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薯莨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薯莨拼音注音Bái Shǔ Lànɡ別名

    山仆薯、板薯、那亞、榜花薯、葉板茨、榜薯、野葛薯、山薯

    來源

    薯蕷科薯蕷屬植物白薯莨Dioscorea hispida Dennst.,以塊莖入藥。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

    性味

    甘,涼。有毒。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去瘀止血。外用治瘡癰腫毒,跌打扭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鮮品適量,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白薯莨拼音注音Bái Shǔ Lànɡ別名

    白米茹糧(《陸川本草》),山仆薯、山薯、板薯(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

    《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

    為薯蕷科植物白薯莨塊莖。冬季葉落時挖取較好。

    生境分布

    生山坡曠地、山谷、疏林或密林中。分布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纏繞草本。塊莖肉質(zhì),小的略呈圓球形,大的常有分裂。外表黃褐色、蒼白色或灰白色,肉白色或黃色。莖粗,圓柱形,略有刺,長可達30米。復葉互生,具長柄;小葉3枚,薄紙質(zhì),具短柄,下面無毛或被疏柔毛;中央1枚橢圓形或長圓形,很少倒卵形,長可達15厘米,基部鈍或渾圓,5脈;側(cè)生葉較小,極偏斜,基部也常有5脈?;ㄐ?,單性,排列成穗狀花序;雄花序圓柱形,密被柔毛,有花約40朵,苞片短于花,花被6裂,2輪排列,外輪圓形,長不及1毫米,內(nèi)輪較長而厚,雄蕊6;雌花序花疏離,雌花與雄花相似,子房下位,花柱3,分離。蒴果具短柄,被柔毛,3瓣裂,有3翅。種子具翅?;ㄆ?~5月。果期7~9月。

    化學成分

    含生物堿薯蕷堿。印度產(chǎn)者,只含痕跡的皂甙。

    性味

    苦,寒,有毒。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甜,性寒。"

    ②《本草求原》:"苦,寒。"

    ③《陸川本草》:"辛苦,寒,有毒。"

    注意

    忌內(nèi)服。

    功能主治

    散熱,消腫,解毒。治癰疽腫毒,梅毒,下疳,跌打損傷。

    ①《生草藥性備要》:"洗疳敷瘡,散熱解毒,理癰疽惡毒大瘡,消腫。"

    ②《嶺南采藥錄》:"治跌打傷腫痛,敷背癰,治下疳。"

    用法用量

    外用:搗爛敷或煎水洗、熬膏貼。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白薯莨拼音注音Bái Shǔ Lànɡ別名

    白米茹糧、山仆薯、山薯、板薯、地遍、山樸薯、大力王

    英文名Rhizome of Hispid Yam出處

    出自1.《生草藥性備要》。

    2.《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白薯莨,薯塊和枝有毒。含薯蕷皂甙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薯蕷科植物白薯莨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oscorea hispida Dennst.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溝谷邊灌叢中或林邊;野生或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白薯莨,纏繞草質(zhì)藤本。塊莖大小不一,卵形、卵圓形或不規(guī)則,外皮褐色,有多數(shù)細長須根,斷面新鮮時白色或微帶藍色。莖粗壯,圓柱形,長達30m,有三角狀皮刺,初有柔毛,后漸變無毛。掌狀復葉有3小葉;葉柄長達30cm,密被柔毛;頂生小葉倒卵圓形、倒卵狀橢圓形,長6-12cm,寬4-2cm,或更長而寬,側(cè)生小葉片較小,斜卵狀橢圓形,偏斜,先端漸尖,全緣,表面稍有柔毛或近無毛。雄花序長可達50cm,穗狀花序排列成圓錐狀,密被絨毛;雄花外輪花被片小,內(nèi)輪較大而厚;雄蕊6,有時不全發(fā)育。蒴果三棱狀長橢圓形,硬革質(zhì) ,長3.5-7cm,寬2.5-3cm,密被柔毛;種子兩兩著生于每室中軸頂部,種翅向蒴果基部伸長?;ㄆ?-5月,果期7-9月。

    毒性

    對小鼠之半數(shù)致死量為100mg/kg;水溶液不穩(wěn)定。

    化學成分

    含生物堿薯蕷堿(dioscorine)。

    藥理作用

    薯蕷堿味苦有毒,結構與可卡因相似,作用亦有些類似。它對大鼠、小鼠均可引起印防己毒素樣驚厥,在接近驚厥劑量時有某些催醒作用;皮內(nèi)注射對豚鼠有局部麻醉作用;能增強腎上腺素對麻醉貓的升壓作用;在離休豚鼠回腸標本上,有抗乙酰膽堿的作用;對正常大鼠有抗利尿作用,1mg相當100微單位垂體后葉素;對小鼠腹腔注射半數(shù)致死量為60mg/kg。薯蕷皂甙(Dioscine)為薯蕷堿之二氫異構體,作用性質(zhì)相似,但較弱。

    性味

    辛;苦;寒;有毒

    注意

    禁內(nèi)服。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主癰疽腫毒;梅毒;下疳;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煎水洗、研末調(diào)涂、熬膏貼。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洗疳敷瘡,散熱解毒,理癰疽惡毒大瘡,消腫。

    2.《嶺南采藥錄》:治跌打傷腫痛,敷背癰,治下疳。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牛尾七別名牛尾七、大巖七來源蓼科白牛尾七Rheum emodi Wall.,以根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注意3~5錢,水煎服或生吃及泡酒服,亦可搗爛外包患處。功能主治苦、甘,寒。用法用量清熱解毒,止血,生肌。主治肺熱咳嗽,......
  • 《中藥大辭典》:白牛膽拼音注音Bái Niú Dǎn別名毛老虎(《生草藥性備要》),豬耳風、大力黃(《廣西野生資源植物》),白葉菊(《廣西中獸醫(yī)藥植》),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風、土蒙花(《湖南藥物志》),大刀藥、白背風、白羊耳、華耳木、金邊......
  • 拼音注音Bái Niú Dǎn Gēn別名山白芷、土白芷、小茅香、黑骨風、尋骨風、鐵桿香、白面風根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nula cappa (Buch.-Hma.)采收和儲藏:立夏后采挖,洗凈,鮮用或曬......
  • 《中藥大辭典》:白牛膝拼音注音Bái Niú Xī別名小九占牛(《滇南本草》),九股牛膝、長深根(《云南中草藥》)。出處《滇南本草》來源為石竹科植物狗筋蔓的根。夏末秋初采挖,除去莖葉,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產(chǎn)于云南。性狀干燥根細長圓柱形,長12......
  • 來源堇菜科白犁頭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廣西。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解熱,拔毒,散瘀。癤腫,瘡瘍,急性乳腺炎,跌打腫痛:用鮮全草適量加紅糖少許,共搗爛外敷。急性結膜炎,乳汁不通:用全草3~5錢,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