。往來寒熱。柴胡散方。
于本方。去人參。加枳殼赤芍藥桔梗。
又治妊娠傷寒微嘔。心下支滿。外證未去。柴胡散方。
于本方。加芍藥犀角屑麥門冬。
小兒直訣。地骨皮散。治虛熱。
于本方。加知母茯苓地骨皮。
直指方。小柴胡湯。治男女諸熱出血。血熱蘊隆。
于本方。加烏梅。
又治傷暑外熱內(nèi)渴。于內(nèi)更加生姜。為妙。
保命集。治上焦吐。頭發(fā)痛。有汗脈弦。鎮(zhèn)青丸。
于本方。去棗。加青黛。為細末。姜汁浸蒸餅為丸。
又治產(chǎn)后經(jīng)水適斷。感于異證。手足牽搐。切牙昏冒。宜增損柴胡湯。
于本方。加石膏知母黃。
又治產(chǎn)后日久。雖日久。而脈浮疾者。宜服三元湯。
本方合四物湯。(又名柴胡四物湯。醫(yī)壘元戎。名調(diào)經(jīng)湯。)又產(chǎn)后日久虛勞。針灸小藥俱不效者。宜服三分湯。
本方合四物湯。加白術(shù)茯苓黃。
得效方小柴胡湯。治挾嵐嶂溪源蒸毒之氣。自嶺以南。地毒苦炎。燥濕不常。人多患此狀。血乘上焦。
病欲來時。令人迷困。甚則發(fā)躁狂忘。亦有啞不能言者。皆由敗毒瘀心。毒涎聚于脾所致。于此藥中。加大黃枳殼各五錢。
傷寒蘊要。近代名醫(yī)加減法。若胸膈痞滿不寬?;蛐刂型??;蛎{下痞滿?;蛎{下痛。去人參。加枳殼桔梗各二錢。名柴胡枳殼湯。若胸中痞滿。按之痛者。去人參。加栝蔞仁三錢。枳殼桔梗各二錢五分。黃連二錢。
名柴胡陷胸湯。若脈弱虛發(fā)熱??诳什伙嬎?。人參倍用。加麥門冬一錢五分。五味子十五個。名參胡清熱飲。
又名清熱生脈湯。若脈弦虛發(fā)熱。或兩尺且浮無力。此必有先因房事?;蛟鴫暨z走精。或病中還不固者。宜加知母黃柏各二錢。牡蠣粉一錢。名滋陰清熱飲。如有咳嗽者。更加五味子十一個。若脈弦虛。發(fā)熱口干。或大便不實。胃弱不食者。加白術(shù)白茯苓白芍藥各一錢五分。名參胡三白湯。若發(fā)熱煩渴。脈浮弦而數(shù)。小便不利。
大便泄利者。加四苓散用之。名柴苓湯。內(nèi)熱多者。此名協(xié)熱而利。加炒黃連一錢五分。白芍藥一錢五分。腹痛倍用。若腹疼惡寒者。去黃芩。加炒白芍藥二錢。桂一錢。名柴胡建中湯。若自汗惡風。腹痛發(fā)熱者。亦主之。
若心下痞滿。發(fā)熱者。加枳實二錢。黃連一錢五分。若血虛發(fā)熱。至夜尤甚者。加當歸身川芎白芍藥各一錢五分。生地黃一錢。若口燥舌干。津液不足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一錢五分。麥門冬一錢五分。五味子十五個。
若內(nèi)熱甚者。錯語心煩。不得眠者。加黃連黃柏山梔仁各一錢。名柴胡解毒湯。若脈弦長。少陽與陽明合病。而熱者。加葛根三錢。白芍藥二錢。名柴葛解肌湯。若脈洪數(shù)無外癥。惡熱內(nèi)熱甚。煩渴飲水者。合白虎湯主之。名參胡石膏湯。
醫(yī)方考。瘧發(fā)時一身盡痛。手足沉重。寒多熱少。脈濡者。名曰濕瘧。柴平湯主之。
本方。合平胃散。
內(nèi)臺方議曰。如發(fā)熱小便不利者。和五苓散。嘔惡者。加橘紅。胸中痞結(jié)者。加枳實??饶娑l(fā)熱者。
加丁香柿蒂。嘔吐者。加竹茹。
醫(yī)經(jīng)會解曰。脅下痞悶。去棗。加牡蠣枳實。名小柴胡加枳實湯。鼻衄。加生地茅花。痰盛喘。加桑白皮烏梅??诟缮嘣铩Hグ胂?。加天花粉貝母。自汗惡熱。譫語煩渴。去半夏。合白虎湯正方。血虛夜發(fā)熱。有小柴胡一二證。加當歸芍藥麥門冬熟地。壞證。加鱉甲。
本草權(quán)度曰。玉莖挺長。亦濕熱。小柴胡湯加連。有塊。青皮。外用絲瓜汁。調(diào)五倍子敷。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jié)于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
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原注】一云。臟腑相違。其病必下。脅膈中痛。)小柴胡湯主之。(玉函。飲食。作食飲。千金翼同。結(jié)作在。使下。有其字。)〔成〕人之氣血。隨時盛衰。當月郭空之時。則為血弱氣盡。腠理開疏之時也。邪氣乘虛。傷人則深。針經(jīng)曰。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血氣虛。衛(wèi)氣去。形獨居。肌肉減。皮膚緩。腠理開。毛發(fā)殘。焦理薄。垢落。
當是時遇賊風。則其入深者。是矣。邪因正虛。自表之里。而結(jié)于脅下。與正分爭。作往來寒熱。默默不欲飲食。下為自外之內(nèi)。經(jīng)絡(luò)與臟腑相連。氣隨經(jīng)必傳于里。故曰其痛下。痛一作病。邪在上焦為邪高。邪漸傳里為痛下。里氣與邪氣相搏。逆而上行。故使嘔也。與小柴胡湯。以解半表半里之邪?!餐酢逞鯕獗M。至結(jié)于脅下。是釋胸脅苦滿句。正邪分爭三句。是釋往來寒熱句。倒裝法也。默默不欲飲食。兼上文滿痛而言。臟腑相連四句。釋心煩喜嘔也。〔柯〕此仲景自注柴胡證首五句。釋胸脅苦滿之因。正邪三句。釋往來寒熱之義。此下多有闕文。故文理不連屬也。
案方氏喻氏程氏張氏魏氏錢氏及金鑒。皆以為申明熱入血室之由。似于經(jīng)旨不相葉。故不敢從也。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千金翼。已。作而。玉函。屬上。有此字。成本。明下。有也字。)〔方〕已。畢也??室嗖窈驗橹蛔C。然非津液不足。水飲停逆。則不渴。或為之渴。寒熱往來之暫渴也。
今服柴胡湯。已畢而渴。則非暫渴。其為熱已入胃。亡津液而渴??芍?。故曰屬陽明也。〔錢〕但云以法治之。
而不言法者。蓋法無定法也。假令無形之熱邪在胃。爍其津液。則有白虎湯之法以解之。若津竭胃虛。又有白虎加人參之法以救之。若有形之實邪。則有小承氣。及調(diào)胃承氣湯和胃之法。若大實滿。而潮熱譫語。大便硬者。則有大承氣攻下之法。若胃氣已實。而身熱未除者。則有大柴胡湯兩解之法。若此之類。當隨時應(yīng)變。因證便宜耳?!侧崱成訇栮柮髦C。在嘔渴中分。渴則轉(zhuǎn)屬陽明。嘔則仍在少陽。如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因病未離少陽也。服柴胡湯渴當止。若服柴胡湯已加渴者。是熱入胃腑。耗津消水。此屬陽明胃病也。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y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黃者。與柴胡湯。后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谷者噦。(玉函。脈經(jīng)。上而字。作其人。
小便黃。作小便難。千金翼。成本。亦作難。成本。本渴飲水而嘔者。作本渴而飲水嘔者。玉函不中間。有復字。喻氏。周氏。魏氏。張氏本。并缺此條。)〔柯〕浮弱為桂枝脈。惡風寒。為桂枝癥。然手足溫而身不熱。脈遲為寒。為無陽。為在臟。是表里虛寒也。法當溫中散寒。而反二三下之。胃陽喪亡。不能食矣。食谷則噦。飲水則嘔。虛陽外走。故一身面目悉黃。
肺氣不化。故小便難而渴。營血不足。故頸項強。少陽之樞機無主。故脅下滿痛。此太陽中風。誤下之壞病。
非柴胡癥矣。與小柴胡湯。后必下利者。雖有參甘。不禁柴芩之苦寒也。〔程〕后必下重者。脾孤而五液注下。
液欲下。而已無液可下。則虛虛之禍。因里寒而益甚耳。遇此之證。無論無里熱證。即有里熱證。亦屬假熱。
柴胡湯不中與也?!插X〕后。謂大便也。下重者。非下體沉重。即大便后重也。若再誤犯谷氣。必至噦而不治矣。噦者。即呃逆也。素問寶命全角論云。病深者其聲噦。仲景陽明中風。即有加噦者不治之語。方氏疑末后尚有脫落。不知仲景以不治之證作結(jié)。彼竟茫然不知。何哉。尚論并棄而不載。又不知何意。前輩用心。終莫知其意指也?!插a〕柴胡湯之害非小。今人不明是理。輒以小柴胡。為和解之劑。不問表里之虛實。而亂投之。且去人參。止用柴芩等輩。殺人更猛。學人能三復斯言。實蒼生之幸也。
〔知〕后言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此更言脅下滿痛。亦有不宜柴胡者。以為戒也。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脈經(jīng)。千金翼。作身體熱。)〔錢〕身熱惡風項強。皆太陽表證也。脅下滿。邪傳少陽也。手足溫而渴。知其邪未入陰也。以太陽表證言之。似當汗解。然脅下已滿。是邪氣已入少陽。仲景原云。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故雖有太陽未罷之證。汗之則犯禁例。故仍以小柴胡湯主之。但小柴胡湯。當從加減例用之。太陽表證未除。
宜去人參加桂枝。脅下滿。當加牡蠣??蕜t去半夏加栝蔞根。為是?!仓尽酬懯显?。手足溫者。手足熱也。乃病患自覺其熱。非按而得之也。(案金鑒引。作手足溫者。手足不冷也。非病患自覺其溫。乃診者按之而得也。
與原本左矣。)不然。何以本論既云身熱。而復云手足溫。有謂身發(fā)熱。而手足溫和者。非也。凡靈素中言溫者。皆謂熱也。非謂不熱也。
