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滇雞骨常山

    《中藥大辭典》:滇雞骨常山拼音注音Diān Jī Gǔ Chánɡ Shān出處

    《中藥材品種論述》

    來源

    為夾竹桃科植物雞骨常山枝葉。夏季采收。曬干,或切成厚片。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溪邊、濕潤地。分布云南。產(chǎn)于云南。

    原形態(tài)

    雞骨常山(《植物名實圖考》),又名:云南鴨腳樹、紅辣樹、白虎木、野辣椒。

    直立灌木,高達(dá)3米。莖灰褐色。單葉3~5輪生,無柄;薄紙質(zhì);葉片倒卵狀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寬1~3厘米,基部狹楔形,先端長漸尖,全緣,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兩面均被極稀疏短柔毛,在脈上較密,側(cè)脈17~22對?;▋尚?,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近頂生;花粉紅色,芳香,萼短,5裂;花冠高腳碟狀,長13毫米;雄蕊內(nèi)藏于花冠管喉部,不伸出;心皮2,分離,胚珠多數(shù),花柱線形。蓇葖果2,狹長線形,長3厘米,直徑4毫米,種子具有極短緣毛?;ㄆ?~6月。果期8~11月。

    性狀

    干燥的枝葉,枝多切成厚約1毫米的斜片。老枝徑約6~8毫米,外皮灰褐色,有縱紋,皮孔細(xì)小突起,斷面中心髓部細(xì)小而空,木部白色;幼枝較細(xì),皮青灰色,髓部中空較大,外皮易剝離。葉3~5片輪生,橢圓狀或卵狀長圓形至披針形,全緣,干燥后多皺縮卷曲。氣無,味苦。

    化學(xué)成分

    根含利血平。

    性味

    ①《中藥形性經(jīng)驗鑒別法》:"味苦。"

    ②《云南中草藥選》:"苦,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

    ①《昆明藥植調(diào)查報告》:"治瘧疾。"

    ②《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接骨,止痛。治肝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研末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滇雞骨常山拼音注音Diān Jī Gǔ Chánɡ Shān別名

    紅辣樹、白虎木、野辣椒、三臺高、野辣子、永固生、紅花巖托、四角楓

    出處

    出自《中藥材品種論述》;1.《植物名實圖考》:雞骨常山,生昆明山阜。弱莖如蔓,高二、三尺。長葉似桃葉,光韌蹙紋。開五尖瓣粉紅花,灼灼簇聚,自春徂秋,相代不絕。結(jié)實作角,翹聚梢頭。圃中亦植以為玩。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雞骨常山的根或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stonia yunnanensis Diels

    采收和儲藏:根秋、冬季采挖,葉夏季采,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了海拔1100-2400m的山坡或溝谷地帶灌木從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直立灌木,高1-3m。多分枝,具乳汁,枝條具白色突起皮孔。葉3-5片輪生;無柄或具極短的柄;葉片薄紙質(zhì),倒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窄楔形,全緣,長6-18.5cm,寬1.3-4.5cm,葉面深綠色,葉背灰綠色,兩面被短柔毛,葉腋間及葉腋外密生腺體。花紫紅色,數(shù)朵組成頂生或近頂生的聚傘花序,被柔毛;花萼片披針形,長約1.5mm,外面被短柔毛,內(nèi)面無毛,邊緣有緣毛;花冠高腳碟狀,花冠筒長1-1.3cm,中部膨大,外面無毛,內(nèi)面被柔毛,裂片長圓形,長2-6mm,寬1-3mm;雄蕊著生于花冠筒中部,花藥長圓形,內(nèi)藏,長約2.5mm;子房高1.5mm,無毛,花柱6mm,柱頭棍棒狀,先端2裂;花盤由2枚舌狀鱗片組成,與心皮互生。蓇葖果2枚,離生,線形,先端具尖頭,長3-5cm,直徑約4mm,無毛。種子多顆成鑲嵌式排列,兩端被短緣毛?;ㄆ?-6月,果期7-11月。

