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金匱要略》:"瘧多寒者,名曰牝瘧"。此邪氣伏藏于腎。故多寒而少熱。以邪氣伏結(jié),則陽氣不行于外,故作外寒。此在真陽素虛之體為多。由盛夏貪涼飲冷,感受陰寒或寒濕,導致陽不制陰,而發(fā)為牝瘧。其癥:寒甚熱微,慘戚振粟(慘戚振粟:是形容面色慘淡牙齒振顫,全身發(fā)抖等寒盛的現(xiàn)象。),病以時作,脈沉遲,面色慘白。治法宜宣陽透伏治之。因寒者以姜附為君,因濕者以蒼果為君,日久不愈者以溫補為宜。
『歌括』
牝瘧邪氣伏于腎,盛夏納涼多飲冷,
寒多熱少邪伏結(jié),陽不制陰牝瘧成。
寒盛熱微慘振粟,面色淡白脈遲沉。
宣陽透伏寒姜附,溫加蒼果久補溫。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到之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金匱要略》:"瘧多寒者,名曰牝瘧"。此邪氣伏藏于腎。故多寒而少熱。以邪氣伏結(jié),則陽氣不行于外,故作外寒。此在真陽素虛之體為多。由盛夏貪涼飲冷,感受陰寒或寒濕,導致陽不制陰,而發(fā)為牝瘧。其癥:寒甚熱微,慘戚振粟(慘戚振粟:是形容面色慘淡牙齒振顫,全身發(fā)抖等寒盛的現(xiàn)象。),病以時作,脈沉遲,面色慘白。治法宜宣陽透伏治之。因寒者以姜附為君,因濕者以蒼果為君,日久不愈者以溫補為宜。
『歌括』
牝瘧邪氣伏于腎,盛夏納涼多飲冷,
寒多熱少邪伏結(jié),陽不制陰牝瘧成。
寒盛熱微慘振粟,面色淡白脈遲沉。
宣陽透伏寒姜附,溫加蒼果久補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