案參前條考之。不身熱而手足溫者。非柴胡證。身熱而手足溫者。乃柴胡證。
案方氏喻氏。根據(jù)頸項強之一證。為三陽合病。非也。頸項強。乃太陽證。而非陽明證。詳義見于葛根湯。
○又案外臺。引仲景傷寒論。本條亦云。小柴胡湯主之。而其方則柴胡桂枝干姜湯也。蓋從加減例。而改易者。
與錢氏之意符矣。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成本。痛下。有者字。
者小間。有與字。玉函。者字。作即與。)〔汪〕此條。乃少陽病兼挾里虛之證。傷寒脈弦者。弦本少陽之脈。宜與小柴胡湯。茲但陰脈弦。而陽脈則澀。此陰陽以浮沉言。脈浮取之。則澀而不流利。沉取之亦弦而不和緩。澀主氣血虛少。弦又主痛。法當腹中急痛。與建中湯者。以溫中補虛。緩其痛。而兼散其邪也。先溫補矣。而弦脈不除。痛猶未止者。為不瘥。此為少陽經(jīng)有留邪也。后與小柴胡湯。去黃芩。和芍藥。以和解之。蓋腹中痛。亦柴胡證中之一候也。愚以先補后解。乃仲景神妙之法。〔錫〕先與小建中。便有與柴胡之意。非因小建中不效。而又與小柴胡也〔柯〕仲景有一證用兩方者。如用麻黃汗解。半日復煩。用桂枝更汗同法。然皆設(shè)法御病。非必然也。先麻黃。繼桂枝。是從外之內(nèi)法。先建中。繼柴胡。是從內(nèi)之外法。〔魏〕此條。亦即太陽陽明諸篇。里虛先治里之義也。方氏則公然謂小建中為不對。亦可哂矣夫。
小建中湯方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玉函。成本。作三兩。金匱亦然。)芍藥(六兩)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千金翼。十一枚。)膠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納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玉函。成本。飴上。有膠字。外臺。作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納飴。更上火微煮。令消解。用。
作服。玉函。千金翼。亦作服。無建中湯三字。)〔成〕脾者土也。應(yīng)中央。處四臟之中。為中州。治中焦。生育營衛(wèi)。通行津液。一有不調(diào)。則營衛(wèi)失所育。
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湯。溫建中臟。是以建中名焉。膠飴味甘溫。甘草味甘平。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建脾者。必以甘為主。故以膠飴為君。甘草為臣。桂味辛熱。辛散也。潤也。營衛(wèi)不足。潤而散之。芍藥味酸微寒。酸收也。泄也。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以桂芍藥為佐。生姜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胃者衛(wèi)之源。脾者營之本。黃帝針經(jīng)曰。營出中焦。衛(wèi)出上焦。是矣。衛(wèi)為陽。不足者。益之必以辛。
營為陰。不足者。補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營衛(wèi)通。是以姜棗為使。(此系明理論文。)〔汪〕內(nèi)臺方議曰。桂枝湯中。桂枝芍藥等分。以芍藥佐桂枝。而治衛(wèi)氣也。建中湯中。芍藥多半。而桂枝減少。以桂枝佐芍藥。而益其營氣也。是以大有不同。愚以蓋桂枝湯中。以芍藥佐桂枝。則辛甘相合。散而助表。建中湯中。
以桂枝佐芍藥。則酸甘相合。斂而補中。能達此義。斯仲景制方之意。無余蘊矣。〔柯〕建中湯禁。與酒客不可與桂枝同義。
案小建中。視之大建中。藥力和緩。故曰小爾。金鑒云。小小創(chuàng)建中氣??址且?。錢氏注。及王子接解。同義。
醫(yī)方集解曰。昂案此湯。以飴糖為君。故不名桂枝芍藥。而名建中。今人用小建中者。絕不用飴糖。失仲景遺意矣。
傷寒蘊要曰。膠飴。即餳糖也。其色紫深。如琥珀者佳。
案外臺載集驗黃湯。即黃建中湯。方后云。嘔者。倍生姜。又古今錄驗黃湯。亦即黃建中湯。
方后云。嘔即除飴糖。千金治虛勞內(nèi)傷。寒熱嘔逆吐血方。堅中湯。即本方。加半夏三兩??偛≌撛弧Ef有微溏或嘔者。不用飴糖也。據(jù)以上數(shù)條。嘔家亦不可全禁建中湯。
案此方金匱要略。治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又治男子黃膽。
小便自利。后來方書。增減藥味。所用頗博。今以本方治雜病者。茲錄其一二。
蘇沈良方曰。此藥治腹痛如神。然腹痛按之便痛。重按卻不甚痛。此止是氣痛。重按愈痛而堅者。當自有積也。氣痛不可下。下之愈甚。此虛寒證也。此藥。偏治腹中虛寒補血。尤止腹痛。若作散。即每五錢匕。生姜五片。棗三個。飴一栗大。若疾勢甚。須作湯劑。散服恐力不勝病也。
本事方后集。治腸風痔漏。赤芍藥。官桂去皮。甘草炙。以上等分。上咀。每服二錢。生姜二片。白糖一塊。水一盞。同煎至七分。去滓??招姆#ǚ槐?。糖字。作礬。誤。)證治準繩曰。治痢不分赤白久新。但腹中大痛者。神效。其脈弦急?;驖〈?。按之空虛?;蚺e按皆無力者。是也。
赤水玄珠曰。張二尹近川翁。始以內(nèi)傷外感。過服發(fā)散消導之劑。致胃脘當心而痛。六脈皆弦而弱。此法當補而斂之也。白芍藥。酒炒五錢。炙甘草三錢。桂枝一錢半。香附一錢。大棗三枚。飴糖一合。煎服。一帖而瘳。張氏醫(yī)通。形寒飲冷??人?。兼腹痛脈弦者。小建中湯。加桔梗。以提肺氣之陷。寒熱自汗。加黃。
又云。案虛勞而至于亡血失精。消耗津液??蓍滤某?。難為力矣。內(nèi)經(jīng)于針藥莫制者。調(diào)以甘藥。金匱遵之。
而用小建中湯。黃建中湯。以急建其中氣。俾飲食增而津液旺也。
證治大還曰。凡膈氣病。由脾胃不足。陽氣在下。濁氣在上。故痰氣壅塞膈上。而飲食難入也。若脈弦。
宜建中湯。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玉函。作小柴胡。誤。)〔汪〕傷寒中風者。謂或傷寒?;蛑酗L。不必拘也。柴胡證者。謂邪入少陽。在半表半里之間也。但見一證。謂或口苦?;蜓矢赡垦!;蚨@無聞。或脅下硬滿。或嘔不能食。往來寒熱等。便宜與柴胡湯。故曰。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不必待其證候全具也?!仓尽晨帜嗷驘┗蚩驶蛲椿蚱蚣禄蚩戎⒊?。故于此申明之。
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復發(fā)熱汗出而解。(玉函。千金翼。無病字。若字。及卻復之復。成本。亦無復字。)〔成〕邪在半表半里之間。為柴胡證。即未作里實。醫(yī)便以藥下之。若柴胡證仍在者。雖下之不為逆??蓮团c柴胡湯。以和解之。得湯邪氣還表者。外作蒸蒸而熱。先經(jīng)下里虛。邪氣欲出。內(nèi)則振振然也。正氣勝陽氣生。卻復發(fā)熱汗出而解也?!插X〕蒸蒸者。熱氣從內(nèi)達外。如蒸炊之狀也。邪在半里。不易達表。必得氣蒸膚潤。振戰(zhàn)鼓栗。而后發(fā)熱。汗出而解也。〔柯〕此與下后復用桂枝同局。因其人不虛。故不為壞病。
顧氏溯源集曰。翕翕者。熱在表也。蒸蒸者。熱在里也。繹蒸字之義。雖不言有汗。而義在其中矣。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外臺。作傷寒一二日。)〔錢〕心中。心胸之間。非必心臟之中也。悸。虛病也?!茶b〕傷寒二三日。未經(jīng)汗下。即心悸而煩。必其人中氣素虛。雖有表證。亦不可汗之。蓋心悸陽已微。心煩陰已弱。故以小建中湯。先建其中。兼調(diào)營衛(wèi)也。
〔程〕雖悸與煩。皆小柴胡湯中兼見之證。而得之二三日。里證未必便具。小柴胡湯非所與也。
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原注】一云。嘔止小安。)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反字。玉函。外臺。作及字。仍。
脈經(jīng)。千金翼。作續(xù)。小柴胡下。成本。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外臺。有湯字。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嘔不止。
心下急。作嘔止小安。郁郁上。有其人二字。大柴胡湯之湯。成本脫。)〔汪〕此條。系太陽病傳入少陽。復入于胃之證。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知其時已傳入少陽矣。故以二三下之為反也。下之而四五日后。更無他變。前此之柴胡證仍在者。其時縱有可下之證。須先與小柴胡湯。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如和解之。而嘔止者。表里氣和。為已解也。若嘔不止。兼之心下急。郁郁微煩。心下者。
