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滇南本草》
為薔薇科植物林檎的葉。
《滇南本草》:"治小兒瘡疥。"
外用:煎水洗。
林檎
出自《滇南本草》。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花紅的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alus asiatica Nakai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葉,鮮用或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2800m的山坡陽處、平原砂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北、西南及遼寧、陜西、甘肅、新疆、山東、河南、湖北等地。
花紅 小喬木,高4-6cm。小枝粗壯,幼時(shí)密生柔毛,老時(shí)暗紫褐色,無毛。葉互生;葉柄長1.5-5cm,有短柔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5-11cm,寬4-5.5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吘売屑?xì)銳鋸齒,上面有短柔毛,逐漸脫落,下面密被短柔毛。花兩性;傘房花序,具花4-7朵,集生于小枝頂端;花梗長1.5-2cm,密被柔毛;花直徑3-4cm;萼筒鐘狀,外面密被柔毛;萼片5,三角披針形,長4-5mm,先端漸尖,全緣,內(nèi)外兩面密被柔毛,萼片比萼筒稍長;花瓣5,倒卵形或長圓倒卵形,長8-13mm,寬4-7mm,基部有短爪,淡粉紅色,雄蕊17-20,花絲長短不等,比花瓣短;花柱4(5),基部具長頸毛,比雄蕊稍長。梨果卵形或近球形,直徑4-5cm,黃色或紅色,宿存萼肥厚隆起?;ㄆ?-5月。果期8-9月。
肺經(jīng)
辛;微溫
瀉火明目,殺蟲解毒。主眼目青盲,翳膜遮睛,小兒疥瘡
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水洗。
《滇南本草》:治小兒瘡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滇南本草》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林檎的葉。
功能主治《滇南本草》:"治小兒瘡疥。"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花紅葉拼音注音Huā Hónɡ Yè別名林檎
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Pearleaf Crabapple,Chinese Pearleaf Crabapple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花紅的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alus asiatica Nakai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葉,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2800m的山坡陽處、平原砂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北、西南及遼寧、陜西、甘肅、新疆、山東、河南、湖北等地。
原形態(tài)花紅 小喬木,高4-6cm。小枝粗壯,幼時(shí)密生柔毛,老時(shí)暗紫褐色,無毛。葉互生;葉柄長1.5-5cm,有短柔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5-11cm,寬4-5.5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吘売屑?xì)銳鋸齒,上面有短柔毛,逐漸脫落,下面密被短柔毛。花兩性;傘房花序,具花4-7朵,集生于小枝頂端;花梗長1.5-2cm,密被柔毛;花直徑3-4cm;萼筒鐘狀,外面密被柔毛;萼片5,三角披針形,長4-5mm,先端漸尖,全緣,內(nèi)外兩面密被柔毛,萼片比萼筒稍長;花瓣5,倒卵形或長圓倒卵形,長8-13mm,寬4-7mm,基部有短爪,淡粉紅色,雄蕊17-20,花絲長短不等,比花瓣短;花柱4(5),基部具長頸毛,比雄蕊稍長。梨果卵形或近球形,直徑4-5cm,黃色或紅色,宿存萼肥厚隆起?;ㄆ?-5月。果期8-9月。
歸經(jīng)肺經(jīng)
性味辛;微溫
功能主治瀉火明目,殺蟲解毒。主眼目青盲,翳膜遮睛,小兒疥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滇南本草》:治小兒瘡疥。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