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瀉熱,潤燥,補心,通二便,宣,引吐
咸甘辛寒。咸潤下,故通大、小便;咸走血而寒勝熱,故治目赤癰腫,血熱熱疾;咸補心,故治心虛(以水制火,取既濟之義,故補心藥用鹽炒。一人病笑不休,用鹽 赤煎沸,飲之而瘳。經(jīng)曰∶神有余則笑不休。神,心火也。用鹽,水制火也。一婦病此半年,張子和亦用此法而愈);咸入腎而主骨(故補腎藥用鹽湯下),故堅肌骨,治骨病齒痛(擦牙亦佳,清火固齒。齒縫出血,夜以鹽濃敷齦上,瀝涎盡乃臥。或問咸能軟堅,何以堅肌骨,不知骨消筋緩,皆因濕熱,熱淫于內,治以咸寒,譬如生肉易潰,得鹽性咸寒,則能堅久不壞也);咸潤燥而辛泄肺(煎鹽用皂角收,故味微辛)故治痰飲喘逆(《本經(jīng)》∶治喘逆。惟哮癥忌之)
;咸軟堅,故治結核積聚。又能涌吐醒酒(水勝火),解毒(火熱即毒也,能散火涼血)殺蟲(浙西將軍蚓毒,每夕蚓鳴于體,一僧教以鹽湯浸身,數(shù)次而愈),定痛止癢(體如蟲行,風熱也,鹽湯浴三四次佳。亦治一切風氣。凡湯火傷,急以鹽生摻之,護肉不壞,再用藥敷)。
多食傷肺、走血、滲津發(fā)渴(《經(jīng)曰》∶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食咸則口干者,為能滲胃中津液也),凡血病哮喘、水腫、消渴人為大忌(鹽品頗多,江淮南北鹽生于海;山西解州鹽生于池;四川、云南鹽生于井;戎鹽生于土;光明鹽或生于階州山崖,或產(chǎn)于五原鹽池。
狀若水晶,不假煎煉,一名水晶鹽;石鹽生于石;木鹽生于樹;蓬鹽生于草,造化之妙,誠難窮矣)。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四十五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于2001年2月28日修訂通過,現(xiàn)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
2001年2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2001年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修訂)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瀉熱,潤燥,補心,通二便,宣,引吐
咸甘辛寒。咸潤下,故通大、小便;咸走血而寒勝熱,故治目赤癰腫,血熱熱疾;咸補心,故治心虛(以水制火,取既濟之義,故補心藥用鹽炒。一人病笑不休,用鹽 赤煎沸,飲之而瘳。經(jīng)曰∶神有余則笑不休。神,心火也。用鹽,水制火也。一婦病此半年,張子和亦用此法而愈);咸入腎而主骨(故補腎藥用鹽湯下),故堅肌骨,治骨病齒痛(擦牙亦佳,清火固齒。齒縫出血,夜以鹽濃敷齦上,瀝涎盡乃臥。或問咸能軟堅,何以堅肌骨,不知骨消筋緩,皆因濕熱,熱淫于內,治以咸寒,譬如生肉易潰,得鹽性咸寒,則能堅久不壞也);咸潤燥而辛泄肺(煎鹽用皂角收,故味微辛)故治痰飲喘逆(《本經(jīng)》∶治喘逆。惟哮癥忌之)
;咸軟堅,故治結核積聚。又能涌吐醒酒(水勝火),解毒(火熱即毒也,能散火涼血)殺蟲(浙西將軍蚓毒,每夕蚓鳴于體,一僧教以鹽湯浸身,數(shù)次而愈),定痛止癢(體如蟲行,風熱也,鹽湯浴三四次佳。亦治一切風氣。凡湯火傷,急以鹽生摻之,護肉不壞,再用藥敷)。
多食傷肺、走血、滲津發(fā)渴(《經(jīng)曰》∶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食咸則口干者,為能滲胃中津液也),凡血病哮喘、水腫、消渴人為大忌(鹽品頗多,江淮南北鹽生于海;山西解州鹽生于池;四川、云南鹽生于井;戎鹽生于土;光明鹽或生于階州山崖,或產(chǎn)于五原鹽池。
狀若水晶,不假煎煉,一名水晶鹽;石鹽生于石;木鹽生于樹;蓬鹽生于草,造化之妙,誠難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