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備要》 雄黃

    作者: 汪昂

    重,解毒,殺蟲

    辛溫有毒。得正陽之氣,入肝經(jīng)氣分。搜肝強脾,散百節(jié)大風,殺百毒,辟鬼魅。治驚癇痰涎,頭痛眩暈,暑瘧 痢,泄瀉積聚(虞雍公道中冒暑,泄痢連月,夢至仙居,延之坐。壁中有詞云∶暑毒在脾,濕氣連腳,不泄則痢,不痢則瘧。獨煉雄黃,蒸餅和藥,甘草作湯,食之安樂。別作治療,醫(yī)家大錯。如方服之遂愈)。又能化血為水,燥濕殺蟲,治勞疳瘡疥蛇傷。赤似雞冠,明徹不臭,重三五兩者良。醋浸,入萊菔汁煮,干用。生山陰者名雌黃,功用略同。劣者名熏黃,燒之則臭,只堪熏瘡疥,殺蟲虱。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周巖
  • 作者:
    蔣介繁
  • 作者:
    陳其瑞
  • 作者:
    陳士鐸
  • 作者:
    汪讱庵
  • 作者:
    黃宮繡
  • 作者:
    張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chǎn)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術(shù)價值:

    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