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茨藜子根(《天寶本草》),茨藜根(《貴陽民間藥草》)。
《草木便方》
為薔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
根、莖均含鞣質(zhì)。四川產(chǎn)的根皮含鞣質(zhì)。又含維生素B-2.4%,維生素P-2.8%。
甘酸,平。
①《草木便方》:"甘酸,澀。"
②《分類草藥性》:"味苦。"
③《貴陽民間藥草》:"酸澀,平,無毒。"
健胃,消食,止瀉,澀精。治胃痛,泄瀉,痢疾,遺精,崩漏,帶下,久咳。
①《草木便方》:"止痢,治牙痛,崩帶。"
②《分類草藥性》:"止瀉。治喉痛,吐血,紅崩,白帶。"
③《貴陽民間藥草》:"健胃止痛,消食去脹。治久咳,久痢。"
④《四川中藥志》:"治痔瘡,牙齦腫痛。并能發(fā)乳,止遺精。"
內(nèi)服:煎湯,0.5~2兩。
①治慢性胃炎,胃痛:茨藜根,煎成濃液,每日當茶飲,連服一周。(《貴陽民間藥草》)
②治胃氣脹痛:茨藜根一兩,紅糖一兩。水煎服。(《貴州民間方藥集》)
③治脾虛白痢,消化不良:茨藜根一兩五錢,何首烏一兩五錢,頭暈藥一兩。水煎,連服二劑。(《貴陽民間藥草》)
④治赤白崩帶:刺梨根半斤,金毛狗脊四兩。泡酒,早晚各服一酒杯。(《重慶草藥》)
⑤治久咳:茨藜根,加糖煎服。(《貴陽民間藥草》)
茨藜子根、茨藜根
出自于《草木便方》。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繅絲花和單瓣繅絲花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Rosa roxburghii Tratt.2..Rosa roxburghii Tratt.f.normalis Rehd. Et Wils.
采收和儲藏:7-8月采。
生態(tài)環(huán)境:2.生于海拔500-2500m的向陽山坡、溝谷、路旁及灌叢中。
資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江西、福建、湖北、廣西等地。
1.繅絲花 灌木,高約1-2.5cm;樹皮灰褐色,成片狀剝落;小枝常有成對皮刺。羽狀復(fù)葉;小葉9-15,連葉柄長5-11cm;葉柄和葉軸疏生小皮刺;托葉大部貼生于葉柄;小葉片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2cm,寬0.5-1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寬楔形,邊緣有細銳鋸齒,兩面無毛。花兩性;花1-3朵生于短枝頂端;萼裂片5,通常寬卵形,兩面有絨毛,密生針刺;花直徑5-6cm;重瓣至半重瓣,外輪花瓣大,內(nèi)輪較小,淡紅色或粉紅色,微芳香;雄蕊多數(shù),著生在杯狀萼筒邊緣;心皮多數(shù),花柱離生。果扁球形,直徑3-4cm,綠色,外面密生針刺,宿存的萼裂片直立?;ㄆ?-7月,果期8-10月。
2.本變型花為單瓣,粉紅色,直徑4-6cm。
性狀鑒別 根和根莖呈圓柱形,長 15-30-50cm,直徑0.5-2cm或更粗。表面棕褐色,具細縱紋及側(cè)根痕,少數(shù)有細須根殘存。皮部薄,易剝離,皮脫落處表面呈棕紅色。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木部呈淺紅棕色與黃白色間雜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澀。
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木栓細胞數(shù)列,外側(cè)有落皮層,有的可見1-2列木栓形成層和數(shù)列栓內(nèi)層細胞,其內(nèi)散有單個或數(shù)個成束的纖維。無限外韌型維管束排列成環(huán),韌皮部纖維束排成斷續(xù)的1-2層,木化或微木化,有的纖維鞘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木質(zhì)部導(dǎo)管多單個散在,周圍有木纖維,壁木化。射線細胞類方形或長方形,5-11-16列,有的細胞孔溝明顯。年輪清晰可見。髓部細胞壁木化。
粉不特征:棕黃色。①韌皮纖維成束或單個散在,胞腔窄,直徑20-25μm,具孔溝。②晶鞘纖維結(jié)晶長方形或多角形。③木纖維直徑約18μm,胞腔狹窄。④導(dǎo)管多為網(wǎng)紋,直徑50-80μm。⑤草酸鈣結(jié)晶方形、短柱形或不規(guī)則形。
根、莖均含鞣質(zhì)。四川產(chǎn)的根皮含鞣質(zhì)19.75%。又含維生素B2,4%;維生素P,2.8%。
脾;胃;肝;腎經(jīng)
甘酸;平;無毒
健胃消食,止痛,收澀,止血。主胃脘脹滿疼痛,牙痛,喉痛,久咳,瀉痢,遺精,帶下,崩漏,痔瘡
內(nèi)服:煎湯,9-15g;或研末,每次0.15g。
1.《草木便方》:止痢,治牙痛,崩帶。
2.《分類草藥性》:止瀉。治喉痛,吐血,紅崩,白帶。
3.《貴陽民間藥草》:健胃止痛,消食去脹。治久咳,久痢。
4.《四川中藥志》:治痔瘡,牙齦腫痛。并能發(fā)乳,止遺精。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茨藜子根(《天寶本草》),茨藜根(《貴陽民間藥草》)。
出處《草木便方》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
化學(xué)成分根、莖均含鞣質(zhì)。四川產(chǎn)的根皮含鞣質(zhì)。又含維生素B-2.4%,維生素P-2.8%。
性味甘酸,平。
