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半邊旗

    拼音注音Dà Bàn Biān Qí別名

    巖鳳尾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鳳尾蕨科植物疏羽半邊旗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teris dissitifolia Bak.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50-120cm。根莖橫走,頂端及葉柄被鉆形鱗片。葉革質(zhì),近簇生,二型;葉柄栗色至深棕色,具4棱,在羽軸上面兩側(cè)隆起的狹邊上有鋸齒狀小突起,其余光滑;孢子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二回半邊羽狀深裂;裂片三角形或半三角形,長尾頭,上側(cè)全緣,下側(cè)羽裂幾達羽軸,基部裂片最大,向上漸縮小,邊緣具小鋸齒,無尖刺;側(cè)脈常分叉。孢子囊群沿羽片頂部以下分布。

    性味

    微苦;涼

    功能主治

    涼血止痢;斂肺止咳;解毒。主痢疾;久咳;瘡癤;外傷出血;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花龍膽拼音注音Bái Huā Lónɡ Dǎn來源龍膽科龍膽屬植物高山龍膽Gentian algida Pall.,以全草入藥。7~9月采挖帶根全草,洗凈曬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肝膽,除濕熱,健胃。用于流行性腦脊髓......
  • 《中國藥典》:白芷拼音注音Bái Zhǐ英文名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來源本品為傘型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 Benth. et Hook.f.或杭白芷Ang......
  • 《中藥大辭典》:白芷葉拼音注音Bái Zhǐ Yè別名蒚麻(《別錄》)。出處《別錄》來源為傘形科植物興安白芷或川白芷或杭白芷的葉片。功能主治《綱目》:“浴丹毒、癮疹風(fēng)瘡。“復(fù)方①治風(fēng)瘙隱軫:白芷根、葉煮汁洗之。(《千金方》)②治小兒身熱:白......
  • 《中藥大辭典》:白莧拼音注音Bái Xiàn別名糠莧,細莧(《別錄》),野莧、豬莧(《本草圖經(jīng)》),假莧菜(《廣州植物志》),綠莧(《拉漢種子植物名稱》)。出處《別錄》來源為莧科植物皺果莧的全草或根。春、夏采收。生境分布生田野間。分布我國南......
  • 拼音注音Bái Sū別名野蘇麻、白蘇子、玉蘇子、蘇梗來源為唇形科紫蘇屬植物白蘇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以葉、嫩枝、主莖(蘇梗)和果實(白蘇子或玉蘇子)入藥。夏季采葉或嫩枝,7~8月間果實成熟時割取全草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