正當胃腑之中。急則滿悶已極。郁煩為熱結(jié)于里。此為未解也。后與大柴胡湯。以下其里熱則愈?!擦帧硣I不止。則半表里證猶在。然心下急。郁郁微煩。必中有燥屎也。非下除之不可。故以大柴胡。兼而行之。
案過經(jīng)。成注各條。其解不同。注本條云。日數(shù)過多。累經(jīng)攻下。注調(diào)胃承氣湯條云。再傳經(jīng)盡。謂之過經(jīng)。注陽明篇汗出譫語條云。過太陽經(jīng)無表證。考之原文。曰。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又曰。傷寒十三日。過經(jīng)譫語者。又曰。須下者。過經(jīng)乃可下之。凡曰過經(jīng)者。與此條總四條。并言過太陽經(jīng)無表證。明矣。其他二說。不可從也。柯氏云。經(jīng)者。常也過經(jīng)。是過其常度。非經(jīng)絡(luò)之經(jīng)也。發(fā)于陽者。七日愈。七日已上自愈。
以行其經(jīng)盡故也。七日不愈。是不合陰陽之數(shù)。便為過經(jīng)。此解亦似未允。
大柴胡湯方柴胡(半斤○千金翼。八兩)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外臺半升。水洗)生姜(五兩切○玉函。三兩。)大棗(十二枚擘○外臺。十三枚。)枳實(四枚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再煎下。玉函。外臺。有取三升三字。根據(jù)小柴胡湯煎法。此系脫文。成本。玉函。本方。有大黃二兩。玉函。上七味。作八味。云一方。無大黃。不加不得名大柴胡湯也。案一方加大黃以下。肘后。千金。千金翼。外臺。及成本。共載之。本事方。本方有大黃。注云。伊芳尹湯液論。大柴胡。同姜棗共八味。今監(jiān)本無。脫之也。)〔鑒〕許叔微曰。大柴胡湯。一方無大黃。一方有大黃。此方用大黃者。以大黃有蕩滌蘊熱之功。為傷寒中要藥。王叔和云若不用大黃??植幻蟛窈鷾?。且經(jīng)衣冠文物言下之則愈。若無大黃。將何以下心下之急乎。應(yīng)從叔微為是。柴胡證在。又復有里。故立少陽兩解之法。以小柴胡湯。加枳實芍藥者。解其外以和其內(nèi)也。去參草者。以里不虛也。少加大黃。所以瀉結(jié)熱也。倍生姜者。因嘔不止也。
吳遵程方注曰。此湯。治少陽經(jīng)邪。漸入陽明之腑?;蛘`下引邪內(nèi)犯。而過經(jīng)不解之證。故于小柴胡湯中。
除去人參甘草。助陽戀胃之味。而加芍藥枳實大黃之沉降。以滌除熱滯也。與桂枝大黃湯同義。彼以桂枝甘草兼大黃。兩解太陽誤下之邪。此以柴胡黃芩半夏兼大黃。兩解少陽誤下之邪。兩不移易之定法也。
汪昂醫(yī)方集解曰。此乃少陽陽明。故加減小柴胡小承氣。而為一方。少陽固不可下。然兼陽明腑證則當下。宜大柴胡湯。
總病論。干地黃湯。治婦人傷寒。瘥后猶有余熱不去。謂之遺熱。
于本方。去半夏枳實姜棗。加干地黃黃連。(方用大黃。)衛(wèi)生寶鑒。柴胡飲子。解一切骨蒸熱。積熱作發(fā)?;蚝疅嵬鶃怼P顭岷畱?zhàn)。及傷寒發(fā)汗不解?;虿唤?jīng)發(fā)汗。
傳受表里俱熱。口干煩渴?;虮頍崛肜铩O伦C未全。下后熱未除及汗后余熱勞復。或婦人經(jīng)病不快。產(chǎn)后。但有如此證。并宜服之。
于本方。去半夏枳實大棗。加人參當歸甘草。(方用大黃。)名醫(yī)類案曰。傳愛川治一人脈弦細而沉。天明時發(fā)寒熱。至晚二腿汗出。手心熱甚。則胸滿拘急。大便實而能食。似勞怯。詢之因怒而得。用大柴胡湯。但胸背拘急不能除。后用二陳湯。加羌活防風紅花黃芩。煎服愈。直指方附遺。本方。治下痢舌黃口燥。胸滿作渴。身熱腹脹譫語。此必有燥屎。宜下。后服木香黃連苦堅之。
又大柴胡湯。治瘧熱多寒少。目痛多汗。脈大。以此湯微利為度。
醫(yī)經(jīng)會解曰。本大柴胡證當下。醫(yī)以丸藥下之。病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潮熱微利。仍宜再下。加芒硝。
○連日不大便。熱盛煩躁。舌焦口渴。飲水短氣。面赤脈洪實。加芒硝。○心下實滿。連于左脅。難以側(cè)臥。
大便閉而痛。加栝蔞青皮?!鸹鑱y譫語。加黃連山梔。○發(fā)狂。加生地牡丹皮玄參?!鸢l(fā)黃。加茵陳黃柏。○鼻衄。加犀角。○夏月熱病煩躁。脈洪大。加知母麥門冬石膏。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玉函。無所字。
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無已字。外臺。作熱畢。脈經(jīng)。千金翼。本下。有當字。以不之以。外臺。無。成本。
作而。無此非之此。先先宜之宜。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作再字。)〔程〕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此傷寒十三日不解之本證也。微利者。已而之證也。本證經(jīng)而兼腑。
自是大柴胡。能以大柴胡下之。本證且罷。何有于已而之下利。乃醫(yī)不以柴胡之辛寒下。而以丸藥之毒熱下。
雖有所去。而熱以益熱。遂復留中而為實。所以下利自下利。而潮熱仍潮熱。蓋邪熱不殺谷。而逼液下行。謂云熱利是也。潮熱者。實也。恐人疑攻后之下利為虛。故復指潮熱以證之。此實得之攻后。究竟非胃實。不過邪熱摶結(jié)而成。只須于小柴胡解外。
后但加芒硝一洗滌之。以從前已有所去。大黃并可不用。蓋節(jié)制之兵也。
錢云。胃邪雖實。奈少陽半表之邪未去。當用小柴胡湯。以解外邪。
明理論曰。潮熱。若潮水之潮。其來不失其時也。一日一發(fā)。指時而發(fā)者。謂之潮熱。若日三五發(fā)者。即是發(fā)熱。非潮熱也。潮熱屬陽明。必于日晡時發(fā)。陽明者胃。屬土。應(yīng)時則王于四季。應(yīng)日則王于未申。邪氣入于胃。而不復傳。郁而為實熱。隨王而潮。是以日晡所發(fā)潮熱者。屬陽明也。喻氏云。申酉戌間獨熱。余時不熱者。為潮熱。若他時熱。即為忽閃熱。非潮熱矣。汪氏云。潮熱二字。原兼汗出而言。然發(fā)熱汗出。為太陽中風本有者。何以辨之。不知太陽之發(fā)熱汗出。自是汗。陽明之大熱汗出。自是潮。潮者潮潤也。謂汗者汗漫之謂。各有意象。今諺謂潮濕者。即此。乃由熱氣熏蒸。郁悶而作。當每年霉雨之時。衣物之間。無不潮濕者此也。案汪注奇甚。然潮熱。竟未知何義。
胡加芒硝湯方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生姜(一兩切)大棗(四枚擘)半夏(二十銖本云五枚洗○玉函。外臺。五枚。千金翼。一合。洗)芒硝(二兩○外臺。二合)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原注】臣億等謹案金匱玉函。方中無芒硝。別一方云。以水七升。下芒硝二合。大黃四兩。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服五合。
微下即愈。本云柴胡。再服以解其外。余二升。加芒硝大黃桑螵蛸也?!鹜馀_。煮取間。有七味二字。煮微沸。
作上火煎一二沸七字。再服下。玉函。有以解為瘥四字。千金翼。有以解其外四字。成本。不載本方。第十卷云。小柴胡方內(nèi)。加芒硝六兩。余根據(jù)前法服。不解更服。案今本玉函。有芒硝二兩。而方后云。上七味。知是后人所添。而本方后。更載柴胡加大黃芒硝桑螵蛸湯方。柴胡二兩。黃芩。
人參。甘草。炙。生姜。各十八銖。半夏五枚。大棗四枚。芒硝三合。大黃四兩。桑螵蛸五枚。上前七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芒硝大黃桑螵蛸。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五合。微下即愈。本方柴胡湯。再服以解其外。余一服加芒硝大黃桑螵蛸。千金翼并同。作大黃四分。上方解。詳見王子接古方選注。)〔汪〕醫(yī)用丸藥。此是許學士所云巴豆小丸子藥。強迫溏糞而下。夫巴豆辛烈。大傷胃氣。若仍用大柴胡。
則枳實大黃之峻。胃中之氣。已不堪受其削矣。故易以小柴胡加芒硝湯。用人參甘草。以扶胃氣。且微利之后。
溏者已去。燥者自留。加芒硝者。能勝熱攻堅。又其性速下。而無礙胃氣。乃一舉而兩得也?!部隆巢患哟簏S者。以地道原通。不用大柴胡者。以中氣已虛也。后人有加大黃桑螵蛸者。大背仲景法矣。
傷寒類方曰。本草。芒硝治六腑積聚。因其利而復下之。所謂通因通用之法也。潮熱而利。則邪不停結(jié)。
故較之大柴胡癥。用藥稍輕。
又曰不解。不大便也。此藥劑之最輕者。以今秤計之。約二兩。分二服。則一服止一兩耳。案大柴胡湯。
加大黃枳實。乃合用小承氣也。此加芒硝。乃合用調(diào)胃承氣也。皆少陽陽明同治之方。○案不解。邪氣不解散也。以大便解之??址且?。
案張錫駒云。本柴胡癥。乃大柴胡也。柴胡加芒硝。亦大柴胡加芒硝也。其不言小者。大柴胡可知矣。此說不可從。
