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害〕甘寒瀉肺,肺中有水氣,及肺火有余者宜之。性不純良,不宜多用,肺虛無火而小便自利者,及因風(fēng)寒而發(fā)咳嗽者勿服。桑根見地上者,名馬額,有毒殺人。
〔利〕甘辛而寒,瀉肺金之有余,止咳定喘,疏小腸之閉滯,逐水寬膨、消腫,治膚脹,散瘀血,主降氣,能止渴下氣清痰。
〔修治〕采無時(shí),凡使采十年以上,向東畔嫩根,銅刀刮去青黃薄皮一重。取里白皮切焙干用,或蜜炙入藥,其皮中涎勿去之,但藥力俱在其上也。忌鐵及鉛。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jì) 262 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害〕甘寒瀉肺,肺中有水氣,及肺火有余者宜之。性不純良,不宜多用,肺虛無火而小便自利者,及因風(fēng)寒而發(fā)咳嗽者勿服。桑根見地上者,名馬額,有毒殺人。
〔利〕甘辛而寒,瀉肺金之有余,止咳定喘,疏小腸之閉滯,逐水寬膨、消腫,治膚脹,散瘀血,主降氣,能止渴下氣清痰。
〔修治〕采無時(shí),凡使采十年以上,向東畔嫩根,銅刀刮去青黃薄皮一重。取里白皮切焙干用,或蜜炙入藥,其皮中涎勿去之,但藥力俱在其上也。忌鐵及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