①《草木便方》:"甘酸,澀。"
②《分類草藥性》:"味苦。"
③《貴陽民間藥草》:"酸澀,平,無毒。"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止瀉,澀精。治胃痛,泄瀉,痢疾,遺精,崩漏,帶下,久咳。
①《草木便方》:"止痢,治牙痛,崩帶。"
②《分類草藥性》:"止瀉。治喉痛,吐血,紅崩,白帶。"
③《貴陽民間藥草》:"健胃止痛,消食去脹。治久咳,久痢。"
④《四川中藥志》:"治痔瘡,牙齦腫痛。并能發(fā)乳,止遺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2兩。
復(fù)方①治慢性胃炎,胃痛:茨藜根,煎成濃液,每日當茶飲,連服一周。(《貴陽民間藥草》)
②治胃氣脹痛:茨藜根一兩,紅糖一兩。水煎服。(《貴州民間方藥集》)
③治脾虛白痢,消化不良:茨藜根一兩五錢,何首烏一兩五錢,頭暈藥一兩。水煎,連服二劑。(《貴陽民間藥草》)
④治赤白崩帶:刺梨根半斤,金毛狗脊四兩。泡酒,早晚各服一酒杯。(《重慶草藥》)
⑤治久咳:茨藜根,加糖煎服。(《貴陽民間藥草》)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刺梨根拼音注音Cì Lí Gēn別名茨藜子根、茨藜根
英文名Root of Single Roxburgh Rose出處出自于《草木便方》。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繅絲花和單瓣繅絲花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Rosa roxburghii Tratt.2..Rosa roxburghii Tratt.f.normalis Rehd. Et Wils.
采收和儲藏:7-8月采。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2.生于海拔500-2500m的向陽山坡、溝谷、路旁及灌叢中。
資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江西、福建、湖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1.繅絲花 灌木,高約1-2.5cm;樹皮灰褐色,成片狀剝落;小枝常有成對皮刺。羽狀復(fù)葉;小葉9-15,連葉柄長5-11cm;葉柄和葉軸疏生小皮刺;托葉大部貼生于葉柄;小葉片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2cm,寬0.5-1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寬楔形,邊緣有細銳鋸齒,兩面無毛。花兩性;花1-3朵生于短枝頂端;萼裂片5,通常寬卵形,兩面有絨毛,密生針刺;花直徑5-6cm;重瓣至半重瓣,外輪花瓣大,內(nèi)輪較小,淡紅色或粉紅色,微芳香;雄蕊多數(shù),著生在杯狀萼筒邊緣;心皮多數(shù),花柱離生。果扁球形,直徑3-4cm,綠色,外面密生針刺,宿存的萼裂片直立?;ㄆ?-7月,果期8-10月。
2.本變型花為單瓣,粉紅色,直徑4-6cm。
性狀性狀鑒別 根和根莖呈圓柱形,長 15-30-50cm,直徑0.5-2cm或更粗。表面棕褐色,具細縱紋及側(cè)根痕,少數(shù)有細須根殘存。皮部薄,易剝離,皮脫落處表面呈棕紅色。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木部呈淺紅棕色與黃白色間雜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澀。
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木栓細胞數(shù)列,外側(cè)有落皮層,有的可見1-2列木栓形成層和數(shù)列栓內(nèi)層細胞,其內(nèi)散有單個或數(shù)個成束的纖維。無限外韌型維管束排列成環(huán),韌皮部纖維束排成斷續(xù)的1-2層,木化或微木化,有的纖維鞘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木質(zhì)部導(dǎo)管多單個散在,周圍有木纖維,壁木化。射線細胞類方形或長方形,5-11-16列,有的細胞孔溝明顯。年輪清晰可見。髓部細胞壁木化。
粉不特征:棕黃色。①韌皮纖維成束或單個散在,胞腔窄,直徑20-25μm,具孔溝。②晶鞘纖維結(jié)晶長方形或多角形。③木纖維直徑約18μm,胞腔狹窄。④導(dǎo)管多為網(wǎng)紋,直徑50-80μm。⑤草酸鈣結(jié)晶方形、短柱形或不規(guī)則形。
化學(xué)成分根、莖均含鞣質(zhì)。四川產(chǎn)的根皮含鞣質(zhì)19.75%。又含維生素B2,4%;維生素P,2.8%。
歸經(jīng)脾;胃;肝;腎經(jīng)
性味甘酸;平;無毒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止痛,收澀,止血。主胃脘脹滿疼痛,牙痛,喉痛,久咳,瀉痢,遺精,帶下,崩漏,痔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研末,每次0.15g。
各家論述1.《草木便方》:止痢,治牙痛,崩帶。
2.《分類草藥性》:止瀉。治喉痛,吐血,紅崩,白帶。
3.《貴陽民間藥草》:健胃止痛,消食去脹。治久咳,久痢。
4.《四川中藥志》:治痔瘡,牙齦腫痛。并能發(fā)乳,止遺精。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