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鯡魚籽

    拼音注音Fēi Yú Zǐ來源

    藥材基源:為鯡科動物太平洋鯡的魚卵。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

    采收和儲藏:產(chǎn)卵前捕撈,捕后,剖腹取卵,焙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冷水性中上層魚類,食沲游生物,棲息于水深80m左右的海區(qū),一般于第2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產(chǎn)卵,山東產(chǎn)卵塊在榮城、威海沿海,粘性卵,卵徑1.3-1.6mm,懷卵量1萬-2萬粒。

    資源分布:分發(fā)布于渤海、黃海。

    原形態(tài)

    太平洋鯡,體側(cè)扁,長25-35cm,凍中大,頭頂有一淺凹,吻長大于眼徑,眼中大,側(cè)上位,有脂眼瞼,眼間隔淺凹??谛《?,前頜骨??;上頜骨寬,長方形,并有輔上頜骨兩塊;下頜較上頜略長。下頜、犁骨及舌上均有細牙,上頜及顎骨無牙。鰓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20+36,細長而扁。圓鱗中大,縱裂鱗52-54,無側(cè)線,腹側(cè)具弱棱鱗(25-28)+(12-13)。背鰭15-17,起點在腹鰭起點的前上方。臀鰭17-18,胸鰭17,低而短,不伸達腹鰭。腹鰭9。尾鰭深叉形。體背側(cè)藍黑色,側(cè)上方微綠,兩側(cè)及腹部銀白色。

    功能主治

    補虛;平喘。主腳氣??;喘息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研末,每次2.5-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藥子拼音注音Bái Yào Zǐ別名白藥脂、盤花地不容、山烏龜、金線吊烏龜[廣東、湖南]、金線吊葫蘆[江西]、金絲吊鱉來源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頭花千金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 [S. ......
  • 拼音注音Bái Hé Huā Lù別名白蓮花露(《隨息居飲食譜》)。出處《綱目拾遺》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花蕾蒸餾所得的芳香水。功能主治清暑,涼營。治感受暑邪,煩熱口渴,喘嗽痰血。①《金氏藥帖》:“治喘嗽不已,痰中有血。“②《廣和堂帖》:“止......
  • 拼音注音Bái Jú Huā Gēn別名長生(《太清經(jīng)》)出處《本草正》來源為菊科植物菊的根。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菊花“條。功能主治①《本草正》:“善利水,搗汁和酒服之,大治癃閉?!阿凇毒V目拾遺》:“治疔腫,喉疔,喉癬?!坝梅ㄓ昧績?nèi)服:煎湯,......
  • 拼音注音Bái Chānɡ別名泥昌(《雷公炮炙論》),水昌、水宿、莖蒲、水菖蒲(《別錄》),溪蓀、蘭蓀(陶弘景),地心(《石藥爾雅》),泥菖蒲(《綱目》),蒲劍(《草木便方》),水八角草、家昌蒲(《廣西中獸醫(yī)藥植》),臭蒲(《江蘇植藥志》)......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萆薢拼音注音Bái Bì Xiè別名刺萆薢來源百合科菝葜屬植物鐵葉菝葜Smilax siderophylla Hand.-Mazz.,以根狀莖入藥。四季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清熱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