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地皮消

    《中藥大辭典》:地皮消拼音注音Dì Pí Xiāo別名

    地皮膠、刀口藥、蛆藥(《云南中草藥》)。

    出處

    《云南中草藥選》

    來(lái)源

    為爵床科植物喜櫟小苞爵床全草。夏、秋采集,切碎,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灌木叢中或草地上。分布云南、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喜櫟小苞爵床,又名:巖威靈仙、蘆莉草。

    多年生草本,高約20厘米。根莖粗短,匍匐上升,其上有肥厚的須根。葉對(duì)生,密聚,長(zhǎng)圓形,長(zhǎng)2.5~8厘米,寬1.5~3.6厘米,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皺波狀,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疏被小刺毛,側(cè)脈8~9對(duì);葉柄長(zhǎng)約0.5厘米。花自葉腋抽出,有花葶數(shù)條,分枝或不分枝,其上有葉狀苞葉,花腋生于苞葉內(nèi);花冠淡紫色,管狀,上部膨大,寬達(dá)1.5厘米。蒴果角狀,長(zhǎng)約2厘米,瓣裂,有種子多數(shù)。

    性味

    《云南中草藥》:"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治肺炎,扁桃體炎,腮腺炎,瘰疬,膿腫瘡毒,骨折,創(chuàng)傷感染。

    ①《云南中草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骨折,淋巴結(jié)結(jié)核,腮腺炎,外傷出血。"

    ②《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拔毒,生肌,散瘀生新,殺蟲(chóng)。治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瘡毒膿腫,傷口感染生蛆。"

    ③《貴州藥植目錄》:"治勞傷,發(fā)表。"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4錢(qián)。外用:研末撒或煎水洗。

    臨床應(yīng)用

    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取地皮消3錢(qián),1日兩次煎服。觀察20例,用藥后平均19小時(shí)退熱,扁桃體紅腫一般在3~4天內(nèi)消失,4~5天臨床治愈。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地皮消拼音注音Dì Pí Xiāo別名

    地皮膠、刀口藥、蛆藥、一掃光、紅頭翁、巖威靈仙

    英文名all-grass of Delavay pararuellia出處

    出自《云南中草藥選》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爵床科植物地皮消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araruellia delauayana (Baill.) E. Hossain [Ruellia delauayana Baill.; Hemigraphis drymophila Diels;Ruellia drymophila (Diels) Hand.-Mazz;Pararrueeia dry-mophila (Diels) C. Y. Wu et H. S. Li]

    采收和儲(chǔ)藏:豐、秋季采收,洗凈,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草叢地邊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貴州、云南、四川。

    原形態(tài)

    地皮消 多年生草苯高,30-50cm。根狀莖短柱狀,白色近肉質(zhì),根十?dāng)?shù)條。葉近基生,密mm;葉片長(zhǎng)圓形至斜倒披針形,長(zhǎng)3-13cm,寬2-4cm,先端圓鈍,基部楔形,邊具圓齒波狀,葉上面綠以,下面淡綠色,兩面疏被小刺毛;側(cè)脈6-9對(duì),整齊而明顯?;ㄝ銛?shù)條,分枝或不分枝,分枝處各有1對(duì)苞片;花淡紫紅色,腋生于苞片內(nèi);萼5深裂,裂片極狹;花冠管狀,上部膨大,寬達(dá)1.5cm,冠檐5裂,裂片近相等;雄蕊4,二強(qiáng)。蒴果棒狀,長(zhǎng)約2cm,基部狹。種子多數(shù),生于果的上部?;ㄆ?-7月。

    性狀

    性狀鑒別 根莖橫生,長(zhǎng)1-3cm,直徑1-3mm,節(jié)必;向下有十余條根,根長(zhǎng)2-10cm,直徑1-3mm,略肉質(zhì)。外表面棕黃。色。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皮部棕褐色,中心木部黃白色,易與皮部分離呈裂縫狀。氣微,味微甜。

    性味

    味微苦;辛;性涼

    注意

    《云南中草藥》:“忌酸冷、魚(yú)腥。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痄腮;瘰疬;癰腫瘡毒;跌打骨折;外傷感染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煎湯洗。

    各家論述

    1.《云南中草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骨折,淋巴結(jié)結(jié)核,腮腺炎,外傷出血。

    2.《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拔毒,生肌,散瘀生新,殺蟲(chóng)。治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瘡毒膿腫,傷口感染生蛆。

    3.《貴州藥植目錄》:治勞傷,發(fā)表。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ǎi Bān Sānɡ Lè Cǎo別名花葉葉、小花草、花花草出處《紅河中草藥》來(lái)源為野牡丹科植物彩斑桑勒革的全株。夏、秋采。洗凈,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紅河州南部熱帶半山坡的疏林草叢中。原形態(tài)直立草本。莖圓柱形,基部木質(zhì),被棕......
  • 《中藥大辭典》:慈烏拼音注音Cí Wū出處《綱目》來(lái)源為鴉科動(dòng)物寒鴉的肉。生境分布棲于山區(qū)及平原的田野間,好群棲。主食農(nóng)作物的種子,亦吃昆蟲(chóng)。分布幾遍全國(guó),但南方較少。原形態(tài)寒鴉(《嘉佑本草》),又名:烏、鸒(《詩(shī)經(jīng)》),鵯鶋(《爾雅》),......
  • 《中藥大辭典》:慈烏膽拼音注音Cí Wū Dǎn別名烏鴉膽(《綱目拾遺》)出處《綱目拾遺》來(lái)源為鴉科動(dòng)物寒鴉的膽。功能主治《綱目拾遺》:“明日開(kāi)瞽,功勝空青,點(diǎn)青盲最驗(yàn)。解藤黃毒。“復(fù)方治爛弦風(fēng)眼及翳障:烏鴉膽點(diǎn)之。(王玷桂《不藥良方》)摘......
  • 《中藥大辭典》:慈姑拼音注音Cí Gū別名茨菇(《藥性論》),白地栗(《本草圖經(jīng)》),慈菇(《滇南本草》)。出處《綱目》來(lái)源為澤瀉科植物慈姑的球莖。生境分布生沼澤中。各地均有分布。原形態(tài)慈姑,又名:藉姑、水萍(《別錄》),槎牙(《唐本草》)......
  • 《中藥大辭典》:慈姑葉拼音注音Cí Gū Yè出處《綱目》來(lái)源為澤瀉科植物慈姑的葉片。性味①《本草圖經(jīng)》:“味甘微苦,寒,無(wú)毒?!阿凇吨貞c草藥》:“(全株)辛辣,有小毒?!肮δ苤髦蜗[,解毒。治瘡腫,丹毒,惡瘡。①《日華子本草》:“研敷蛇蟲(chó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