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江西《草藥手冊》
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夏、秋季采收。
止血。治咯血,嘔血,衄血,創(chuàng)傷出血。
內(nèi)服:煎湯,0.5~2兩。外用:適量,搗敷。
出自《江西〈草藥手冊〉》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華中、西南及陜西等地。
斑茅,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大,可達(dá)2-4m,稈直徑可達(dá)2cm?;ㄐ蛞韵聼o毛。葉片條狀披針形,長60-150cm,寬2-2.5cm,先端葉片不顯著退化。圓錐花序長30-60cm,寬4-13cm,主軸無毛;無柄小穗披針形,長3.5-4mm,基盤有遠(yuǎn)較小穗為短的柔毛;兩穎等長,第1穎先端漸尖,有2脊,脊緣有長柔毛,第2穎舟形,頂端漸尖,上部邊緣有小纖毛,背部無毛,或有長柔毛;第1外稃和第2外稃頂端尖或有小尖頭,第2內(nèi)稃長圓形,長約為外稃之半;雄蕊3,花藥長約1.8mm;花柱長而羽毛狀。穎果離生?;?、果期5-10月。
止血。主咯血;嘔血;衄血;創(chuàng)傷出血
內(nèi)服:煎湯,15-60g。外用:適量,搗敷。
《江西草藥手冊》:夏、秋季采收。治咯血、嘔血、衄血、創(chuàng)傷出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夏、秋季采收。
功能主治止血。治咯血,嘔血,衄血,創(chuàng)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2兩。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斑茅花拼音注音Bān Máo Huā英文名flower of Reedlike sweetcane出處出自《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華中、西南及陜西等地。
原形態(tài)斑茅,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大,可達(dá)2-4m,稈直徑可達(dá)2cm?;ㄐ蛞韵聼o毛。葉片條狀披針形,長60-150cm,寬2-2.5cm,先端葉片不顯著退化。圓錐花序長30-60cm,寬4-13cm,主軸無毛;無柄小穗披針形,長3.5-4mm,基盤有遠(yuǎn)較小穗為短的柔毛;兩穎等長,第1穎先端漸尖,有2脊,脊緣有長柔毛,第2穎舟形,頂端漸尖,上部邊緣有小纖毛,背部無毛,或有長柔毛;第1外稃和第2外稃頂端尖或有小尖頭,第2內(nèi)稃長圓形,長約為外稃之半;雄蕊3,花藥長約1.8mm;花柱長而羽毛狀。穎果離生?;?、果期5-10月。
功能主治止血。主咯血;嘔血;衄血;創(chuàng)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6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江西草藥手冊》:夏、秋季采收。治咯血、嘔血、衄血、創(chuàng)傷出血。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