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六氣之中,燥金主氣,自秋分而至立冬。蓋秋燥之氣,初客于表,頭微痛,畏寒咳嗽,無汗鼻塞,舌苔白薄者,宜用苦溫平燥法治之。若熱渴有汗,咽喉作痛,是燥之涼氣已化為火。宜本法內(nèi)除去蘇、荊、桂、芍,加玄參、牛蒡、象貝治之。如咳嗽胸痛,痰中兼血,是肺絡(luò)被燥火所劫。宜用金水相生法去東參、五味加西洋參、旱蓮草治之。如諸癥一無,惟腹作脹,大便不行,此燥結(jié)盤踞于里。宜用松柏通幽法治之??傊?,燥氣侵表,病在于肺;入里,病在胃腸;其余肝燥、腎燥,血虛枯燥,皆屬內(nèi)傷之病也。
『歌括』
秋燥秋分至立冬,燥金主氣肺應(yīng)從。
初客于表畏寒咳,無汗鼻塞頭微疼。
舌苔薄白無熱渴,苦溫平燥法可遵。
倘熱有汗渴咽痛,燥氣涼氣化火成。
本法去蘇荊桂芍,加麥牛蒡貝玄參。
咳嗽胸痛痰帶血,肺絡(luò)被劫嗽傷陰。
金水相生去東味,加入旱蓮西洋參。
諸癥一無惟腹脹,燥結(jié)盤里便不行。
治宜松柏通幽法,肝腎血燥內(nèi)傷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