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時的配方手冊。
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時的配方手冊。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內經》有關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瀉熱
凡膽皆苦,惟鱧魚膽甘(昂按∶味終帶苦)。喉痹將死者,點入即瘥,病深者水調灌之。
俗名烏魚,即七星魚(首有七星,夜朝北斗,道家謂之水厭。雁為天厭,犬為地厭?!缎l(wèi)生》歌云∶雁行有序犬有義,黑魚拱北知臣禮,人無禮義反食之,天地鬼神皆不喜。楊拱《醫(yī)方摘要》云∶除夕黃昏時,取大黑鱧魚一尾,小者二三尾,煮湯浴兒,遍身七竊俱到,能免出痘。不可嫌腥,而以清水洗去也。如不信,留一手或一足不洗,遇出痘時,不洗處痘必多。此乃異人所傳,不可輕易。《食醫(yī)心鏡》∶鱧魚一斤以上,和冬瓜、蔥白作羹,治十種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