傷寒十三日。過經(jīng)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盒飯硬。而反下利。脈調(diào)和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nèi)實也。調(diào)胃承氣湯主之。(成本。過經(jīng)上。有不解二字。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譫上。有而字。以有熱也。作內(nèi)有熱也。千金翼。無調(diào)胃字??卤緞h厥字。)〔鑒〕此承上條?;グl(fā)其義。以詳其治也。〔汪〕譫語者。自言也。寒邪郁里。胃中有熱。熱氣熏膈。則神昏而自言也。譫語有熱。法當以湯蕩滌之。若小便利者。津液偏滲。大盒飯堅硬而不出。今反下利。及診其脈又調(diào)和。而非自利之脈。知醫(yī)非其治。而以丸藥下之也。若其人不因誤下。而自利者。其脈當微。而手足見厥。此為內(nèi)虛。不可下也。今脈反和。反和者。言其脈與陽明腑證不相背之意。若脈果調(diào)和。則無病矣。此為內(nèi)實。故見譫語下利等證。與調(diào)胃承氣湯者。以下胃中之實熱也。腸中堅實之物不能去。所下者旁流溏垢耳。
據(jù)仲景法。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今改用調(diào)胃者。以醫(yī)誤下之故。內(nèi)實不去。胃氣徒傷。故于小承氣湯。去濃樸枳實。而加甘草。以調(diào)和之也。因大便堅實。以故復加芒硝?!插a〕若胃氣虛寒。而自利者。
脈當微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大也。
成云。當以諸承氣湯下之。錢云。曰湯而不曰承氣者。以上四句。是起下文語。乃借客形主之詞。故在所忽也。案汪注。脈微而手足厥。本于成注。錫駒以厥為脈狀。出于不可下編。錢氏云。微厥者。忽見微細也。
微厥則正氣虛衰。真陽欲亡。乃虛寒之脈證也。意與錫駒同。此他諸家并與成注同。
太陽病不解。熱結(jié)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
但少腹急結(jié)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原注】后云解外。宜桂枝湯?!鹩窈?。自上。有必字。愈上。
有即字。成本。解下。無其字。脈經(jīng)。其外下。有屬桂枝湯證五字。千金翼同。)〔成〕太陽。膀胱經(jīng)也。太陽經(jīng)邪熱不解。隨經(jīng)入腑。為熱結(jié)膀胱。其人如狂者。為未至于狂。但不寧爾。
經(jīng)曰。其人如狂者。以熱在下焦。太陽多熱。熱在膀胱。必與血相搏。若血不為蓄。為熱迫之。則血自下。血下則熱隨血出而愈。若血不下者。則血為熱搏。蓄積于下。而少腹急結(jié)。乃可攻之。與桃核承氣湯。下熱散血。
〔柯〕沖任之血。會于少腹。熱極而血不下而反結(jié)。故急。然病自外來者。當先審表熱之輕重。以治其表。繼用桃核承氣。以攻其里之結(jié)血?!餐簟辰馄渫狻Qa亡論。郭白云采千金方云。宜桂枝湯。及考內(nèi)臺方議云。若其外證不解?;蛎}帶浮。或惡寒?;蛏硗吹茸C。尚未可攻。且與葛根湯。以解其外。二湯。皆太陽病解外之藥。
學人宜臨證消息用之。(案金鑒。當先以麻黃湯解外。)〔錢〕注家有血蓄膀胱之說。尤為不經(jīng)。蓋太陽在經(jīng)之表邪不解。故熱邪隨經(jīng)。納入于腑。而瘀熱結(jié)于膀胱。則熱在下焦。血受煎迫。故溢入回腸。其所不能自下者。
蓄積于少腹。而急結(jié)也。膀胱為下焦清道。其蒸騰之氣。由氣化而入。氣化而出。未必能藏蓄血也。若果膀胱之血。蓄而不行。則膀胱瘀塞。所謂少腹硬滿。小便自利者。又何自出乎。有識者不為然也。
案傷寒類方曰。當先解外。宜桂枝湯。注云。宜桂枝湯四字。從金匱增入。然金匱無所考。活人書亦云。
宜桂枝湯??偛≌撛?。不惡寒。為外解。
桃核承氣湯方(○玉函。作桃仁承氣湯。脈經(jīng)同。案桃核。即是桃仁。猶杏子杏仁。)桃仁(五十個去皮尖)大黃(四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芒硝(二兩○千金翼。一兩)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玉函。作先煮四味。取二升半。去滓。納硝。更煮微沸。溫服云云。千金翼。作更煎一沸。分溫三服。)〔成〕少腹急結(jié)。緩以桃仁之甘。下焦蓄血。散以桂枝辛熱之氣。故加二物于調(diào)胃承氣湯中也?!插X〕神農(nóng)本經(jīng)。桃仁主瘀血血閉。潔古云。治血結(jié)血秘。通潤大腸。破硝血。大黃下瘀血積聚。蕩滌腸胃。推陳致新。
芒硝走血軟堅。熱淫于內(nèi)。治以咸寒之義也。桂之為用。通血脈。消瘀血。尤其所長也。甘草所以保脾胃。和大黃芒硝之寒峻耳。
醫(yī)方考曰。傷寒外證已解。小腹急。大便黑。小便利。其人如狂者。有蓄血也。此方主之。無頭痛發(fā)熱惡寒者。為外證已解。小腹急者。邪在下焦也。大便黑者。瘀血漬之也。小便利者。血病而氣不病也。上焦主陽。
下焦主陰。陽邪居上焦者。名曰重陽。重陽則狂。今瘀熱客于下焦。下焦不行。則干上部清陽之分。而天君不寧矣。故其證如狂。桃仁潤物也能潤腸而滑血。大黃行藥也。能推陳而致新。芒硝咸物也。能軟堅而潤燥。甘草平劑也。能調(diào)胃而和中。桂枝辛物也。能利血而行滯。又曰。血寒則止。血熱則行。桂枝之辛熱。君以桃仁硝黃。則入血而助下行之性矣。斯其制方之意乎。
案方中用桂枝。方氏喻氏程氏汪氏柯氏魏氏并云。以太陽隨經(jīng)之熱。原從表分傳入。非桂枝不解耳。恐不爾。本草序例曰。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后食。
傷寒類方曰。微利。則僅通大便。不必定下血也。
柯氏方論曰。此方。治女子月事不調(diào)。先期作痛。與經(jīng)閉不行者。最佳。
外臺。古今錄驗。療往來寒熱。胸脅逆滿。桃仁承氣湯。(即本方)總病論曰。桃仁承氣湯。又治產(chǎn)后惡露不下。喘脹欲死。服之十瘥十。
三因陰門。兼金丸。治熱入膀胱。臍腹上下。兼脅肋疼痛。便燥欲飲水。按之痛者。本方五味為末。
蜜丸梧子大。米飲下。五七丸至十丸。婦人血閉疼痛。亦宜服之。
直指方。桃仁承氣湯。治下焦蓄血。漱水迷忘。小腹急痛。內(nèi)外有熱。加生蒲黃。出小便不通門。
儒門事親。夫婦人月事沉滯。數(shù)月不行。肌肉不減。內(nèi)經(jīng)曰。此名為瘕為沉也。沉者。月事沉滯不行也。
急宜服桃仁承氣湯。加當歸。大作劑料服。不過三服立愈。后用四物湯補之。
醫(yī)史攖寧生傳。馬萬戶妻。體肥而氣盛。自以無子。嘗多服暖子宮藥。積久火甚。迫血上行為衄。衄必數(shù)升余。面赤脈躁疾。神如癡。醫(yī)者猶以治上盛下虛丹劑鎮(zhèn)墜之?;瑝墼?。經(jīng)云。上者下之。今血氣俱盛。
溢而上行。法當下導。奈何實實耶。即與桃仁承氣湯。三四下積瘀。既去。繼服既濟湯。二十劑而愈。證治準繩。攖寧生卮言云。血溢血泄。諸蓄妄證。其始也。予率以桃仁大黃。行血破瘀之劑。折其銳氣。而后區(qū)別治之。雖往往獲中。猶不得其所以然也。后來四明。遇故人蘇伊芳舉。問論諸家之術(shù)。伊芳舉曰。吾鄉(xiāng)有善醫(yī)者。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藥下之。或問失血復下。虛何以當。則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則以妄為常。
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虛之有。予聞之愕然曰。名言也。昔者之疑。今釋然矣。
諸證辨疑。一婦長夏患痢疾。痛而急迫。其下黃黑色。諸醫(yī)以薷苓湯。倍用枳殼黃連。其患愈劇。因請余治。診脈兩尺脈緊而澀。知寒傷營也。細問之。婦人答曰。行經(jīng)之時??曙嬂渌煌搿K斓么税Y。余方覺悟。
血被冷水所凝。瘀血歸于大腸。熱氣所以墜下。遂用桃仁承氣湯。內(nèi)加馬鞭草玄胡索。一服。次早下黑血升許。痛止臟清。次用調(diào)脾活血之劑。其患遂痊。今后治痢。不可不察。不然。則誤人者多矣。
傳信尤易方。治淋血。桃仁承氣湯??招姆?。
證治大還。吐血勢不可遏。胸中氣塞。上吐紫黑血。此瘀血內(nèi)熱盛也。桃仁承氣湯。加減下之。打撲內(nèi)損。有瘀血者。必用。
張氏醫(yī)通。虛人雖有瘀血。其脈亦芤。必有一部帶弦。宜兼補以去其血。桃核承氣。加人參五錢。分三服。緩攻之。可救十之二三。
