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霸王鞭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霸王鞭拼音注音Bà Wánɡ Biān別名

    刺金剛、金剛纂

    來(lái)源

    大戟科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以全草(乳汁)入藥。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微苦、澀,平。有毒。

    注意

    毒性劇烈,用時(shí)宜慎。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消炎。治瘡瘍腫毒,皮癬。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

    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霸王鞭拼音注音Bà Wánɡ Biān別名

    金剛杵、冷水金丹(《滇南本草》),金剛纂(《丹房本草》),刺金剛(《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出處

    《植物名實(shí)圖考》

    來(lái)源

    為大戟科植物霸王鞭莖葉莖中白色乳汁。隨時(shí)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石隙,也有栽培。分布云南。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肉質(zhì)灌木,高達(dá)3米,有乳狀液汁。莖基部近圓柱形,上部四角形或五角形;小枝有3~5條縱棱,邊緣波浪狀。單葉互生,少而早落,葉片倒披針形,肉質(zhì),長(zhǎng)10~12厘米,寬2~4厘米,全緣,兩面無(wú)毛;葉柄長(zhǎng)約6毫米,基部有刺1對(duì)。杯狀花序頂生或側(cè)生,具短柄,排列成聚傘狀,花黃色。蒴果近球形,徑約1厘米。花期春、夏。

    化學(xué)成分

    莖、乳汁含蒲公英賽醇、粘霉烯醇、大戟腦、環(huán)桉烯醇等三萜成分?;ê](méi)食子酸。全株尚含:大戟醇、2,3-二甲氧基并沒(méi)食子酸、琥珀酸等。

    性味

    苦澀,有毒。

    ①《滇南本草》:"味苦,有小毒。"

    ②《綱目拾遺》:"大毒。"

    ③《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微苦澀,平,有毒。"

    注意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霸王鞭,全株有毒,供外用,忌內(nèi)服。"

    功能主治

    治瘡毒,皮癬;水腫。

    ①《滇南本草》:"主一切單腹脹水氣、血腫之癥,燒灰為末,用冷水送下。"

    ②《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祛風(fēng),消炎,解毒。治瘡毒,皮癬。"

    用法用量

    外用:取漿汁搽涂患處。內(nèi)服:煅存性研末為散。

    復(fù)方

    治大瘡大毒,皮癬:霸王鞭漿汁,外搽患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霸王鞭拼音注音Bà Wánɡ Biān別名

    刺金剛。

    英文名roylean Euphorbia出處

    出自《植物名實(shí)圖考》。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霸王鞭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Euphorbia royleana Boiss

    采收和儲(chǔ)藏:隨采隨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野石隙,也有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臺(tái)灣、廣西、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霸王鞭 多年生肉質(zhì)灌木,高達(dá)3m。有乳汁狀液。莖基部近圓柱形,上部四角形或五角形;小枝有3-5條縱校,邊緣波浪狀。單葉互生,少而早落;葉柄長(zhǎng)約6mm,基部有刺一對(duì);葉片倒披針形,長(zhǎng)10-12cm,寬2-4cm,全緣,兩面無(wú)毛;肉質(zhì)。杯狀聚傘花序頂生或側(cè)生,具短柄,排列成聚傘狀,花黃色。蒴果近球形,徑約1cm?;ㄆ诖?、夏。

    栽培

    生物學(xué)特性 喜高溫干燥氣候,喜半蔭、耐干燥,久耐寒、忌澇。溫度不宜低于8℃。根條不強(qiáng),生根易而生長(zhǎng)慢。南方高溫地區(qū)露地栽培;北方低溫地區(qū)盆栽,室內(nèi)越冬。

    栽培技術(shù)用 扦插繁殖。選健壯無(wú)病斑的扁莖作插穗,長(zhǎng)約6cm左右,扦插于砂床內(nèi),深約1.5cm,扦插后砂溫在24℃左右、具有一定的濕度條件下,約24d即能生根,待根長(zhǎng)至3cm,即可移栽于盆內(nèi)。

    田間管理 北方冬季室內(nèi)溫度要保持在8℃以上,放在有地光處,春季室外培養(yǎng),以放在半蔭處為宜。露地栽培,遇雨季要排除積水?,F(xiàn)蕾開花前可施人畜糞肥或磷鉀化肥。

    化學(xué)成分

    全草含蒲公英賽醇(taraxerol),2,3-二甲氧基并沒(méi)食子酸(2,3-dimethoxyellagic acid),丁二酸(succinic acid),又含大戟二烯醇 (euphol)、巨大戟萜醇(ingenol)。

    花者并沒(méi)食子酸(ellagic acid),巨大戟醇二萜乙酸酯(ingenol diacetate)。

    乳汁含四環(huán)三萜(tetracyclictriter -pene),環(huán)霸王鞭萜烯醇(cvcloroylenol),蒲公英賽醇,β-粘霉烯醇(glut-5-en-3β-ol),大戟二烯醇,又含巨大戟萜四乙酸酯(ingol-tetraacetate),巨大戟新萜醇三乙酸酯(ingol-triacetate)。

    歸經(jīng)

    心;脾經(jīng)

    性味

    苦澀;平;有毒

    注意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霸王鞭,全株有毒,供外用,忌內(nèi)服。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解毒;殺蟲止癢。主瘡瘍腫毒;牛皮癬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取漿汁搽涂。

    復(fù)方

    治大瘡大毒,皮癬:霸王鞭漿汁,外搽患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主一切單腹脹水氣、血腫之癥,燒灰為未,用冷水送下。

    2.《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入祛風(fēng),消炎,解毒。洽瘡毒,皮癬。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ā Gē別名寒皋(《淮南萬(wàn)畢術(shù)》),鴝鵒(《唐本草》),花鵒(《荊楚歲時(shí)記》),哵哵鳥(《廣韻》)。出處《綱目》來(lái)源為椋鳥科動(dòng)物八哥的肉。生境分布常見(jiàn)于平原的村落、園田和山林邊緣。雄鳥普鳴,籠養(yǎng)訓(xùn)練,能效人言。分布我國(guó)華南及西南一......
  • 拼音注音Bā Bǎo Chá別名甘青衛(wèi)矛。英文名root of Przewalsk Euonymus出處始載于《中國(guó)高等植物圖鑒》。來(lái)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八寶茶的帶翅枝。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Euonymus przewalskii Ma......
  • 拼音注音Bā Bǎo Zhèn Xīn Dān別名大葉沿階草、褐鞘沿階草來(lái)源百合科八寶鎮(zhèn)心丹Ophiopogon dracaenoides (Baker) Hook. f.,以小塊根入藥。生境分布云南、廣西。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定心安神,止......
  • 《中藥大辭典》:八月札拼音注音Bá Yuè Zhá別名燕蓄子(孟詵),畜蓄子、拿子(《本草拾遺》),桴棪子(《食性本草》),覆子(《日華子本草》),木通子(《本草匯言》),八月瓜(《分類草藥性》),八月炸(《南京民間藥草》),野毛蛋(《安徽......
  • 拼音注音Bá Yuè Zhà別名預(yù)知子、狗腰藤、八月瓜、八月扎、臘瓜來(lái)源本品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australis (Diels) Rehd. 和三葉木通Akeb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