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黑色鱗毛蕨

    《全國中草藥匯編》:黑色鱗毛蕨拼音注音Hēi Sè Lín Máo Jué別名

    山雞尾草

    來源

    蕨類鱗毛蕨科黑色鱗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 C. Chr.,以根狀莖入藥。

    生境分布

    安徽、江蘇、湖北、四川、貴州、云南。

    功能主治

    主治毒瘡潰爛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根狀莖加白糖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黑色鱗毛蕨拼音注音Hēi Sè Lín Máo Jué別名

    小葉山雞尾巴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黑足鱗毛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ryopteris fuscipes C.Chr.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葉及雜質(zhì),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疏林下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原形態(tài)

    植株高50-90cm。根莖直立或斜升,密被褐棕色或黑褐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20-40cm,基部常為褐色,上部為淺棕禾稈色,向上至葉軸疏被深褐色、披針形至鉆形小鱗片;葉片紙質(zhì),卵狀長圓形,長25-50m,寬15-25cm,先端漸尖并為羽裂,基部不縮狹,沿羽軸下面及中脈疏被棕色、泡狀鱗片,二回羽狀;羽片10-13對,近平展,有短柄,中部羽片長10-15cm,基部1對略短,寬2.5-4cm,先端長漸尖,小羽狀長圓形,先端圓鈍,邊緣有淺鈍齒;側(cè)脈羽狀分叉。孢子囊群圓形,背生于小脈中部,在中脈兩側(cè)各排成1行;囊群蓋圓腎形,膜質(zhì),全緣。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生肌斂瘡。主目赤腫痛;瘡瘍潰爛;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Lì別名栗子樹、白紫蒲樹來源殼斗科白櫟Quercus fabri Hance,以果實的蟲癭入藥。生境分布長江以南及華南各省。功能主治治小兒疳積,大人疝氣,急性結膜炎。用法用量5~7錢。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中藥大辭典》:白櫟蔀拼音注音Bái Lì Bù出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來源為殼斗科植物白櫟果實上帶有蟲癭的總苞。生境分布生于丘陵的山坡、林中。分布長江流域及華南各省。原形態(tài)白櫟,又名:金剛櫟,白反櫟、栭櫟、柞子柴、白斗、櫪柴、白柴蒲樹。落......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桂拼音注音Bái Guì別名三股筋、滇新樟來源樟科白桂Neocinnamomum yunnanense H. Liou,以樹皮、葉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澀、辛,平。功能主治祛風除濕。主治感冒,月經(jīng)不調(diào),寒性胃痛,腹脹......
  • 拼音注音Bái Guì Mù Gēn別名將軍樹根來源藥材基源:為??浦参锇坠鹉镜母?。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rtocarpus hypargyraus Hance.2.Artpcapus nitidus Trec.subsp.lingna......
  • 拼音注音Bái Huà Pí別名刻因托斯(維名)。出處《新疆中草藥手冊》來源為樺木科植物疣枝樺的樹皮。采伐樹木時剝皮,曬干,生用或炒炭用。生境分布生于河灘、山谷或針葉林緣。分布新疆北部。原形態(tài)疣枝樺,又名:疣樺。落葉喬木。樹皮灰白色,由數(shù)層......