又齲齒。數(shù)年不愈。當作陽明蓄血治。桃核承氣。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服之。好飲者多此。屢服有效。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zhuǎn)側(cè)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下之下。外臺。有后字。脈經(jīng)。千金翼。有盡重二字。)〔張〕此系少陽之里證。諸家注作心經(jīng)病。誤也。蓋少陽有三禁。不可妄犯。雖八九日過經(jīng)下之。尚且邪氣內(nèi)犯。胃土受傷。膽木失榮。痰聚膈上。故胸滿煩驚。驚者。膽不寧。非心虛也。小便不利。譫語者。胃中津液竭也。一身盡重者。邪氣結(jié)聚痰飲于脅中。故令不可轉(zhuǎn)側(cè)。主以小柴胡。和解內(nèi)外。逐飲通津。加龍骨牡蠣。以鎮(zhèn)肝膽之驚。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柴胡(四兩)黃芩(○成本。無)生姜(切)鉛丹(○玉函。作黃丹)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千金翼。一合。成本。二合)大黃(二兩)大棗(六枚擘)牡蠣(一兩半熬○外臺。一兩半。全書。)人參龍骨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納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柴胡湯。今加龍骨等。(成本。十二味。作十一味。切如棋子。玉函。無。外臺。棋上。有博字。一兩沸。玉函。外臺。作取二升。服一升。外臺。作分再服。本云以下。玉函。作本方柴胡湯內(nèi)。加龍骨牡蠣黃丹桂茯苓大黃也。今分作半劑二十四字。)〔吳〕此湯治少陽經(jīng)邪犯本之證。故于本方中。除去甘草。減大棗上行陽分之味。而加大黃行陰。以下奪其邪。兼茯苓以分利小便。龍骨牡蠣鉛丹。以鎮(zhèn)肝膽之怯。桂枝以通血脈之滯也。與救逆湯同義。彼以龍骨牡蠣。鎮(zhèn)太陽經(jīng)火逆之神亂。此以龍骨牡蠣鉛丹。鎮(zhèn)少陽經(jīng)誤下之驚煩。亦不易之定法也。
傷寒類方曰。此乃正氣虛耗。邪已入里。而復外擾三陽。故現(xiàn)癥錯雜。藥亦隨癥施治。真神化無方者也。
案此方。能治肝膽之驚痰。以之治癲癇。必效。
又曰。大黃只煮一二沸。取其生而流利也。
案汪氏云。是方也。表里齊走。補瀉兼施。通澀并用??址侵倬爸f?;蛳凳搴筒奢嫊r。有差錯者。若臨是證而用是藥。吾不敢也。何也。倘謂胸滿譫語。是實證。則當用大黃者。不當用人參。倘謂驚煩小便不利身重。是虛證。則當用人參大棗茯苓龍骨等藥者。不當用大黃。況龍骨牡蠣鉛丹。皆系重墜收澀陰毒之品??址切”悴焕艘病M羰洗苏f。似有所見。然而今以是方治此癥。而奏效者不鮮。故未敢為得矣。
傷寒腹?jié)M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玉函。脈經(jīng)。滿下。有而字。錢本。柯本。周本。張本。無此及次條。)〔成〕腹?jié)M譫語者。脾胃疾也。浮而緊者。肝脈也。脾病見肝脈。木行乘土也。經(jīng)曰水行乘火。木行乘土。
名曰縱。此其類矣。期門者肝之募。刺之以瀉肝經(jīng)盛氣?!插a〕縱。謂縱勢而往。無所顧慮也?!茶b〕傷寒脈浮緊。太陽表寒證也。
腹?jié)M譫語。太陰陽明里熱也。欲從太陽而發(fā)汗。則有太陰陽明之里。欲從太陰陽明。而下之。又有太陽之表。
主治誠為兩難。故不藥而用刺法也。雖然太陰論中。太陽表不解。太陰腹?jié)M痛。而用桂枝加大黃湯。亦可法也。
此肝乘脾。名曰縱。刺期門。與上文義不屬。似有遺誤。
傷寒發(fā)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水。玉函。脈經(jīng)。作酢漿二字。千金翼。作截漿。)〔成〕傷寒發(fā)熱。嗇嗇惡寒。肺病也。大渴欲飲水。肝氣勝也。玉函曰。作大渴欲飲酢漿。是知肝氣勝也。
傷寒欲飲水者愈。若不愈而腹?jié)M者。此肝行乘肺。水不得行也。經(jīng)曰。水行乘金名橫。刺期門以瀉肝之盛氣。
肝肺氣平。水散而津液得通。外作自汗出。內(nèi)為小便利而解也。〔錫〕橫。謂橫肆妄行。無復忌憚也?!茶b〕傷寒發(fā)熱。嗇嗇惡寒。無汗之表也。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停飲之滿也。若自汗出。表可自解。小便利。滿可自除。故曰其病欲解也。若不汗出小便閉。以小青龍湯。先解其外。外解已其滿不除。十棗湯下之。亦可愈也。此肝乘肺。名曰橫。刺期門。亦與上文義不屬。似有遺誤。
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原注】一作二日內(nèi)燒瓦熨背。大汗出?;饸馊胛?。)胃中水竭。躁煩。必發(fā)譫語。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盒飯數(shù)。而反不數(shù)。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谷氣下流故也。(凡。全書。作反。反躁至大熱入胃。玉函。作而反燒瓦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脈經(jīng)同。作火氣入胃。躁煩。脈經(jīng)。作燥。玉函。脈經(jīng)。作十余日振而反汗出者。無故字。脈經(jīng)。作其人欲小便反不得。嘔。
及不多。成本。脈經(jīng)。無不字。汪氏云。凡。當作反。此為欲解也。也字。當在故字之下。案玉函無故字。似是。)〔成〕太陽病二日。則邪在表。不當發(fā)躁而反躁者。熱氣行于里也。反熨其背。而發(fā)汗大汗出。則胃中干燥?;馃崛胛?。胃中燥熱。躁煩而譫語。至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火邪勢微。陰氣復生。津液得復也。故為欲解?;鹦叭ゴ蠛钩鰟t愈。若從腰以下不得汗。則津液不得下通。故欲小便不得。熱氣上逆而反嘔也。欲失溲足下惡風者。氣不得通于下而虛也。津液偏滲。令大便硬者。小盒飯數(shù)。經(jīng)曰。小便數(shù)者。大便必硬也。此以火熱內(nèi)燥。津液不得下通。故小便不數(shù)。及不多也。若火熱消。津液和。則結(jié)硬之便得潤。因自大便也。便已頭卓然而痛者。先大便硬。則陽氣不得下通。既得大便。則陽氣降下。頭中陽虛。故卓然而痛。谷氣者陽氣也。
先陽氣不通于下之時。足下惡風。今陽氣得下。故足心熱也?!部隆炒酥富鹉嬷p者言之。太陽病經(jīng)二日。不汗出而煩躁。此大青龍證也?!卜健匙?。特也。頭特然而痛。陰氣上達也。病雖不言解。而解之意。已隱然見于不言之表矣。讀者當自悟可也。〔汪〕欲失溲者。此是形容不得小便之狀。案郭白云云?;饸馊胛?。胃中枯燥。
用白虎加人參湯。小便不利者。當用五苓散。其大便硬者。用調(diào)胃承氣湯。于諸證未生時。必須先去火邪。宜救逆湯。愚以五苓散斷不可用。此系胃中水竭。津液燥故也。其用調(diào)胃承氣湯。不若麻仁丸代之。
案玉函脈經(jīng)。無下利。與下文連接。似是。欲解也故之故。玉函無之。亦似是。成注云。大汗出則愈。
且注文代故以若字。皆與玉函符。極覺明暢。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fā)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fā)黃。陽盛則欲衄。
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jié)M微喘。
口干咽爛?;虿淮蟊恪>脛t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玉函。無病字、發(fā)下。有其字。脈經(jīng)。溢。作。劑。作齊。捻。玉函。作尋。脈經(jīng)。作循。陰虛下。成本。有則字??卤?。
改作兩陽相熏灼。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其身發(fā)黃。陽盛則云云。陰陽俱虛竭。腹?jié)M云云。劑。
程本。作躋。非。)〔錫〕此火攻之危癥也。夫風為陽邪。太陽病中風。復以火劫發(fā)汗。則邪風被火熱之氣。逼其血氣。流溢于外。而失其行陰行陽之常度矣。風火為兩陽。風火熾盛。兩相熏灼。故其身發(fā)黃。陽盛則迫血妄行于上。而欲衄。陰虛則津液不足于下。而小便難。所謂陽盛者。乃風火之陽。非陽氣之陽也。風火傷陰。亦能傷陽。故陰陽俱虛竭也。虛則不能充膚澤毛。濡潤經(jīng)脈。故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者?;馃嵘瞎?。而津液不能周遍也。夫身體既枯燥。安能有汗。所以劑頸而還。脾為津液之主。而肺為水之上源?;馃峤咂渌?。脾肺不能轉(zhuǎn)輸。故腹?jié)M微喘也。因于風者。上先受之。風火上攻。故口干咽爛?;虿淮蟊?。久則譫語者。風火之陽邪。合并于陽明也。甚者至噦?;馃崛胛?。而胃氣敗逆也。四肢為諸陽之本。陽實于四肢。故不能自主。而手足躁擾。捻衣摸床也。小便利者。陰液未盡消亡。而三焦決瀆之官。尚不失職也。故其人可治?!插X〕上文曰陽盛。似不當言陰陽虛竭。然前所謂陽盛者。蓋指陽邪而言。后所謂陽虛者。以正氣言也。經(jīng)所謂壯火食氣。
以火邪過盛。陽亦為之銷鑠矣。
