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麻灰

    《中藥大辭典》:黃麻灰拼音注音Huánɡ Má Huī出處

    《陸川本草》

    來源

    為椴樹科植物黃麻莖皮纖維煅制的灰。

    功能主治

    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撒敷患處。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黃麻灰拼音注音Huánɡ Má Huī英文名Roundpod Jute ash出處

    出自《陸川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椴樹科植物黃麻Corchorus capsubris L.莖皮纖維燒存性的灰。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rchorus capsubris L.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荒野或人工栽培。

    資源分布:我國長江以南各地普遍栽培。

    原形態(tài)

    黃麻 直立木質(zhì)草本,高1-2m。全株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約2cm,被柔毛;葉紙質(zhì),卵狀披針形至狹窄披針形,長5-12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有粗鋸齒,最下面的2鋸齒長而成鉆形,向下彎曲,兩面均無毛;三出脈的兩側(cè)脈上行不過半,中脈有側(cè)脈6-7對?;▎紊驍?shù)朵排成腋生聚傘花序,有短的花序柄及花柄;萼片4-5片,長3-4mm;花瓣黃色,倒卵形,與萼片約等長;雄蕊18-22,離生;子房無毛,柱頭淺裂。蒴果球形,直徑1cm或稍大,先端無角,表面有直行鈍棱及小瘤狀突起,5丬裂開?;ㄆ谙募?,果秋后成熟。

    歸經(jīng)

    脾經(jīng)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理傷;止血。主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研末,每次0.5-1.5g。外用:適量,研末撒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唇香草別名小葉薄荷來源唇形科唇香草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Lam.,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新疆。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壓,冠心病。用法用量全株2~3錢,水煎服,或開水泡當(dāng)茶飲,或制成酊劑內(nèi)服。摘錄《全國......
  • 《中藥大辭典》:垂絲衛(wèi)矛拼音注音Chuí Sī Wèi Máo別名球果衛(wèi)矛、五棱子(《浙江天目山藥植志》),青皮樹(《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小米飯、暖木(《中國經(jīng)濟(jì)植物志》)。出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來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垂絲衛(wèi)矛的莖皮或根。全年......
  • 拼音注音Chuí Sī Wèi Máo Guǒ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垂絲衛(wèi)矛Euonymus oxyphyllus Miq.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onymus oxyphyllus Miq.采收和儲藏:9月后果實成熟時采收,曬......
  • 《中藥大辭典》:垂絲海棠拼音注音Chuí Sī Hǎi Tánɡ出處《綱目》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垂絲海棠的花。2月采收。生境分布產(chǎn)我國西南部,現(xiàn)已廣為栽培。原形態(tài)喬木,高達(dá)5米,樹冠疏散。小枝幼時紫色,初有毛,后脫落。葉卵形、橢圓形,或橢圓狀卵......
  • 《全國中草藥匯編》:垂果南芥拼音注音Chuí Guǒ Nán Jiè來源十字花科垂果南芥Arabis pendula L.,以果實入藥。生境分布內(nèi)蒙古、東北、華北、西北、西南。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主治瘡瘍腫毒。用法用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