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狗尾花

    拼音注音Gǒu Wěi Huā別名

    細葉假花生(《南寧市藥物志》),大葉青(《閩南民間草藥》),通乳草、中蝶草、山道根、木假地豆(《廣西藥植名錄》)。

    出處

    《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

    為豆科植物假地豆全株。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路邊。分布廣西、廣東、福建、臺灣、云南、貴州、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假地豆,又名:異葉山綠豆、稗豆。

    小灌木或亞灌木。莖直立或近直立,高30~90厘米,多少被緊貼柔毛。復(fù)葉互生;小葉3枚,近革質(zhì),頂端1枚倒卵狀矩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2.5~7厘米,側(cè)生小葉較小,先端鈍,基部渾圓,全緣,上面禿凈,下面薄被緊貼的疏毛;托葉披針形??偁罨ㄐ蝽斏皞?cè)生,稠密,長2.5~7厘米;苞片卵狀披針形。長尖,不久脫落;花柄線形;萼鐘形,先端5裂齒,上面2齒多少合生;花冠紫紅色,旗瓣寬闊,翼瓣多少與鈍的尤骨瓣貼連;雄蕊10,2體;子房上位,花柱曲。莢果扁平,密集,有莢節(jié)4~8個?;ㄆ?~9月。

    性味

    ①《南寧市藥物志》:"甘澀,平。"

    ②《閩南民間草藥》:"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①《南寧市藥物志》:"根:健胃,消痰止咳;治虛寒性咳嗽及小兒疳積。葉:同醋搗爛外敷,治容瘡及埋口生肌。"

    ②《閩南民間草藥》:"全草:消炎解毒,清熱利尿,透邪外出。治流行性乙型腦炎;防治腮腺炎。"

    ③《廣西藥植名錄》:"全株:清熱,駁骨。治跌打。"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2兩。外用: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ì Yú Yè來源藥材基源:為榆科植物刺榆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miptelea davidii (Hance)Planch.[Planera davidii Hance;Zelkova davidii Bean]采收和儲......
  • 拼音注音Cì Yú Pí出處1.刺榆皮入藥,始載于《本草拾遺》,云“江東有刺榆,天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實?!?.《蜀本草》按《爾雅疏》云:“榆之類有十種,葉皆相似,皮及木理異耳,而刺榆有針刺如柘,其葉如榆,瀹為疏,美滑于白榆?!笨梢?,古......
  • 拼音注音Cì Huái別名洋槐、刺兒槐來源豆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以花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西北、華北、華東?;瘜W(xué)成分葉含有刺槐甙(acaciin,C28H32O13·4H2O)、刺槐素(acacetin,C1......
  • 《中藥大辭典》:刺槐花拼音注音Cì Huái Huā出處《貴州民間方藥集》來源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6~7月采。生境分布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原形態(tài)刺槐,又名:洋槐、胡藤。落葉喬木或灌木,高至25米左右。樹皮褐色,有深裂槽;枝上具刺針。葉互生;......
  • 《中藥大辭典》:刺沙蓬拼音注音Cì Shā Pénɡ別名豬毛菜、大翅豬毛菜(《東北植藥圖志》),扎蓬棵(《中國藥植圖鑒》),風(fēng)滾草(《吉林中草藥》)。出處《中國藥植圖鑒》來源為藜科植物刺沙蓬的全草。夏季開花時割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沙質(zh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