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備要》 陰陽水

    作者: 汪昂

    一名生熟水

    宣、和陰陽

    治霍亂吐瀉有神功(陰陽不和而交爭,故上吐下瀉。而霍亂飲此輒定者,分其陰陽,使和平也。按∶霍亂有寒、熱二證,藥中能治此者甚多,然未嘗分別言之。倉卒患此,脈候未審,慎勿輕投偏熱、寒之劑。曾見有霍亂服姜湯而立斃者,唯飲陰陽水為最穩(wěn)?;魜y邪在上焦則吐,邪在下焦則瀉,邪在中焦則吐瀉兼作,此濕霍亂,癥輕易治。又有心腹絞痛、不得吐瀉者,名干霍亂,俗名絞腸痧,其死甚速。古方用鹽熬熱,童便調(diào)飲,極為得治。勿與谷食,即米湯下咽亦死)。以沸湯半鐘,井水半鐘和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孟顯
  • 作者:
    寧原
  • 作者:
    ?
  • 作者:
    王懷隱、陳昭遇等
  •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dāng)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dāng)時的配方手冊。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