案劑頸而還。諸家無詳釋。特喻氏以為劑頸以下之義。蓋劑。劑限之謂。而還。猶謂以還。言劑限頸以還。而頭汗出也。王氏脈經(jīng)。有劑腰而還之文。方氏云。劑。齊分也。未允。
案此條證。程氏主以豬苓湯。汪氏亦同。結(jié)語云。小便利者。其人可治者。蓋以此驗津液之虛竭與否也。非以利小便治之。二氏未深考耳。補亡論亦云。與五苓散。
發(fā)黃者。宜茵陳蒿湯。不大便。宜大承氣湯。未知是非。案舒云。門人張蓋仙曰。此證純陽無陰。何得云陰陽俱虛竭。是必后人有誤。此說近是。
傷寒脈浮。醫(y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脈經(jīng)。
千金翼。浮下。有而字。無必字。玉函亦無。臥起。成本。作起臥。)〔鑒〕傷寒脈浮。醫(yī)不用麻桂之藥。而以火劫取汗。汗過亡陽。故見驚狂起臥不安之證。蓋由火劫之誤。
熱氣從心。且大脫津液。神明失倚也。然不用附子四逆輩者。以其為火劫亡陽也?!卜健惩鲫栒摺j栆詺庋?。
火能助氣。甚則反耗氣也。驚狂起臥不安者。神者。陽之靈。陽亡則神散亂。所以動皆不安。陽主動也。〔錢〕火迫者。或熏或熨?;驘?。皆是也。劫者。要挾逼脅之稱也。以火劫之。而強逼其汗。陽氣隨汗而泄。致衛(wèi)陽喪亡。而真陽飛越矣。
案此條論。喻氏以下。多為風寒兩傷證。不必執(zhí)拘矣。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成本。作龍骨牡蠣)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牡蠣(五兩熬)龍骨(四兩)蜀漆(三兩洗去腥○全書。腥。作腳)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成本。作為未。非也。玉函。七味下。有咀字。作水八升。本云。作本方。方后云。
一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千金翼同。)〔鑒〕桂枝湯去芍藥者??制潢幮赃t滯。兼制桂枝。不能迅走其外。反失救急之旨。況既加龍蠣之固脫。亦不須芍藥之酸收也。蜀漆氣寒味苦寒。能勝熱??嗄芙的??;鹦板e逆。
在所必需也?!餐簟硿饶嬲摺R泽@狂不安。皆逆證也。
成云?;鹦板e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方云。蜀漆辛平。散火邪之錯逆。
案柯氏云。蜀漆不見本草。未詳何物。若云常山苗。則謬。蓋本草蜀漆條。無散火邪之主療。故有此說。
不可從也。錢氏汪氏并云。痰隨氣逆。飲逐火升。故驚狂。蜀漆有劫痰之功。故用。此說亦難信焉。
千金方。蜀漆湯。治小兒潮熱。本方。無桂枝大棗生姜。有知母。各半兩。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fā)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玉函。脈經(jīng)。
無形作二字。而下。無一弱字。千金翼同。成本?;鹣?。有者字。喻本。魏本。無此條。汪氏云。發(fā)熱二字。
當在渴字之前。金鑒云。三弱字。當俱是數(shù)字。若是弱字。熱從何有。不但文義不屬。且論中并無此說。案汪氏及金鑒所改。并難從。)〔錢〕此溫病之似傷寒者也。形作傷寒者。謂其形象有似乎傷寒。亦有頭項強痛。發(fā)熱體痛。惡寒無汗之證。而實非傷寒也。因其脈不似傷寒之弦緊而反弱。弱者細軟無力之謂也。如今之發(fā)斑者。每見輕軟細數(shù)無倫之脈。而其實則口燥舌焦。齒垢目赤。發(fā)熱譫語。乃脈不應(yīng)證之病也。故弱者必渴。以脈雖似弱。而邪熱則盛于里。故胃熱而渴也。以邪熱熾盛之證。又形似傷寒之無汗。故誤用火劫取汗之法。必至溫邪得火。邪熱愈熾。
胃熱神昏而語言不倫。遂成至劇難治之病矣。若前所謂。其脈不弦緊而弱者。身發(fā)熱而又見浮脈。乃弱脈變?yōu)楦∶}。為邪氣還表。而復歸于太陽也。宜用解散之法。當汗出而愈矣。
案此條難解。方氏汪氏以弱為風脈。張氏周氏志聰錫駒并云。東垣所謂內(nèi)傷發(fā)熱者。汪氏程氏乃為大青龍湯證。金鑒改弱作數(shù)云。當汗出。宜大青龍。沉數(shù)發(fā)熱。宜調(diào)胃承氣湯??识d語。宜白虎湯。黃連解毒湯。以上數(shù)說。
未有明據(jù)。只錢氏稍似允當。故姑采錄以俟考。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jīng)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玉函。汗下。有者字。成本無經(jīng)字。然考注文。系干遺脫。方本無經(jīng)字注意亦然??卤?。到。作過。)〔成〕此火邪迫血。而血下行者也。太陽病用火熏之。不得汗。則熱無從出。陰虛被火。必發(fā)躁也。六日傳經(jīng)盡。至七日再到太陽經(jīng)。則熱氣當解。若不解。熱氣迫血下行。必清血。清。廁也?!卜健逞R嘟俸狗ā?/p>
蓋當時庸俗用之。燒坑鋪陳。灑水取氣。臥病患以熏蒸之之類是也。躁。手足疾動也。清血。便血也?!灿鳌趁麨榛鹦啊J救艘灾位鹦?。而不治其血也〔汪〕案此條論。仲景無治法。補亡論。用救逆湯。
案到經(jīng)二字未詳。方氏無經(jīng)字。注云。到。反也。反不得解也。喻氏不解。志聰錫駒錢氏汪氏并從成注。
柯氏改為過經(jīng)。程氏云。到經(jīng)者。隨經(jīng)入里也。魏氏云?;鹦吧⒌浇?jīng)絡(luò)之間為害。數(shù)說未知孰是。姑根據(jù)成解。
王氏云。到。與倒通。反也。到不解者。猶云反不解而加甚也。本文稱太陽病。則不可便注為傳經(jīng)盡也。
案王氏根據(jù)經(jīng)字脫文本立說。故義成注如此。
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甚。玉函。作盛。無必字。吐。
脈經(jīng)。千金翼。作唾。成本同。程本??卤?。金鑒。作吐。余與成同。)〔程〕脈浮熱甚。無灸之理。而反灸之。由其人虛實不辨故也。表實有熱。誤認虛寒。而用灸法。熱無從泄。因火而動。自然內(nèi)攻。邪束于外?;鸸ビ趦?nèi)。肺金被傷。故咽燥而吐血?!插a〕上節(jié)以火熏發(fā)汗。反動其血。血即汗。汗即血。
不出于毛竅而為汗。即出于陰竅而圊血。此節(jié)言陽不下陷。而反以下陷灸之。以致迫血上行而唾血。下節(jié)言經(jīng)脈虛者。又以火攻。散其脈中之血。以見火攻同。而致癥有上下之異?!餐簟吵F髦?。可根據(jù)前救逆湯。
微數(shù)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饸怆m微。內(nèi)攻有力。焦骨傷筋。
血難復也。
〔程〕血少陰虛之人。脈見微數(shù)。尤不可灸。虛邪因火內(nèi)入。上攻則為煩為逆。陰本虛也。而更加火。
則為追虛。熱本實也。而更加火。則為逐實。夫行于脈中者。營血也。血少被追。脈中無復血聚矣。艾火雖微。
孤行無御。內(nèi)攻有力矣。無血可逼。焦燎乃在筋骨。蓋氣主之。血主濡之。筋骨失其所濡而火所到處。其骨必焦。其筋必損。蓋內(nèi)傷真陰者。未有不流散于經(jīng)脈者也。雖復滋營養(yǎng)血。終難復舊。此則枯槁之形立見??v善調(diào)護。亦終身為殘廢之人而已。可不慎歟?!卜健辰鼇?。人之以火。灸陰虛發(fā)熱者。猶比比焉。竊見其無有不焦骨傷筋而斃者。吁是豈正命哉。可哀也已。
案煩逆者。煩悶上逆之謂。吳遵程云。心胸為之煩逆。是也。錢氏云。令人煩悶而為火逆之證矣??植蝗欢?。汪氏云。常器之云??筛鶕?jù)前救逆湯。其有汗者。宜桂枝柴胡湯。愚以二湯俱與病未合。另宜斟酌用藥。
案今根據(jù)程氏注。宜擇張介賓滋陰諸方而用之也。
案千金方狐惑篇。引本條。以甘草瀉心湯主之。非也。
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作當以汗解而反灸之。名字。
作此為二字。有汗下。有隨汗二字。成本。解下。有也字。欲自解二十五字。成本。為別節(jié)。方氏。喻氏。程氏。錢氏輩。為兩條異義。特志聰。錫駒。
汪氏。為一條。是也。)〔錫〕本論曰。脈浮者。病在表??砂l(fā)汗。故宜以汗解。用火灸之。傷其陰血。無以作汗。故邪無從出。反因火勢而加盛?;鹦匝咨稀j枤饩銖幕鸲向v。不復下行。故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也。經(jīng)曰。真氣不能周。
命曰痹。此因火為逆。以致氣不能周而為痹。非氣之為逆。而火之為逆也。欲自解者。邪氣還表。與正分爭。
必為煩熱。乃能有汗而解也。何以知之。以脈浮。氣機仍欲外達。故知汗出而解也。〔程〕名曰火逆。則欲治其痹者。宜先治其火矣?!餐簟逞a亡論。郭白云云。宜與救逆湯。
案方氏諸家。截欲自解以下。移載上編。以為太陽病自解之總例。大失本條之義。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fā)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玉函。脈經(jīng)。奔。作賁。脈經(jīng)。無各字。注云。一本。作各一壯。玉函。脈經(jīng)。千金翼。