    性狀

    性狀鑒別 根呈圓柱形,稍彎曲,常有分枝,長10-25cm,直徑1.5-3cm,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皮部薄,常脫落,木部白色。質(zhì)堅硬,難折斷,折斷面裂片狀,類白色。氣微,味苦。枝多切成厚約1mm的斜片。老枝直徑6-8mm,外皮灰褐色,具縱紋,皮孔細(xì)小,突起,斷面中心髓部細(xì)小而中空,木部白色;嫩枝較細(xì),青灰色,外皮易剝離,髓部中空較大。葉輪生,多皺縮卷曲,展平后呈橢圓狀或卵狀長圓形至披針形,全緣。氣微,味苦。

    化學(xué)成分

    枝葉含利血平(reserpine)[1]。根中含維洛斯明堿(vellosimine),薩杷晉堿(sarpagine)[2];另含有霹靂蘿芙木堿(perakine),降馬枯星堿(normacusine) B,四氫鴨腳木堿(tetrahy-droalstonine),維諾任堿(vinorine)[3],洛柯寧堿(lochnerinine),11甲氧基-19-羥基它波于堿(11-methoxy-19-h(huán)ydroxytabersonine),偽阿枯米京堿(pseudoakuammigine),鴨腳樹葉堿(picrinine),去乙?;タ死謮A-3,4,5-三甲氧基苯甲酸酯(deacetylpicraline-3,4,5-trimethoxybenzoate),柯南堿(corynanthine),育享賓(yohimbin),17-乙?;_杷晉堿(17-acetylsarpagine),6-表杷晉堿(6-episarpagine),還含3,4,5-三甲氧基肉桂酸甲酯(methyl-3,4,5-trimethoxycinnamate)[4]。

    歸經(jīng)

    肺;肝經(jīng)

    性味

    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

    截瘧;清熱解毒;止血消腫。主瘧疾;感冒發(fā)熱;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瘡毒;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各家論述

    1.《昆明藥植調(diào)查報告》:治瘧疾。

    2.《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接骨,止痛。治肝炎。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ànɡ別名圓蚌來源軟體動物門瓣鰓綱蚌科圓蚌Anodonta pacifica (Heude),以肉、貝殼入藥。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咸,涼。功能主治肉:除濕,明目。主治崩漏,帶下,痔瘡腫痛。用量4~6兩。殼:化痰消積。治反胃嘔吐,......
  • 《中藥大辭典》:蚌蘭葉拼音注音Bànɡ Lán Yè別名紅蚌蘭葉(廣東中藥》Ⅱ)出處《廣東中藥》Ⅱ來源為鴨跖草科植物紫萬年青的葉。春、秋均可采收,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多栽培供觀賞。分布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原形態(tài)紫萬年青,又名:紫蒀、紫蘭、......
  • 拼音注音Bànɡ Lán Huā別名蚌花、紫萬年青花、荷包蘭、蚌蘭衣、菱角花、紅蚌蘭花、州部隊英文名Oyster Rhoeo出處出自《嶺南采藥錄》來源藥材基源:為鴨跖草科植物紫萬年青的花。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hoeo discolor(L......
  • 拼音注音Bànɡ Ké Cǎo別名咳嗽草、大鐵樹把、半灌木千斤拔來源豆科蚌殼草Moghania fruticulosa (Wall. ex Call.) Wang et Tang,以根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云南。性味微苦、甘,涼。功能主......
  • 《中藥大辭典》:蚌殼草根拼音注音Bànɡ Ké Cǎo Gēn別名咳嗽草、大鐵掃把出處《紅河中草藥》來源為豆科植物半灌木千斤拔的根。秋、冬采。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區(qū)半山坡灌木林中。分布云南、廣東、廣西等地。原形態(tài)半灌木,幼枝被毛。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