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豆腐皮

    《中藥大辭典》:豆腐皮拼音注音Dòu Fu Pí別名

    豆腐衣(《劉羽儀經(jīng)驗方》)。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豆腐漿煮沸后,漿面所凝結(jié)之薄膜。

    性味

    甘淡,平。

    ①《醫(yī)林纂要》:"甘淡。"

    ②《綱目拾遺》:"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①《醫(yī)林纂要》:"清肺熱,止咳,消痰。"

    ②《綱目拾遺》:"養(yǎng)胃,滑胎,解毒。"

    復方

    ①治自汗:豆腐皮,每食一張,用熱黑豆?jié){送下。(《回生集》)

    ②治小兒遍身起羅網(wǎng)蜘蛛瘡,臊癢難忍:豆腐皮燒存性,香曲調(diào)搽。(《體仁匯編》)

    ③治冷嗽:干豆腐衣燒灰存性為末,熱陳酒調(diào)下。吃四、五十張。(《劉羽儀經(jīng)驗方》)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豆腐皮拼音注音Dòu Fu Pí別名

    豆腐衣。

    英文名skin of soya-bean milk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腐漿煮沸后,漿面所凝結(jié)之薄膜。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lycine max(L.) Merr. [Phaseolus max L.]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全國廣泛栽培。

    原形態(tài)

    大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80cm。莖粗壯,密生褐色長硬毛。葉柄長,密生黃色長硬毛;托葉小,披針形;三出復葉,頂生小葉菱狀卵形,長7-13cm,寬3-6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兩面均有白色長柔毛,側(cè)生小葉較小,斜卵形;葉軸及小葉柄密生黃色長硬毛??偁罨ㄐ蛞干话靶“樞?,有毛;花萼釧狀,萼齒5,披針形,下面1齒最長,均密被白色長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較萼長;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龍骨瓣鐮形;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被毛。莢果帶狀長圓形,略彎,下垂,黃綠色,密生黃色長硬毛。種子2-5顆,黃綠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長約1cm。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歸經(jīng)

    肺;脾;胃經(jīng)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熱化痰;解毒止癢。主肺寒久嗽;自汗;膿皰瘡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0-60g。

    各家論述

    1.《醫(yī)林纂要》:清肺熱,止咳,消痰。

    2.《本草綱目拾遺》:養(yǎng)胃,滑胎,解毒。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半楓荷根拼音注音Bàn Fēnɡ Hé Gēn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梧桐科植物翻白葉樹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曬干。生境分布生于砂質(zhì)土山坡、平原、丘陵地疏林或密林中。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產(chǎn)廣東、廣西。原形態(tài)翻白葉樹,......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柱花別名出泡草、白泡草來源爵床科半柱花Hemigraphis procumbens (Lour.) Merr.,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廣西。性味微辛,涼。功能主治涼血解毒,消腫止痛。痢疾:全草3~5錢,水煎服。跌打腫痛:......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蒴苣苔別名山白菜、天目降龍草來源苦苣苔科半蒴苣苔Hemiboea henryi Clarke,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陜西、甘肅、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治濕熱黃疸。用法用......
  • 拼音注音Bàn Biān Shān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條葉樓梯草帶根莖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atostema sublineare W.T.Wang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邊旗拼音注音Bàn Biān Qí別名半邊蕨、單片鋸、半邊牙、半邊梳、半邊風藥來源為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半邊旗Pteris semipinnata L.,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性味苦、辛,涼。功能主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