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審視瑤函》 用藥生熟各宜論

    藥之生熟,補瀉在焉,劑之補瀉,利害存焉。蓋生者性悍而味重,其攻也急,其性也剛主乎瀉;熟者性淳而味輕,其攻也緩,其性也柔,主乎補。補瀉一差,毫厘千里,則藥之利人害人判然明矣。如補藥之用制熟者,欲得其醇濃,所以成其資助之功,瀉藥制熟者,欲去其悍烈,所以成其攻伐之力。用生用熟,各有其宜。實取其補瀉得中,毋損于正氣耳。豈為悅觀美聽而已哉!何今之庸醫(yī),專以生藥餌人,夫藥宜熟而用生,生則性烈,臟腑清純中和之氣,服之寧無損傷,故藥生則性瀉。性瀉則耗損正氣,宜熟豈可用生,又有以生藥為嫌專尚炮制稱奇。夫藥宜生而用熟,熟則其性緩,臟腑郁滯不正之邪,服之難以驅(qū)逐。故藥熟則性緩,性緩則難攻邪氣,宜生豈可用熟。殊不知補湯宜用熟,瀉藥不嫌生。夫藥之用生猶夫亂世之賊寇,非強兵猛將,何以成摧堅破敵之功。藥之用熟,猶夫治世之黎庶,非禮樂教化,何以成雍熙揖讓之風。故天下亂則演武,天下治則修文。醫(yī)者效此用藥,則治病皆得其宜,庶不至誤人之疾也。噫!審諸。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
  • 作者:
    張曜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