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醫(yī)學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國彭(鐘齡)著。五卷。總結了辨證施治的八綱、八法、因證立方,條分縷析,多為臨床心得之語。末附《外科十法》。
《醫(yī)學正傳》(公元 1515 年)明.虞摶(天民)著。八卷。分門論證,以朱震亨的學說為主,參以張仲景、孫思邈、李杲之說,并結合抒發(fā)己見。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樁(靈胎、洄溪)著。二卷。分為“經(jīng)絡臟腑”“脈”“病”“方藥”“治法”“書論”“古今”七門,論醫(yī)學的源流利弊,議論通達。但有時也不免矯枉過正。
激素釋放進入血液被運送到全身各個部位,雖然他們與各處的組織、細胞有廣泛接觸,但有此激素只作用于某些器官、組織和細胞,這稱為激素作用的特異性。被激素選擇作用的器官、組織和細胞,分別稱為靶器官、靶組織和靶細胞。有些激素專一地選擇作用于某一內分泌腺體,稱為激素的靶腺。激素作用的特異性與靶細胞上存在能與該激素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受體有關。肽類和蛋白質激素的受體存在于靶細胞膜上,而類固醇激素與甲狀腺激素的受體則位于細胞漿或細胞核內。激素與受體相互識別并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經(jīng)過細胞內復雜的反應,從而激發(fā)出一定的生理效應。有些激素作用的特異性很強,只作用于某一靶腺,如促甲狀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狀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只作用于腎上腺皮質,而垂體促性腺激素只作用于性腺等。有些激素沒有特定的靶腺,其作用比較廣泛,如生長素、甲狀腺激素等,它們幾乎對全身的組織細胞的代謝過程都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但是,這些激素也是與細胞的相應受體結合而起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