無更以下六字。二兩。全書。作三兩。非。)〔錢〕燒針者。燒熱其針而取汗也。玉機真藏論云。風寒客于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珊苟l(fā)也?;虮圆蝗誓[痛。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觀此則風寒本當以汗解。而漫以燒針取汗。雖或不至于因火為邪。而針處孔穴不閉。已被寒邪所浸。故腫起如核。皮膚赤色。直達陰經(jīng)。陰邪迅發(fā)。所以必發(fā)奔豚氣也?!参骸吵缑骱问显?。奔豚一證。乃寒邪自針孔入。風邪不能外出。直犯太陽本腑。引動腎中素有陰寒。
因發(fā)而上沖?!插a〕張均衛(wèi)問曰。燒針亦是火攻。因火而逆。何以復用火灸。答曰。灸者。灸其被寒之處也。
外寒束其內(nèi)火?;鹩粲趦?nèi)。故核起而赤也。
傷寒類方曰。不止一針。故云各一壯。
桂枝加桂湯方桂枝(五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生姜(三兩切○玉函。二兩)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案成本。不載方。為是。本條已云更加桂二兩故也。玉函。無滿以下十五字。)〔柯〕寒氣外束?;鹦安簧?。發(fā)為赤核。是將作奔豚之兆也。從少腹上沖心。是奔豚已發(fā)之象也。此因當汗不發(fā)汗。陽氣不舒。陰氣上逆。必灸其核以散寒。仍用桂枝以解外。更加桂者。益火之陽。而陰自平也。
桂枝更加桂。治陰邪上攻。只在一味中加分兩。不于本方外求他味。不即不離之妙如此。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證已在里。而奔豚未發(fā)。此癥尚在表而發(fā)。故治有不同。
案方中桂。方氏以下。多用肉桂。是泥于后世諸本草之說。不可從。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鑒〕火逆者。謂凡火劫取汗。致逆者也。此火逆。因火針也?!矃恰巢≌呒然鹉嬉?。治者從而下之。
于是真陰重傷。因燒針余毒。使人煩躁不安者。外邪未盡。而真陽欲亡。故但用桂枝以解外。龍骨牡蠣以安內(nèi)。
甘草以溫補元氣。而散表寒也?!插X〕因發(fā)汗而又下之。病仍不解而煩躁。以茯苓四逆湯主之者。以汗下兩亡其陽。故用溫經(jīng)復陽之治。此雖汗下。而未經(jīng)誤汗。且挾火邪。而表猶未解。故止宜解肌鎮(zhèn)墜之法也。
案燒針。即火逆。非火逆而又燒針。成氏以為先火而下之。又加燒針。凡三誤。程氏汪氏志聰錫駒魏氏等注并同。皆謬矣。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桂枝(一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牡蠣(二兩熬)龍骨(二兩○玉函。以上三味。各三兩)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成本。四味。作為末。非也。玉函。無半字。)〔成〕桂枝甘草之辛甘。以發(fā)散經(jīng)中之火邪。龍骨牡蠣之澀。以收斂浮越之正風?!参骸碂┰?。即救逆湯驚狂臥起不安之漸也。故用四物。以扶陽安神為義。不用姜棗之溫補。不用蜀漆之辛快。正是病輕則藥輕也。
柯琴方論曰。近世治傷寒者無火熨之法。而病傷寒者。多煩躁驚狂之變。大抵用白虎承氣輩。作有余治之。然此證屬實熱者固多。而屬虛寒者間有。則溫補安神之法。不可廢也。更有陽盛陰虛。而見此癥者。當用炙甘草加減。用棗仁遠志茯苓當歸等味。又不可不擇。
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玉函。無者字。脈經(jīng)。千金翼。無太陽二字。千金翼。作火針。)〔錢〕溫針。即前燒針也。太陽傷寒。當以麻黃湯發(fā)汗。乃為正治。若以溫針取汗。雖欲以熱攻寒。而邪受火迫。不得外泄而反內(nèi)走。必致火邪內(nèi)犯陽神。故震驚搖動也?!餐簟逞a亡論。常器之云。可根據(jù)前救逆湯。
太陽病當惡寒發(fā)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fā)熱。關(guān)上脈細數(shù)者。以醫(y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饑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y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玉函。兩惡寒下。
并有而字。過。作故。成本。無反字。一二日上。脈經(jīng)。有若得病三字。)〔錢〕病在太陽。自當惡寒發(fā)熱。今自汗出而不惡寒。已屬陽明。然陽明當身熱汗出。不惡寒而反惡熱。
今不發(fā)熱。
及關(guān)上脈見細數(shù)。則又非陽明之脈證矣。其所以脈證不相符合者。以醫(yī)誤吐而致變也。夫太陽表證。當以汗解。
自非邪在胸中。豈宜用吐。若妄用吐法。必傷胃氣。然因吐得汗。有發(fā)散之義寓焉。故不惡寒發(fā)熱也。關(guān)上。
脾胃之部位也。細則為虛。數(shù)則為熱。誤吐之后。胃氣既傷。津液耗亡。虛邪誤入陽明。胃脘之陽虛躁。故細數(shù)也。一二日邪在太陽之經(jīng)。因吐而散。故表證皆去。雖誤傷其胃中之陽氣。而胃未大損。所以腹中猶饑。然陽氣已傷。胃中虛冷。故口不能食。三四日則邪已深入。若誤吐之。損胃尤甚。胃氣虛冷。狀如陽明中寒。不能食。故不喜糜粥也。及胃陽虛躁。故反欲食冷食。及至冷食入胃。胃中虛冷不化。故上逆而吐也。此雖因誤吐致變。然表邪既解。無內(nèi)陷之患。不過當溫中和胃而已。此為變逆之小者也?!渤獭惩轮划?。則周身之氣皆逆。而五臟顛覆。下空上逆。氣不能歸。故有如此景氣。〔汪〕補亡論。常器之云??膳c小半夏湯。亦與半夏干姜湯。郭白云云?;钊藭笮“胂募榆蜍邷0胂纳獪?。皆可選用。
錫駒云。自汗出者。吐傷中氣。而脾津外泄也。程云。表邪不外越而上越。故為小逆。
志聰云。本論曰。脈浮大。應(yīng)發(fā)汗醫(yī)反下之。此為大逆。今但以醫(yī)吐之。故為小逆。
案金鑒云。欲食冷食之下。當有五六日吐之者六字。若無此一句。則不喜糜粥。欲食冷食。與朝食暮吐之文。不相聯(lián)屬。且以上文一二日。三四日之文。細玩之。則可知必有五六日吐之一句。由淺及深之謂也。柯氏本。此為小逆四字。移吐之過也下。二說皆不可從。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nèi)煩也。
〔鑒〕太陽病吐之表解者。當不惡寒。里解者亦不惡熱。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者。是惡熱也。此由吐之后。表解里不解。內(nèi)生煩熱也。蓋無汗煩熱。熱在表。大青龍證也。有汗煩熱。熱在里。白虎湯證也。吐下后心中懊。無汗煩熱。大便雖硬。熱猶在內(nèi)。梔子豉湯證也。有汗煩熱。大便已硬。熱悉入腑。調(diào)胃承氣湯證也。今因吐后。內(nèi)生煩熱。是為氣液已傷之虛煩。非未經(jīng)汗下之實煩也。以上之法。皆不可施。惟宜用竹葉石膏湯。于益氣生津中。清熱寧煩可也?!卜健炒艘嗾`吐之變證。不惡寒不欲近衣。言表雖不顯熱。而熱在里也。
內(nèi)煩者。吐則津液亡胃中干。而熱內(nèi)作也。〔汪〕補亡論。常器之云??膳c竹葉石膏湯。
病患脈數(shù)。數(shù)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fā)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shù)也。數(shù)為客熱。不能消谷。以胃中虛冷。故吐也。(此以發(fā)汗。玉函。作以醫(yī)發(fā)其汗。脈乃數(shù)也。作脈則為數(shù)。汪本。刪冷字。非也。)〔錢〕此條之義。蓋以發(fā)熱汗自出之中風。而又誤發(fā)其汗。致令衛(wèi)外之陽。與胃中之陽氣皆微。膈間之宗氣大虛。故虛陽浮動。而脈乃數(shù)也。若胃脘之陽氣盛。則能消谷引食矣。然此數(shù)非胃中之熱氣盛而數(shù)也。乃誤汗之后。陽氣衰微。膈氣空虛。其外越之虛陽所致也。以其非胃脘之真陽。故為客熱。其所以不能消谷者。以胃中虛冷。非唯不能消谷。抑且不能容納。故吐也。〔汪〕補亡論。常器之云??膳c小半夏湯。又云宜小溫中湯。
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
與調(diào)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玉函。
溫溫。作。而下。有又字。但。作反。無柴胡二字。脈經(jīng)。無調(diào)胃二字。成本。無柴胡湯之湯。千金翼。無若不以下三十字。柯本亦刪。)〔錢〕此辨癥似少陽。而實非柴胡癥也。言邪在太陽。過一候而至十余日。已過經(jīng)矣。而有心下溫溫欲吐。
