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桉樹果

    拼音注音ān Shù Guǒ別名

    洋草果、楠桉果、桉果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藍桉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

    采收和儲藏:夏季或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

    常綠大喬木。樹皮灰藍色,往狀剝落;嫩枝略有棱。幼嫩葉對生;葉片卵形,基部心形,無柄,有白粉;成長葉片革質(zhì),披針形,鐮狀,長15-30cm,寬1-2cm,兩面有腺點,葉柄長1.5-3cm,稍扁平。花大,白色,徑約4cm,單生或2-3朵聚生于葉腋內(nèi);無花梗或極短;萼管倒圓錐形,長1cm,寬1.3cm,表面有4條突起棱角和小瘤關(guān)突起,被白粉;帽狀體稍扁平,中部為圓錐狀突起,比萼管短,2層,外層平滑,早落;雄蕊多數(shù),長8-13mm,多列,花絲纖細,著生于花藥中部,花藥橢圓形,闊耳狀縱裂;子房與萼管合生,花柱長7-8mm,粗大。蒴果半球形,有4棱,寬2-2.5cm,果緣平而寬,果瓣不突出。果期夏季及冬季。

    性味

    味辛;苦;性微溫;小毒

    注意

    內(nèi)服不宜過量。

    功能主治

    理氣;健胃;栽瘧;止癢。主食積;腹脹;瘧疾;皮炎;癬瘡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或研末。外用:適量,泡酒外涂。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鼻血草拼音注音Bí Xiě Cǎo別名紅活美、滇荊芥、土荊芥來源唇形科滇荊芥屬植物蜜蜂花Melissa axillaris (Benth.) Bakh. f. [M. parviflora Benth. non. Sal......
  • 《中藥大辭典》:鼻血雷拼音注音Bí Xiě Léi別名鼻血連(《中草藥土方土法戰(zhàn)備專輯》)出處《中草藥土方土法戰(zhàn)備專輯》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管花馬兜鈴的根。冬季采挖,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山坡陰濕處。分布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
  • 《中藥大辭典》:叢枝蓼拼音注音Cónɡ Zhī Liǎo別名水紅辣蓼、辣蓼(《全展選編·傳染病》)。出處《全展選編·內(nèi)科》來源為蓼科植物叢枝蓼的全草。生境分布生于溪邊或陰濕處。分布我國南北各地。原形態(tài)叢枝蓼,又名:簇蓼。平臥或斜生草本,高3......
  • 拼音注音Cónɡ Máo Rónɡ別名鐵牛入石、竹葉牛奶仔、母豬精、細葉牛奶樹、石榕、奶汁草來源??茀裁臚icus comata Hand.-Mazz.,以根入藥。生境分布福建、廣東、貴州。性味甘、微辛,溫。功能主治祛風(fēng)行氣,健脾利濕。主......
  • 《中藥大辭典》:叢毛榕根拼音注音Cónɡ Máo Rónɡ Gēn別名鐵牛入石、竹葉牛奶仔、小葉鉆石風(fēng)、奶汁草(《福建中草藥》)。出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桑科植物叢毛榕的根。生境分布生于山林陰處。分布貴州、廣西、福建、浙江等地。原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