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鬼羽箭

    《中藥大辭典》:鬼羽箭拼音注音Guǐ Yǔ Jiàn別名

    黑草(《廣西野生資源植物》),幼克草、克草(《南寧市藥物志》),黑骨草、羽箭(《廣東中藥》)。

    出處

    《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

    為玄參科植物鬼羽箭全草。秋季采收。去凈雜質(zhì),曬至半干,收回堆放,用麻布包蓋覆,燜兩天后,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或郊野的矮草叢中。分布廣東、廣西、湖南等地。產(chǎn)廣西、廣東等地。

    原形態(tài)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5~45厘米。根短小,不發(fā)達(dá)。莖纖細(xì),中空,圓柱形,上端略呈四方形,單生咸稍分枝,被灰白色直立或伏生的短毛。葉對(duì)生,根生葉呈闊倒卵形或卵形,長約2.5~5厘米,先端鈍,全緣,兩面均被短柔毛;莖生葉疏離,呈長橢圓形或披針形,先端鈍,全緣或有齒,上部的葉狹小,互生;下面主脈微突出,兩面均被短毛;葉柄極短或無?;ㄗ纤{(lán)色,排列成四棱形或矩圓形的穗狀花序,長不及2.5厘米;苞片2,三角狀披針形或闊卵形,內(nèi)外均被粗糙短毛;萼5裂,裂片線形,外被伏生短毛;花冠管長約為萼的2倍,喉部密生粗長毛,先端5裂;雄蕊4,內(nèi)藏,花絲淺紫色,丁字藥,黑色;雌蕊1,花柱棒狀。蒴果矩圓形,扁壓,先端漸尖,萼宿存,室背開裂,內(nèi)有黑色細(xì)小的種子數(shù)十枚?;ㄆ?~9月。

    性狀

    干燥全草,黑色或黑褐色,稍被白毛。莖中空;根生葉卵形或倒卵形,莖生葉線形。頂端常帶有花序或果實(shí)。氣微,味微苦。以色烏黑、梗細(xì)嫩者為佳。

    性味

    ①南寧市藥物志》:"苦,寒,無毒。"

    ②《廣西中藥志》:"味淡微苦,性涼,無毒。"

    注意

    《廣西中藥志》:"體虛寒及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解毒。治斑痧,傷寒,癲癇,皮膚風(fēng)毒腫痛。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血箭,癲癇。"

    ②《廣西野生資源植物》:"治斑痧癥,重傷寒癥。"

    ③《廣西中藥志》:"清熱解毒,消皮膚風(fēng)毒腫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5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鬼羽箭拼音注音Guǐ Yǔ Jiàn別名

    幼克草、克草、黑骨草、羽箭、忌箭草

    英文名all-grass of Cruciate Buchnera出處

    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鬼羽箭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Buchnera cruciatas Hamilt.

    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收。去凈雜質(zhì),曬至半干,收回堆放,用麻布包蓋覆,燜兩天后,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路旁或郊野的矮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廣東、廣西、湖南等地。

    原形態(tài)

    一年生直立草本,干時(shí)黑色,高15-50cm。全析被彎曲短毛。莖有時(shí)上部分枝?;~蓮座狀,葉片倒卵形,長1-3cm;莖生葉下部的對(duì)生,長圓形,長2-5cm,寬3-5cm;莖生葉下部的對(duì)生,長圓形,長2-5cm,寬3-5mm,無柄,上部的有時(shí)互生,狹披針形至條形,全緣,偶有齒。穗狀花序圓柱狀而略帶四棱形,著生于莖或分枝的頂端,長1-4.5cm,花密集,無梗;苞片卵形,先端漸尖,長約5mm;花萼下有1對(duì)鉆狀小苞片,花萼與苞片等長,筒狀,短5裂,被柔毛;花冠藍(lán)紫色,狹筒狀,多少具棱,稍彎曲,長6-7mm,喉部收縮,外被柔毛,花冠裂片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雄蕊4,內(nèi)藏具短尖,子房卵形。蒴果近圓柱形,室背2裂,果瓣硬厚,長約5mm。種子多數(shù),三角狀卵形或橢圓形,具多少是累旋狀的條紋?;ü?月至次年1月。

    性狀

    性狀鑒別 全草呈黑色或黑褐色,稍被白毛。莖中空。根生葉卵形或倒卵形,莖生葉線形。頂端多具花序或果序。氣微,味微苦。

    以色烏黑、梗細(xì)嫩者為佳。

    藥理作用

    本品煎劑中提得的草乙酸鈉,給正常兔靜脈注射20mg/kg,或給四氧嘧啶實(shí)驗(yàn)性糖尿病兔灌胃200mg/kg,均可致血糖、尿糖降低及體重增加;給正常大鼠灌胃每日5-10mg,連給40天可引起血糖下降,并導(dǎo)致胰腺的細(xì)胞肥大及細(xì)胞萎縮,說明草乙酸鈉有調(diào)節(jié)異常代謝和增進(jìn)胰島素分泌的作用,因此,可用于控制糖尿病,臨床試用亦取得一定療效。

    性味

    味淡;微苦;性涼

    注意

    體虛寒及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流行性感冒;中暑腹痛;身發(fā)斑痧;傷寒;癲癇;皮肝風(fēng)毒腫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品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血箭,癲癎。

    2.《廣西野生資源植物》:治斑痧癥,重傷寒癥。

    3.《廣西中藥志》:清熱解毒,消皮膚風(fēng)毒腫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鞭葉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olystichum craspedosoru......
  • 《全國中草藥匯編》:鞭葉鐵線蕨拼音注音Biān Yè Tiě Xiàn Jué別名巖虱子、有尾鐵線蕨、過山龍來源蕨類鐵線蕨科鞭葉鐵線蕨Adiantum caudatum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長江流域及東南、西南。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
  • 《全國中草藥匯編》:鞭打繡球拼音注音Biān Dǎ Xiù Qiú別名地草果、紅頂珠、頂珠草、底線果、地紅參、地紅豆、地胡椒、月月?lián)Q葉、連線草[云南]來源玄參科羊膜草屬植物羊膜草Hemiphragma heterophyllum Wall.......
  • 《全國中草藥匯編》:飽飯花拼音注音Bǎo Fàn Huā別名小葉珍珠花、烏飯子、米飯花來源杜鵑花科飽飯花Vaccinium laetum Diels,以枝葉、果實(shí)入藥。生境分布四川。性味枝葉:苦,平。果:酸、甘,平。功能主治枝葉:主治偏頭痛......
  • 拼音注音Bǎo Fàn Huā Guǒ別名烏飯子來源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物西南越橘的果實(shí)。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Vaccinium laetum Diels[V.mandarinorum Dielsvar.laetum(Diels)M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