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之證。若先此未有諸癥之時。已自極其吐下之者。則知胃氣為誤吐誤下所傷。致溫溫欲吐而大便反溏。邪氣乘虛入里。故胸中痛。而腹微滿。熱邪在里。所以郁郁微煩。乃邪氣內(nèi)陷。
胃實之癥也。胃實則當用攻下之法。以胃氣既為吐下所虛。不宜峻下。唯當和其胃氣而已。故與調(diào)胃承氣湯。
陽明篇。所謂胃和則愈也。若不爾者。謂先此時未曾極吐下也。若未因吐下。而見此諸癥者。此非由邪陷所致。
蓋胸為太陽之分。邪在胸膈。故溫溫欲吐。而胸中痛也。大便反溏。熱邪未結(jié)于里也。腹?jié)M郁煩。邪將入里。
而煩滿也。若此者。邪氣猶在太陽。為將次入里之征。若以承氣湯下之。必致邪熱陷入。而為結(jié)胸矣。故曰不可與也。但前所謂欲嘔。胸中痛微溏者。雖有似乎少陽之心煩喜嘔。胸脅苦滿。腹中痛之證。然此非柴胡癥也。
更何以知其為先此時極吐下乎。以欲嘔乃胃氣受傷之見證。故知極吐下也?!插a〕嘔者。即溫溫欲吐也。欲吐而不得吐。故嘔。〔程〕心中溫溫欲吐。而胸中痛。是言欲吐時之象。欲吐則氣逆。故痛。著一而字。則知痛從欲嘔時見。不爾亦不痛。凡此之故。緣胃有邪蓄。而胃之上口。被濁熏也。大便溏。腹微滿。郁郁微煩。是言大便時之象。氣逆則不下行。故以大便溏為反。大便溏則氣得下泄。腹不應(yīng)滿。煩不應(yīng)郁郁。今仍腹微滿。郁郁微煩。凡此之故。緣胃有阻留。而胃于下后。仍不快暢也。云先其時者。見未吐下之先。向無此證。緣吐下徒虛其上下二焦。而中焦之氣阻升降。遂從津液干燥處。澀結(jié)成實。胃實則溏。故日進之水谷。只從胃旁溜下。不得胃氣堅結(jié)之大便反溏。而屎氣之留中者。自攪擾不寧。
而見出諸證。其遏在胃。故與調(diào)胃承氣。一蕩除之。
案王氏云。案經(jīng)文。溫溫。當作。此本于玉函。程氏云。溫溫者。熱氣泛沃之狀。欲吐而不能吐。則其為干嘔可知矣。此以溫熱之義為解。并不可從矣。蓋溫溫。與慍慍同。素問玉機真藏。背痛慍慍。馬氏注。
慍慍。不舒暢也。脈經(jīng)。作溫溫。可以證矣。(少陰篇第三十九條。心中溫溫。千金。作慍慍。)案非柴胡證。汪氏用葛根加半夏湯。郭白云云。宜大半夏加橘皮湯。金鑒則云。須從太陽少陽合病。下利若嘔者。與黃芩加半夏生姜湯可也。魏氏云。若不爾者。指心下郁郁微煩言。若不郁郁微煩。則其人但正虛。
而無邪以相溷。豈調(diào)胃承氣可用乎。又系建中甘草附子等湯之證矣。又豈諸柴胡可言耶。示禁甚深也。以上三說。未知孰是。王氏云。以嘔下。當有闕文。徐大椿云。此段疑有誤字。千金翼。刪若不以下三十字??率纤鞆闹R藯l極難解。姑舉數(shù)說備考。(志聰錫駒注。以若不爾者。為里虛。意與魏氏同。)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jié)胸其人發(fā)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jīng)。瘀熱在里故也。抵當湯主之。(玉函。六七。作七八。當硬滿。作堅而滿。)〔錢〕太陽病至六七日。乃邪當入里之候。不應(yīng)表證仍在。若表證仍在者。法當脈浮。今反脈微而沉。又非邪氣在表之脈矣。邪氣既不在表。則太陽之邪。當陷入而為結(jié)胸矣。今又反不結(jié)胸而其人發(fā)狂者。何也。蓋以邪不在陽分氣分。故脈微。邪不在上焦胸膈而在下。故脈沉。熱在下焦者。即桃核承氣條。所謂熱結(jié)膀胱也。
熱邪煎迫。血沸妄溢。留于少腹。故少腹當硬滿。熱在陰分血分。無傷于陽分氣分。則三焦之氣化。仍得營運。故小便自利也。若此者。當下其血乃愈。其所以然者。太陽以膀胱為腑。其太陽在經(jīng)之表邪。隨經(jīng)內(nèi)入于腑。其郁熱之邪。瘀蓄于里故也。
熱瘀膀胱。逼血妄行。溢入回腸。所以少腹當硬滿也。桃核承氣條。不言脈。此言脈微而沉。彼言如狂。此言發(fā)狂。彼云少腹急結(jié)。此云少腹硬滿。彼條之血。尚有自下而愈者。其不下者。方以桃仁承氣下之。此條之血。
必下之乃愈。證之輕重。迥然不同。故不用桃仁承氣湯。而以攻堅破瘀之抵當湯主之?!卜健仇?。血氣壅秘也。
案瘀。傷寒直格。于預切。積也。又音于。
吳氏瘟疫論曰。案傷寒太陽病不解。從經(jīng)傳腑。熱結(jié)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血結(jié)不行者。宜抵當湯。今溫疫起無表證。而惟胃實。故腸胃蓄血多。膀胱蓄血少。然抵當湯。行瘀逐蓄之最者。無分前后二便。
并可取用。然蓄血結(jié)甚者。在桃仁力所不及。宜抵當湯。蓋非大毒猛厲之劑。不足以抵當。故名之。然抵當證。
所遇亦少。
抵當湯方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千金。二十三個。翼同本文。有熬字。)水蛭(熬)蟲虻(各三十個去翅足熬)大黃(三兩酒洗○玉函。成本。酒浸。千金翼。作二兩。破六片。)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四味下。玉函。成本。有為末二字。)〔柯〕蛭。昆蟲之巧于飲血者也。虻。飛蟲之猛于吮血者也。茲取水陸之善取血者攻之。同氣相求耳。
更佐桃仁之推陳致新。大黃之苦寒。以蕩滌邪熱?!插X〕抵當者。言瘀血凝聚。固結(jié)膠粘。即用桃仁承氣。及破血活血諸藥。皆未足以破其堅結(jié)。非此尖銳鉆研之性。不能抵當。故曰抵當。
張氏醫(yī)通曰。如無虻蛭。以干漆灰代之。
案抵當。方氏云。抵。至也。亦至當不易之正治也。喻氏汪氏輩皆同。錫駒云。抵拒大敵。四物當之。柯氏云。抵當者。謂直抵其當攻之所也。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jié)。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千金。黃。作重。硬下。有滿字。)〔錢〕此又以小便之利與不利。以別血證之是與非是也。身黃。遍身俱黃也。沉為在里。而主下焦。結(jié)則脈來動而中止。氣血凝滯。不相接續(xù)之脈也。前云少腹當硬滿。此則竟云少腹硬。脈證如此。若猶小便不利者。
終是胃中瘀熱郁蒸之發(fā)黃。非血證發(fā)黃也。故為無血。若小便自利而如狂。則知熱邪與氣分無涉。故氣化無乖。
其邪在陰血矣。此乃為蓄血發(fā)黃?!部隆碀駸崃粲谄つw而發(fā)黃。衛(wèi)氣不行之故也。燥血結(jié)于膀胱而發(fā)黃。營氣不敷之故也。水結(jié)血結(jié)。俱是膀胱病。故皆少腹硬滿。小便不利是水結(jié)。小便自利是血結(jié)。如字。助語辭。若以如字實講。與發(fā)狂分輕重。則謬矣?!卜健持B。審也。言如此則為血證審實。無復可疑也。
案小便不利者。成氏云??膳c茵陳蒿湯。補亡論云。與五苓散。程氏云。屬茵陳五苓散??率显?。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癥也。以上宜選而用之。
傷寒有熱。少腹?jié)M。應(yīng)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丸。(有熱下。玉函。
脈經(jīng)。外臺。有而字。)〔成〕傷寒有熱。少腹?jié)M。是蓄血于下焦。若熱蓄津液不通。則小便不利。其熱不蓄津液。而蓄血不行。
小便自利者。乃為蓄血。當與桃仁承氣湯。抵當湯下之。然此無身黃屎黑。又無喜忘發(fā)狂。是未至于甚。故不可余峻之藥也??膳c抵當丸。小可下之也。〔柯〕有熱。即表證仍在。
抵當丸方水蛭(二十個熬○周。吳。作二十個。豬脂熬黑。)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玉函。外臺。成本。三十個。
千金。二十二個。翼。有熬字)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玉函。二十五個。)大黃(三兩)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千金。作上四味。
為末。蜜和合。分為四丸。)〔柯〕小其制。而丸以緩之。方變湯為丸。然名雖丸也。猶煮湯焉?!矎垺持蠖B滓服之。與大陷胸同意。
陶弘景云。時者。周時也。從今旦至明旦。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病源。作太陽病。小便不利者。為多飲水。心下必悸云云。非也。)〔成〕飲水多。而小便自利者。則水不內(nèi)蓄。但腹中水多。令心下悸。金匱要略曰。食少飲多。水停心下。
甚者則悸。飲水多而小便不利。則水蓄于內(nèi)而不行。必苦里急也?!插X〕水寒傷胃。停蓄不及即行。必令心下悸動。心下者。胃之部分也。悸者。水滿胃中。氣至不得流通。而動惕也?!渤獭橙粜”闵佟6盟?。此渴。
熱在下焦。屬五苓散證。強而與之。縱不格拒。而水積不行。必里作急滿也?!餐簟吵F髦啤?绍蜍吒什轀?。
又豬苓湯。推常氏之意。小便利者。用茯苓甘草湯。小便少者。豬苓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