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何首烏葉

    《中藥大辭典》:何首烏葉拼音注音Hé Shǒu Wū Yè出處

    《綱目》

    來源

    為蓼科植物何首烏葉片。

    功能主治

    治瘡腫,疥癬,瘰疬。

    《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生葉貼腫瘍。"

    用法用量

    外用:生貼、煎水洗或搗涂。

    復(fù)方

    ①治風(fēng)瘡疥癬作癢:何首烏葉煎湯洗浴。(《綱目》)

    ②治瘰疬結(jié)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何首烏葉搗涂之,并取何苜烏根洗凈,日日生嚼。(《斗門方》)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何首烏葉拼音注音Hé Shǒu Wū Yè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um molle D Don var.rude(Meissn.)A.J.Li[P.rude Meissn.;P.Paniculatum Bl.var.Rude(Meissn.)Steward」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草坡、路邊、山坡石隙及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中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臺灣、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纏繞藤本。根細(xì)長,末端成肥大的塊根,外表紅褐色至暗褐色。莖基部略呈木質(zhì),中空。葉互生;具長柄;托葉鞘膜質(zhì),褐色;葉片狹卵形或心形,長 4-8cm,寬2.5-5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箭形,全緣或微帶波狀,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光滑無毛。圓錐花序。小花梗具節(jié),基都具膜質(zhì)苞片;花小,花被綠白色,5裂,大小不等,外面3片的背部有翅;雄蕊8,不等長,短于花被;雌蕊1,柱頭3裂,頭狀。瘦果橢圓形,有3棱,黑色,光亮,外包宿存花被,花被具明顯的3翅?;ㄆ?-10月,果期9-11月。

    性味

    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解毒散結(jié);殺蟲止癢。主瘡瘍;瘰疬;疥癬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生葉貼腫瘍。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刺萆薢拼音注音Cì Bì Xiè別名大菝葜、紅萆薢來源百合科菝葜屬植物刺萆薢Smilax ferox Wall. Ex Kunth,以根狀莖入藥。秋冬春采集,洗凈切片,曬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祛風(fēng)利濕,解毒。用于風(fēng)濕筋......
  • 拼音注音Cì è Xuán Gōu Zi別名黃瑣梅、小紅袍英文名Spinycalyx Raspberry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補(bǔ)編》。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刺萼懸鉤子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bus alexeterium F......
  • 拼音注音Cì Pú Tɑo別名山葡萄來源葡萄科刺葡萄Vitis davidii (Roman.)Foex,以根入藥。生境分布中南和西南地區(qū)。功能主治祛風(fēng)濕,利小便。主治慢性關(guān)節(jié)炎,跌打損傷。用法用量鮮根4兩,水煎或泡酒服。摘錄《全國中草藥匯......
  • 拼音注音Cì Pú Tɑo Gēn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刺葡萄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tis davidii(Roman.)Foex.[Spinovitisdavidii Roman.;Vitisarmata Dielset Gi......
  • 《中藥大辭典》:刺蒺藜拼音注音Cì Jí Lí別名茨(《詩經(jīng)》),蒺藜(《毛詩傳》),蒺藜子、旁通、屜人、止行、豺羽、升推(《本經(jīng)》),即藜(《別錄》),白蒺藜(《藥性論》),杜蒺藜(《圣惠方》),休羽(《綱目》),旱草(《本草經(jīng)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