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陳皮

    拼音注音Chén Pí別名

    橘皮

    英文名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來源

    本品為蕓香科植物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藥材分為“陳皮”和“廣陳皮”。采摘成熟果實,剝取果皮,曬干或低溫干燥。

    性狀

    陳皮:常剝成數(shù)瓣,基部相連,有的呈不規(guī)則的片狀,厚1~4mm。外表面橙紅色或紅棕色,有細皺紋及凹下的點狀油室;內表面淺黃白色,粗糙,附黃白色或黃棕色筋絡狀維管束。質稍硬而脆。氣香,味辛、苦。

    廣陳皮:常3瓣相連,形狀整齊,厚度均勻,約1mm。點狀油室較大,對光照視,透明清晰。質較柔軟。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防霉,防蛀。

    炮制

    除去雜質,噴淋水,潤透,切絲,陰干。

    鑒別

    (1)本品粉末黃白色至黃棕色。中果皮薄壁組織眾多,細胞形狀不規(guī)則,壁不均勻增厚,有的作連珠狀。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類方形或長方形,垂周壁增厚,氣孔類圓形,直徑18~26μm,副衛(wèi)細胞不清晰;側面觀外被角質層,靠外方的徑向壁增厚。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于中果皮薄壁細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雙錐形,直徑3~34μm,長5~53μm,有的一個細胞內含有由兩個多面體構成的平行雙晶或3~5個方晶。橙皮苷結晶大多存在于薄壁細胞中,黃色或無色,呈圓形或無定形團塊,有的可見放射狀條紋。螺紋、孔紋和網(wǎng)紋導管及管胞較小。

    (2)取本品粉末0.3g,加甲醇10ml,加熱回流20分鐘,濾過,取濾液5ml,濃縮至約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飽和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用0.5%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為展開劑,展開約3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至約 8cm,取出,晾干,噴以三氯化鋁試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歸經(jīng)

    歸肺、脾經(jīng)。

    性味

    苦、辛,溫。

    功能主治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3~9g。

    摘錄《中國藥典》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白頭翁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別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英文名RADIX PULSATILLAE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
  • 《中藥大辭典》:白頭翁花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 Huā出處《綱目》來源為毛莨科植物白頭翁的花蕾。功能主治《綱目》:“治瘧疾寒熱,白禿頭瘡?!坝梅ㄓ昧績确杭鍦?,1~2錢。外用:研末調敷。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 《中藥大辭典》:白頭翁莖葉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 Jīnɡ Yè別名白頭翁草(《圣濟總錄》)。出處《日華子本草》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的莖葉。功能主治治腰膝肢節(jié)風痛,浮腫及心臟病。①《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及暖腰膝,明目,消贅......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婆婆納來源玄參科白婆婆納Veronica incana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華北。性味苦,涼。功能主治消腫止血。主治癰癤紅腫。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白婆婆納拼......
  • 拼音注音Bái Zǐ Cài別名白背三七、白東楓、玉枇杷、三百棒、厚面皮、雞菜、大肥牛、白番莧、白紅菜、疔拔來源菊科土三七屬植物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 (L.) DC.[Gynura ovalis DC.],以全草入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